iBeta 愛北大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435|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太极] 四梢的修煉

[複製鏈接]

2089

主題

15

好友

3654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2716
在線時間
596 小時
回到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5 18:33:18 |只看該作者 |新文章置後
本帖最後由 tracytsao 於 2012-12-17 09:42 編輯 - }) P2 m: W. F: o7 |: G
* M) w3 y( x. K1 `1 O/ b1 ~9 g
四梢的修煉
& d2 c! s3 p: `$ R# I: K/ H四梢
! q+ K2 F# X/ y$ u# ~) `' g1、指四肢。. L( f' z2 L8 s- U2 q* v& i
2、武術中指四梢指兩手和兩足
. v7 b) z* J8 A  [2 i: Q% a3、四梢:舌為肉梢,牙為骨梢,爪(指)為筋梢,髮為血梢
$ O8 P% J! l. ^0 j! P在形意拳的修煉者中,常常流傳著這樣幾句歌謠:$ {. h6 G% l5 U7 Y  o9 p7 E
  氣存丹田自培元;運達四梢始稱奇;多出敗元堪折壽;多入龍虎兩分離。6 E5 \0 Y/ c5 a# }* l5 I- V, I3 d
  髮欲沖冠舌摧山,齒斷柔筋指鉤齊,煉至虛含無領意,不出不入真消息。

