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355
- 閱讀權限
- 4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3897
- 活力
- 11257
- 金幣
- 44043
- 日誌
- 9
- 記錄
- 37
- 最後登入
- 2017-12-9
 
- 社區
- 臺灣
- 文章
- 9422
- 在線時間
- 1428 小時
|
以色列荒漠奇蹟讓海水變可口
9 }; p: R6 p' e" l+ m+ b/ a
0 b: E( O% c1 g" f6 M$ W8 }' y ; L3 x" l& M, s7 W2 s1 d
【文/楊卓翰 】- Y: F% k3 X' h' o( U
, x7 g; H% v5 q2 s( P! T' m
前言
: o1 x3 L# L3 H- @' N* b' V, R5 B$ @+ e# k4 I; G' Q: E% _9 n' s
最缺水的地方 最先進的水資源科技以色列 荒漠奇蹟。這裡是以色列。1948年,猶太人在這塊「流奶與蜜之地」建國。一年下不到200公釐的雨,經歷了數場戰爭,才保住全國唯一的自然水源。從造水、輸水、灌溉、民生用水及汙水回收,以色列把每一滴水的效率發揮到極致,漏水率僅5%,汙水回收率高達75%。反觀台灣,在每年豐沛的雨量下,仍然每年都有缺水危機,被聯合國列為第18名缺水地區。我們有全球數一數二便宜的水價,每人用水量更遠遠超過國際平均值,漏水率高達22%,汙水回收率僅8%。台灣真的有本錢如此揮霍嗎?《今周刊》帶你看以色列如何在沙漠中與天爭水,讓你用不同的態度看待你身邊的每一滴水。3 m0 ?6 |" n. x6 f3 A- [3 A& M. I
' g' ?% e. o" C6 h m- ~; @同樣一滴水,在地球的另一端,竟有如此的血淚故事!0 N: p) J* s$ c7 G- g ^9 P* z6 }# I
- A, W( q% w0 l" C3 n- C. _4 L' F你應該還記得,今年六月,石門水庫水位下降至警戒區、全台大乾旱的景象,還好一場颱風大雨後,媒體標題換成「今夏旱象全解,不用擔心缺水」。 d' j N I; n
( o- S% F* U% a5 g6 S/ x
於是,在明年夏天缺水之前,水資源的問題再度被遺忘。
, R7 S; Y; X9 J" `2 u4 z% o/ l, j, y, O" G: O" y
+ O! m7 o" f3 x7 U$ |2 W+ y b/ A
事情沒有那麼簡單。台灣的水庫淤積一年比一年嚴重、自來水漏水率高達二二%,如果颱風不來,台灣每年都得面臨缺水的危機。
: o( J' w4 u" J9 K$ u0 O
3 S- n; [: J6 t) Y0 S9 u0 J2 p% i0 P4 D& U A, Z' \7 l
問題不能擺到明年,我們急需解答。六月十九日,《今周刊》採訪團隊飛越一萬公里,來到位於沙漠、全球第四缺水,卻也是水科技最先進的國家── 以色列,帶讀者了解,在地球的另一端,他們是如何為了一滴水而奮戰。
9 b0 j7 [& Y% T' Q+ O4 X) Q9 ~
: Y4 j8 t7 F3 I. Y4 z- X4 ~4 B, q* n& v. _& m6 t5 p$ V2 F/ ]% X5 ~
為一滴水奮戰 四十度高溫 找尋所有關於水的可能
$ g( G% C* X5 w; u! N) Q
2 H( {* J# i: b6 S' v4 Q& u& |( r. a2 X6 h5 _5 E+ C
以色列,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國家,但是絕大多數人應該都沒有來過以色列。「驚訝」的感受,從我們下了飛機之後,就不曾停止。在以色列的經濟重鎮特拉維夫,映入眼簾的竟是綠油油的公園及森林。當地人告訴我們,每一棵樹都是人工種植及灌溉。的確,開車出城沒多久,就能看到這個國家的自然原貌:一片荒蕪的沙漠。3 G+ h" x: I7 v O: N& j& r
, j2 \+ G+ V6 Y: D Q+ ~- X0 T5 n2 Y5 j* x
雖然一片黃沙滾滾,但我們仍不時在路上看到溫室及花田,向日葵、玫瑰花,奇蹟般地挺立在四十度的高溫下,耀眼地盛開著。更吸引我們目光的,是一條延伸到沙漠深處的水管。# R; B0 e4 p0 R! U
4 y7 d8 I# _/ k$ A! b: `9 T5 w
) N% M$ X0 h* b2 @故事,就從追尋這條水管開始。$ [5 q7 g5 z/ ]* j
# V( u1 e6 g+ M
7 f9 u; `8 {% G& ?" O4 m% x8 ~# K4 u「上次下雨?我不太記得了,大概是去年吧。」站在帳棚外,酋長努力護住頭巾,身上的長袍只能任其被風吹亂。在他背後,一萬平方公里荒漠── 內格夫沙漠,正被焚風侵襲。
7 O9 [/ O2 m( ~7 R6 ^! i, m& N1 v* _) L) t3 y# A
! ~1 _# E$ \ O
六月,這片大地就被四十度的高溫烤得焦黃,站在烈日下,連呼吸都覺得困難。阿加爾︵Khalid Aljaar︶是以色列南方一個游牧聚落的酋長,他所維護的綠洲,地下水已經枯竭。「水從哪裡來?」他轉身朝向北方,指著一條水管,水管是從看不到盡頭的荒漠延伸而來。我們就是循著這條水管,找到這片人工綠洲。) a) F7 F% A6 L4 p3 b) I. R" ?
