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4929
- 閱讀權限
- 45
- 精華
- 0
- 威望
- 11
- 貢獻
- 4144
- 活力
- 6942
- 金幣
- 49540
- 日誌
- 0
- 記錄
- 2
- 最後登入
- 2022-6-16
 
- 文章
- 3210
- 在線時間
- 2717 小時
|
有一次問一位燒紙錢的小 孩,說:「你知道紙錢燒給誰嗎?」他說:「媽媽叫我燒,我就燒。…反正燒完就對了。」3 \, ]7 o& a# s& H6 L' [9 c1 T* n& o
很多人也不知道燒紙 錢的意義為何?特別對燒紙錢的起源認識更有限。
, f) o& ?- o3 z3 N對此,研究燒紙錢的起 源,並寫出「紙錢燒給誰?」
7 m+ @9 t; m! g" L+ q( r. ]/ I1 f2 F; y2 B
兵馬俑保護了誰?; V K, d! J, L2 d
《孟 子‧梁惠王上》就記載一段話,「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5 q7 ~5 ?6 R: h( i: ~3 D! O
在孔子的時代有些有錢人與貴族開始製造「人俑」來陪葬,孔子認為這在心態上實與用真人陪葬無異,而且遲早會導致用活人陪葬的惡果,所以孔子才指責最初製造人俑的人一定會得到報應,絕子絕孫。* ~. v' D' q' g+ J
後 人迷信死人與活人一樣,在陰間有許多需求,不僅以土製的假「人俑」來陪葬,就連墓穴中也放入金銀財寶、衣服布匹。
T, K Z7 ^3 y9 h' o9 b後來,果然有帝王及達官貴族等有錢 有勢之人,用活人、活馬來陪葬,以凸顯自己的尊貴,到陰間仍有人服事他。這正應驗了孔子所擔憂的。4 T7 j& d2 Q" A0 P
死人真的會使用這些陪 葬品嗎?陪葬的兵馬俑真的能保護死者嗎?% ~+ _, _6 m) o' I% j
事實證明,財物不是被盜墓者偷盜,就是和陪葬的人、馬也一起在墓穴中腐爛發臭而已。
; V& i9 R8 Y" F: L2 o: G" Q生前享盡榮華的慈 禧太后,殉葬品多不勝數,穿上七七四十九層壽衣,嘴裡更含著碗大的夜明珠,連貼身內衣褲都是純金打造,是如假包換的金縷衣,但她死後不只被盜墓者偷個淨空連遺體也被扒得全身精光,落得暴屍空墓的下場,豈不諷刺。* B+ ?$ \9 F, x) t5 X& t
1 s }/ R3 _( H& @9 y# {1 T
紙人、紙錢是破除陋習的替代方案:
! o4 V. s J j O* R4 ~這種以活人為俑的陪葬行為,在中國各個朝代不斷變本加厲的蔓延開來。《史記‧秦始 皇‧本紀》和《漢書‧劉向傳》記載:「凡咸陽宮中嬪妃、宮女一萬余人,全部生殉于驪山秦始皇陵中。陵修成,恐三千修陵工匠泄密,即封閉墓門,無一幸免。
& T' Q$ N. x9 R. m" O6 W死者有顱骨 穿箭,身分離,頭戴頸鉗,手腳桎梏,骨存斧痕,歷歷可辨,慘不忍睹!」單就秦始皇一人來說,包 括嬪妃、宮女、武士、侍衛、修陵工匠等全部陪葬的活埋人數就上萬人,這些人沒有拒絕的權力,殉 葬時,大多正值壯年,有些甚至才十幾歲,青春年華就被活埋斷送了,實在很可憐!
$ r* X& J+ \9 K2 g+ K" D3 C) @; f+ n0 N" N" J- O/ d
直到南北朝時期,南齊東 昏侯(即永泰帝—蕭寶卷,公元四九八年)在連年爭戰國庫空虛之下,為了節省開支,才提 倡剪紙為錢,來代替金銀財寶陪葬。
' Y9 \+ {; P7 f0 D! x& Y, U7 o之後王輿發明印紙為 錢,更有做紙人、紙馬來代替活人和活馬的陪葬。5 x9 Y2 ]2 k! R' }( N* ?
如此一來,才慢慢破除了原本以活人來陪葬這種泯滅人性的陋習。所以,就當時的狀況而言,發明紙人、紙錢實在是濟世救人的義舉,這也是知識份子為了拯救迷信悲劇所想出來不得不然的替代方案。8 D% s4 G& {6 @% }' t0 Q6 O
& I" c; n' e8 k$ \
儘管如此,當時的人積習難改,直到西魏時期(公元五三五年),才漸漸接納,印紙為錢,用紙人、來代替活人,但幾百年來,受此遺害,無辜喪生的人也只能 留待歷史來討回血債了吧!
