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635|回覆: 7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分工區(專門操做)] 晨星每股310元掛牌上市的五大疑慮最神祕的公司最爭議的上

[複製鏈接]

3436

主題

214

好友

1萬

積分

博士班

Rank: 8Rank: 8

社區
臺灣
文章
9422
在線時間
1428 小時
回到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0-12-18 08:59:25 |只看該作者 |新文章置後
晨星每股310元掛牌上市的五大疑慮/最神祕的公司最爭議的上市$ m* r' Z+ v" g0 D6 E

8 O' ^$ I9 o$ C, L
: R" a! Q; q: z6 b7 B 【文/林宏文、賴筱凡 研究員.楊卓翰、陳兆芬】
+ M. H5 B8 y& ^2 Q( b4 M8 I$ O! @, l* d: v$ k8 a% R2 k& j/ G
前言
4 H& C$ _/ {9 h  |4 ?6 c) r1 o: p$ R+ G- a2 `9 \  ^% |$ h
晨星,即將在12月24日掛牌上市,掛牌價310 元,這家足以對聯發科造成威脅的公司,卻是充滿神祕色彩,上市掛牌看似合法,卻有諸多疑慮。8 s9 F/ A8 z2 s4 b7 b
0 l- Y8 |+ t* A5 J  N

5 y* k4 E* q% q- H  k它的董監持股不到1%,前十大股東名單也看不出實質掌控股權的是誰,大股東賣股恐不受監控;
7 A3 x- q* g! G! Z
' K& F3 K. h  _" Q7 ?& E
. v3 A: }2 j" o4位創辦人中,有3位在上市前解除職務或退居第二線;更有一位創辦人大量賣出持股;* F1 Q' j; ?# Q5 i- {0 Y

! K0 S9 C# t' W& V# A6 N
' m6 y& C- U7 `% T8 _6 Q員工在上市前流失百餘人,甚至承銷價也變來變去,高低價差達九成。# V1 N  x9 Y  V! {1 J8 F) h# h
  K9 R8 _0 S5 z1 T5 X/ c* U

3 P; [  w3 w9 |& q8 v- q! W本刊特別整理出晨星上市的五大疑慮,值得投資人注意!
+ x1 _# z) a% n% n8 {! g- P' }1 {; G' {5 w% i- W9 w/ }
9 }  B. m7 O! o; G4 ^' \
十二月二十四日,聖誕夜前夕,當多數人正在計畫著該如何度過周末夜時,早上九點,將會有一家市值接近一千四百億元的重量級IC設計廠,在台股掛牌上市。在此之前,它曾是高達八一○元天價的未上市股王;如今,它將以三一○元承銷價掛牌上市,受到投資人的追捧,但這家公司,卻將是台股市場有史以來,新掛牌公司董監持股最低的公司。7 h: ^9 |% H! e% J) U( n' G* E

$ F: }! p( R! r# K4 \" S& O3 |/ G7 t0 A; s( ^8 T
它神祕、低調又受到市場高度矚目,它短短九年內就躋身全球前二十大IC設計公司、年營收超過三百億元,它是台灣IC設計業界,最後一家能夠掛牌上市的大型企業,更是少數對IC設計龍頭聯發科產生威脅的強敵,它是全球最大的液晶顯示器及電視控制晶片供應商——晨星。4 H. |% V. m! f( c
* H4 e- D1 X7 w
. z! \1 U; Z/ i' x$ m: |( l" m8 @9 t
疑慮一:董監持股不到一%/創台股上市掛牌歷史新低2 G" o7 x  G1 f: }1 t

- L/ s! e4 |) n6 Q
0 S* l- n6 r2 \4 N; a如此受到資本市場期待的企業,在掛牌上市前,卻仍有諸多疑慮解釋不清,包括:董監持股低於一%,異於台灣本土上市公司;創辦人在掛牌前大量釋股,價值逼近三十億元;上市承銷價也從二○一元、三八○元到二七○元,最後才拍板定案在三一○元。它上市前就以資訊不透明著稱,四位創辦人中,有三位創辦人不曾對外露面,沒有人知道究竟它的內部如何運作。
* y/ t- v( a. m( c2 |) Y0 i6 e- X% w5 r8 ^) o9 M0 c) Z# H! D0 |3 A
1 w6 a) Z# r( w" W1 {
這一切爭議,晨星沒有說明,承銷商也未給答案,因此,《今周刊》企圖從中抽絲剝繭,替這家即將上市的高價股新星,揭開它最神祕的面紗。% R& l) `' e3 q7 X9 T+ C. k. `

