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1103|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親子教養] 難養型Baby的教養重點

[複製鏈接]

36

主題

1

好友

131

積分

幼稚園

Rank: 2

文章
37
在線時間
18 小時
回到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4-9-17 16:13:11 |只看該作者 |新文章置後

' u0 j4 x7 d% P+ ~* K0 B) f1 W2 M
+ e; g: ^. Z& Y家有寶貝磨娘精?!
2 ^9 k6 e6 ?& K9 H  r台北馬偕醫院小兒科臨床心理師李佩珠表示,「磨娘精」指得是對主要照顧者來說,在帶養這個寶寶的心理上,可能具有很折磨的感受。因此Baby何種氣質,易成為磨娘精並沒有一定的標準答案。% A/ S2 C* a& K+ P' D
1 \# W4 N' m& \: K) y9 u
因為就理論上來說,寶寶的天生氣質,並沒有所謂的好壞,只有與主要照顧者能否相互契合等適配性的問題(Goodness of fit)。
' s9 _" @+ ^+ E# S- ]- I* [# K; @( E- p
李佩珠心理師打個比方說,像有些孩子較容易對外在刺激表現強烈哭泣反應,這樣就會對比較敏感的媽媽來說,總覺得很緊張,也感到特別棘手,使媽咪時常宛如「備戰」狀態,以免孩子出現一點不如意的情緒,馬上就又哭了起來。! p9 T5 `! A  `- r0 ^

3 a+ ]; D' _" c+ Y相反的,粗線條的媽咪,可能就比較適合這類敏感型的孩子,因為媽咪神經如果比較遲鈍的話,剛好這種敏感型寶寶,能透過強烈的種種情緒語言,來引起媽咪的注意,也才能教媽咪更即時地去照顧好自己的寶寶。
9 S: \  b4 b0 q7 @8 H+ u, V/ F
. f7 G# V2 f9 u6 n7 Z8 F李佩珠心理師說,事實上「磨娘精」的形容字眼,是針對受孩子的情緒起伏強烈變化影響,進而使主要照顧者產生情緒緊張、焦慮、失控等心理壓力,類如一般人說的「理智線快要斷裂」的意思。因此,普遍性被認為傾向屬於「難養型」的寶寶特質,多屬於「情緒起伏較大、生活不規律、對陌生環境適應性較慢」的孩子。
( C! [) A' P8 `' q9 N+ C1 S. \1 v+ O3 r! E( ], n
Baby帶養訣竅面面觀
; {8 @0 t6 g0 j7 m
雖說氣質並無好壞,但若遇是到這類擁有「難養型特質」的寶寶,新手父母在帶養的原則上,尤其該特別注意哪些訣竅呢?
3 ^6 m$ y% ~, E& R) J# W  n$ h- b/ ?' T9 I7 h
1.規律型的媽咪,帶養不規律Baby時…
) o8 ?7 U" D  ~) @! N李佩珠心理師建議,面對生活作息較不規律的孩子,通常我們仍然應該引導寶寶能盡量往規律性來發展生活習慣。譬如說,如果這個媽咪很希望把Baby導正很規律的話,最好在生活上每一個重要的作息環節中,特別需要建立一個「儀式」。
* n8 q$ F5 @+ Y
- |. m0 i' g2 y  m- M- ?建立這種儀式之前,父母也不妨將此看作為寶寶與照顧者之間的默契與暗示,因此去耐心的建立並培養。李佩珠心理師舉例說,最常見的就是睡眠不規律的寶寶,或許父母就可盡量在平時去觀察寶寶,可能在何種情境下最容易入眠?在什麼樣的聲音分貝之下也會比較好睡?
( n; }+ h! `7 U; I( s1 j( W9 E, B1 C" L9 _
寶寶有沒有特別喜歡在摸摸頭髮、抱抱小熊、咬咬安撫玩偶等情形下,才會顯得較容易入睡的習慣呢?或寶寶有沒有特定鍾情於某個味道、毯子的味道、有什麼東西到了寶寶手裡就會比較好睡的呢?那麼主要照顧者,就可以固定培養寶寶特定的睡眠儀式,建立默契,慢慢的也就可以引導孩子往規律的作息去發展。9 J+ M/ Q! S* X3 F7 o
/ q3 M; i8 e& f# B3 i
又譬如說,每次要入睡前,可以跟寶寶講故事書、聽特定的音樂,然後漸漸引導孩子入睡。當這種的儀式建立後,只要每次到了必須該讓寶寶睡覺的時間,父母也就可以藉由儀式中的相關工具,輕鬆陪伴寶寶安穩進入夢鄉,孩子也對於種種作息有了可預期的種種暗示,就比較可能培養寶寶固定且規律的作息啦!
& Y+ Y, X6 }8 s) Z' M4 K6 I) M; n2 ]
- [8 ~/ ]# I/ O心理師的小貼士! `  J8 a0 T+ p3 y
如果是全職媽咪,而非職業婦女拖嬰給保母帶養的話,其實倒也不用硬要強迫孩子一定要多麼規律的按照自己的作息模式。尤其是在新生兒初期帶養和照顧時,全職媽咪稍稍改變一下自己的作息,親子關係往往也能更放鬆而愉快喔!1 o- e. q( ]& O/ Z7 B' p
: d. C% ^) Z4 W9 N7 m7 ]1 _6 j8 n' c
2.情緒不穩的媽咪,帶養情緒不定的Baby時…
2 p3 ~  j& n& S/ P/ ^) d李佩珠心理師建議說,當孩子每次一有情緒出現時,也不代表媽咪就一定要每時每刻立即性要安撫寶寶。因為通常孩子哭泣也是一種表達,可能是在表達自己哪裡有不舒服的情況,比如說尿布濕或肚子餓等,但也有可能只是需求爸媽更多的關愛。" I/ I7 I1 u3 y  u5 Y

