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4094|回覆: 18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親子教養] 轉台灣人辛勞工作月領22K,歐洲人卻工作幾小時領高薪?

  [複製鏈接]

47

主題

14

好友

3652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723
在線時間
721 小時
回到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5-11-11 08:14:43 |只看該作者 |新文章置後
本文章最後由 emiwu 於 2015-11-11 08:18 編輯
$ @+ T' Z4 J- F# Q% ~" M) ^" g' P
0 F6 e2 j: f% d7 u, ^( f+ ]( w1 R一個台大交換生的觀察》為什麼台灣人辛勞工作月領22K,歐洲人卻每天只工作幾小時領高薪?
" D0 W/ K' o" B( E$ X1 d
# @+ _" }8 J7 |" E7 f) k* S' d作者簡介:紀翔(Shawn Chi)目前就讀台大經濟系四年級,同時雙主修哲學系,今年8月開始在荷蘭的萊頓大學交換一年。2 E. b0 y5 r$ R! a2 D- O

! e3 _+ Z+ m5 ]荷蘭人的生活,就是短短的工時、高收入、充滿大自然、美感、設計的環境,四處都有舒服宜人的休閒活動,完善的社會福利(這裡大學生都可以申請房租跟交通補貼,甚至全額給付),以及尊重個人自由的社會氛圍。
$ W7 `1 l9 u* A+ S4 @9 p+ [/ o9 ^- o  R, C, b
白天風和日麗,躺在草地上野餐聊天喝啤酒,開小艇遊運河,然後下午五點過後就沒有人在工作了,幾乎所有店都關門,晚上大家會去氣氛很棒的Bar或Club喝酒Party,享受跟朋友歡慶的時光,然後隔天又是美好的一天。老實說,他們的生活品質,真的比台灣好很多,生活很享受,也難怪很多交換生都想留下來。
6 k* E4 B9 N3 D4 B
- ]* T+ R! y3 a  L* }9 X6 c但真的與他們相處後,我並不覺得他們比台灣人聰明,或是有什麼真的不得了的地方。那問題來了:全球化的市場裡,全世界的產品服務都一同競爭,到底是什麼差別讓歐州人比起台灣人,能有那麼高的收入,或是說,那麼好的生活?
) L! y0 @6 S" w. |& w, k4 `9 m6 `

3 I3 x) {6 r2 P! {9 H+ F. P$ u為什麼台灣人辛勞的工作,卻住在擁擠的公寓然後月領22K,歐洲人每天只工作幾小時,卻天天都像在度假一樣?
% f. i0 @% s* c( j+ d% m& k# Q& ^) j+ g2 s0 X7 v( W) [, i, ~
我得說,以我在荷蘭交換到目前為止的經歷,在做事效率(what)和做事方法(how)上來看,台灣學生完全不比歐州學生差。但是,最重要的一點,為什麼做事(why)、決定自己要做什麼事、對生活和工作的態度,他們比台灣人正確得多。
0 d6 @9 E& K  f" K6 l
" {( H- G! f6 ^
怎麼說呢?先從高中上大學這個階段的不同開始講吧!0 v, I% K* _8 ]
  g  r) L4 E. L. s9 |+ p
台灣學生的人生:大考高分,進名校、拚履歷、找好工作、賺大錢、買車買房,沒了。很恐怖的是,當所有人都在忙著做同樣的事的時候,你也會有一個壓力要趕快一起做,深怕被同儕們拋在後頭。
' G8 B) [* _3 R+ a& R9 I* e7 G" @
6 p2 T4 }+ w$ J, l  [心理學說這叫「從眾效應」:我們生活中很大一部分的行為,在不知不覺中,都是因為受到周遭眾人的影響才做的,小如捷運上大家都滑手機,你也會跟著掏出手機滑;大如身邊的人都想上台大,所以我想上台大;同學們都要考研究所,那我也拿個碩士學位;大家都覺得有車有房是成功,所以我以此為目標。
2 e0 J- v: O) K* x3 n8 j4 F