- X6 b- x3 V6 G; h& ~& w. E5 z" d3 z' {7 C) Z" N5 @2 ^) q) n' g
過去八年來,無人能清楚講出晨星的股權結構,也無人能夠描繪出晨星董事會的全貌,當本刊企圖在晨星的公開說明書上找答案時,才發現這家今年新掛牌市值最高的重量級公司,董監持股比重卻是台股上市新掛牌最低的一家!& b. L$ t# Y+ K1 x
; C" [+ i3 E2 e
0 @/ v! h- E0 B0 U3 |
攤開晨星的公開說明書,上面清楚載明晨星董事長梁公偉持股○.○二%、高盛法人代表的晨星財務長林翰飛持有○.六三%,其餘三席獨立董事都是今年四月新加入晨星董事會的成員,整個晨星董監持股僅有○.六五%,創下台股市場歷來新掛牌公司董監持股最低的歷史紀錄。8 h1 v. T& T! F6 H& V. |5 A$ w6 M
0 \) T: M! @8 _$ |

, Q9 }7 J1 R% S0 J對照台灣公開發行公司,董監持股成數必須依照資本額大小而有一定規範,以晨星目前資本額四十五億元來說,若晨星是在台註冊的公司,其董事持股就應達四%、監察人應持有○.四%。+ t$ R: ?" \9 Q6 Y+ V5 b& L/ g

2 I/ N, k3 n) ~. J+ ]9 c5 f3 L' |2 h+ Y; A) |$ d% x
然而,目前《證交法》第二十六條並未明文規定海外企業須受此規範,所以即使晨星的營運活動在台灣,卻因它在○七年轉赴開曼群島註冊,在開曼群島法令不要求晨星董監持股須達一定成數下,縱使晨星的董監持股連一%都不到,也不會受到台灣法令的規範。
7 |$ e/ D- u0 H% {- J* b- x, r6 o# E" M0 I$ e, ?2 R
8 R2 b# `/ }$ @2 ]7 C
儘管我們進一步從晨星前十大股東名單尋找線索,也看不到任何能跟晨星連結上的名字,即便是晨星早期共同打天下的四位創辦人,也早已不在前十大股東名單之列。
) J. X- ?4 T. m; x$ J9 u" h1 E5 w, f5 e# f

9 X. g2 m  t" a. I當去年十月,晨星召開股東會敲定要在台上市後,原本在晨星擔任主管的其中三位創辦人,包含總經理楊偉毅、研發主管史德立(Sterling Smith)與研發協理容天行,一舉在今年四月辭去主管及董事職務。+ ?2 P0 T& R( _0 j2 _0 v! w