8 Y- V8 N- V# W; W/ ]& r因此爸媽這時最重要的,應是正確觀察寶寶情緒的背後需求,並做出正確判斷後才處理孩子,而非立即壓抑或止住孩子正宣洩的哭聲。
* l+ Q  d) ^' p, L  f9 X
# y2 L- Q( u. g* B' `9 W$ R* a$ Z3 l% i像有些寶寶,養成慣性一定要爸媽抱著走動搖晃才不會哭,但是當大人一旦抱著他坐下馬上就哭了。如果是這種特殊情況,爸媽其實也不一定需要立即回應寶寶,以免養成孩子不搖即哭的慣例。李心理師認為,爸媽倒不用過於擔心是否會造成寶寶情緒的不良影響,畢竟寶寶也懂得從情緒中找到自我調節的平衡點。
) p: g9 l: _0 X0 y- N1 v6 i4 ~% E' E
4 j0 G. A1 r% |& e  x" C有些孩子情緒來的時候,馬上就會放聲大哭,但也有的孩子,在情緒來臨前,先有可供大人參考的啜泣前奏(如:大哭前的抽泣聲)。當然有哭泣前奏的寶寶,能給予照顧者某種預告,讓照顧者比較有因應的時間,但即使沒有哭泣前奏的孩子,父母也應妥善穩定自己的情緒,也才能更迅速觀察並應變寶寶的各種突發狀況,陪孩子共度淡化情緒的必經過程。
/ N  ]" N2 d% p# j& Q$ I& }0 |' z- {+ Y3 l
常見錯誤的帶養方式?. @7 M) ^6 G$ H/ {3 M, [0 @
李佩珠心理師表示,最常見的錯誤帶養情況是,每當孩子有一些負面的情緒表現,大人通常也就希望趕快把孩子的情緒馬上給壓制下來。而且壓制下來的方式,不一定是用哄的方式,有的時候卻往往是命令式的語言威脅,如:「你再哭,馬上叫警察把你抓走喔!」諸如此類。# V2 n6 K$ t4 O7 f# m- X7 S
/ z; d- ?& ~5 O0 c
李心理師強調,回想起來,其實我們每一個人剛出生「呱呱墜地」的時候,第一個情緒也就是負向的情緒反應-哭泣。約在出生後的一兩個月才開始會笑。所以,哭泣,對生理情緒反應的演化上來說,也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基本需求。* q6 p" U' `% }2 T0 K- |* E. E