! @, \" m9 Z5 b% v5 ^# b9 m+ \可知四梢修煉對於武功修持的重要性。所以,氣功愛好者也必須注意四梢的修煉。8 q  P) L1 d1 |) Q' b
按照古人的說法,髮為血梢,舌為肉梢,齒為骨梢,指為筋梢。因此四梢的鍛煉直接關係到血、肉、筋等人體內部組織的健康與功能鍛煉,四梢的鍛煉,實際上也與易筋洗髓(骨中精)的武功及氣功的高層修煉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
# o5 W  r& g4 u. d4 U0 N上述歌謠的意義是非常明顯的:
0 y$ o( M% i# F4 `0 x氣存丹田自培元:. p! U* x" g. o0 X( u
是說當先以氣存丹田作為百功之根基。只有先實現這一步狀態,才能夠談到其他狀態的修持。正如古人所說:紅鉛黑汞,徹底不成大藥,金蟾玉液,不過只是還丹。是知:存丹之法,當為功修之第一要義。  E& P" `  S8 h. P
這裏特別需要注意的是,自古丹功分為兩路,一路本丹,一路非丹。對於非丹之法,常需謹記“丹本非丹,映于玄遠”的要旨。則其存丹之法,大異本丹一路,其直闖先天門,外起身而身存,化人天本一之理而與大宇宙同修共演一套東西,以上洞九天、下徹十地無源有旋之機,吞吐奧遠穹極,成映于玄遠之非丹之存,學者不可不察。. K! H+ L+ T: ?# W$ q$ {
運達四梢始稱奇:. u' y2 F/ h/ L0 d: z
是說無論對於本丹還是非丹,兩路丹功均須使得外內兩功,於梢處實現對接,是為運達四梢。同時兩路丹功均有內出外入之法。即可以內出衝開四梢,亦可以外入衝開四梢。從而實現兩路對接,亦有稱內外合息。即以內功為一息,外功為一息,兩息合一漸入滅息(消息)之途。  4 x( Q- n8 q! Z4 d
多出敗元堪折壽
: \, O4 K" W& H, p* x9 G是說以內息之出衝開四梢,須知衝開即住,若久行此法,易致敗元,而其直接後果,可使傷壽。是古人有“煉成丹田一口氣,萬兩黃金不與人”之說。1 k! V  Z2 i  }' k8 y4 G
多入龍虎兩分離:' ^% b/ N' ^, x: t& c) ^0 U" E5 j3 [
是說以外息之入衝開四梢,亦須謹記衝開即住,若久行此法,先、後天本命真元(龍、虎)兩相分離,而使後來功修平添障礙。其關竅在於,若果分離,必再經龍虎大交會,而後可以龍虎放飛,若不分離,直入混成太極、金丹暗結,立至龍虎放飛。
, M" k$ M* _7 @4 H髮欲沖冠舌摧山:; S1 X% }# Z4 _* U5 `
是說四梢衝開的標誌,在於頭髮似欲沖冠而起,舌尖似有摧山之力,這是要特別注意一個欲字。即如如之象(《道德經》中稱為“繩繩不可名”),或說動本非動。% w2 ]# G, x& I+ @
齒斷柔筋指鉤齊:
1 h1 s8 I7 W8 y5 B+ J& X, L- J1 p是說四梢衝開時,齒似有斷筋之力,指有如鉤之感。其中齊字,既是說十指如鉤要齊至,也是說四梢兆象要齊至。
% i/ L1 Q" Z# Q) }) f3 K$ J& ]煉至虛含無領意:
9 ?3 A  g7 ]1 _# \- q9 L3 v7 h是說兩路催動,本來均具意領、心領等各種修煉竅要。必要煉至領意失機,或者說“無”為領意,方為本真。虛含兩字,尤為切要,含者,今之關口也,虛含即虛化今之關口。即入兩相不明法要。亦入客我(肉身)無存關竅。通俗點說:四梢均為內、外交匯之界限,虛化今之關口,就是說沒有這些界限,化剛至柔,終成外內無別之象。" l* L4 P0 y" R2 L6 Q
不出不入真消息:8 R' V# G, y& F
是說到達不出不入的境界,方能明瞭消息之本來意義。須知消息者,消滅自心。而消者,水合肖也,故不出不入之存,不是停止,也不是不動。不過無其外內之別,成其恍惚之運。
2 t& ~3 u0 J1 ?( g$ M% @四梢鍛煉法
, z4 o) y) _2 ~: j所謂“四梢”是指人體的四肢末梢,即筋之梢為手足指甲;肉之梢為舌頭;血之梢為頭髮;骨之梢為牙齒。老人必須重視“四梢”的鍛煉,以延緩人體衰老進程,現介紹“四梢”鍛煉的方法如下:
- w, n) n' ~4 o$ ^1、老人在跑步或散步時,應穿平底鞋或運動鞋,行走時做到以腳趾著地,這樣能充分起到舒筋活血的良好作用。此外,兩手掌可以經常摩擦,以改善上肢血液迴圈。! M9 c* e4 E# W- |
2、老人要經常作舌頭的吞吐或口腔內旋轉練習,長期堅持,以保持談吐靈活自如," [3 @: O& O2 p: r" J0 n' l( e5 N
3、為防牙齒損壞,脫落,老年人可每天做叩齒活動3次,每次叩100下。作為古稀老人,還應適當補鈣,多吃魚、蝦、瘦肉、牛奶和骨頭湯。
. @- ?& J/ X1 a! Z7 {& t4、頭髮為血之末梢,可以梳頭為鍛煉之法,一般是晨起和晚睡前各梳头一次,每次為200下,可改善頭皮血液迴圈。
* a/ ?, D7 Z* O* \9 ?中醫學認為:指為筋之梢,舌為肉之梢,齒為骨之梢,發為血之梢。老年人注重“四梢”的保健,是維護健康、益壽延年的重要保障。
9 n5 f8 j0 e; U- @筋之梢:指7 u' ?1 u# W! f. n
人體手和腳是全身經脈交會處,注重手和腳的保健,可疏通經脈。老年人散步時儘量穿平底鞋,行走時經常以趾抓地,可促進腳部的血循和趾力,伸掌握拳運動,常玩健身球,也可手握三個核桃指撥玩耍,左右交替,這樣可增加雙手的靈敏度,增強手腦聯繫,延緩衰老。
/ y% s1 h& y% c8 `$ f' ^# Q肉之梢:舌; O' D8 @! h  q) z) ?
舌之正常,食欲旺盛,食物營養得以充分補充。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舌面上的味蕾隨之退化和減少,食欲減退。肌肉之營養來源減少,肌肉之營養來源減少,肌肉就會軟弱乏力。老年人要保護好舌,不要經常刮舌苔,以致破壞味蕾。要配合多樣化的食物和色香味來刺激視覺和味覺,以增進食欲
# d8 N& _7 k$ N. V. T血之梢:髮0 F5 O" _, u$ Z
頭髮緻密亮澤,表示機體血液強盛。老年人的血少不足以養發,因而老年人頭髮常較稀疏、少光澤。老年人應經常進食一些具有養生補血的藥物和食物,如枸杞子、桂圓肉、大棗、黑芝麻、核桃、黑豆、黑木耳、何首烏等,使機體血液旺盛、頭發亮澤。7 C% W1 d6 X6 W0 y
骨之梢:齒
9 A* y* }0 v& C( P/ y老年人由於骨骼的退行性改變,牙齒也隨之出現損壞和脫落。老年人要保護現存的牙齒,經常進行叩齒運動。多吃一些富含鈣的食物,如牛奶、魚蝦、骨頭湯等,必要時可服一些鈣製劑以增加血鈣含量,降低骨鈣的逸出。堅持適宜的體育鍛煉及體力活動,可促進血液迴圈和骨鈣的利用,強骨健齒。4 G$ |$ }& ^( t9 _
四梢歌/ G6 F+ r* [( V) b  n8 t% k
人之血、肉、筋、骨之末端曰梢。蓋髮為血之梢,舌為肉之梢,牙為骨之梢,爪(甲)為筋之梢。四梢用力,則可變其常態,能使人生畏懼焉。
; Z+ j+ q+ G+ e' N( g: b) H5 i肉梢:舌卷氣降,雖山亦撼,肉堅似鐵;精神勇敢,一言之威,落魄喪膽。" [/ F- ?  `* a) _8 U
血梢:怒氣填胸,豎發沖冠,血輪速轉;敵膽自寒,發毛雖微,摧敵下難。
4 n, G5 A0 A! b2 Y8 o+ _7 J3 V9 F骨梢:有勇在骨,切齒則發,敵肉可食;眥裂目突,惟齒之動,令人恍惚。
; c" X; p9 ^' g" H2 @* V# D筋梢:虎威鷹猛,以爪為鋒,手攫足踏;氣勢兼雄,爪之所到,皆可奏功。