+ m# E6 f6 R& ^' H
( q- C7 f7 G. L3 ]; S一派說法是他們不願站到第一線面對媒體,因此楊偉毅改掛董事長特助,史德立、容天行轉任顧問,由梁公偉兼任總經理;另一派說法則是他們為了不讓財富曝光,因此趁先前晨星將公司轉到海外時,分拆所有股份,讓外界無法得知每個人有多少持股。
% C" \6 ?2 i$ @) D- J4 R9 U7 V7 M/ k+ s1 u( d
$ C; @8 w0 |# @! S
以目前晨星公布的資訊,無法完全斷定何種說法較接近事實,兩種說法都有其可能。只是,根據這四位創辦人身邊的人士透露,晨星創立初期,四位創辦人應是各擁一○%股權,就連早期晨星財務長高金門,也都認購了一○%左右股權,其餘不少股份則由晨星員工出資認購。
; z; P8 _7 q- a' _9 u0 G- |
! R9 J' E% R7 @8 o# E. {/ [* c0 Q
* U; z9 w8 w* x( f" k時至今日,雖然公開說明書並未清楚載明,除了梁公偉外的其他三位創辦人到底持有多少股權,但從史德立今年前三季能一口氣大賣九六三九張晨星股票,價值逼近三十億元,就足見這些創辦人手上確實握有不少股票。
* P' r6 D8 C/ `1 x7 \$ x* q. U  z" F# F
" |: T* Q1 y2 Q( P9 P
& b7 {* [( }) H& k$ W這隱含著兩種可能性:創辦人早就將晨星持股釋出,抑或是如同市場派流言所稱,他們已經刻意將財富隱藏起來了。
, f2 X9 V6 }4 t. }. J8 i: d
, \; L  n4 E  k- |9 b2 s: z) v) Z, P+ r. E' L8 y
姑且不論哪種可能性較大,但不爭的事實是,晨星董監持股連一%都不到,甚至還不用受到法令規範,已經置小股東權益於不利的位置,尤其據了解,晨星的前十大股東名單裡,包含持有一○.四八%股權的第一大股東「台北富邦商業銀行受託信託財產專戶」及持有二.六二%股權的第四大股東「Chienliyan Investment Holding, Limited」,背後卻是晨星集體員工的持股,在龐大持股下,卻無人能代表出任董事,箇中的心態相當令人玩味。
3 t* |& l  a8 z4 i9 y( O3 a5 f
5 T& `" Z/ W% {" y7 O4 _3 i/ N$ P0 b& l& B
換句話說,整個董事會僅持有○.六五%的股權,若以承銷價三一○元計算,等於只用了九億元,就掌控高達一千四百億元市值的公司。
; S' M! Q0 v& ^- a+ L. h3 z5 J) {6 ?, I- t& V
, ~$ ~, U3 x0 ~7 x! j, o
更重要的是,晨星董事會成員持股比重如此低,就算引進三位獨立董事,未來董事會能否與公司禍福與共、利益一致,董事會監理的效益是否大打折扣,都是投資人心中的疑問。$ b6 d# W* c" s& ?

: u4 H$ ]7 l' h; J3 W/ T0 f  t" D1 y
在晨星董監持股不到一%的情況下,背後大股東究竟是誰,也就更值得深究。: `7 D; }1 p0 k8 I6 L4 M3 {
" ]) d- `8 ]) ^2 a

* n8 A; h) B1 }6 i' V0 B6 w2 m- s1 |+ C7 b* F2 B
疑慮二:創辦人賣股/沒信心?掛牌前大賣近萬張持股
% p% {: l5 i0 D, i1 {! T& O$ F5 j3 J0 K
+ u' p! O" `0 [( I
原本晨星四位創辦人應各持有一○%股權,時間歷經九年後,他們手上持股究竟剩下多少?實在無從得知,從晨星公開說明書中,僅能看出史德立在今年前三季減持了九六三九張股票,換算市值高達三十億元。
6 ~, v4 o& d& r) [
5 n1 q+ k8 R0 R3 y; f1 r& w( _' J  l  N. x+ \8 i. Q
創辦人在公司掛牌前出脫持股,雖然沒有違法,但是否意味著創辦人對公司前景沒信心,相當值得觀察。2 J) m& _" r* x7 `  H3 ^3 E

2 M0 N6 V& Y3 _4 _$ _0 l$ ~$ D
! J- D5 K- P$ c不願具名的外資法人說,「他們早就cash out(獲利了結)了。」而高金門身邊友人也透露,他們早已分散持股,但到底擁有多少股權,難以計算。這也是為何在上市前夕,許多晨星股票在境外交易,其中不乏出現百張甚至千張以上賣單。
& L7 r/ o7 A& }9 F6 x7 d3 u  z4 S7 N0 j
2 t) s4 e% _; d0 j
更也凸顯出,了解晨星背後持股的藏鏡人究竟是誰的重要性,因為當小股東都摸不清掌握公司多數股權的人是誰,又怎麼能清楚整家公司的全貌。5 d% W1 ]6 G/ g! z: x+ |+ o0 @: \# c

