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389
- 閱讀權限
- 50
- 精華
- 1
- 威望
- 23
- 貢獻
- 7272
- 活力
- 16704
- 金幣
- 136563
- 日誌
- 2
- 記錄
- 1
- 最後登入
- 2025-10-25
  
- 文章
- 3925
- 在線時間
- 1435 小時
|
本帖最後由 阿慌 於 2013-1-19 07:56 編輯
7 t7 d3 z) v* S! ]4 s9 m9 Q2 @d大 發表於 2013-1-17 12:22 7 z1 E n3 n3 P: T# T* i
個人分享一點心得順便與大家聊聊,若有高人指點那就謝謝啦。
8 z/ {& V: `* d* ~8 o0 P2 _+ J2 q' f: f
2年前因為新家裝潢,心裡一直有個想法,就是 ...
m" R0 }; T- ?9 K3 d% [1 E" S$ G$ A y! S
早期音響數位傳輸許多人都用同軸9 [3 T- z, N6 y8 A2 V
都認為光纖的聲音乾扁及厚度不足" ~! d' u( |3 Y4 X. V
同樣的,
[9 k3 G* a+ }. t類比訊號線許多人不敢用銀線* o- ]0 W. W- M ^! Y
覺得太亮,太扁,不夠厚/ ]$ o# }! ]4 |9 `) K
1 m5 i% q1 R6 T
阿慌早期也用過鯊魚銀線及光纖 p" P/ ~' z9 J
同樣有這種感覺
# g, M" v8 h$ j# T& `. n' x但是經過深入了解後方知! p x" U% L' W
最主要的是線材不佳% u8 O8 x! R( b" d; q" d. S
用銀線就要買線徑夠粗的,效果會很好" ~, Q9 S' H% q
阿慌裝機器,許多重要部分用銀線+ }+ T& e7 `& k' P) M
尤其是訊號佈線,則是非銀不可+ e' O0 x; x& B. E: z3 J3 B
% ?: u/ a r2 A, T, o; Z1 t5 I0 U. r
光纖不要買數位專用的傳輸線(電腦或系統)) K) U8 A0 C/ s
也不要買玻璃線(可能是行進繞射的問題,聲音很差) u, p! v# @7 b" }1 S; n" t
這些聲音都有您講的現象" ]5 W) m7 S8 ?
買一種叫"線王"的音響專用光纖,價格不貴3 `; U2 K- ^3 y0 j! [
效果卻出奇的好,台灣許多OEM線廠代工國際大廠品牌,品質好得沒話說
1 x$ P7 w3 ~+ k0 w$ W, @同軸在高頻的部分不容易飆上去,用正確的光纖卻很容易辦到
2 |* P7 m3 i0 Q# t, H O; ~5 `數位用光纖真的是王道1 A8 v. a t8 \4 Q' [! Y
不要花大錢砸線材,要將最重要的資金90%放在喇叭端
" d; X& R, c: H3 P音響除喇叭外,大都是電流、電壓的流動問題,再如何偏差,都是很小的失真 z* b) x1 \0 `! c
但喇叭卻是電磁能轉換為動能現象,1 j! r: a* f1 w. T6 g' ^% N
這種電動的轉換,除效率奇差無比外,失真差距之大與條件的不同,有著天壤之別7 h6 U( G5 p+ K4 Y v
喇叭的原理、材質與技術在50年前,已完全成熟+ }6 a [: R& E
直到現在都沒有進步,反而退步
; u+ p7 o4 h/ ]: b主要是廠商不肯花錢,按以前規格用材2 S ?0 t: P! D- x9 y: l8 p+ W
為了節減成本,就弄了一堆花招,講了許多噱頭,甚至於搞了天大的專利' Q0 [, f* b) W! ~
阿慌前些日子因為工作的關係與Beats公司(HTC耳機輸出)OEM廠商老闆專案訪談
" w. q4 m/ G. x0 E' T j" y他們有許多耳機同軸輸出專利.............但是...............(可以說,但是不能寫出來)
& B" k! ~: a9 d+ h* F" n. S4 B' D. }" M y, e/ N9 D
我們常常在換擴大機、線材,要改善音質
$ b; X/ ]# f; [1 ?& q! Z0 J殊不知卻是中了廠家商品化的誤導,以及心理作祟,
% h' I( z* z. C8 a一台台製 1萬元的擴大機(NAD),配上10萬元級的喇叭. b: y9 p$ M; z% G- G2 C
絕對比7萬元的擴大機配6萬元的喇叭,好上數倍的音質
) O0 ^' U! z- l" y% s一套音響如價格50萬,其中擴大機5萬就很好了
5 _5 e& B. s( O6 I' X數位部分約5萬,40萬就放在喇叭上,這是極為重要的分配, t* \4 Y L% O/ l6 Z' a0 {! L
- F* c5 }& c f4 q) @ ] |
-
總評分: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