6 }9 P) q( Y. t8 b( O' o所以,無論寶寶是否愛哭,哭泣不一定就表示絕對的負面,如:寶寶跌跤而哭,象徵這類情況下孩子需要被安撫,但大人卻往往焦急的想立即幫寶寶轉移焦點來止住哭泣(如:馬上給孩子搔癢要他笑等),這樣也沒有達到安撫寶寶情緒的作用,倒反而壓抑了孩子情緒正常發洩的歷程喔!
. x$ k0 V" v) x
4 e! p8 e# J7 [3 l1 X" N給寶寶情緒轉換期8 V0 ^3 o) R3 T3 @- v& y6 g
就情緒的這一塊,其實也是給照顧者傳達一個訊號沒錯,但必須要正確了解這個訊號背後所代表的需求,有時也不要太過刻意去壓抑孩子的負向情緒,因為,只要等到寶寶腳不那麼痛的時候,寶寶也就不會需要哭了;因此照顧者應積極給予安慰,卻不一定需要急著轉移寶寶情緒喔!
1 x5 O6 D# Z6 R2 |5 }! e( K* h2 E) k4 X1 @6 S) I
給敏感型父母的心態建議8 _3 L6 ]: m' f! u# P- L8 \4 |
李佩珠心理師叮嚀說,寶寶的氣質是天生的,並非就是爸媽或孩子哪裡出了問題。往往爸媽想改變小孩是比較困難的,因此不妨父母可先稍微改變一下自己的原則或慣性去磨合。1 x3 @$ g& @7 R8 x5 D/ P$ ]

% O& `* M% }( Z7 Y尤其遇到堅持度高的孩子,父母若也很堅持的話,就很容易產生親子衝突。因此爸媽有彈性的微調帶養方式,給彼此有個相互適應的時間,也別害怕親子關係會變得不好,或跟孩發生小小爭執,因為即便是兩歲多,孩子意見較多的時期,往往有的孩子就是在這樣的磨合期中,漸漸學會了解父母的個性而學會調整的喔!6 `/ L( P7 ~2 y6 V+ D. m

7 E& \0 |* Y/ o! m; b家人協力教養與支持最重要; o# ^9 h4 B+ k$ ^. h7 d$ z  D4 `
有時剛生產完的媽咪,遇到拼命哭泣的寶寶,而所有該給孩子的安撫都做了,孩子卻仍哭泣不休時,部份媽咪或許因此產生嚴重的產後憂鬱。李佩珠心理師因此提醒說,這時夫妻協力共同承擔寶寶的照顧責任最重要,甚至有時將寶寶交給家中信賴的長輩來協力照顧也很好,或許就能減輕媽咪的身心負荷,好讓媽咪與寶寶之間能有彼此喘息的空間。
' K5 {( B, I8 a
# {7 l! k1 r1 Y3 q+ Z帶養小叮嚀# g1 a# }% ^7 }+ J
寶寶最難帶的往往就是新生嬰兒時期,在與寶寶建立種種默契儀式的過程,父母也需要給自己和寶寶一些耐心培養的建立期,然而一旦與寶寶培養好各種行為模式的前奏儀式,並隨寶寶開始逐漸學會牙牙學語的表達方式後,孩子鬧情緒及莫名需索的行為往往就會減少了,而剩下的就是爸媽能否耐住性子陪寶寶成長的過程,就是帶養寶寶最關鍵的訣竅囉!

/ d/ t% Z+ T9 }" ?1 s2 R
/ ?# P9 W7 g. L
! X( B/ w/ a9 S0 s% v( `: S
文章轉載自 台灣兒童教育發展促進協會& B- }4 s) w0 B% C$ @
http://www.tacd.com.tw/news_show.php?id=252

本文章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文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論壇之立場,本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由於本論壇是以「即時留言」運作方式,所以無法完全監察所有留言內容,若您發現有某篇留言可能有問題,請通知本站管理員處理。

Copyright © 2009~2020 iBeta 愛北大. 保留一切權利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