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289|回覆: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趨勢看法區] 羅智先:統一後年大陸達四十廠 營收倍增

[複製鏈接]

3436

主題

214

好友

1萬

積分

博士班

Rank: 8Rank: 8

社區
臺灣
文章
9422
在線時間
1428 小時
回到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2-10-4 08:09:02 |只看該作者 |新文章置後
羅智先:統一後年大陸達四十廠 營收倍增
  ]3 y: V+ \9 E8 {- I3 S+ P
- j  S; e  c5 Q7 x6 i
/ q! Y; z% e  ^9 a0 r) A2 ]6 H; F/ L: F( s2 D
" v5 n' N7 ^, ?" c$ b, C

  D4 q6 X  q3 [( e0 l
. x/ a# k, C1 M! Y% B$ |2 B$ g# J" ?: m, }9 a
統一大陸布局進入收割期,上半年營收年增二一%,總經理羅智先更規劃後年將達四十個生產基地,法人估屆時年營收將倍增。 $ L7 _1 q& o% Z& Z7 p

" q8 \- P" `+ {文.劉怡妤 攝影.鄭暐琪
, L$ J1 d0 o+ {7 M4 X- t' m+ q8 p* q6 t' r$ b: P
一向被視為統一(1216)總經理羅智先鞏固接棒指標的大陸事業,上半年再度繳出亮麗成績單,營收為一○六.四八億人民幣,年增二一%,稅後純益達五.○四億人民幣,年增率高達八五.九%。 & W: f1 u2 ?! P1 j8 I* g

% i# w+ {& i; a" M他表示再接再厲,規劃二○一四年大陸生產基地,將由目前二十四個大舉擴增至四十個,並採高僧修行法則,「不浮躁、要扎實」策略耕耘大陸市場,永續取得企業排名。法人估屆時隨著生產基地的擴增,營收將有倍數成長表現。7 K; N2 {! Q' o0 K( }3 [

' b% Z7 V) i% U$ H$ ^統一中控投資價值扶搖直上
/ }  Y! J4 ^& p& I# `
6 g- ^3 g$ F& N& Z$ A1 S' Q- C" L統一兩岸布局均創佳績,讓外界對於統一總經理羅智先所率領的經營團隊發展更加期待,尤其大陸將採「T字型」發展策略,從大都會區朝二級城市進軍,架構出點線面的綿密網絡,而統一大陸事業(中控)配合政策方向,大舉設立設立生產基地拓展市占,上半年因此交出好成績。/ R5 j; ^8 z! [/ t7 ?: O
$ k. C9 g3 p* e$ V% t4 P8 L( q% h* \
羅智先自二○○七年擔任總經理一職實際掌理統一,上任後成功推動統一中控在香港掛牌,這一役讓羅智先在統一集團地位更加穩固,尤其統一合併營收每年呈現穩健擴大,主要是多項產品均受惠大陸龐大消費者喜愛。 # R" t; f/ H6 R) Y2 k

% F. N* m1 ~! T# a統一持有統一企業達七三.五%,隨著旗下金雞母每年穩定孵出小金雞,法人機構認為統一企業將是集團中最具投資價值標的,更勝市場先前追捧的統一超(2912)。 : N  \/ ?; q/ a

