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355
- 閱讀權限
- 4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3897
- 活力
- 11257
- 金幣
- 44043
- 日誌
- 9
- 記錄
- 37
- 最後登入
- 2017-12-9
 
- 社區
- 臺灣
- 文章
- 9422
- 在線時間
- 1428 小時
|
U, D; r( e A
8 W2 l7 s o/ ^+ z6 N) M, c: U! u【時報-外電報導】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日本311超級大地震與海嘯,
1 X/ J6 H8 X# h: x# o# J以及中東北非的茉莉花革命,使得全球投資人風險意識大增,亟思能
! u9 a! W- u' }( z8 s3 e有一種投資工具可以保護他們的資金,以免因為意想不到的終極大災$ V3 D5 A# [ G6 D+ [$ `% e
難而遭到吞噬。這樣的需求也使得所謂的「黑天鵝基金(Black Swan1 b# \$ n- \, }% d+ _; }
Funds)」在華爾街與投資界日益受到重視。/ R$ o( K: K9 I4 h# K
5 x* T) Z+ d; w0 r7 y, o; k9 F: _
金融風暴之後,許多投資人因經濟復甦而頗有斬獲,然而最近一些4 M: B, ~1 {' @5 L
事件,包括歐債危機、突如其來的巨大天災與部分地區的政治亂局,( }3 g' C/ U( L/ D# {4 j/ W
使他們開始意識到當前世界的風險遠大於過往。! T1 x- i( S, b, d; d& k2 z h
黑天鵝基金乃是根據黑天鵝理論而來,該理論是在2007年由塔利布5 Y9 T. I: R* }/ X8 k
所創立,認為一些無從預測的事情其實有其發生的偶然性。華爾街則0 M1 ^% b: M+ G" o5 H7 l4 F
認為黑天鵝基金是保護投資人免於受到尾部風險傷害的投資工具。尾
" e& F$ J0 p$ l) u$ G! R部風險一般指的是發生機率不到1%的巨大型天災人禍。
0 v6 D8 A0 X) A( X ^ 過去傳統的投資觀念是分散投資組合即可分散風險,然而2008年的% s* v* r- H+ z2 C6 ^- X& {
金融風暴卻是推翻了此一觀念,無論是股票、債券,還是商品,無一
% S4 n$ f( ^1 ]# Z/ r0 t9 o不是大受損傷。也因為如此,投資人開始感覺需要一些投資工具能夠& w% w6 m* ?' y1 q: Z/ r5 ^+ h
在終極災難下能夠保護他們的投資。
7 ]' O9 d9 W6 y" h* o K 根據專家指出,這類黑天鵝基金,不但昂貴而且複雜,在平日天下5 P3 G9 Y P1 T9 @
大平時,這類基金反而可能虧錢,但是在巨大災難發生時,他們就能
4 K0 r6 f- @4 c( }; D發揮保護投資人的作用。8 A, k) ~+ R7 Z+ i3 d5 D9 h
這類基金規模日前僅約數百億美元,在投資界僅佔一小部分,然而
, _6 e y9 @- u卻是日益受到重視,華爾街也紛紛開發此類產品。例如高盛就有一支
$ o5 s+ H2 O1 c6 v7 Y與恐慌指數相連的基金,規模達25億美元。8 q/ |: U& j- E$ F5 q
德意志銀行前交易員魏斯坦在金融風暴期間讓該銀行虧損超過10億6 Q$ i. ^& t; m. q- ~- |" {
美元,去年他自立門戶,成立一支終極災難基金,目前規模已達4億美
4 [, o( v9 l2 I1 F/ l元。他的客戶有許多都是法人機構,包括大型的退休基金。
$ F3 C4 f" Y! C# I: o# m 不過也有人認為,黑天鵝基金其實效果有限,因為這些基金都是根
1 o" Z( J/ p+ O- u$ H* Y4 V* h$ X據過去的災難所設計的,而不是因應未來可能發生的災難。(新聞來源4 C9 a g( p n/ W
:工商時報─記者王曉伯/綜合外電報導)# r. Y! B U3 L3 G* U
# ?" X. W4 V R2 {) |, Y2 L/ b* `, Z/ C9 n6 V9 ]% N
. {$ i( R% O6 W' j$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