3 A( M- O0 q8 Y5 m. T" y7 n& N5 ?% ]2 z
紙人、紙錢成為現代人的迷思:
7 r) J: R% H# r- j* b* W$ j許多人不知紙錢的起源,乃是古人 為了破除將活人陪葬的迷信與風俗所設,到了二十一世紀的現代 仍然大量的燒紙錢、紙人、紙馬,甚至有人燒紙賓士、紙飛 機、紙金庫、紙電視、和紙樓房等,真是無知可憐,枉費勞力辛苦所賺得的金錢。
3 m( t. q) H3 C9 y* U, _' a/ f' G
近年來在全球性的經濟不景氣籠罩之下,世界各國都在倡導儉樸,但台灣卻每年燒掉約一百四十億元左右的紙錢、紙馬、紙人等祭品,實在浪費。2 q X6 K# m6 |, \+ {5 |
1 q7 O; i, a2 y6 n8 x【證嚴上人開示】:
" E7 I* }1 S, k, l0 t現在的人心 太愛享受了,回想上一代所過的生活,是何等的節儉。當我還是 個小孩子時,記得那時候的廁所,裡面很多東西都可以回收: 糞水由鄉公所的水肥車集中收取,運往鄉間當肥料,廁所中用 來擦拭的是洋麻桿,家境富裕的人才有「粗紙」可用。
5 E7 y; B) i D9 |$ R$ K5 I: ^# ^ z( O2 O6 p. W
「粗紙」是什麼呢?它與現在大家用來拜拜所燒的金紙、銀紙是同樣的東西──須知道大家拿來敬神拜佛的金紙、 銀紙,以前是用在廁所中的,所以說信仰的功德是在於虔誠的心 念,而非焚燒金紙,燒金紙不但浪費而且危險,最糟糕的是造成 環境污染,一位正信的佛教徒,必定會有惜福的觀念,也懂得以智慧來堅定信仰,所以他決不會用燒金紙來表達對佛菩薩的恭敬的。
% L7 A* g9 \8 }+ \! G9 q: d o4 w0 d
曾經有一位 先生千里迢迢的從嘉義到花蓮來看我,他只告訴我一件事:「師 父,我每年都要燒掉一百多萬元紙錢! 」我問他:「為什麼要燒那麼多呢?」他說:「我常常生病,到處問神卜卦,都說我得祭神求平安,要祭神就必須燒金紙,如此身體才會好起來。」
2 @% j8 Z* a3 Q) t$ r! @
' T9 q O; N3 p: t- U9 ?就在 來看我的前幾天,他運用卡車載 了一車的金紙去燒,總共花了八十幾萬元,我問他:「燒了那麼 多的金紙以後,你的感覺又怎樣呢﹖身體有沒有比較健康呢?」 他回道:「我燒那些金紙燒到臉都燻紅了,回去睡了三天,身體 也沒有好一點,我的朋友說這樣不行,所以才帶我來看你啊!」
+ f; k8 S/ Z4 B* ?2 h& l! E9 K1 v8 \! o, p9 v* F
我 告訴他一個有關燒金紙的故事:
- S0 b: J/ Y0 L9 N; z從前有一位 經營「粗紙業」的巧婦,為了出售倉庫中堆積如山的「粗紙」, 於是想到一條妙計──她要丈夫假裝暴斃,自己則呼天搶地的嚎 哭,引來左鄰右舍的探望、慰問。
3 L, R& t. M, a6 X' j
: J l7 x( r+ A" ^1 V. u! N她當著大家的面,在離丈夫的腳尾不遠處擺上一隻鐵桶,不斷把一疊疊的「粗紙」擲入鐵桶內燃燒,眾人問她原因,她表示「家裡值錢的東西,只有燒些他自己製造的粗紙當作紙錢讓他帶走」,等鄰居離去後,做丈夫的就趕緊爬起來喝水、進食,如此連續七 天。
' e/ Y) ?+ w; t$ n
5 X; [7 o1 Y2 {" H6 n+ |巧婦和丈夫約好暗號,當鄰人又來祭拜時,做丈夫的聽到了太太的暗號,就推棺而起,並照著巧婦預先教好的說詞告訴大家:「因為我的老 婆不斷的燒紙錢給我,使我的腳尾有一盞很光亮的燈火照路,所 以土地公就讓我一路走回來了。」
0 B. V- u7 U& d7 h/ q! V
& f% W6 j& w [" b1 g9 E4 ?# @6 c巧婦假裝驚喜萬分的說:「你們大家聽啊!大家看啊!燒『腳尾錢』可以讓亡者得到光明,讓他又走回來了啊!」於是,他們家的「粗紙」 當然被搶購一空,如此一傳十、十傳百,從此許多人都認為燒 「腳尾錢」就能讓亡者得到光明。
* W/ `* G2 v8 D' k' n1 Z3 S
& e% m6 ^, _. e" V( z這就是焚燒金銀紙的典故,流傳至今,變成風俗民情,其實我們應該要有智 慧,一年燒了那麼多的金錢,不但浪費、危險、影響健康,又污 染空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