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8836
- 閱讀權限
- 40
- 精華
- 0
- 威望
- 2
- 貢獻
- 1494
- 活力
- 3782
- 金幣
- 17588
- 日誌
- 262
- 記錄
- 6
- 最後登入
- 2015-4-9
  
- 文章
- 2716
- 在線時間
- 596 小時
|
本帖最後由 tracytsao 於 2012-11-17 04:46 編輯
$ ]3 d3 o+ R7 {7 [" s+ Y# ?$ B q& i+ w2 M K3 H! B
中醫的核心觀念—五行
( z" e$ y: p( K2 `3 `9 ?- A0 h中醫講五行,“五”指的是木、火、土、金、水五類事物,“行”指的是運動。& v) k, G* o1 ~$ t, A6 {6 d
一、五行的特性是:
" Q" p! N2 k- g3 o p z2 L1、木性可曲可直,條順暢達,有生髮的特性,肝屬木,故肝喜條達而惡抑鬱,有疏泄的功能;: D+ q7 ]$ a) j6 T
2、火性溫熱,其性炎上,心屬火,故心陽有溫煦之功;
6 k0 S5 s; M8 `. G3 h3 @3、土性敦厚,有生化萬物的特性,脾屬土,脾有消化水穀,運送精微,營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之功,為氣血生化之源;2 {# V2 {8 S( U. G8 S
4、金性清肅,收斂,肺屬金,故肺具清肅之性,肺氣有肅降之能;
" e3 g* P+ ^' ^9 |6 \5、水性潤下,有寒潤、下行、閉藏的特性,腎屬水,故腎主閉藏,有藏精、主水等功能。
. Z* {1 p; B0 P7 |' K. J二、五行相生相剋的關係如下:
. i e3 `( R( _# a0 l& K" w1 J. S1、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m" {# h* s( V0 W在相生關係中,任何一行都有“生我”( 母)及“我生”( 子)的關係。以火為例,生“我”者木,木能生火,則木為火之母;“我”生者土,火能生土,則土為火之子。
; m. F9 u) {$ ^2 Q2、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0 A4 n1 v6 p0 X3 \- p在相克的關係中,任何一行都有“克我”( 所不勝)、“我克”( 所勝)兩方面的關係。以土為例,“克我”者木,則木為土之“所不勝”。“我克”者水,則水為土之“所勝”。
# C5 A$ L q! x3 j三、五行的觀念運用在中醫臟腑學說的關係如下說明:; [% ]+ h: d* S" S1 D
1、以五行的屬性分別臟腑器官的特徵。例如如肝主筋、開竅於目,外榮於爪,屬木;心主脈、開竅於舌,外榮於面,屬火;脾主肉、開竅於口,外榮於唇,屬土;肺主皮毛、開竅於鼻,外榮於毛,屬金;腎主骨、開竅於耳,外榮於發,屬水。
+ K* x. T: S6 c3 Z' C2、用五行相生說明臟腑之間的聯繫:
) \" f& [8 g+ S a)木生火,即肝木濟心火,肝藏血,心主血脈,肝藏血功能正常有助於心主血脈功能的正常發揮。
+ g/ E: }% x% u! b3 s9 g; o9 {, x b)火生土,即心火溫脾土,心主血脈、主神志,脾主運化、主生血統血,心主血脈功能正常,血能營脾;脾才能發揮主運化、生血、統血的功能。
- I2 Y' Q5 n2 u$ J6 u/ \& | c)土生金,即脾土助肺金,脾能益氣,化生氣血,轉輸精微以充肺,促進肺主氣的功能,使之宣肅正常。 k+ L1 q& h5 f1 a, {+ a
d)金生水,即肺金養腎水,肺主清肅,腎主藏精,肺氣肅降有助於腎藏精、納氣、主水之功。
Q) |8 p% |8 o$ h( J" Q; R2 U, K e)水生木,即腎水滋肝木,腎藏精,肝藏血,腎精可化肝血,以助肝功能的正常發揮。1 [+ Q! A/ h; V9 O5 E& m
3、用五行相克說明五臟間的相互制約關係:
& A; p' X! q; x( m" F a)心屬火,腎屬水,水克火,即腎水能制約心火,如腎水上濟於心,可以防止心火之亢烈。
