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最後由 go100 於 2014-6-4 14:55 編輯 6 g' r5 y! | n. v) d
# K9 S; }5 V- _$ z- T
許多研究皆指出,有閱讀習慣的孩子,無論在認知發展、口語表達、創造力及未來學業成就表現上,都較沒有閱讀習慣的孩子來得好。然而閱讀習慣的養成並非一蹴可及,若能及早開始,加上父母的陪伴及參與,將會是相當美好的親子活動。 ◎什麼時候可以開始?
6 d) M( \6 j8 j$ a越早越好,讓孩子覺得「書本」也是種可以親近的玩具,並能從中得到樂趣。當寶寶幾個月大時,就可以拿有圖片的書,指上面的圖案給寶寶看,並搭配簡單聲音或者肢體動作,比如:這是狗狗,汪汪汪,這是貓咪,喵喵喵。「布書」相當適合幾個月大的寶寶,因為材質不怕摔、不怕撕,也不用擔心寶寶揮舞書籍時敲打到自己,且很像玩具,能夠讓寶寶自己拿著研究。
3 }6 d' `4 \- W9 Q% n# q( Z' k 1 \% r/ Z) j9 c* }2 X3 e0 J v
◎怎麼建立?
( w) {, ?" a" O; h! g任何習慣的建立初期,都一定需要大人陪伴,每次時間不用長,但是最好是每天執行。 K; W8 P4 z; p! Y
就好比養成刷牙習慣一樣,首先可以每天固定一段時間,讓孩子挑選一本想看的書(年紀幼小的寶寶,當然也可以大人直接挑選),可以抱著孩子在懷中,由父母帶領孩子進入書中的情境中。父母在讀故事給孩子聽時,不一定要逐字照著書本上唸,可以用自己的話說出來;也可以先看圖片,再講文字內容。比如一張圖是一個小男孩追著球跑,父母可以先帶孩子看看圖片,說:「咦?他在做什麼啊?(問孩子)喔,好像是在追球?這個球是他的嗎?喔,這邊有寫發生了什麼事(接著可以說出文字內容)。」
4 ~7 d2 B- }$ @. x& r
& T& o- x3 h9 L( ^+ Y* Q當問孩子問題時,或孩子發表對故事內容的意見時,不用急著糾正,也許孩子說錯了,或者對故事內容有不一樣的想法,但故事本來就沒有對錯,不是嗎?除非孩子說出了較為偏差的想法,比方:「那就揍他!揍扁他!」這時父母可以引導孩子:「可是這個小男孩沒有這麼做耶,你看他做了什麼?……,對,如果被揍的是你呢?你會不會痛痛?所以他沒有做,而是這樣……。」
: Z5 D5 I0 E2 q4 Q7 U 3 O9 k7 `) ]4 _( M4 Q
閱讀時,也不用強迫孩子認字,其實當孩子喜愛上閱讀後,自然而然就會主動學著認字了,強迫孩子認字反而會搞壞孩子的胃口。+ Z8 C% I5 }" z- e5 h
9 v& Z5 l* X" w
和孩子進行共讀、或者孩子閱讀書籍時,最好沒有其他吸引物品的干擾,比方電視機得關掉、旁邊沒有其他人招呼他去玩等等。如果大人也有閱讀的習慣,那是再好不過了,因為孩子從小看父母讀報紙、讀書,自然而然也會產生興趣,進而愛上閱讀。 Q9 E! s& Y. h' _# y L1 a
1 D) _9 n4 m) P5 @) L0 x5 y$ S7 t
◎閱讀時間要維持多久?