: F' ]& R6 c! U. O% F: e+ n* O6 @) y
然而,在晨星最新版公開說明書所提供的前十大股東名單裡,多數都為海外投資公司,晨星公開說明書又無向下揭露這些股東背後股權組成,讓外界難以窺知究竟晨星多數股權是掌握在誰手上。# G0 G- H7 u. E! D7 [
8 L& v* d9 l3 z+ n) x; M4 {4 c3 ]
2 \' ~# s  K' ~
以持有晨星三.四六%的第二大股東「英屬維京群島商悅麗投資公司」為例,據了解,其背後就是晨星創辦人之一容天行所有的海外投資公司,在海外投資公司的保護色下,加上持股未達一○%,又已轉任顧問,不屬於晨星「內部人」,未來他要賣出晨星持股,既不用申報轉讓,也不須被揭露在晨星的公開資訊上。  |) H) c8 f4 R- M

6 e1 d0 e6 D+ N* z; g+ Y. x0 m4 o6 H/ l( s4 K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其他大股東手上,像是較為市場所知的國際前瞻創投與華威創投,就是由中華開發出身的張景溢領軍,但由於這些擁有真實持股的前十大股東,沒有一位坐在董事會中,未來何時賣股也不須公告,明顯有違公司治理的本意。
( h9 V0 y* {/ }7 J# O' q  ?2 S$ e- I& ?0 j0 L
) f' W  n( w/ [7 z$ n* I
另外,這十大股東名單,短短一個半月內也出現不小異動。原本八月中旬,位居晨星第二大股東的「Asia Pacific Wealth Management(PTC) Limited – Employee C Trust」,持有五.四三%股權,到了九月底,已完全消失在前十大股東名單中,改由另一個持有二.六二%股權的「Chienliyan Investment Holding, Limited」補上。
5 n! p( l4 u4 Q& }* U! f( y& q3 A$ s  V& G% p

1 ?. m# y2 ?1 y- L  U9 H; X疑慮三:上市承銷價更改四次/投資人無所適從
1 {9 v$ f) u$ ^0 J  n- n" ^0 y7 b, m) N8 ^9 p. `' g6 U: q0 [
+ I+ c0 ^, K$ F7 ]+ q, m9 a* R" W
儘管證交所解釋,這兩大股東的背後,都是由晨星員工集中保管的持股帳戶,但短短時間內,卻發生如此大幅變動,在在都讓小股東完全摸不著頭緒。
- n+ K. Z) @4 U$ o
% {9 f. C4 B% Q/ o' o$ j" X) o9 X
同樣也備受爭議的地方,還有晨星不斷更動的承銷價。0 o! l6 q1 J8 g" W

, a; x* E- q+ L8 i
7 a8 P8 m6 e2 g7 K2 G晨星所提供的公開說明書,近兩個月內就公布了四個版本,其中承銷價格也一改再改,從最低二○一元、三八○元到二七○元,最後才拍板定案在三一○元。
) D0 I! Z# l: p6 O9 i  m
3 G1 `& ^  c# U$ B4 R
' M- x- {) _' I% M7 A光是從最低的二○一元到最高三八○元,變動幅度近九成,讓晨星在未上市交易價格上出現明顯波動。當三八○元的價格一出時,更是有許多籌碼在未上市股湧現,許多投資人認為其中存在套利價差,讓晨星在未上市前,就出現收購潮;然而,兩週過去,晨星又出具了第三版的公開說明書,承銷價瞬間又由三八○元降至二七○元,讓不少於三百元區間進場的投資人罵翻天。6 m- g9 P. E1 f

! w7 [8 S: z2 ^9 w8 ]* \' N9 ?' w8 \* I
9 G- z6 L2 k: L: I! ^* q# Y雖然晨星公司表示,在申請回台上市的過程中,因為諸多細節的考量,才讓承銷價出現多次更改,例如三八○元的價格,是因為晨星為境外公司,在回台掛牌過程中,必須先向央行申請,而央行得看晨星預估承銷價來給予外匯額度,當時從高預估的考量,最後卻因頻繁更動,落得市場批評聲浪不斷。  T( k' g6 Z0 \  k( b( P! i
4 @% H, U. f9 f" d$ g5 H5 \