8 x6 v* k, G7 x& E% T m* } b)肺屬金,心屬火,火克金,即心火能制約肺金,如心火之陽熱,可抑制肺氣清肅之太過。8 k, X$ n2 \9 m+ y- c2 O
c)肝屬木,肺屬金,金克木,即肺金能制約肝木,如肺氣清肅太過,可抑制肝陽上亢。
5 w" T+ h$ \: z! h( t( N V2 q- N d)脾屬土,肝屬木,木克土,即肝木能制約脾土。如肝氣條達,可疏泄脾氣之壅滯。" u) T9 \3 D# a" Z$ }" h
e) 腎屬水,脾屬土,土克水,即脾土能制約腎水,如脾土的運化,能防止腎水的氾濫
: a, m; s, I* O* w1 o- b8 Z! f$ J& u4 Z/ ~ `& {- L
附注:人體的五行疾病舉例說明:3 N3 Z6 b$ f m! x3 f/ R
1、火不生土:火指腎陽,即命門火;土即脾胃。當腎陽虛弱,命門火不足,脾胃得不到這種陽氣的溫煦,影響胃氣腐熟水穀和脾氣運化營養精微及水濕的功能,就會出現腎脾陽虛的綜合病症。臨床表現為腰酸膝冷,畏寒,飲食不化,小便不利,浮腫或天亮前腹瀉等。) Z" G3 r: [5 ~0 n! N
2、火旺刑金:火指心火或熱邪,心火熾盛可藉傷肺陰,引起喘咳痰血;熱邪熾盛,會傷害於肺,引起熱咳或“痰熱阻肺”,病情嚴重的,可出現高熱,呼及急促,鼻翼煽動,甚則咳血,咯血等症狀,又稱“火熱迫肺”。
1 @4 }; n+ d4 y0 L& }2 \, x 3、火性炎上:用火焰上燃的現象比喻火邪致病的病變向上的特點,而人體的上部指的是心肺及頭面部。火有虛實之分;實火多屬外邪陽熱,主升主散,火熱傷肺,則見喘咳,咯血或鼻衄等症;火迫心神,則見頭痛、嘔吐、昏迷,譫妄等症。虛火多由精血虧耗,陰虛陽亢而起,症見煩燥、咽痛、聲嘶、齒齦出血,耳鳴等。8 p7 e8 Y7 J5 S9 Y' }
4、金寒水冷:指肺腎虛寒。肺屬金,腎屬水。肺金與腎水在生理上屬相生關係(母金生子水)。當肺氣虛時累及腎,或腎陽虛時影響肺,都會出現肺腎虛寒的綜合病症。臨床表現有咳嗽、吐痰稀白、氣喘、畏寒、腰膝冷、水腫等。; b( R" n. ^$ ?1 e4 C+ P* _# ^
5、金氣肅降:金代表肺,肺主氣的活動,肺氣宣清而下降,氣化活動就順利,三焦水道也能通調;反之,若肺氣不能清肅下降,就會使氣上逆,發生咳嗽,氣喘或小便不利等病症。* r4 d9 F7 i/ z8 ~, K
6、木火刑金:木火,指“肝火”;金指肺。肝火過旺,可以耗傷肺金,引起肺病的加重,出現乾咳,胸脅疼痛,心煩,口苦,目赤,甚或咯血等。
5 r- b! e. l) x4 a7、木鬱化風:五行歸類中,肝主風,屬木,木郁即肝鬱。由於肝鬱導致肝血虧損,或素體血虧而出現肝風症狀,故稱。臨床表現有眩暈、舌麻、震顫、痙厥等。$ I- t, l9 `4 G: Z; {3 g( B9 d
8、木鬱化火:五行歸類中,肝屬木,木郁即肝鬱。由於肝郁引起肝陰虧損或素有內熱而出現肝火症狀。臨床表現有頭痛,眩暈、面赤、嘔血,咳血,甚或發狂等。; f7 y& b, U" ?, L* ^: G7 ~
9、水不涵木:腎屬水,肝屬木。當腎陰虛不能滋養肝木,則肝陰不足,繼而造成虛風內動。臨床表現有低熱、眩暈、耳鳴、耳聾、腰酸、遺精、口乾咽燥,手足蠕動,甚則抽掣等。
0 e% l! G1 O) K% k8 I5 G- V- t10、水火不濟:心屬火,腎屬水,水火二者如果可以互相制約,互相作用,維持生理的功能的平衡,稱為“水火相濟”。如果腎水不足,不能上濟心火;或因心火妄動,下傷腎陰,便會出現心煩,失眠,遺精等症。
) z1 N) r. _+ ^& n' z11、水虧火旺:水指腎水,火一則指的是心火。腎水不足而致水不濟火,使心火獨旺,出現心煩、失眠或睡臥不寧的證候。火二則指的是命門火。腎水虧損,命門火偏亢,出現性欲亢進,遺精等症。
\" b4 s& a" t! L0 d/ }$ n0 i12、水性流下:用水往下流的現象比喻水濕邪氣致病的病變向下的特點,如腹瀉、下肢倦怠或下肢浮腫等。
! k4 j2 R/ k4 c, q8 `, e/ k' u13、土不制水:土指脾土,水指水濕,即脾虛不能運化水濕,致濕濁停滯,出現多吐稀白痰,小便小利、大便溏泄或水腫等病症。
& ]5 W# p1 q% 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