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355
- 閱讀權限
- 4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3897
- 活力
- 11257
- 金幣
- 44043
- 日誌
- 9
- 記錄
- 37
- 最後登入
- 2017-12-9
 
- 社區
- 臺灣
- 文章
- 9422
- 在線時間
- 1428 小時
|
【時報-各報要聞】壽險業爭取長達5年的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制度,( E8 c) w0 N3 R O0 V
金管會昨(22)日拍板,最快明年首季壽險業即可在負債項下提列外
2 H& r7 U$ C# |- }0 l+ E/ e3 w/ @& |匯準備金;且金管會准許50%特別準備金(約280億元)可先轉為外匯
/ Q# u% l& ~2 T+ A( }5 l/ ~% _準備金,未來每月匯損50%內准以準備金沖抵,降低損益表隨匯率波
y9 E- ^/ @- z# s: r- x3 l2 {動情況並節省避險成本。
* W7 ~/ S( g! j B3 O 壽險業預估,制度上路後,5年內共可省下新台幣450億元的避險
# B7 R3 H* L2 w9 M成本,第5年當年就可年省200億元,10年內更可省下約2,700億元,第- t) v, R' b: F/ O8 J3 t
10當年度更可省近800億元避險費用,對海外投資部位較高的國壽、新/ }! P, S2 E) m1 e+ d4 r9 L
壽等大型壽險將是重大利多,也有助強化壽險業清償能力及健全財務
% z# l4 |4 n2 c" o i& F" p體質。
5 b; ^6 J- Y; {, { S2 i/ T- z" Z% K/ F; D+ q$ u4 p, Y: ^
壽險業早在民國96年便提出外匯準備金制度,歷時5年才獲金管會
( B, J9 A/ o# u/ i; c! R4 o6 z同意,金管會副主委李紀珠強調,這是考量壽險業具有長期經營特性8 o9 K: O6 A9 [; D
,且近10年都是低利環境,國內長期投資工具較少,壽險業必須轉往; r! E& O' N5 V! G: u; L: ?
國外投資,但國際金融情勢變化造成壽險公司損益隨著匯率大幅波動9 S' V% U: @! F5 z0 ?0 T* |& U* g
,也增加很多避險成本。
$ N& ?: E+ C% ?8 h4 N2 S 李紀珠強調,綜合考量監理需求、會計允當表達、保險業財務穩
6 g9 p" h6 G9 E健性及避險策略後,決定修訂保險業準備金提存辦法,增加「外匯價
3 K1 J$ x& K" @9 @格變動準備金」,也會修改保險業財報編製準則,增加相關會計科目- P, J9 p$ x# V6 B& @
,措施上路3年後將檢討利弊存廢。! {! p' c: x" k. P( v
這項新措施是強制提存,各壽險公司每年依其海外投資未避險部
0 G, q# t, m3 z+ U4 l) |位的0.5%提列外匯準備金,每月約提存萬分之4.2,每月匯損金額最& ]5 x$ J3 ]5 M$ _% k" T I
多50%可以此準備金沖抵,全年最高不得沖抵超過前一年底外匯準備
7 V: z0 t# j$ x' u1 v& N; Q金餘額的80%,且外匯準備金剩前一年底30%時,就要逐步恢復原先( v2 n+ B) M9 D. P4 i( d$ R
避險部位。
; F' L5 Q' B, _! y# K/ X. G# h 金管會也祭出6大配套措施,1、是資訊透明化,要揭露未避險部位
1 M) `" y' T8 l1 A、未適用外匯準備金時的每股盈餘,金控每月公布獲利時也要公布使* I/ }% Z) x4 u' J' y$ M! U. K) {
用準備金及未使用準備金的兩種每股盈餘。
/ }! S% W ~$ l! N6 g1 Z, i 2、是要有外匯風險管理及避險策略。
9 Y& [ z; W, i 3、是要會計師每年查核相關機制,且納入各公司內稽內控,每年) |3 q: P/ m) Z
辦理專案查核。
' L$ |- T% [! U3 l% X0 h+ H, b8 ~ 4、是節省的避險成本不得作為董監酬勞。6 j: p; o7 q- z' [
5、是首波借用的壽險特別準備金280億元,要逐年提存回股東權益. r5 R4 j9 R. Z" x" a% m- d
項下,且當年度有盈餘時,國外投資匯兌評價利益一定比率提為特別9 l- V# j9 h/ t
盈餘公積。/ j$ {3 W$ }" m, `; j8 I
6、是3年內至少一次要就已節省的避險成本進行盈餘轉增資強化股2 ]5 _- s" M! g
本,且股利發放要儘可能以盈餘轉增資為原則,強化資本及清償能力, L& E4 u# d' W, N2 r6 |, q+ |
。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彭禎伶/台北報導)
2 S7 B& q) k/ R
+ G) H2 o$ I% x- H! T" e. A
! y( r3 [- S) \& p. H
2 d6 ]$ a& ^6 |7 m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