. }! e6 u1 _, i, ^! m, ?國內大型券商負責人也指出,晨星是一家好公司,但在訂價上更動頻繁,還出現四次訂價,不僅實務上很少見,也顯得不夠嚴謹,犯了兵家大忌,好像在與投資人玩心理戰,會引起投資人很多誤會及猜測,主辦券商實在應該避免這種情況。此外,創辦人退居二線也成疑慮。
4 Y( C) e! _- ?4 W( p7 C0 H, L0 g5 Q& Z0 Y" P5 ^+ E( Z6 @: W5 \3 \

# M$ Q& v# [4 v) X7 M4 h4 q一直以來,晨星引以自豪的不只有研發技術,還有異於同業的集權管理方式,這是晨星得以在短暫九年就闖出名號的原因。然而,晨星公開說明書清楚寫著,楊偉毅、史德立與容天行等人,已於今年四月二十七日辭去董事,甚至在管理階層名單上除名,代表著當初一起奮鬥的四位創辦人中,有三位將隨晨星上市而退居第二線,領導班子也因此全面更新。
0 k5 B1 w9 P# W& \# k6 N. G" y" ?/ u4 P6 p$ p. u5 Y, k

( k: Z# N# A" j& L. D疑慮四:三位創辦人退居二線/梁公偉獨撐大局,考驗接踵而至9 l% ]! Z4 ^0 Q2 q. u

) R, {  _  U3 n" J' q
: B8 B; v) ~7 @' G過去九年,晨星強大的研發實力的根基建立在楊偉毅、史德立與容天行三位創辦人身上,尤其是晨星多數專利(IP)都註冊在史德立名下,顯見史德立對晨星研發工作的貢獻。如今,史德立不僅轉任顧問,還在海外市場拋售晨星持股,未來是否還會秉持創業初期的熱忱,不得而知。/ F. h2 y; ~* b( H5 S5 }: B" U7 [

- F( ]: M" m' \8 H  ?! w/ \; `: I7 }" v& p  r0 D
另外一個關鍵人物,就是過去掌握研發、銷售大權的前任總經理楊偉毅。楊偉毅經歷過中國文革時代的背景,用強人集權式的領導,一手塑造了晨星向不可能挑戰的效率,更用魔鬼式的管理,讓晨星九年倍數成長,他的領導方式比起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可以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8 \2 ^& t3 z& u* ]6 O0 D" R7 C6 V. }* q! B6 o
3 W* n- }/ t2 y
一位已於晨星離職的員工表示,即使他離開晨星已有一段時間,卻從未賣過手上任何一張晨星股票,理由很簡單,「只要這家公司還有Steve(楊偉毅的英文名)的一天,我就不會賣股票,就算Steve今天出來自己開公司,我也會考慮將所有身家都投資在他身上。」
: s% w" P9 m% D6 l
' d* |, z) e2 s, \! k1 `, O9 E: a, T: ~, I" {
楊偉毅作為公司的領導中心,已和晨星過去的績效畫上等號,過去在德儀與楊偉毅共事過的老同事,都對楊偉毅讚譽有加,「他很能幹,也很聰明。」從小窮慣了的楊偉毅,對晨星有強烈的使命感,過去九年擔任晨星總經理期間,從早到晚盯緊每個研發專案,沒有一天鬆懈過。對於創辦一個和德州儀器一樣好的公司,楊偉毅有著驚人「偉」大夢想與「毅」力,正如他的名字一樣。
! g7 S- @1 O3 T0 e" t( c: Z9 f8 q: T" R6 v/ y0 C) H

' q  J2 l' S2 p9 D. H. c- b2 v只是,近一年來,楊偉毅不再擔任總經理,也退出董事會,只掛了一個董事長特助的職銜,就連晨星員工都說,「他最近確實比較少盯project(開發案)了。」而史德立及容天行,也雙雙退居第二線,未來晨星的領導班子能否銜接?成為觀察重點。
. J0 X" f5 s" z+ x& U0 ~" p6 q8 \3 E
/ |5 r0 m4 h* f9 h0 ]9 \: h
1 m0 ?7 _( Y8 f- i5 I接手楊偉毅總經理工作的梁公偉,過去都以行銷及業務為長,如今全面掌控大權,他要如何維持公司的成長性?尤其在研發及業務上都要再進一步擴張,新的「梁公偉時代」能否有新氣象?將是晨星上市後最大的考驗。
6 }5 S5 E! o3 d9 W7 \" b; p( d5 a; @6 V1 H7 `6 ~0 ?6 T1 u

