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8836
- 閱讀權限
- 40
- 精華
- 0
- 威望
- 2
- 貢獻
- 1494
- 活力
- 3782
- 金幣
- 17588
- 日誌
- 262
- 記錄
- 6
- 最後登入
- 2015-4-9
  
- 文章
- 2716
- 在線時間
- 596 小時
|
本帖最後由 tracytsao 於 2012-11-17 04:47 編輯 . N& d: U* M2 Q
. B i+ q0 z: a8 h0 h人體致病因素
: G5 ]. V+ [9 ]! g, y8 o2 m2 v中醫養生並不是只有靠飲食而已,所有致病因素都是需要去避免的;中醫認為人為何會生病的致病因素有三類:外因、內因、不外不內因。
' P* D4 {5 U3 i2 ]0 y( e; F# H- d外因是指六淫:風、寒、暑、濕、燥、火(或溫、熱),是屬於外在氣候因素所造成人們生病的,主要都是從人體的皮毛或口鼻侵入,一般在氣候變化或反常時最容易致病。春季多風病、夏季多暑病、長夏多濕病、秋季多燥病、冬季多寒病;另外,這六淫會互相合併發病,例如以風為例,就有風溫、風寒、風熱、風濕等。
" b; G, i# q, X5 D8 i, \* \6 X( Q% U內因是指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是屬於內在情緒因素所造成人們生病的。過度的情緒會傷了五臟:喜會傷心、怒會傷肝、憂思會傷脾、悲會傷肺、驚恐會傷腎。
4 d1 A& @7 p( M, g# P+ W9 l% b不外不內因是指飲食不節、勞逸不均、房室不節、金刃蟲傷、中毒等。2 u3 {/ ] s7 \
# N8 N. u& o5 w( e9 F
望面色
( F$ y4 w, T% ]9 \中醫四診包括望聞問切,其中望診包括望神、望色、望形體、望姿態
" P, f! G5 l2 q9 m一般中醫談色,分類為五色—青、赤、黃、白、黑。而五臟所候的五色:肝青、心赤、脾黃、肺白、腎黑。這是五臟的常色,也就是在面部的五臟所對應出來的部位,若出現這些顏色都是屬於正常的。
3 f% H9 B8 b% Y9 X( Y7 N中醫講的氣色包括常色、病色,而常色中又分主色、客色,病色又分善色、惡色。4 R3 S3 W3 n, w3 y3 ^$ M( B6 A# k
主色是指與生俱來不變的面色,客色則是因季節氣候、地理環境、生活條件而改變的面色;這類的常色都是正常面色。
. ]# F3 E7 K6 V! H至於善色是指面色光明潤澤,這類病人的預後較佳;惡色則是面色枯槁晦暗,這類病人的預後較差。2 e. y S+ G, i/ d/ x
一般我們說臟腑在面部所對應的部位包括四種:
+ c6 W- a' o4 u# E. p3 P1、從鼻子來看:兩眉中間候肺、兩眼中間候心、心下(約在兩下眼眶中間)候肝、鼻頭候脾、下耳輪前(約平鼻頭)候腎。人中候膀胱及子宮、肝二旁(約在內眼頭下)候膽、膽二旁(約在瞳孔下)候小腸、二太陽穴下(約平顴骨)候大腸。2 U( P/ r. B8 g2 ~/ y4 D2 K
2、從面部來看(小兒科用的最多):額頭候心、鼻子候脾、下巴候腎、左顴候肝、右顴候肺。; c/ \+ i' L7 j% ]
3、從眼睛來看:中醫眼科將眼局部由外至內分為胞瞼、兩眥、白睛、黑睛和瞳神等五個部分,分別內應於脾、心、肺、肝,腎五臟。亦即胞瞼候脾、兩眥候心、白睛候肺、黑睛候肝和瞳神候腎。+ S* }- y* R4 r
4、從五臟對應五官來看:肝主目、心主舌、脾主口、肺主鼻、腎主耳。! [5 u, J; } I, S1 Y* g! }! k% U8 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