5 e# X5 i- r$ X. u4 t' q4 s但是,你有沒有退後一步,好好看清楚自己跟大家到底都在做些什麼事,然後想想:這是不是自己要的人生?& Z3 O4 [) u& u, y$ x3 n! {
' J! A' F: o: E" g& p: w  c
歐州學生的觀點很不一樣,他們不急著考試升學弄履歷找工作,他們的步調慢的多,高中畢業之後,多數人不是馬上去大學,而是Take Gap Year 一兩年,18歲的他們會去四處旅行,見識廣闊的世界,非洲印度中國美國東南亞,更不用說環遊歐洲了。) m& P1 F; B! k+ j: W8 n
; H8 e5 {9 t7 T: l
我學校裡的同學,有去中國工作過兩年的,有搭便車環歐的,有背著吉他四處街頭表演的,有住過5、6個國家的,有開Food Truck(餐車)到處賣烤肉串的,他們笑著說這很正常,對我來說卻是多麼大膽又豐富的生活。- }) `% |* A) r3 \$ v8 `: E; V6 \% u
+ C2 i' S' x& S( ]
這些人在真正體驗過自由的人生之後,找到自己想做的,才決定要念什麼科系、選什麼大學,甚至,決定到底還要不要去念大學?8 U( P# J. B: H5 v" Q& o. l

% Z# _1 E' b2 @$ o% n事實上,這本來就是該問的問題:為什麼一定要念大學?
4 J; ]! ]" \, R% O

/ L6 E; h7 f$ j5 Q4 C這就是一大差別所在,歐洲學生真的意識到人生充滿可能性,以及他們是「自由的」,為自己作決定,為自己的決定負責。會念大學,是因為他們思考過什麼是我要的,所以我去申請一個在該領域頂尖的大學,可能是藝術學院、國際政治、音樂學校、也許是經濟學系、小兒科醫學院、新聞媒體文學。
) P) N% ]7 i6 S$ Q7 d* |/ [
% q# e) ~& A/ U* X0 V3 n這邊大學招收學生時也沒有什麼單一聯考成績定生死,他們看在校成績,同時更重視你繳交的論文、面試、作品、資歷等等,甚至有些大學連在校成績都不看。
1 F( d: n2 ?" f5 D9 O3 O. J9 O0 q  M, L# L7 m
所以他們不會所有人都一窩蜂狂念一樣的東西,準備同一個考試,其實本來就該是這樣:憑什麼用一個考試標準來決定一個人的潛力?誰定義人類的才能就是這些考卷上的東西?如果他喜歡拍電影呢?寫散文?設計服裝?或是喜歡打鼓?跳舞?
0 Q7 [2 _* ~' A9 j. q1 z9 D
7 J- D& t0 d( |+ v- S/ m+ t# N用「國英數社自」來定義人類的潛力實在是狹隘到不能再狹隘,因為真的張開眼睛看就知道,社會中各式各樣的工作,只要對人類的生活有價值,就能賺錢,就能是你的生活方式:
/ W$ ?5 y- d. N1 r8 g4 _8 H
2 q4 ~; D( N' X8 T" @喜歡搞笑,去上電視當諧星啊;喜歡畫畫塗鴉,看看彎彎的故事吧;開個Food Truck賣烤肉串還可以環遊世界;覺得大家騎的腳踏車很醜,自己設計找工廠製造,就能開始一個品牌了啊;有試過在全世界最快樂的國家不丹的種田生活嗎?搞不好最適合你的是去巴黎左岸開一間咖啡廳啊?更不用說音樂家、導演、作家了。: y2 ~$ }; ~* s; V

/ o5 P  g% f5 a$ ~世界太大,有太多我們根本不能想像的生活方式,憑什麼「考試、名校、履歷、找工作、賺錢、買車買房」這條路就是你的正解?因為每個人生來就不同,擁有不同天分,讓每個人都能各自發揮自己的特質和才能,這才是自由社會美麗的地方啊

2 B9 \9 _7 u0 a3 S* P/ |& M2 y1 K) t( T; A
可惜的是,在台灣,所有人都默默地同意一個考試標準,形成一個沉重的從眾壓力,不知不覺中我們都跟這個壓力妥協了,接受「考好成績上台大」才是唯一好出路的規則。" S/ V( M/ M$ O" C
* E- R4 T0 l! G% F
高中時,我們甚至壓根兒沒想過不考大學這個選項,大家心裡都很害怕自己在這條已決定好的道路上落後,漸漸地,在一致化的壓力下,我們對人生的熱情跟創造力一點一點被消磨。, w6 p, |4 T. C# q0 B

$ ]2 r: @3 ^: ]0 T) X相反的,歐洲學生面對的不是一條set好的路,他們高中畢業時,來到的是一個出口,出口之外沒有任何既定的道路,而是充滿各種可能性的廣大世界。

