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8225
- 閱讀權限
- 1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91
- 活力
- 158
- 金幣
- 240
- 日誌
- 0
- 記錄
- 1
- 最後登入
- 2011-4-10

- 文章
- 51
- 在線時間
- 20 小時
|
長壽秘訣「三慢四快」 , J4 E5 o0 H) z0 m) C) [- ]- }
, q! b3 P& I T8 `: c什麼樣的人能長壽?
$ m5 s' w7 ^& s我們聽過世界 各地長壽老人的秘訣,媒體也不斷報導出醫學專家對長壽的新研究, * D2 B! O% q2 q/ R/ r) F% F
但哪些適合國人借鑒? 9 S6 Y- K5 }0 _1 Y$ A3 G
最近,《生命時報》請國內權威專家從眾多長壽方法中篩選出以下幾種, 4 ]2 S3 V* A4 R7 q
只要堅持做到這“三慢四快”,長壽對你來說也許不是一 件遙不可及的事。
) Y' l1 |' p0 ]! D7 L5 J* [; k h+ t
“三慢”給身體調整的時間
4 L$ @7 n$ C) f2 V" i吃飯速度慢一點: ; v$ {$ d8 X! v7 f/ R% {0 N0 W2 ~
可 能你真得很忙,但這不該成為吃飯狼吞虎嚥的藉口。 ' x# c0 [+ i' L9 R9 [5 G0 g
要知道,我們的胃不是敞開口等著你往裡傾倒食物的大袋子, ( ^; n1 ^2 d) T5 |8 Q- c1 h) u/ o
整個消化系統 都需要時間來處理食物。
! @( y: }! g9 b在以長壽著稱的地中海地區,慢慢吃飯就已成為當地人的長壽秘訣之一; 3 o# ?2 T! x/ h5 ]* ^
而遍及45個國家和地區的“國際慢餐協會” 的成立,
# t8 a) y l7 e, e5 x5 P l( {更是讓慢餐變成了一種健康時尚。 , x- n' Y7 Y+ e3 _ M
衛生部老年醫學研究所原所長高芳堃指出,細嚼慢嚥可以增加唾液的分泌量,
8 M$ _: l: h& x: A$ {5 C' n且有助於其與食物的充分混合,增進消化吸收。 3 {& Y3 X4 J s
這一點,對於牙齒不好的老年人來說,尤其重要。
- {, x P6 I n4 g此外,也有專家認為,慢慢吃飯能緩解緊張、焦慮的情緒; ( R1 X# c2 g9 u
多花些時間咀嚼食物,還可以鍛煉面部肌肉,減少皺紋。
& g9 Y) T' O) q) _- Z! Q所以,想長壽,就要慢點吃飯。 6 l: Y1 S8 {, Q& [
一般建議,一口飯最好嚼20次以上,
! X2 l' W) v* i: I# [每頓飯吃15分 鐘以上。 8 ^, a; U6 Y* q# z
% k5 l+ q$ Z/ f, D4 D7 m7 \
脾氣上來慢一點:
+ A. F! U' ~. \有“火”能發出來是好的,但“點火就著”卻不是什麼好事。
8 b/ I# E0 z1 }9 M% S" Z中國老年學學會老年心理專業委員會總幹事楊萍告訴記者, ! [5 S8 G6 k2 A
學會控制不良情緒是保障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 6 x# K/ B i; w' G4 u0 o+ @. i
需要強調的是,控制不良情緒,不代表要壓抑憤怒。 % p# f8 U6 ~* T- r7 s) d t' [0 X
) h+ ?* v+ |8 H3 {6 K研究表明,
: l" |3 k; g% G生悶氣不利於心臟, ) u# Z$ n* E! _& q, U5 Z( R. w
同時也會影響免疫系統正常工作。
& D( E6 c8 d/ t( @1 }) D0 d2 ~/ m( P所以,正確的化解方法很重要。
8 c' X7 \, g# [* d' a7 V楊萍說,在發現自己快發脾氣時,趕緊換個環境或在話題上打個岔, * [& Q8 q7 B9 N
都有助於消解不良情緒。
: z7 X8 V7 o- k4 Q4 p3 M, u如果你能經常用深呼吸、運動等方式調節自己的心理狀態,心態慢慢就會變得平和。
3 f+ @$ P3 `1 v當你覺得沒什麼事值得發脾氣時,就說明你正在踏上健康長壽之路。
+ _0 K A- E9 |$ K: Z3 Q e
7 s7 q% p8 x! n: ?' |心臟跳得慢一點:
. Y1 }- d5 X7 T4 t m8 s為什麼烏龜能活百歲,有些動物卻只有十幾年,甚至更短的壽命? z5 ~6 V* J2 \: G6 ]6 |
德國科學家發現,壽命的長短似乎與心跳的快慢成反比,
5 l9 ^& \2 J2 i' G) ?( B也就是說,心跳越快,壽命越短。 : a9 P1 m( R9 [5 z4 `: G9 S' g
烏龜心跳每分鐘20—30次,因而長壽;
* h6 g+ T- i" M4 b& n老鼠的心跳達到每分鐘500—600次,所以壽命很短。 0 x* s: l/ P! P6 u/ D6 L! Q
這一理論能否套用到人身上? , z: \; c6 d# Y7 F2 S" k
美國克利夫蘭診所女性心臟血管中心主任萊斯利?