8 m9 T/ }4 V8 b- U0 k+ P* h D' G& K
! L. M) r- E6 I「這是我們的血脈,沒有這條水管,就沒有這片綠洲。」他說。
9 F7 [( d) O0 M9 _1 J% G; W: w/ m* N/ d
( \: t$ R* s' K9 @6 |+ g這裡是以色列,國土有七成被沙漠覆蓋,據以色列國家統計局資料,以國境內的年平均降雨量只有十二億噸,相當於台灣平均一星期的降雨量,但無論是農業、民生、工業,以色列卻鮮少出現缺水危機。
J0 X/ h3 \) l: F
% C5 ]2 ~4 q- k
* U5 ?) H) L. s4 u ^0 t8 f從一九四八年建國的第一天,以色列人就知道,他們必須和老天爭水。
7 S' q+ N$ Y& S以色列全境只有一條河、一座湖。一九六七年,為了爭奪唯一的水源︱︱ 加利利湖和約旦河,它不惜和黎巴嫩、敘利亞、約旦開戰,展開著名的「六日戰爭」,之後的半個世紀,為了守護這條命脈,和鄰國發生了大大小小的戰爭。當地人挖苦自己說:「我們天空落下的飛彈,比雨水還多!」2 `5 ]! s n* Z9 R# @0 U
. ]: p) I0 D7 c2 d% k* o, X
% T; r' @- m# @
但用血汗保住的水源,遠遠不夠。建國至今,以色列人口增加了十一倍,一條河、一座湖,無法支應這個國家的經濟成長與人口增加。一片不常落雨的天空、一塊留不住水的土地,要水,以色列人注定要和天地角力。% z. v+ c# W4 ^( \6 R
; G% n X7 x5 {# P' Z' l
所以,他們得用腦袋向天爭水。1 b' S& l n1 ]% Z s3 Z# C
; w. [7 g2 `$ J& Y* H* n& y0 Z
以色列有四分之一的水源是人造水,包括海水淡化、雪水融化。它的廢水回收技術是全球最頂尖,法律規定民生和工業用水必須回收供給農業。根據官方數據,以色列全國七五%的廢水經過回收處理,是世界第一,而排名第二的西班牙,回收率只有以色列的三分之一。
5 D) O7 L& |* G
\3 F% m1 T F& z2 \1 _0 y
3 c# b8 l) O h3 T ]/ x' f如今,以色列有超過二百五十家的水科技公司,從海水淡化、運輸系統到滴灌技術,光是出口這些技術和服務,每年就為以色列賺進十億美元的產值。
5 \2 q f s8 Q4 e8 P, _& c+ y這裡也是全球唯一讓沙漠面積縮減的國家。以色列有二億四千萬棵樹,幾乎所有居民都知道這個數字,因為每一棵樹都是他們和他們的父母、祖父母親手種下,而非自然生成,所以,樹下的土地,總會看到滴灌的水管,宛若一條一條的人工命脈。+ V0 V ^8 o) C+ l% B# J W
2 s0 t) U" v3 ]: z$ v, W' e) i5 X4 n9 |
$ M+ I9 L( G4 I, M6 G; f6 e3 {這是一個在沙漠裡向天爭水的故事,靠著決心、毅力和科技,以色列創造出荒漠中的水奇蹟。相對於台灣,年平均降雨總量是以色列的七十倍以上,缺水問題卻從未少過,以色列能,台灣為何不能?…【全文請見今周刊760期】
) Y' ~& n+ ]6 q
: ~8 {% e9 S# t. A( p4 I # k- ]! j( I: H. E* f0 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