$ O, R% h; i% R3 B0 |) ^! U6 x: N- |6 Y2 H: }4 g; y
這讓我想到在高中申請大學時,我覺得很奇怪的一點,為什麼突然大家都想當醫生了?不久之前明明大家都有各式各樣的目標的,有人想開飛機、有人想研究天文,一夕之間全部不見了。我懂有些人想要有穩定收入的生活,但幾乎所有人都變這樣讓我有點驚訝。% p/ a. Q6 y- L

* @) S4 Z8 r% K* @4 v$ V; ?我是說,這是你的人生欸?人生就那麼短短一次,為什麼要勉強自己去做不喜歡做的工作?你體驗過其他生活嗎?你看過世界了嗎?你說為了賺錢,但賺錢不也是為了幸福快樂的人生嗎?賺錢也有數不清的方式啊?
7 E; n( M* A# H. K4 L
  f! u& E, n) w! ?2 J我看過一篇文章,他統計調查了每個人在臨終前最遺憾的五件事,第一名就是希望當初有勇氣過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而不是別人希望我過的生活。
; c! S" p- G) G$ x$ l& Q  x
8 J* k! i- @" [4 \' |- r3 N/ ]- |& @Steve Jobs在史丹佛畢業演講也說「You've got to find what you love.」這不是什麼客套的畢業官話,我相信它是真的,人生本來就是充滿可能性而且自由的,而我們都應該試著找到自己的天才和熱情所在,以及過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7 I4 ^5 K) X$ e$ ?! I( H  B
) O, J# L- O; W* i2 C/ D
我能想像這些蜂擁去當醫生的人裡頭,可能有導演、有音樂家、有政治家、有企業家,但是他們就這樣在年輕的18歲,決定了他未來30年要做的事情,深植他內在的天分可能就這樣被扼殺了,或是,有一天他終於想通人生不想就這樣過完,大半的時間卻也已經流逝了,真的很可惜。
- h! L1 t' ^5 x# N! @' \/ D" [; A0 g" M5 X0 Y- |
很多人想到這個都會開始罵體制、罵教育、罵政府,覺得這都是外在環境的錯,我卻不這麼認為,台灣比起很多國家,已經非常自由了,而且也持續在改善當中,就像我能想到這些,寫下這些,然後你能讀到這篇文章,不就代表這裡至少還是個開放自由的環境嗎?/ M6 C: h% d/ Z$ q% X

7 R( Q( f% k( q- A( [外在環境永遠有東西可以責怪,罵都罵不完,但是真正的問題出在我們自己平常思考不夠深,沒有真的張開眼睛看,或是沒有勇氣踏出第一步,這些不改變,體制再完善你也還是一樣淪為體制下渾渾噩噩的一人。; H& {" p9 `5 e$ m7 N

: W) h4 @( w1 Q( X6 P9 ?3 g8 A* C我覺得要罵就罵自己吧!讓自己保持警覺,並試著用自己的力量去影響這個現況,因為站在外面罵太容易,真正有能力的人,是在裡面努力做出改變的人。
. O/ p  Y6 I% y) o/ X
1 j" Z3 P" @" u0 z) _; r  j9 D. W講到這裡有點扯遠了,切回主題。
! s+ f" ]4 H/ \8 E4 x  ?2 v$ q, c0 D
我看到台灣學生和歐洲學生的差別是,歐洲學生有對自己人生的正確態度:相信這是自己的人生,定義自己想要的生活,打從心底知道他們是自由的,因此敢於追求與發揮自己的天分和才能。
1 h5 a$ x$ k1 m8 ~- H! q! [% d* l( B2 A9 f2 i9 l
同樣的思維,他們在做事的時候,也會思考他們要呈現什麼精神,或是帶給人們的生活什麼價值,從時裝品牌、到汽車品牌、到金融業服務(他們的金融服務比台灣好太多了)、到藝術產業、家俱業(IKEA)、餐飲業,處處都感受的到。這個服務、這個產品,背後有一個理念、一個思維、有一個Why,他們知道他們為什麼要做這件事,而且這件事對你的生活有價值。  V) u! j: u& e. c6 f