. o. T+ C- w2 g4 A# U. i" \ {1 Z! g一兩歲的孩子能維持注意力的時間較低,大概三至五分鐘的時間,隨著年齡增長,大班的孩子甚至能夠維持十五分鐘的專注力,可依孩子表現出的專注度而定,同時挑選適合其年紀及認知能力發展的書籍。
+ C3 h/ _# |3 I/ r% N( D! s& h$ Z # E, n& w; z( J3 b
◎一定要每次都換不同書籍嗎?1 v: s/ s2 G' i5 f
孩子可能每次都要你講同樣一本書,是否讓你覺得很煩?但這就像當我們喜歡一首歌、一部電影時,總是反覆的聽與看一樣,對孩子來說,就算是反覆的讀某本書,但他卻在其中得到樂趣,那麼便是他開始能夠享受閱讀了。雖然大人可能覺得很困擾,父母也許可以每次都換不同的角度來讀那本書,或者改由「孩子講給你聽」,這樣孩子既可以被滿足,大人也不會覺得那麼無趣了。
5 @ e6 A2 ]0 z/ P$ `) P T( i另外,當然也要多開發其他的書籍給孩子看,讓孩子有更多選擇,只是也無需禁止他讀同樣的書籍。
0 @* g& y2 p( u* L% l: }8 ^5 ^
' P0 N2 ?4 e; r t◎孩子一定要完全理解書中的內容嗎?
; g$ o) T4 M) l6 r; e當然不用,有些時候孩子因為沒有經驗過書中的情境,或者因認知能力發展的不同,可能會有所疑惑,父母並不需為此擔憂。有些故事內容是相當奇幻、與現實不同的,也不用硬要告訴孩子,真實世界不是這樣,盡情讓孩子享受故事內容吧,這反而有助於孩子發展想像力,讓他成為一個有創造力的孩子。
7 ]9 a6 m- P* u3 P
: P$ Q7 w" b3 C) z9 G◎有哪些書籍種類呢?我該如何挑選合適孩子年齡、認知發展的書籍?% g& S) \. C$ o: R2 K
0~1.5歲:
. v% [( a( j6 p" k% k8 \+ _以圖片為主的書籍,圖案顏色鮮明、書本體積小,材質如布書、硬紙板書,內容以動物、食物、交通工具類等,父母還可和孩子一起模仿書中各種物品的聲音,增加樂趣。另外有些書籍以「感官」為主,比方說到小兔子時,會有毛茸茸的兔毛鑲在書本上,或者按壓下狗狗的圖,會發出狗叫聲,這些除了刺激孩子視覺外,也能刺激孩子的觸覺、聽覺等不同感官,孩子會相當喜愛。
9 N/ e/ ?3 U" W; i( J+ X. g! S
, S& e+ N5 f5 w1 I# q' r8 e# t6 [1.5~3歲:/ N3 u" A0 Q4 G1 A" m
硬紙板書可以持續,此時可以增加一些較大本的硬紙本書、或立體書,書籍內容以圖片為主、文字為輔,能有簡單的劇情。3 Z2 C9 V: d! }8 H
* F8 l( t' G! }. H* P+ z9 Y
3~6歲:7 \- b; R& u( ?- N
這時孩子已經發展出偏愛的書本類型了,孩子也對故事內容開始有更深的理解。除了講故事給孩子聽外,也可以請孩子講給父母聽,或者和孩子一起猜測故事接下來的發展。有些書本將數量或體積大小的概念融入內容中,有些則融入道德教育、生活知能等,都能幫助孩子的發展。
: X$ Z" w$ w7 V5 w, P Q$ P) A n 4 Q( A( d0 {( {
6歲以上:
: t1 a6 Y) I' U( h6 Z- V3 z/ h Q- K孩子將為隨著年紀發展,能夠閱讀的書籍種類、複雜程度都逐漸上升,可以每週或者每月固定去圖書館,父母及孩子一起發掘不同種類的書籍,這時家裡也可添購一些工具書,如百科圖鑑,某些孩子會相當喜愛,當外出看到不同的車子、鳥類、昆蟲後,鼓勵孩子回家查找圖鑑。* w/ V, N; a: W7 e C' }" [1 [
孩子的閱讀養成需要與家中大人一同培養建立,有一天孩子將會感激父母教給他「閱讀」的能力及習慣,這是能陪伴孩子成長的最好禮物。* ?) i5 b% o, d1 @
* h7 c1 m: z6 y; p- S3 C, Q. ?
6 q8 p9 W1 A. ~% g , L6 P4 M/ y1 ^
引用《孩子的閱讀習慣養成 - 台灣兒童發展協會》5 K4 k! |, f' d9 I9 F# g# Y2 c' m
連結:http://www.tacd.com.tw/news_show.php?id=234
& y% W! s1 [5 C$ G! I% `- |+ `)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