" q; |& x' Y9 ]) P9 U爭議四:員工大換血/不滿掛牌鎖股,兩個月走掉一百多人7 K, l0 y- a) L* w  d

; r& Z; Y1 ^' ^6 W: L* ~0 U/ O% T5 N3 f
( Y" d9 n: O7 V3 ?. a; {' s
其實,公司掛牌上市對許多創業者來說,都是一道關卡,員工換血、管理團隊重新洗牌,也是IC設計業的常態。由於創業團隊及高階主管身價暴漲,加上有的已經累過頭、健康亮紅燈,所以不少創業者都在公司掛牌上市之際,選擇淡出或退休。
  M' P+ y$ n$ u) r; N/ {% S! \+ E8 D  q' B+ v( t2 H4 P
4 e* {# w4 h( r! ]" a
○一年聯發科掛牌時,部分創辦人及高階主管就選擇淡出,包括最初的研發靈魂人物執行副總劉丁仁、行銷副總魏志展,都在聯發科掛牌後,選擇退到第二線。當然,只要公司能持續傳承創業時的能量,重要創辦人退出的影響,絕對可以降低,像是聯發科高階主管後來順利交棒,董事長蔡明介及副董事長卓志哲持續吸引更多高手加入,找到更多手機晶片的主管及工程師,都讓聯發科後續的成長幅度更為驚人。4 m/ Q  H1 _4 s' V3 q

% @  m8 C) y" a6 [" X1 p- Q3 {
6 \+ I% ]& A1 B4 S$ M而員工在公司上市前離職,同業間也經常有耳聞,只是,晨星在掛牌前兩個月,一口氣走掉一百餘位員工,其中更不乏身價已數千萬或上億元的創業團隊、高階主管及資深工程師,規模可以算是空前。: O0 {! r4 \( h" m1 h3 N

/ H( a& X& T2 y4 e, S8 n4 u+ u2 d$ Y0 e% L$ w5 x9 ^
晨星員工私下透露,公司確實在今年九月發放年中分紅後,要求他們簽署持股集中保管的同意書,當初進晨星所談的「技術股」,也得在掛牌後被強制鎖股,員工手上可賣的股票額度遭到限制,以防晨星一掛牌上市,股價就被龐大的賣壓給壓垮,許多不願被鎖股的員工,因而求去。1 V& q. m* v  q( M

0 @! h: h7 {$ `/ G' U1 j; a6 I/ M) }- ~0 j6 O4 K
雖然晨星高層解釋,近期離職員工,有不少是因為績效不佳、年中沒有拿到滿意分紅的人,公司趁機進行組織調整,不見得完全是壞事。
; C% k' M0 a& H- G% t" N' S) Q& U" A6 @0 b) \9 d' c' b
0 T, E. O1 }) \/ ^; k% `4 d# }9 j) z
另外,晨星相較於其他IC設計廠,掛牌時間較晚,規模與早期創業已不可同日而語,光員工數就多達二千五百人,市值又高達一千四百億元,部分員工身價水漲船高,才會創下如此驚人的離職數字。
6 Y1 D) X* m) s
; v- r3 Y1 }0 R- y* _& A7 @5 [9 V! B5 m& W+ U, x* I& L, t; X) m4 w4 v, [! o
以往晨星都用高分紅來吸引人才,有投資人如此形容:「他們(指管理階層)根本就是愛員工勝過愛股東。」所以,晨星員工每年都可領到高額分紅,例如從○七年到○九年,晨星的淨利分別為三六.三億元、二四.九億元及四八.二億元,但這三年的員工分紅配股卻多達二.三萬張、一.七萬張及二.九萬張,若要以晨星於未上市實際交易價格來計算費用的話,晨星都是虧損的公司。
! a  M3 g/ a- W4 |! k' [/ q' u7 r7 q) U* }; Y1 K