6 k/ I4 `4 ]% F" i9 H" Y四梢要齊
% Q: g9 l) m- P7 L9 G“四梢要齊”為形意拳“八要”之一,指身一舉動,四梢就一齊用勁。《形意拳術抉微壇,“四梢要齊者,即每一作勢時,舌之頂,齒之叩、手指腳趾之扣,毛孔之緊,一齊如法為之,無先後遲速之分”。“至於齊之法了舌若催齒,牙若斷筋,甲若透骨,發若沖冠”。* Y* j* `+ Z( l$ [
太極拳氣達四梢練功法* d& o# t& }; v: X3 {6 G) c
功理概說' t4 @$ R* }9 U& y! {5 }( i
太極拳是衍生于武當武術的“內家三拳”之一。既然叫內家拳,必然要練內功,明代太極拳師陳王廷在其拳經總歌《四梢第四》中寫道:“然捶以由內而發外,氣本諸身而發梢。氣之為用,不本諸身則虛而不實,不行於梢則實而仍虛“;”四梢足,而氣自足矣,豈複有虛而不實,實而仍虛之弊乎?”可見練拳者氣行四梢更能催發內氣充足。亦可見培養氣血之本固然要緊,但使四梢(指四肢梢,即十指和十趾)氣足更加重要。
* r( Q6 Q3 o+ q" R$ c* {, |8 D實際上二者是相輔相成的,一旦練到四肢末梢氣足,自然就可以向外發射外氣,用於技擊了。據說太極拳師楊祿禪內功層次極高,“可擊人於丈外”。2 ]' q2 F/ m7 b: o: B
練氣達四梢功法,首先要練就心意寧靜和一心專注的入門功夫。精神貫注、心不躁動才可使氣沉丹田,不在體內亂竄。寧靜可以致遠,靜謐可以通幽。氣息出入綿綿,若存若亡,此時神氣相依是為“真息”。靜極必生動,體內自然會產生一股熱流或酸麻通電感或勃動感。“松”和“靜”是互相促進的,練功能真正達到靜,全身自然會松;真正放鬆,內心必定沉定安詳。& I- i% Y2 X4 ^# n9 i4 v
為了更好地達到松、靜的境界,就必須在呼吸方面下功夫,要求學會“逆腹式呼吸法”。經過長期刻苦鍛煉,使腹部最下面一條呼吸痕加長(但這不是短時間刻意追求達到的,是練功到一定程度時自然形成的)。逆腹式呼吸與普通呼吸方式相比,易形成胸寬腹實,故蓄氣較久,行氣較長(也就是肺活量較大)。明朝氣功養生家冷謙《修齡要詣-長生十六字妙訣》說,“一吸便提,氣氣歸臍,一提便咽,水火相見”,便是練氣功和服氣的最高境界(注:水火相見,術語稱“坎離相交”,就是心、腎之氣相交)。清代太極名家李亦佘在《五字訣》中提及“氣斂”時說:“氣勢散漫,便無含蓄,身易散亂。務使氣斂人脊骨,呼吸通巡,周身罔間。吸為合,為蓄;呼為開,為發。盞吸則自然提得起,亦拿得人起;呼則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此是以意運氣,非以力使氣也。”以上這些教導完全可以指導練習本功。+ U, d& e2 ?- h5 }
功法
$ Z- p6 o/ R- O3 c  U4 O楊瑞甫(1898—1990,武當太乙天鷹門第八代掌門人)所傳“氣達四梢練功法”介紹如下:
2 h! U- n/ p! c& R( v% d- @" ]0 {' e3 `1、雙手向前坐腕推掌
6 s! D( K: U, l取站式,雙腳平行分開,與肩同寬,雙手交替提臂向前坐腕推掌$ x6 c4 K5 j+ V8 G, h
當左手向前坐腕推掌(掌心向前指尖向上)時,右手向後劃掌;當右手向前坐腕推掌時,左手向後劃掌;劃掌時呈弧形
6 \+ [3 _, r/ f( {; f) [" [向前推掌要坐腕舒指,推掌接近末了時掌心向前微微凸按(開始練時無法做到,只能意想“掌心向前凸按”,待到功夫深化時。就會有明顯感覺),五指向上,在其後翹到一定程度便會產生一種貫通全身的得勁感# {9 q+ i/ k) L" ?) w
動作要速度均勻,緩慢和放鬆,尤其肩、肘圓活,坐腕要沉,但不僵硬。
2 I/ a8 l3 q5 ~左右推掌各練16次(半年後可增至32次)。
  z9 E. j! F/ Q3 m! T$ K" f雙腳腳趾抓地,與手心向前“凸按”同步進行。舒指時手心微有凸意。平伸之手掌松後讓其手指自然顫抖,使氣達指尖,勁貫全身。練至一年以後內氣充足便可引發外氣。
5 p5 `# i7 Y( t1 ?7 F5 F
2、左右張臂按掌翹指鉤趾% F5 e* H7 q+ b/ p
仍取站式,兩手臂向左右兩側平舉,手心向上,十指舒張,腳心貼地、十趾抓地,雙目向前平視、舌抵上齶。當雙腳腳尖向上勾一勾時,兩手十指向下翹一翹1 Y3 \  y+ N2 o
當兩手心向上微凸的同時,則使兩腳心向下微凸。動作要緩慢,翹指、勾趾要有勁感,做後要放鬆
% l1 d3 K  K9 f3 B! V" P手、腳動作做完32次後,兩手仍然兩側平舉,兩腳十趾平放,手指和腳趾都要放鬆,任其自發地顫抖半分鐘(或更久些)。
1 k# [8 k" `+ X+ E9 i3 G  b6 x氣沉丹田,練到一定程式時,由手而臂而肩,由腳而腿,會有一股熱流(或通電感)產生。這時呼吸自然,頭正頸直,鼻對臍,脊柱中正,心寧意靜,任其自然,不可勉強追求什麼感覺(如手、腳不會顫抖更不可假作顫抖,應聽其自然.水到渠成)。

