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1210|回覆: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療保健] 不必要的醫學檢驗

[複製鏈接]

71

主題

1

好友

8669

積分

博士班

Rank: 8Rank: 8

文章
1757
在線時間
758 小時
回到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2-6-8 10:01:40 |只看該作者 |新文章置後
不必要的醫學檢驗        文/朱真一; l. g; H& w3 o

5 w, e+ {% v+ \" d最近美國的媒體廣泛地討論《消費者報導(Consumer Report)》今年六月號的一篇報導。那文談5項不需要的檢驗及治療。《消費者報導》在美國很有影響力,是有公信力,民眾信賴的雜誌。重要的電視台及網路跟著報導,幾個電視台新聞節目,也一再地討論。
: `+ y$ U$ Z2 }! D% I2 x' S0 g/ f5 `/ q
不但代表「消費者」角度的該雜誌,近10個醫學團體不久前,也提出一些醫師過份使用的檢驗及治療。他們除要醫師慎重考慮外,還建議消費者的病患及家屬多多質疑醫師,多向醫師們質問「為什麼」做這些診治。
& V  B8 C1 B7 o6 n1 I, }7 b3 s" T3 S3 [( \1 D' R2 O
《消費者報導》還特別說不少醫師「應該」都知道,不少的診治並不需要。特別是病人及家屬不但多掏出錢來,健康可能會受傷害(hazardous)。
: b, H/ J1 j' H+ a" s1 k3 L1 B8 F) }0 a" l0 f
台灣的健保可能都會給付這些診治,常從同仁及親友的談話或通訊中瞭解,不必自掏腰包下,病家常會要求醫師做更多的檢驗。從下面的討論,台灣的消費者也該知道,多做檢驗不見得有好處。
5 b1 S- @4 W4 ?( g9 d8 N4 l" O4 n7 M3 ?, X4 |
《消費者報導》的題目〔When to say“ Whoa! ”to your doctor〕。特別去查Whoa的字義,原來是「停止或延緩,停下來再考慮」之義,字典還說常用於「表示強烈的行動,如警告或驚訝」。強調病家向醫師表示“Whoa”(不要做)這些診治術。 2 j' e+ g$ A1 s' c

0 h8 q/ X% Z8 P3 }/ s2 j4 Z此文只討論該文中提到的醫學檢驗,原來還不全是「新」又「高」科技的檢驗。該文主要談5種檢驗:1.在例行體檢時,心臟病低風險者做壓力(stess)檢查。2.腰痛(下背痛)者做CT或MRI影像檢查。3.只頭痛但無神經症狀,做頭部CT檢查。4.手術前做胸部的影像檢查。5.無骨質疏鬆症風險者,做骨密度儀篩檢。 - Q- F' Q; C- V' W# B5 K8 Y$ \

7 N" [. u" [( R& h( S這些不少還是行之有年的診治。文章強調去看醫師時,要多懷疑一些醫師推薦的檢驗,要多問外,還懷疑專家的回答是否正確,有時要“Whoa”!。
  {8 b$ ?% e% \; A' k( C( O+ M2 Z4 M6 f5 w- I: K, l# B4 ~8 y
該文強調幾個重要的關鍵處,如低風險者,沒症狀或體檢正常,沒有家族病史等的「例行性」檢驗。很可能不需要這些檢驗,檢驗反可能造成傷害。
% ?9 ~) r! N% C) g3 K
" W. g9 _  P2 y& N心電圖的壓力檢驗,並不很準確,常因此導致其他更進一步的心臟血管CT或心臟冠狀動脈導管術等的檢查。不但增加輻射量及檢驗的副作用,更可能因此有過度的藥物治療,甚至還因此開刀。 4 ?5 T, M/ \1 M; V* i

% j$ T1 E: x! x2 p8 T* S7 x2 J腰痛的影像尤其CT及MRI的檢查,不但費用高及增加輻射量,因為上年紀者大多數都會有些變化,這些變化不是背痛的原因,醫師常以為是而進行手術治療。文中特別指出,有腰痛而做MRI的比沒做者不會好得快或好得多,但用手術治療的機會則是8倍之多,費用更達5倍之高。
9 g9 r2 Y" ]5 I2 B% |' F3 T$ ^- _- j# f* r/ y7 {) y, k
類似地,若有頭痛,很多醫師很快地就做CT或MRI的影像檢驗,只為了方便跟病人說明沒有腦瘤或其他重症,不過更可能醫師為保護自己,怕被病家控訴。 1 @5 B* h- T2 n. _' {7 |
* n, r/ b: u( j# W- a
篩檢骨質疏鬆症的X光骨密度儀(DEXA),對65歲以下婦女或70歲以下男性等沒風險的人,一樣無甚意義。篩檢出來的大部分是輕微的減少骨質,本不須治療,骨折的機會沒增加。
0 O4 i( |; _$ O. E9 O. a6 i+ n+ J2 N! g
就因為有此檢驗,只因為骨質稍減少而開始使用幾種當時認為可以治療骨質疏鬆症的藥。這類藥的最近更發現有不少的副作用,不但沒減少骨折,可能反更增加骨的疾病包括骨折,還有不少副作用,尤其各種不同的痛疼。
; E2 U1 q0 R, Y* f
- R7 J% Q6 Y& F. c: D5 x4 s那文章列出何種情況下應避免做上述5種檢驗,這裡無法一一討論。不過該文一再提到,醫師若問好病人的病史及小心檢查病人,絕大部分如CT或MRI等的影像檢查不需要。這又回到本欄一再討論,找好好問病史及做身體檢查的好醫師。
& o1 S( h+ q8 v( X# D: d( s- {; ~4 r
上面一而再、再而三地說明,一些高科技檢驗仍不能精確地診斷,有可能反導致更危險更昂貴的檢驗以及治療,好醫術仍要回到最基本的問病史及體檢。
# q& Q( \% a) U; [6 O3 Z2 M5 k: N1 j
醫師「應該」知道,為什麼還是重複地一做再做?我以前常在本欄提過的利益問題,醫師跟上期討論的廠商也一樣有「利益衝突」的問題。下次再來討論。 1 |" @, r7 q6 a: R" T$ \5 w, ^' T
+ C( v8 y  {1 v* U
(選錄自《健康世界》438期,文章相關訊息請上健康世界e學苑) ! }# s! v8 r" p& `7 b" P

