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385|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医学] 百歲佛學大師的精神養生法-松原泰道

[複製鏈接]

62

主題

2

好友

651

積分

國中生

Rank: 4

文章
173
在線時間
162 小時
回到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3-1-11 10:10:46 |只看該作者 |新文章置後
我從來不知道自己能活這麼久
8 i. C+ b# S- s' u* I/ M: m終生學習,至死方休.  心寬路更遠!
/ B6 Z# ^4 q( p
) Z2 B; ^$ Z4 C" ~* {百歲佛學大師的精神養生法-松原泰道 k  T& _# ~, w* c5 N3 r
7 R  u  x( y! W. `3 Z/ a
松原泰道是日本的佛學大師,生於1907年。
0 A! J; H4 w% V% E, g* Y% D- r( m! ]+ @6 v9 A  G7 _" D: l7 l; q% i
我的人生是從50歲開始的! I+ _! L3 _  {

0 y  P3 w2 |4 N! m6 X: V- a松原泰道說:我的人生是從50歲開始的。以我的經驗來說,五六十歲是人生的轉折點,由此人生可分為兩:50歲前,是打基礎階段,在這個階段裡,我們往往為立足社會、養家糊口而疲於奔命,基本上是為別人活著;50歲以後,經濟基礎已經奠定,職責也已完成,這才到了實現自我、創造自我的最有價值的階段。" s, d# V. r) _, D& ~! n6 L
' I: R! j# y$ W; W
65歲那年,他發表《般若心經入門》,因說法精妙。一舉成名。從此四方講學,還年年推出新作品,迄今著述超過130部,成為日本佛學界的一個奇跡。松原泰道致力於推廣一種佛教生活哲學,把一般人難以理解的佛學經典與智慧寫成易於理解的著作,也把佛教的理念活學活用,成為一套經世致用、充滿智慧的人生?。
9 Z2 P5 d& x1 C$ a" }有人問他:你的長壽秘訣是什麼?他爽朗地笑起來:$ r, c& v( D: b- S& g
“哪有秘訣?我從來不知道自己能活這麼久
. H9 j) [- n) {( n+ ]4 i) }
4 b: r- M: }+ U4 e3 U( r4 V' ]+ l他的長壽並沒有遺傳因素,母親在他3歲時病逝,父親在他30歲那年也因腦溢血辭世。他自幼到成年都是體弱多病,身體差到連參軍入伍的標准都達不到。大學時,他還得了一場病,差點命赴黃泉。
( a8 h6 ~" }/ Y, j7 r7 u, [0 D5 c4 k! v7 W
松原泰道的長壽顯得不可思議。也許,只能從精神層面尋找長壽依據。果然,他說,他一向看重精神養生法。
) I& l( z6 _; i0 `' }0 {親身經歷的三個故事0 O# C0 j3 m, F. H

- z" K! V& o: l4 ?- F3 N大 學那年,他得了腎病,奄奄一息,卻遇到了一位好醫生。醫生誠懇地對他說:孩子,你太憂鬱了,你的病很大程度上是心理因素導致的。我們能不能來個分工合作:外面的病由我來治,心裡的病由你來治。”這番溫暖人心的話鼓舞了他,他開始樹立信心,積極樂觀地配合治療,腎病很快就好了。& |1 {7 O' ]& t" f% w2 O

* S% Y) w$ E: \* x這次康復給了他深刻的啟示:心態健康最重要!# s( M  F) s; e0 D
: D: n( R, I% E; y  Z
他 去外地講學,午間到一家餐廳吃了一個便當〈註:盒飯〉,便當裡有一個裝筷子、牙簽的紙袋,上面印了一闕歌詞:“見也難,別也難;有哭泣,有歡笑;時光像秋風匆匆吹過,一生只見了這一回。”當時,有三個藝伎表演這闕短歌,優美而感傷。第二年,他再去這個地方,已經見不到這三個人了,就像歌裡說的那樣。8 M  ]8 i0 c+ k* W3 G- b5 v( `6 P
% m5 V  A# B' ]: \" v1 T9 v
他意識到:一切稍縱即逝,對人對物都要用心珍惜。
. V2 n. z1 C  h% t9 w! T. G4 J; R
+ m& }) i! ]6 A' D+ v  B8 T5 c' v- r1954年,北海道有一所寺廟請他去講經。臨出發前,天氣預報說颱風即將登陸,對方來電話通知他不要上船。於是他退了票。沒想到,原定的那一班船被颱風襲擊,整個船沉沒,死了1200人。聽說船上有一個美國牧師,自己有救生圈,看到一個女人懷抱孩子卻沒有救生圈時,他把自己的救生圈給了女人,女人和孩子獲救了,他卻被淹死了。
$ ~) ]4 ~% r7 P7 R  r6 o6 ~/ P1 l這場悲劇震撼靈魂。從那時起,松原泰道覺得,他的生命是別人給的,他要學著多捨少取,回饋他人,要“用懺悔和布施之心創造萬物共生的世界”。0 W- m" f5 i& b+ G

: D, N9 F- m' ^9 C- b% `( {他的精神養生法就這樣形成了。( |1 P5 V8 f/ d* q, A8 Q' W
) P1 ?$ ^, N! A
三不原則
! H6 L( z: c( L1 v% n! Y2 ^" R9 n
0 _2 j. ^9 m: k- Z0 b. N+ `" M精神養生法還有個三不原則:不勉強,不浪費,不懶惰。4 j9 Q1 h5 @: H0 t% V

! V/ r7 N7 B' l5 n( `  \* J4 B1.不勉強,指的是不好高騖遠,做脫離常規的事;
, D# ~8 ?# \: m1 E. H( d1 h: b: c* z1 W/ x3 g8 i* o
2.不浪費,指的是珍惜時間、珍惜身邊的事物、珍惜他人的善意;' S7 V- N* _" s
* O* T0 P, Q$ r4 J. j0 j
3.不懶惰,指的是自己的事不能讓別人去做,不管年齡多大,都要鼓足熱情繼續學習。中國有個名叫百丈的和尚提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他認為說得很有道理。
* I  [) N7 F1 S; M$ N2 C終生學習
( B  K( y4 Z; I$ S( ~7 n7 g( J! p+ C1 Q9 K9 Z8 T- D* b; O
有一位曾探訪松原泰道的人說:原以為,一位百歲老人會枯萎得如同核桃殼一般,沒想到松原泰道的面容如此潤澤、明朗。他的笑容如冬日陽光般溫暖,話語間有一種與萬物共生其榮的欣喜和感激。# z& A0 L) g' v8 S1 J
& B! b! S+ r  Q" L0 W
近日,松原泰道在寫一本書《學習死亡》。他說:死亡像不停行走的鐘,每一秒都存在,也許這是一本寫不完的書。但寫不完有什麼關係呢?人生總是半途終結的。我們每天只需盡力做好能做的事,力所不及的事,就交給蒼天吧。7 [# e5 q, l+ ]; N
1 l/ Z/ o; o2 [
他的座右銘是:終生學習,至死方休!   9 ~  c# p. q4 W2 E& G1 M' v* p4 z8 |
已有 2 人評分金幣 收起 理由
tracytsao + 1 就是要這樣!
黃美蓮 + 1 讚!

總評分: 金幣 + 2   查看全部評分

本論壇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論壇之立場,本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由於本論壇是以「即時留言」運作方式,所以無法完全監察所有留言內容,若您發現有某篇留言可能有問題,請通知本站管理員處理。

Copyright © 2009~2020 iBeta 愛北大. 保留一切權利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