1 i4 F' g. c3 l8 R) G例如,去年晨星配了近三萬張股票分紅給員工,用最低標的一股兩百元計算,其價值將近六十億元,比晨星當年獲利的四十八億元還多。不過,由於晨星是未上市公司,可以用淨值計算,因此,在晨星公開說明書中,晨星將聯發科與瑞昱近三年的股東及員工紅利對比,與聯發科、瑞昱用市值計算,比較基礎並不相同,顯然不見精準。(見一一四頁下表)
) O. |. V  y+ w; n. H
" Q  N! s  _; T1 H) S/ A# G6 ~
5 y8 C7 h5 L! L今年,由於掛牌在即,未來分紅配股不能再以淨值計算,梁公偉為了挽留人才,除了八月配給員工分紅外,九月再祭出加薪手段,不論績效,所有員工全數加薪,幅度高達兩成。' F3 w) P4 v; c- ]0 w

0 a& E6 ^6 F5 G
1 \* Y  `; Q6 o5 A, e' c9 t! F0 Z& M; S* f! t8 E+ V8 w& ?
此外,梁公偉還端出「留任股」牛肉,凡是未來三、五年留任的員工,都有一定比率的股票可拿,若以一位研發工程師能拿到十五張「留任股」為例,只要未來三年他還在晨星任職,每年至少可領回五張晨星股票,希望能給員工最基本的保障。/ h9 z- k  i0 N# I% ^

$ H: q$ G2 W9 {+ m+ }* e7 s0 T' F! F" f+ J' u* ]* W
縱使這樣的作法,或許能留下部分人才,讓晨星競爭力不致因為員工流失而受衝擊。但,晨星如何從未上市前的游擊隊戰術,到掛牌後走正規軍路線?企業文化能否調適?機動性與積極性還能不能維持?員工拚搏精神是否會減損?嚴峻考驗正要開始。
% |+ F( b7 g2 y' A
& n) w0 K  U! F/ N9 V' z3 d* Y) P4 V' F' e  t8 Q
未來挑戰/電視市場成長有限 手機市場競爭多* i3 m) k8 _8 ]& v6 B8 d6 D0 z

4 \8 B0 [: o: [- R2 G; Q7 I! B6 N  z5 A* f3 j4 P1 i
: O9 |3 E9 P$ h0 N
只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就算晨星上市後,員工分紅將比照同業作法,以眼前IC設計業員工分紅比率約在二成來看,未來誰家員工分得多,端看各企業每位員工平均賺多少錢來決定,誰家公司員工最會賺錢,誰就分得多,企業經營不好、獲利變差,自然找不到好員工。. p  K  m: u, ~$ c9 A

! D5 e1 N! v" N: H
' T% ]8 J) P' u9 R& S% ^. d至於晨星一直引以為傲的長期競爭性,在電視晶片部分,晨星確實擁有超強實力,別家公司要迎頭趕上的機會不大,包括聯發科都很難有優勢。但晨星在電視晶片的市占率高達七、八成,也凸顯出晨星電視晶片的成長性已有限,即使明年智慧電視開始出貨,預料也要三年才有機會大成長;而手機晶片部分,晨星是後發者,要追上聯發科還有一大段距離,更別說還有一家快速成長的展訊橫在前面,競爭壓力也是不小。' \( H/ Z7 c2 X, C3 `) l) n2 _

& ~, ~, j* F8 ], Y1 F  F& G" J$ w2 V" M2 l. U0 X3 r$ P. n" n% u
不論如何,在晨星沒有解釋清楚這五大疑慮前,光靠長期競爭性的利基就要投資人買單,理由略嫌單薄,尤其這五大疑慮不只牽涉晨星的公司治理,還事涉未來投資人權益,倘若晨星掛牌上市後,投資人仍要透過遮遮掩掩的面紗來猜測,對於投資人而言,的確需要再多深思。
  m1 J% c) e, d5 d7 d5 |
3 F: T4 V# M+ p2 M4 \4 B# D0 u& |7 i  U1 X% b. g! M) L
* ^; W+ h4 t! P
《今周刊》730期更多精采文章《立即加入今周刊粉絲團
在股票及期貨市場,散戶投資人成功的不二法門不外乎兩種,一是非常幸運;一是非常自律