, {( z: J8 c& R8 J. i4 _: s
3 h* q* t, t9 q/ r& f  K& f * q; e3 f# ?+ S  k3 P6 r

35

主題

14

好友

1702

積分

大學生

Rank: 6Rank: 6

文章
312
在線時間
469 小時
沙發
發表於 2012-6-8 10:57:45 |只看該作者
現在醫病關係非常緊張,已經不再像以前一樣互相信任,現在是病人怕被誤診,醫生怕被告,所以各項該做不該做的檢查都得做,互不信任的結果是~~病人該做與不該做的檢查都要做,費時傷身增加痛苦,醫生不再視病猶親,然後我們的健保就快要倒了......

10

主題

5

好友

1456

積分

高中生

Rank: 5Rank: 5

文章
162
在線時間
303 小時
3
發表於 2012-6-19 16:35:35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夏常平 於 2012-6-19 16:37 編輯 / m) S( E9 r( \- M8 K! q

, {3 ^( t0 Q, D- u8 r; v* U0 Z版大您好,小弟從事醫療相關工作,您轉載「健康世界」文章內容,恰好與小弟工作相關。$ J/ S& z8 v! H' C
文章是引用美國「消費者報導」,該文章(或是消費者報導)有幾項引述錯誤:; Q5 ?6 n# o* C: Y# k2 G
1、主要討論5項可避免之檢查或治療,事實上有45項(也有可能是從45項中挑5項)。  N& W* {2 d5 V2 l9 z
2、非10個醫療團體,而是9個。  _6 I5 a4 q/ x2 H$ l
3、雖然有些檢驗或治療項目列入「可避免之項目」,但是原文有列出部份嚴重疾病仍然應該要檢驗,但是文中未說明;原文也有說明對某些症狀發生從開始到某一段時間內,才建議避免檢查。* B" ^$ T- ]0 H: ]" W) |- x
; M9 @; j2 c7 w4 J- D* u9 F; @
舉例,上文5項不必要檢查中「腰痛(下背痛)者做CT或MRI影像檢查。」
* l& N1 N% ^7 L. C7 G7 G+ H0 D原文如下「Don’t do imaging for low back pain within the first six weeks, unless red flags are present.
* g7 V, t0 a( a( ~6 uRed flags include, but are not limited to, severe or progressive neurological deficits or when serious underlying conditions such as osteomyelitis are suspected. …。」* ]6 R# ^" [9 g

6 |4 W5 L) Y! m2 k  G# k以上補述 (因涉及工作內容,請勿轉載,謝謝。)

71

主題

1

好友

8669

積分

博士班

Rank: 8Rank: 8

文章
1757
在線時間
758 小時
4
發表於 2012-6-19 20:11:14 |只看該作者
夏常平 發表於 2012-6-19 16:35 * A* c% `3 I4 B3 _2 P6 [2 q: s
版大您好,小弟從事醫療相關工作,您轉載「健康世界」文章內容,恰好與小弟工作相關。: m: U" H! B+ Y
文章是引用美國「消 ...
3 Q# \# h( c% F% P8 O9 J1 E& H8 S
感謝說明,真高興有專業的人可以再給大家一些解說。+ |% [6 v9 T! h1 J
讓關心健康的大家,可以多些醫學知識。

10

主題

5

好友

1456

積分

高中生

Rank: 5Rank: 5

文章
162
在線時間
303 小時
5
發表於 2012-6-20 08:11:44 |只看該作者
free 發表於 2012-6-19 20:11 7 p' K# ~7 e2 }2 }9 H" |
感謝說明,真高興有專業的人可以再給大家一些解說。  _1 J% W; d3 y$ W- p2 `
讓關心健康的大家,可以多些醫學知識。  ...
  U: M$ {, h* S. }) K/ @- f5 a0 z
希望大家身體都健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文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論壇之立場,本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由於本論壇是以「即時留言」運作方式,所以無法完全監察所有留言內容,若您發現有某篇留言可能有問題,請通知本站管理員處理。

Copyright © 2009~2020 iBeta 愛北大. 保留一切權利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