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355
- 閱讀權限
- 4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3897
- 活力
- 11257
- 金幣
- 44043
- 日誌
- 9
- 記錄
- 37
- 最後登入
- 2017-12-9
 
- 社區
- 臺灣
- 文章
- 9422
- 在線時間
- 1428 小時
|
【時報-台北電】企業發限制型股票除可留才,又能有稅負誘因。金管, Z! j+ t$ t Z5 [0 C# Q% }' F# ^7 z
會昨(10)日宣布將預告發行有價證券處理準則,最快今年股東會企
2 B6 j+ w- t7 J9 }業即可討論發行限制員工權利新股,可約定3~4年內仍在任或達一定. @% P5 Z9 h+ W" K6 j7 g6 s" C
績效,才能處分股票;金管會也將向財政部取,企業可依股票「既得. ]3 o$ N1 T6 ?. [
期間」分年認列成本。
+ A; k' D7 d1 [1 O& r 證期局主秘吳桂茂表示,限制員工權利新股,只要一發行,員工
, X$ _0 M; S+ {: X& K0 A就能拿到股票,與現行員工認股權憑證至少2年後才能依約定價格購買7 ~$ Q% g/ c2 A/ T
到股票不同,員工在限制權利期間仍可分配股利、具投權;至於一般
8 @0 h4 l) e7 z8 U! r國外發行限制股票,通常會約定在職一定期間、工作績效、服務條件- V$ H2 ?' ?# D+ l- n
等。2 E% u& Y( b" K5 `! A2 x
9 ]" d9 H% O) E4 c- \4 F. Z 金管會表示,可依發行辦法約定收回或買回已發行的限制股票,) c1 {- _4 |) O; B: u1 J5 V+ Y
不受公司法167條限制,即不得將股分收回或收買;金管會也將規定,( f( `/ j) c* l) R) w& T
限制員工權利新股可以折價或零元發給員工,不受公司法限制股票發
* w3 g* O8 r* B行價不得低於面額的規定約束。
5 D' S& V8 V) C* u1 o 金管會近日將預告「發行人募集與發行有價證券處理準則」,增9 c- v2 {4 ^/ T- y: p
訂發行限制員工權利新股的相關遵行事項,企業若有意發行,今年第1 O8 x6 A0 e$ m/ i4 S& J
2季即必須董事會通過、經股東會特殊決議,再向證期局申報,7日內* b0 F, c4 e3 t) P& O
生效後即可發行。4 p& T I& x- V& ~3 V
金管會表示,待條文確定後,即會向財政部討論稅務問題,如企. G C& q, S( D4 O" `: ~
業要認列薪資或員工成本,建議是從新股發行日起,依限制員工權利
4 V3 v/ y1 [1 T+ |5 Y. O! `6 ~的年期,即既得期間分年認列,將具有「租稅遞延效益」,對企業留
0 Z7 Z' M+ g: t7 u! V5 `+ X才及節省成本有利。& O" T7 x1 X8 j; h. A7 f- A0 C8 m
至於員工領到限制權利股票,金管會也將建議依股票「處分日」
1 ]1 _0 r/ Q& o. z6 s1 ?為報稅時點。
# ?4 C$ X$ G3 k6 d# l+ \ 員工分紅費用化上路後,金管會表示,企業已極少用員工分紅方. I( v" v- ]% A: ]3 z% r
式配發股票,大部分是以員工認股權憑證,但依規定必須2年以上才能
# n' j1 E7 H Y0 V) P4 G依約定價格認購,往往出現2年後認購價已不具吸引力的情況,限制型: [9 R! g1 Y2 E- c
股票則可解決企業配股成本認列問題、又能讓員工有機會以零元取得
6 v, k8 I j. ] V; F: I" [股票。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彭禎伶、王立德/台北報導)
0 A; `& d% p! ?* d
: ~1 Y$ A9 Y8 Z4 c5 @ a8 q9 H Z
; I- Y0 _" y B1 x$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