3436

主題

214

好友

1萬

積分

博士班

Rank: 8Rank: 8

社區
臺灣
文章
9422
在線時間
1428 小時
沙發
發表於 2010-12-18 09:05:16 |只看該作者
在晨星沒有解釋清楚這五大疑慮前,光靠長期競爭性的利基就要投資人買單,理由略嫌單薄,尤其這五大疑慮不只牽涉晨星的公司治理,還事涉未來投資人權益,倘若晨星掛牌上市後,投資人仍要透過遮遮掩掩的面紗來猜測,對於投資人而言,的確需要再多深思。.......認同
# I4 `1 j/ R, |: {3 Z6 y
+ }, g/ a( U% Z8 u
在股票及期貨市場,散戶投資人成功的不二法門不外乎兩種,一是非常幸運;一是非常自律

19

主題

99

好友

3331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1343
在線時間
506 小時
3
發表於 2010-12-18 12:28:22 |只看該作者
歐陽 發表於 2010-12-18 08:59
% \9 k' S% L. q" n晨星每股310元掛牌上市的五大疑慮/最神祕的公司最爭議的上市
1 Y4 k( t) G, Y$ ~1 Z# d4 ~/ G% A7 _
4 C' i' v, ~+ I) X% K  l% ~; M) |
哇 我有參加抽籤 若有抽中 可能最好馬上就抽手賣出 免得夜長夢多

75

主題

37

好友

1987

積分

大學生

Rank: 6Rank: 6

文章
815
在線時間
281 小時
4
發表於 2010-12-18 15:36:18 |只看該作者
散戶選股若是以中長期持有,市場波動性,本益比偏高的IC設計類股本來就不適合,認識公司治理的重要項目之一,就是經營者的市場風評,其次才是經營者持股比重。據了解,晨星半導體長期以來營運相當低調,始終都不願公開發行上市櫃,可能因營運不願被市場股東監督。若抽籤中籤的朋友,也無需一定在上市日出脫,可先了解市場三大法人的興趣是否濃厚而定(看是否有夠多法人的看好分析報告)。
人若賺得全世界卻賠上自己,有什麼益處呢?
投資金錢不若投資健康,投資健康不若投資幸福!

19

主題

99

好友

3331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1343
在線時間
506 小時
5
發表於 2010-12-20 17:38:29 |只看該作者
今天營業員通知我有抽重啦 怎麼辦 是趕快出掉嗎 因為三十幾萬也算高的 到底依各位專家來看是多少出掉比較沒有風險呀

3436

主題

214

好友

1萬

積分

博士班

Rank: 8Rank: 8

社區
臺灣
文章
9422
在線時間
1428 小時
6
發表於 2010-12-20 22:09:21 |只看該作者
恭喜
在股票及期貨市場,散戶投資人成功的不二法門不外乎兩種,一是非常幸運;一是非常自律

19

主題

99

好友

3331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1343
在線時間
506 小時
7
發表於 2010-12-21 15:43:54 |只看該作者
回覆 歐陽 的文章( q; C; L( H  h8 Z4 u
5 D* n* P# h7 {/ g) U/ g
是否潑下來後就出掉嗎

3436

主題

214

好友

1萬

積分

博士班

Rank: 8Rank: 8

社區
臺灣
文章
9422
在線時間
1428 小時
8
發表於 2010-12-22 07:36:54 |只看該作者
回覆 胭脂 的文章
, y; {2 Z  g! }& Z4 O
- C- H$ s8 E! `0 [7 j可先了解市場三大法人的興趣是否濃厚而定(看是否有夠多法人的看好分析報告)。
在股票及期貨市場,散戶投資人成功的不二法門不外乎兩種,一是非常幸運;一是非常自律

本論壇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論壇之立場,本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由於本論壇是以「即時留言」運作方式,所以無法完全監察所有留言內容,若您發現有某篇留言可能有問題,請通知本站管理員處理。

Copyright © 2009~2020 iBeta 愛北大. 保留一切權利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