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8836
- 閱讀權限
- 40
- 精華
- 0
- 威望
- 2
- 貢獻
- 1494
- 活力
- 3782
- 金幣
- 17588
- 日誌
- 262
- 記錄
- 6
- 最後登入
- 2015-4-9
  
- 文章
- 2716
- 在線時間
- 596 小時
|
生薑性微溫,味辛,入肺、胃、脾經。# t) P5 a9 {' Z5 s
功效主治: p6 w, V( Z6 T+ g' J
發散風寒
7 `' y7 j) |5 Y2 A* z) v1 {& X7 r生薑發汗之力甚強,《本草綱目》謂:「生用發散,熟用和中」,用於感冒風寒表實症,常配其他解表藥同用,可增強發汗作用,如荊防敗毒散等。如患輕微感冒,可單用生薑煎湯加紅糖服用,往往能得汗而解。生薑亦可用作預防感冒。' B3 _5 Z7 g" G$ @
溫中止嘔
. D! h6 K1 x/ {& } I《藥性論》謂生薑「止嘔吐不下食」。生薑能溫胃和中,降逆止嘔,用於風寒嘔吐,常與半夏同用,如小半夏湯。由於生薑止嘔之力較強,亦可配竹茹、黃連用於熱症嘔吐者,亦可單獨應用。9 T, |! w2 @; Q7 @
溫肺止咳2 { d6 k' X. ?( [
《藥品化義》稱生薑「通竅利肺氣,寧咳嗽」。生薑辛溫入肺經,因而能溫肺散寒而止咳嗽,味辣能行水氣而化痰飲,用於風寒咳嗽及肺寒痰飲咳嗽,常配半夏、陳皮、北杏仁等藥,但生薑治肺寒咳嗽的功效遜於乾薑。8 q( L P6 Z X& \
其他功效8 `7 k! E6 D' _' V1 R/ V5 }. M
生薑溫能衛陽,與養營陰的大棗同用能調和營衛,治營衛不和、表虛自汗之症,如桂枝湯。
# j5 ^4 Y, y3 @5 @. g) V生薑能解魚蟹毒,單用或配紫蘇同用,煮食魚蟹海鮮可加入生薑同煮,有散寒氣和解腥味的作用。
& r% s1 o0 L8 T此外,生薑又能解生半夏、生南星之毒,煎湯服用,可用於中半夏、南星毒引起的喉啞舌腫麻木等症。因此在炮製半夏、南星的時候,常用生薑同制,以減除它們的毒性,服生薑汁亦能解。
! T, B1 O' _3 D3 v; |1 X用法用量
' H2 [# S5 ]# I將採摘得來的生薑洗淨,除去雜質,用時切片。
( S3 D! C! Q5 }& j生薑用於內服煎湯,用量介乎1-3錢(3-10克)。《本草綱目》謂生薑:「浸汁點赤眼;搗汁和黃明膠熬,貼風濕痛」,故生薑可外用,搗敷後塗在患處或炒熱熨。0 V* u% R1 R; N m: h3 T5 E
使用注意; |: j9 ^( A% k, l0 N( q
陰虛內熱及實熱症忌用。《本草綱目》曰:「食薑久,積熱患目。凡病痔人多食兼酒,立發甚速。癰瘡人多食則生惡肉。」李時珍說長期服食生薑有損視力,並會誘發毒瘡併發。《本草經疏》又說:「久服損陰傷目,陰虛內熱,陰虛咳嗽吐血,表虛有熱汗出,自汗盜汗,臟毒下血,因熱嘔惡,火熱腹痛,法韭忌之。」一再說明長期服用生薑對眼睛會造成損害。
+ P$ ^& R5 M: L8 o4 S' f6 ^另外,「內熱陰虛,目赤喉患,血証瘡痛,嘔瀉有火,暑熱時症,熱哮大喘,胎產痧脹及時病後、痧痘後」均不宜服用生薑。
& ?6 g g2 `; Y! a. o' z5 ?* E
* a+ ~' Q3 U, S( B9 e" s. i: }3 l) ~臨床應用/ f0 `; G( X2 N7 n, r! A
治風濕痛、腰腿痛
9 M1 N8 r" P5 v: j, t: s用新鮮生薑製成5%-10%的注射液,注射在患處,亦可在穴位進行注射。如果患處在關節部位,則在關節囊周圍注射。每個患處注入0.5-2毫升的劑量,每日或隔日注射一次,每3-5次為一療程,一般可連續注射20-30。注射後,患者出現局部性的脹麻灼熱感,甚至疼痛加劇,約1-2天後,脹麻灼熱感及疼痛便消退。據臨床觀察,注射後出現的反應越強烈,療效越佳。此法用於風濕痛及慢性腰背痛合共113個病例當中,36例有顯著療效、56例有病情好轉,有效率達83%,對風濕痛的療效更佳,有效率達92.5%。 s9 G, l. ~! F$ A( _& }# k
