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9792
- 閱讀權限
- 35
- 精華
- 0
- 威望
- 2
- 貢獻
- 1703
- 活力
- 53
- 金幣
- 3047
- 日誌
- 0
- 記錄
- 0
- 最後登入
- 2021-12-10
- 文章
- 861
- 在線時間
- 293 小時
|
本文章最後由 Dailybread 於 2018-5-29 14:54 編輯 / w# H" Q# X! i$ z+ \4 q4 X
, }; i5 H) e) c. d! T$ L: P6 k2 F法務部【個資法即時通】" l1 A- @; f! F2 E4 Q6 J, J: g, i* n
+ R& J9 C& A: i2 i x" D
社區保全人員可否要求訪客出示身分證件、拍照並提供姓名、身分證字號、電話等個人資料供社區建檔?
$ i b" M. M% e- [1 T' G5 b1 O# n3 ^& c0 r# l
張貼日期:2017/08/10
/ `/ m: a) Z. t答:$ O5 h, j* Y) W! Y
(一)按「社區」,倘係指多數各自獨立使用之建築物、公寓大廈,其共同設施之使用與管理具有整體不可分性之集居地區者,其管理及組織係準用公寓大廈管理條例規定(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53條),故其管理委員會於完成社團法人登記前,性質上為非法人團體,屬個資法第2條第8款之非公務機關。該管理委員會如有委任公寓大廈管理維護公司執行管理維護事務(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42條),並由該公司所屬人員就社區訪客個人資料為蒐集、處理,則於個資法適用範圍內,應以該社區管理委員會為權責機關(個資法第4條)。; ]' e: H& s" ~
w7 q* @4 H3 ]* f5 O
(二)社區保全人員為執行「場所進出安全管理」之特定目的(代號 116),要求訪客出示身分證件、拍照並提供姓名、身分證字號、電話等個人資料供社區建檔,不論其係依「社區規約」(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3條第12款)或「管理委員會指示」,均非個資法第19條第1項第1款之「法律明文規定」,自不得作為蒐集、處社區訪客區個人資料之依據。又個資法第19條第1項第6款規定所稱「增進公共利益」,係指為社會不特定多數人可以分享之利益而言。社區保全人員上開門禁管制作法,係為維護特定社區安全,尚難認屬為「增進公共利益」。又縱經社區訪客同意而蒐集、處理訪客個人資料,仍應符合個資法第5條規定之比例原則,故要求社區訪客出示證件換取社區門禁管制卡,應即能達到社區進出之安全管理,如另要求拍照並提供姓名、身分證字號、電話等個人資料以供社區建檔,似已逾越特定目的之必要範圍(尤其於訪客身分已獲社區住戶確認無誤後,是否尚有必要對之拍照並建檔留存個人資料?不無疑義)。
0 P# b+ u3 {$ N) M0 ^9 M/ g& z) a% V ~( J
(摘自「法務部106年5月10日法律字第10603505040號書函」-本函全文可於本部全球資訊網點選「法務部主管法規查詢系統」查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