5 A4 J, |7 t& Q7 U3、雙手向上坐腕推掌:
# E2 d: D9 X. ^. R, h% s9 n  n( H" K仍取站式,兩手置於身體兩側自然下垂,腋下空出二指,手心向內(貼在腿側),然後兩手向胸前上提,十指相對,似抱一個籃球狀向上慢慢托起
- i3 D7 m/ X8 L5 V/ O# i9 G托到平肩時,翻腕為仰掌托起,十指朝後,掌心向上,舒指坐腕,緩慢上托,手心逐漸向上微凸。同時兩腳的十趾上翹,腳心向下微凸
5 z* r6 E4 y/ x/ }8 l兩手托到極點時,略停數秒鐘。然後以兩手中指指尖領兩手轉腕翻掌,使手心朝下向兩側劃弧自然放下,在放的過程中任其十指自然顫抖。& K- f) e; f+ z% }
這時特別強調的是脊柱中正,身體在動作過程中不得前傾後仰(否則會阻礙內氣運行)。
6 ?7 h! \( W5 B3 ^5 e6 t/ R6 `重複練16次(半年後可增至32次)。兩掌上托和放下時須速度均勻,呼吸自然。向上托掌時慢慢抬頭,目注雙掌,放下雙手後,再恢復向前平視。

% A5 E1 v* w9 f" B4、太極開合式(收功):
. t8 [3 w9 L0 |+ ]3 S原式站立,雙手輪流作上下陰陽手變換,向上不過鼻,向下不過臍
: r5 y2 m6 j: [  t! H當手心向下時,略向丹田方向彙聚手心外氣。當左手升、右手降時,則左腳虛、右腳實;反之亦然。
; p* }2 ~) T& T$ G在運動中兩手心微凸與兩腳心微凸亦應交替進行(即左側掌心微凸對應右側腳心微凸)
" _% h. Y8 {3 G) A$ {% m) v陰陽手變換左右各作8次。收功後閉目站立片刻(約30秒),意歸丹田(實則是氣歸丹田)。
. z( j- h) f# U& J3 u
本功法只介紹上述四式,但熟練後,可將此原理應用並貫穿在太極拳中。這樣一來,練的就不是普通的太極拳,而是氣功太極拳了。本功只要勤學苦練,三年之後對於練拳、用拳及強身祛病延年必有顯效。
' Q2 J$ h& J: O2 [5 k練功時間:一般以每日“生炁之時”(即予、午、卯、酉四個時辰為佳;因條件所限,早晚各練一次也是可以的)。
青山無所爭、福田用心耕

本論壇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論壇之立場,本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由於本論壇是以「即時留言」運作方式,所以無法完全監察所有留言內容,若您發現有某篇留言可能有問題,請通知本站管理員處理。

Copyright © 2009~2020 iBeta 愛北大. 保留一切權利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