以此法治療風濕性關節炎有38例,當中14例痊癒,15例有顯著療效,6例有效。有效病例在用藥後疼痛減輕或消失,關節炎症好轉或消失,關節功能好轉或恢復。此法應用在小兒麻痺症患者身上亦有一定療效。此外,使用生薑及麻油製造的注射劑也對風濕痛、腰腿痛產生療效。
0 \( n7 t6 T% P, q治胃、十二指腸潰瘍[編輯]7 @' n$ N4 k2 A' }* a% t5 U
將新鮮生薑60克洗淨切碎,加水300毫升,煎30分鐘,用於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每日服三次,兩日服完。據數十例的觀察,此法對胃、十二指腸潰瘍有改善效果,服藥後能減輕或消退疼痛,反酸及飢餓感的情況亦好轉,便秘及黑糞轉為正常,患者的食慾增強。不過,此法不能根治胃、十二指腸潰瘍,易於復發。
6 F8 j M4 Y+ u治瘧疾
) S n: R& H7 p6 H6 U3 c4 b7 D, {/ `將新鮮生薑洗淨拭乾,切碎搗爛,置在紗布上,並包疊成小方塊,敷貼在穴位上,以膠布或繃帶固定包紮。臨床觀察將患者分為三組:第一組敷貼在兩腿膝眼處的穴位,以生薑二兩分敷兩穴;第二組敷貼在大椎、間使,以生薑一兩分敷三穴;第三組用大椎穴,以生薑五錢敷貼。在8-12小時後取下,反覆敷藥兩次。在40個病例當中,除了第一組和第三組分別有一例無效外,所有病例都有正面反應,能抑壓瘧疾發作,血液檢測瘧原蟲的結果為陰性。4 g/ ?# W" \' G
治急性細菌性痢疾
4 D7 r. n2 i, V- ]用新鮮生薑1.5兩、紅糖一兩,搗爛作糊狀,每日分三次服用,七天為一療程。觀察50例,治癒率達七成,好轉率三成。患者的腹痛、裡急後重(腹痛窘迫、時時欲便,肛門重墜)的情況在服藥後消失約五天,大便外觀及次數在約四至五天內恢復正常,大便鏡檢及檢測平均轉陰日數分別是4.58天及3.6天,未發現副作用。
) v! ]5 b: Q) M: ] ?7 P治急性睪丸炎
* P' G$ g* ]4 i, C- s取用肥大的老生薑,用水洗淨,橫切成約0.2厘米的均勻薄片,每次用6-10片外敷患側的陰囊,以膠布固定並兜起陰囊,每日或隔日更換一次,直至痊癒為止。據觀察,患者在敷藥時都感到陰囊表皮灼熱刺痛、發麻發辣,少數案例出現出紅腫,個別更會出紅疹。在24個案例當中有15例在敷藥翌日自覺墜脹疼痛及觸痛減輕,睪丸腫脹明顯消退。至第三日,有12例痊癒,症狀消失,睪丸消腫,觸痛消失。四天後4例痊癒,五天後5例痊癒,治癒平均日數為3.9天,其他療法(兜起陰囊熱敷、服磺胺類藥及注射青霉素)的治癒平均日數為8.5天,大大縮短了療程。/ `9 ?: B8 q4 [1 t
此法不能應用於陰囊局部表皮創傷及因睪丸炎引發的化膿穿潰。9 C' `# r ^! j& ]8 E. ?9 N
中毒急救
) L L4 ]$ u5 x1 O- g6 m對於半夏、烏頭、鬧羊花、木薯、百部等引致的中毒,都可用生薑急救。據報導,4例南星中毒患者,以生薑治療後康復。對於症狀輕微者,以生薑汁漱口,並口服5毫升生薑汁,每隔四小時服5毫升;中毒嚴重以致昏迷者,急以25%乾薑湯鼻仰60毫升,每隔三小時灌入鮮薑汁5毫升。
" s3 f0 f1 M9 t其他$ ~' |/ ~, P" v
臨床曾試用生薑抺拭,治療白癜風。以生薑浸酒外用於鵝掌風及甲癬均有一定效果。
- l! n% L' G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