: o! x! b6 ^/ ^# B" l7 f統一今(二○一二)年上半年合併財報也繳出亮麗成績單,營收達二○八四.○八億元,稅後純益為六十二.三二億元,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一一.三一%與三三.一%,上半年EPS為一.二八元。+ s4 s8 O) ]  F
+ L9 [3 r" J, W
統一兩年內再增十六廠2 |* d9 d4 V6 v  L8 F8 ^; h8 F
( N3 S. o4 E  x% p$ g& D
雖然海內外獲利均大幅成長,羅智先倒是平常心看待,不以短期高速成長而沾沾自喜,強調統一企業宗旨「不浮躁、要扎實」為集團核心價值,營運策略也是由此應運而生。以下為專訪羅智先概要:
5 I- r! ]1 V8 z. W( J  G, ~
" S8 |; h; I2 g6 c《理財周刊》問(以下簡稱問):統一上半年財報表現亮眼,總經理認為成長關鍵為何?
9 E9 P! u! s2 `; w# n$ q羅智先答(以下簡稱答):我覺得上半年成長主要是因為去年受塑化劑衝擊影響,造成基期低,所以成長幅度比較大(笑),但是統一一直以來都是很穩定的在成長,所以這樣的成長幅度應該還好,後面還可以慢慢表現。
' j8 ^5 |4 r) B2 D8 F
1 L" A7 _3 S) ~# i& c尤其大陸是個非常龐大的市場,我們在華東市場滲透率已經相當不錯,但大陸還有其他廣大的市場等著我們去開發,「做十輩子也做不完!」所以統一不急著快速打開大陸市場,秉持著「不浮躁、要扎實」的企業宗旨,先在一級城市設點、培育人才,才能向外輻射拓展。
, v8 J7 S, h  u7 w9 o
/ H! d' o# F# f) |1 w所以去年是統一在大陸耕耘的重要轉折點,我覺得不論是點位布局、人才培育,或是商品開發,都有很好的發展和突破,因此目標未來兩年內,除西藏和青海外,將在每個省份都設立一個生產基地,目前共有二十四家工廠運作,預計二○一四年將擴增到四十個生產基地。
5 V( e  _2 m/ M# e. e6 P- F6 I  R4 P* Y( f* V+ O& T* j
問:相較於台灣採集中化管理,統一大陸偏重分散管理,為何有此差異性?
% M/ y. W2 Y9 U2 V% Q2 Z答:主要因為冷藏環境的不同,大陸幅員遼廣增加食品保鮮的困難度,加上冷鏈環境條件不允許,只有都會區才能達到冷鏈環境,既然統一供應鏈無法拉長,就要到各省份設立生產基地,就近供應。 # F8 |# u- C5 D  t" V

0 T; v9 o. @4 A! K- Q. ^% D另外,新鮮度也是統一打算到各省份設據點的主因,目前大陸產品庫存周轉天數飲料控制在三十天,速食麵低於三十天。而且工廠就近設立,對統一開拓市場也是一大幫助,讓當地消費者熟悉統一品牌。
! j/ ^. ]3 t* J* F7 U
4 {1 z! x' Q+ f7 {3 |* E# s; u2 a建廠積極 廠房具價值
: I5 D/ }: m* Z% m/ R5 [
4 {, e' k& G. D. I+ z, m問:統一廣設生產基地,是否所有代工單都會抽回來自己做? 9 w5 q7 R$ @& d4 d- Q- r, `8 r" c7 q
答:不會,我們還是會保持部分代工,而且我們除了有委外代工外,還接下別人的代工單,我心目中最佳的自製代工比是六比四。代工對統一來說不是單純的營收業務項目,而是驗證工廠管理的有效方法,比較同一支產品,統一品質能否比其他工廠好,統一用代工的模式來砥礪工廠管理。 ( q; J6 r9 W# U9 B% z- N

% @, }) k7 }" Y, y" [1 o! Q, n+ v而且我們現在努力蓋廠,也許十年後,我會將這些工廠轉賣給代工廠也說不定。
) P3 V  |/ p9 z7 a4 [3 h; `6 U- X# G
& u" O- y/ V  l' R5 J5 h7 a1 \問:長沙廠占地一六三畝,去年加入投產行列,據了解,因為統一產品銷售太好,產能短缺,後續如何解決?- O) C- m9 V- R& d: N6 \1 p
答:統一在大陸的發展其實面臨兩個問題,一是大陸人口太多,只要有嘴巴就是食品業的市場,所以很難抓準最終銷量會有多少,我們長沙廠在投產第一天就面臨產能不足的問題,只能積極和政府協調,拜託他們幫忙找地。4 Y( ]* \( ]4 ]/ z' [1 b" R$ P
7 ]7 C, y& t$ J; U2 B2 a+ `* V# H
【理財周刊】

本文章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在股票及期貨市場,散戶投資人成功的不二法門不外乎兩種,一是非常幸運;一是非常自律

3436

主題

214

好友

1萬

積分

博士班

Rank: 8Rank: 8

社區
臺灣
文章
9422
在線時間
1428 小時
沙發
發表於 2012-10-4 08:18:17 |只看該作者
統一中控投資價值扶搖直上2 j; w/ n. z2 [
3 \; S4 K9 h# }' i6 A
在股票及期貨市場,散戶投資人成功的不二法門不外乎兩種,一是非常幸運;一是非常自律

本論壇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論壇之立場,本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由於本論壇是以「即時留言」運作方式,所以無法完全監察所有留言內容,若您發現有某篇留言可能有問題,請通知本站管理員處理。

Copyright © 2009~2020 iBeta 愛北大. 保留一切權利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