( [( `; [8 j/ m* z( f5 R5 q2 K大家都知道任何產業鏈中毛利最高的部分是原創設計,不是代工,而這正是台灣跟歐洲產業結構最大的不同,連自己想要的生活都不敢追求的人,怎麼會有辦法設計出別人想要的產品或服務呢?
8 t& a7 M9 U) w5 r/ z0 |8 Z$ R& J
) L; Q6 H, u4 S代工產業就是長工時、勞累、無聊的生產工作,卻又只有少少的收入,畢竟,你終究只是在幫別人製造東西,是個只需技術和勞力不用思考的工作。
8 Y0 a% `# f2 f$ _) Y
) }- W. S/ D5 S" Z1 n最後以最近讀到的,古羅馬哲學家Seneca的一小篇節錄作結,關於人生該怎麼活,我覺得講得很好:
5 |  y9 t% Y# j% ~: A# u3 n( u5 ^( X  f4 |9 \0 Z0 i/ [
Someone who sets sail in a ship and is carried this way and that by stormy winds hasn't been on a voyage. He's just been tossed about a lot. So it is with life. Being out of control, drifting through events without finding time for experiences that are most valuable and meaningful, is very different from truly living.
" }% ?9 E- A$ ~1 o% G
& ^7 Z7 G/ u5 f6 q. |1 I0 J' L- H
希望我們都能有不隨風漂流的力量和勇氣,共勉之+ C' ~& R$ @8 c% M3 L0 G* x6 A

0 C% W% n% g" l  S- P
已有 14 人評分金幣 收起 理由
DanielYang + 3 讚!
發哥 + 3 有此環境經驗,自然有此體會,令人激賞!.
a222461 + 2 歐耶!
紫薇媽咪 + 4 讚!
Miao_Wu + 1 很好~我喜歡!
white8806 + 3 謝謝分享
yangming + 1 讚!
ckwan + 2 不是每個人都拿22K,機會是給有準備的年輕.
鳥華 + 1 讚!
eric530 + 3 很好~我喜歡!

總評分: 金幣 + 33   查看全部評分

15

主題

7

好友

801

積分

高中生

Rank: 5Rank: 5

文章
249
在線時間
186 小時
沙發
發表於 2015-11-11 08:40:18 |只看該作者
如果懂得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任,那任何時間點都可以有與人不同的選擇^^
已有 2 人評分金幣 收起 理由
a222461 + 2 歐耶!
emiwu + 2 讚!

總評分: 金幣 + 4   查看全部評分

227

主題

27

好友

4855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1888
在線時間
1129 小時
3
發表於 2015-11-11 08:45:14 |只看該作者
不用看別人,問問看你們自己社區,願意給總幹事跟保全多少月薪
已有 3 人評分金幣 收起 理由
a222461 + 2 神回覆!
emiwu + 1 這也點.....扯遠了...
sapling + 3

總評分: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38

主題

11

好友

7274

積分

博士班

Rank: 8Rank: 8

文章
844
在線時間
1144 小時
4
發表於 2015-11-11 08:46:03 |只看該作者
大學生Shawn的異鄉觀察及反思,值得我們參考。
4 V8 V' g! l8 `! K. a有友人小孩高中畢業先去德國遊學打工,趁早探索興趣所在,才知未來自己要的是什麼。
已有 3 人評分金幣 收起 理由
a222461 + 2 歐耶!
kwl + 1 正解!
emiwu + 2 您真內行!

總評分: 金幣 + 5   查看全部評分

18

主題

2

好友

4392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617
在線時間
1233 小時
5
發表於 2015-11-11 08:51:58 |只看該作者
為什麼台灣人辛勞工作月領22K,歐洲人卻每天只工作幾小時領高薪?
, r& D  R* M/ R5 N7 T3 A5 j3 t7 x原因並不像作者所描述的那麼簡單。& }6 `. v. C. Q7 k" l

+ v1 G3 n" O" G# @但這的確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9 K7 p/ m1 I; o) c7 u' V  H
為何亞洲人要用密集廉價的代工,讓歐洲人獲取暴利?7 N  g3 a  h+ T8 g) @5 C
一雙NIKE的運動鞋,亞洲工人可以拿到多少工資?歐洲商人獲得多少利潤?合理嗎?
6 V" q. c% ~7 C, q9 `一個塑膠皮的名牌包賣你幾萬元,你不嫌貴;一張半牛皮的沙發賣得比名牌包便宜,你還嫌貴?
1 x, z7 O6 d5 b1 `$ t1 Y! j一台電冰箱兩三萬可以用個五年十年,一隻哀鳳用個兩年電池可能不行了,你還換新機換得很開心?: J6 R9 _5 }( C
3 |. h4 D  N8 e) V) ~" b0 _
扭曲的價值觀,怪誰呢?
已有 5 人評分金幣 收起 理由
ckwan + 2 您真內行!
corrine + 1 中肯!
Miao_Wu + 1 你不要這麼專業好不好!
danny_chang + 1 你不要這麼專業好不好!
Ivon + 2 你不要這麼專業好不好!