8 d6 t" f* s, A( x7 I4 Z曹博士認為,絕大多數人的靜止心率在每分鐘60—100次, . b! G' T1 B5 {& y7 Q4 M
較慢的心率意味著,你的心臟不用太過賣力工作,就可以完成輸送血液的任務。
. p# a4 }& j Y& M7 a$ H3 A1 b因此, 心跳次數越少,身體就越健康。
% X- Z7 s" ~/ g2 \上海第六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魏盟認為,雖然目前醫學界對這一理論還有爭論, 5 }* U: s, L7 J
不過,在患有冠心病或心衰的病人中,它是成立的。
- N; } O* r7 I: W$ ^) r# k& k. R8 |有研究顯示,對於這些患者,心跳快要比心跳慢的死亡率高。
* B0 F6 e T& _/ z義大利心肌梗死治療中心的研究人員認為, ) ]8 P/ R0 B6 V" F
如果健康人能夠每天用1小時步行4公里,即可刺激迷走神經,減慢心跳速度。
1 T+ ^1 l7 v: q% i
% A) K6 t7 z1 F做到“四快”最健康 . a/ ?5 l5 L, A( q& D: @
走路快:
3 `& N8 W6 Q3 X$ F6 D當快走成為一種運動方式,毫無疑問,它會讓身體變得更健康。
7 D) {7 s) N) I& T9 }但法國居裡大學的研究發現,就算你不把它當鍛煉,平時幹什麼事都喜歡快走,
. d) r7 y O k# d也對身體有益。
8 l* y P- {% E: n+ v: I/ V( F走路慢會增加人的血管壁厚度,讓人更容易患心臟病或中風,
2 X* d- i9 i) y9 L; Z& S! X而步速快則會提高體內高密度脂蛋白,
( y; @6 ?6 U; l4 t1 |2 I! d也就是好蛋白的水準,保護心臟,讓人更長壽。
1 e8 K- Z, G+ }6 [3 s9 i+ f+ _
6 E; A* m f$ b6 U% J反應快:
' W; H0 Q+ I( G! G1 \反應快的人更長壽。
& O& ~- z p. v7 b; N# @來自愛丁堡大學和英國醫學研究理事會的研究證明, - ?/ n5 i4 L$ C
與血壓、鍛煉水準等因素相比,反應速度是健康長壽更好的“風向標”。
$ M, f% X8 q% s反應遲鈍,行動遲緩的人,比反應快的人過早死亡的危險高2倍。
7 n5 `. Z0 D9 e0 R4 Y) z; D; m- {高芳堃表示,反應快說明智力狀況不錯,沒有患上老年癡呆症等會影響大腦功能的疾病;
3 l0 B9 o+ F0 y) p8 r7 y# w身手敏捷,說明平衡力等運動能力沒問題,會較少因為跌倒引起意外損傷。 7 \3 O# R6 ^0 {2 F( @! D# [* |
這樣的人長壽的幾率高。做點智力遊戲,如數獨、猜謎,甚至電腦遊戲等,都有利於保證大腦靈活;
7 R7 ^) w0 @. b, g4 j而練練單腳站立、側走等動作,也會讓你的平衡性變得更好。
/ ?# ]' [9 j8 E: a2 g0 N0 I# C2 y2 M8 C: E+ B
大便快:
, Z; d7 }/ S0 X- s8 @( R6 e要想長壽, 各個系統都得“運轉”正常。 5 W" k. C1 `, }2 V& l; m
而檢驗排泄 系統健康與否的重要標準之一,就是大便通不通。 7 d& f6 e: l! V4 u Y+ j& B
大便順暢,說明腸蠕動好,沒有肛腸疾病; " e$ |7 e( ^& R0 z! G
反之,總也解不出大便,宿便堆積,會不斷產生毒素,造成腸胃功能紊亂、內分泌失調、精神緊張等問題。 # l, P8 s; L8 K+ Q: Z
北京二龍路醫院副院長譚靜範認為, * k% Q# m! M5 v6 F: i4 q, W* y
避免便秘最重要的是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0 x0 T% o: y/ j6 ^+ a: x" ?
如多吃蔬菜雜糧、多喝水、定時排便,
$ f3 a! h+ \$ F1 M多進行提肛、按摩腹部等保健動作。
1 @+ E7 X0 V! X此外,美國腸道學專家還建議用大笑緩解便秘,因為它能讓肚皮顫動,
1 p3 G9 [" n! m3 n" n/ a對腸子起到按摩作用,並緩解壓力與緊張。 ; y' @. O8 S2 r
8 }. |7 l& ~0 Y. ]2 X' J: d" a% R
入睡快:
# e. U7 w, }) M, e% G入睡快的人往往擁有充足而高品質的睡眠,因為他們能夠較快地進入深睡眠狀態,
L) D# D; `% D+ x這是養生保健的一個重要前提。 3 c$ }+ F: v) F
而入睡慢的人則會老覺得累,還會影響記憶力、抗病能力,或是出現心理問題。
& G# \2 v1 q" z: E3 ]: P為了能夠儘快入睡,要保證睡前不要太餓、太飽或太累。 * m1 j5 P* h& A! v9 F) ?- H
做些小動作,儘量放鬆肌肉,如重複握拳動作、 2 z* F0 C! p5 L3 C g
抬抬肩膀、咬咬牙。 4 w7 O, \3 t1 j
另外,也有專家指出,睡覺時採用右側臥位,
9 Z% F" h* B K$ C* R x2 c左手自然放于左股之上,雙腳交叉的狀態,最利於快速入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