總評分: 金幣 + 7   查看全部評分

47

主題

14

好友

3652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723
在線時間
721 小時
6
發表於 2015-11-11 09:20:17 |只看該作者
本文章最後由 emiwu 於 2015-11-11 09:29 編輯
" w% q& G' ^; c4 I
柏青哥 發表於 2015-11-11 08:51 7 p' f/ O1 [1 X  S5 _) x% U
為什麼台灣人辛勞工作月領22K,歐洲人卻每天只工作幾小時領高薪?' i! Z/ [& L6 L8 Z# u5 f! s6 i0 `6 w# ]
原因並不像作者所描述的那麼簡單。

5 F: ]* k6 {4 Z; T) A/ e2 I
9 l5 _3 t/ O# _( N+ c) I1 {或許真相不完全是作者所述! ?4 K7 y' u  _: |
但有一點可以確定* R' G$ E. F+ r# z4 d( e
台灣人過於一窩峰也執著於盲從2 B8 x4 q9 i' S8 ?/ W

1 G+ w6 n( m: o) d" @5 j9 ~$ M# y從來不問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3 G, ]( X) C! L! E( ?自己的方向目標是什麼
+ c3 L' l+ C. n. S2 y6 A# m* f以致於所學完全無法在社會立足應用& I& R7 q) g" M+ t4 S/ v/ h8 N
白白浪費青春歲月
- _# }0 h7 G  ?8 x5 q
8 a8 }/ k( r6 z4 ]
如同作者所說4 P7 G. w  F$ E0 I# _' q' T
8 u% p0 p: Z) F* s% j' o" I
外在環境永遠有東西可以責怪,罵都罵不完,但是真正的問題出在我們自己平常思考不夠深,沒有真的張開眼睛看,或是沒有勇氣踏出第一步,這些不改變,體制再完善你也還是一樣淪為體制下渾渾噩噩的一人。
' ?0 c1 ?# K! P$ |7 m" \, `4 m( B7 u, j, k
我覺得要罵就罵自己吧!讓自己保持警覺,並試著用自己的力量去影響這個現況,因為站在外面罵太容易,真正有能力的人,是在裡面努力做出改變的人。
0 G: i1 _1 o; A2 k
$ Z4 S9 K) e* G8 N; ~
已有 8 人評分金幣 收起 理由
DanielYang + 3 您真內行!
發哥 + 3 說出交換生寫文的重點所在!
a222461 + 2 歐耶!
紫薇媽咪 + 2 同意!
ckwan + 2 讚!
sp3292505 + 2 中肯!
danny_chang + 1 你不要這麼專業好不好!
free + 3 讚!

總評分: 金幣 + 18   查看全部評分

71

主題

1

好友

8664

積分

博士班

Rank: 8Rank: 8

文章
1755
在線時間
758 小時
7
發表於 2015-11-11 09:26:16 |只看該作者
本文章最後由 free 於 2015-11-11 10:17 編輯 - y4 j/ U7 U7 M# Y% @' ~
, b, D, t) b8 v' U0 u: t# e
對於一直存在的,「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觀念若不調整,就不用談適性發展。* _6 W6 ?+ S+ A9 z6 Z
我很喜歡多年前看過的一篇親職報導,作者去到歐洲一個居民非常少的偏鄉小鎮渡假,與當地的一位教師互動中,聽到那位教師分享她在課堂上問班上孩子們長大的願望。
1 N5 J! ~& D% e$ C, }1 t當中有孩子說,她(他)要當理髮師,老師問他為什麼?孩子回說,因為XX先生已經很老了,他是我們村子裡唯一的理髮師,我要學習這個技能,就可以繼續幫我們村子裏的每個人理髮。這個孩子看見他人的需要,也創造了自己的價值,所以訂下自己的學習目標⋯⋯理髮。這與華人慣於自掃門前雪的價值觀有著很大的不同。) ?4 ]- [# {+ }$ B$ N, P
我覺得,讀到很高的學歷,習得任何知識與技能,是沒有問題的,只是得到後的目的,可以再廣義一些會更好。/ ^, L8 a2 @+ e' s. d+ u# N  x
大大分享的這篇,對於做家長的大家、或是青年學子們是個不錯的提醒。' m6 v% A  r# g" p3 f2 T5 F7 R7 b7 i
已有 1 人評分金幣 收起 理由
emiwu + 2 中肯!

總評分: 金幣 + 2   查看全部評分

71

主題

1

好友

8664

積分

博士班

Rank: 8Rank: 8

文章
1755
在線時間
758 小時
8
發表於 2015-11-11 10:04:23 |只看該作者
本文章最後由 free 於 2015-11-11 10:08 編輯 * I) \' j0 |7 k2 |; M
小高 發表於 2015-11-11 08:45 + T5 f% U( ?4 v: B0 ?
不用看別人,問問看你們自己社區,願意給總幹事跟保全多少月薪
' n2 w& ]3 i7 A
. \* M2 u; U; k+ e' p9 i
數年前我的朋友應徵到某物管上班,服務的社區也是北大裡的某社區,大大有所不知,社區與物管的- O. O& I( C0 v
合約書上所列出的工作人員薪資,是包裝過的,實際領的薪水是低於合約書上的,而且落差極大。$ N1 E" S& D' j- S
朋友跟物管主管反應,結果是⋯⋯請走人。-_-#
* O4 t, p1 V/ r6 u" Z
2 M! Y1 e: O. m9 g& u4 x1 F$ g. P8 f我是不知道現在是否還有這種現象。如果大大方便,可以去看看貴社區與物管合約書裡編列的員工薪資,跟事實是否相符合。

18

主題

2

好友

4392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617
在線時間
1233 小時
9
發表於 2015-11-11 10:27:40 |只看該作者
free 發表於 2015-11-11 09:26 ! G% ?, N9 A4 g" s1 b. H1 [
對於一直存在的,「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觀念若不調整,就不用談適性發展。
8 z, s( B5 h1 ]! ?3 U) F我很喜歡多年前看過的 ...

# k* P4 K* k. n: F1 L) j/ U" B你講到一個重點"作者去到歐洲一個居民非常少的偏鄉小鎮渡假"
+ j; M- ~+ o6 ?0 j9 s7 J
8 ?& G0 k$ L# `, O$ m' G! [台灣人總是愛跟別人比,然後給自己壓力、給孩子壓力...。最近熱議的是PISA,第一名冰島、第二名挪威、第三名德國 ...PISA第一名又如何?我們的條件就跟冰島、挪威、德國不一樣啊!冰島多少人口?教師比?繳多少稅?台灣呢?
$ P: s1 i  P6 [$ A& z+ K; b5 X0 r6 e4 F
桃子腳國中小的成績單沒有名次 (不知道現在是否依然如此),校長老師得扛多少壓力?家長就愛比啊?然後再來怪學生壓力太大?2 U! @/ a! L. l+ C2 L" B
  v7 W! c" X9 f: x9 v
的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觀念若不調整,就不用談適性發展。這觀念應該會慢慢改吧?廣設大學後,大學文憑貶值,大學畢業生賺的可能沒有美髮師或炸雞排多吧?還背了學貸,大家應該會慢慢反思念大學的意義在哪裡。
已有 2 人評分金幣 收起 理由
DanielYang + 3 很好~我喜歡!
free + 1 讚!

總評分: 金幣 + 4   查看全部評分

71

主題

1

好友

8664

積分

博士班

Rank: 8Rank: 8

文章
1755
在線時間
758 小時
10
發表於 2015-11-11 11:04:07 |只看該作者
柏青哥 發表於 2015-11-11 10:27
1 b. C/ Y- K& i! {5 U6 R你講到一個重點"作者去到歐洲一個居民非常少的偏鄉小鎮渡假"
2 O6 X. W3 q/ s' _: j& K1 z, R9 d0 f* v
台灣人總是愛跟別人比,然後給自己壓力、給 ...

9 L) s3 D( m5 q- l& M我想說的是,價值觀,無關乎人多人少,我也沒有要大家都認同我的想法。
' a& C" L5 ]& }一個話題,總是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很高興彼此友善的交流。
2 v' _6 H# }* _& O+ f
已有 1 人評分金幣 收起 理由
柏青哥 + 1 很好~我喜歡!

總評分: 金幣 + 1   查看全部評分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文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論壇之立場,本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由於本論壇是以「即時留言」運作方式,所以無法完全監察所有留言內容,若您發現有某篇留言可能有問題,請通知本站管理員處理。

Copyright © 2009~2020 iBeta 愛北大. 保留一切權利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