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5569
- 閱讀權限
- 25
- 精華
- 0
- 威望
- 4
- 貢獻
- 427
- 活力
- 1302
- 金幣
- 6437
- 日誌
- 0
- 記錄
- 0
- 最後登入
- 2017-7-27

- 文章
- 41
- 在線時間
- 117 小時
|
pingyu0825 發表於 2012-7-26 08:47 ! q1 K6 i: n' M% A# B7 o" K N
現在的父母真難為~不過當你聽到小孩大叫"我不要"不一定是被修理.現在的小孩很有主見很聰明.我家的小孩整天 ...
# W. d: ^: M# f: e7 T* u' N6 S! Y您描述的情形近乎完全類似我家2.5歲的小孩。
% N; r3 l, G7 g! G h$ b* ^正值判逆期的她,尚未了解她的父母,無法收拾的親子關係…" X) n- b1 A& n1 t: x2 Q
後來採取了一些作法 : 同理、平復情緒、說明理由,且更多的等待與接納,耐心地教20次以上,漸漸地她更能表達她的情緒,並告訴我作這件事的理由。美好的共同成長經驗。
$ W+ ~5 S5 S& b5 O8 K, _- m d1 B, ?. Q
原本在教養小孩時,都只注意外顯的言語行為或身體動作,我轉向以孩子的情緒狀態作為主要關注核心,先處理情緒,再說明理由,耐心地矯正行為(至少20次以上)。
: L- L* Z4 A ~1 Z8 R例:預告20分鐘後要出外買東西,請準備收玩具。我不要。妳看起來心情不好喔?!怎麼啦?我們一起把玩具送回家好嗎?妳好厲害,都記得這些玩具住在什麼地方,玩具收好它們也會好開心不會走失不見,下次妳又可以和它們一起玩了。
+ ~# c: }& I7 j- H8 m. d+ s
" C# G) j9 N$ a0 X+ {+ K8 U分享 : 別再“恐嚇”你的孩子4 f7 r2 G( S7 Q% f4 K
http://www.mababy.com.tw/knowled ... id=6FE9F965604A5584) s) q& M7 K# a) c+ R* d
% ~" H$ @7 u4 O0 [* D9 P
a.當「教」養變成「叫」養
4 M- F% E- R0 m1 u) \% tb.別讓孩子成為無辜的出氣筒-CHECK!噴火龍家長特質檢測9 D, w# [8 C5 W, ^
c.恐嚇”副作用發威!
) G9 p- \7 C/ O8 T/ j(1)長期精神懲罰養成退縮人格9 A. c) R: z5 L8 N
(2)有樣學樣成了叛逆兒童
* ]: o k# `+ k$ a9 R9 X. [(3)家長威信蕩然無存
7 D7 g! I& u) s(4)親子關係淪入惡性循環
1 q5 g$ ~4 W) I& {(5)對愛產生誤解:父母在孩子年幼時不當使用威脅管教,很可能扭曲孩子對於愛的認知,誤將「愛」與「順從」產生錯誤連結。當孩子長期受到「我不乖,爸媽就不要我」的觀念所制約,日後面對親密關係時可能自願居於弱勢或盲目聽從的一方,或是當對方與自己持相反意見時,便萌生「他不愛我」的悲觀想法。 有些孩子則可能誤以為威脅恐嚇也是一種愛的表現,若以這樣的邏輯來面對親密關係,輕則造成感情破裂,重則可能衍生出家庭暴力,甚至將傷害延續至下一代。 7 ^1 Q5 Y2 m: [) G+ K
* X& g7 m1 _% V9 L3 U( Y3 _$ C
d.父母常見恐嚇語句' z m6 ^+ f5 a+ E2 p: o
(1)揍你、修理你、把嘴縫起來…
8 @7 ] G4 q% D. G: e1 X/ Z(2)把你丟掉、把你賣掉、把你送走、被警察抓走…8 ~6 a k4 e8 t/ o' a
(3)冷死、餓死、被雷公打死、被虎姑婆吃掉…
# `4 ^( D9 b' ^. w6 z7 d `(4)禁足、取消約定、丟掉玩具、沒收零用錢…. H, A2 j/ e8 T
+ X" t5 p- O& [3 t' ^e.如何作?戒恐嚇,轉個念頭更有用
6 B6 C, S" t; r+ q* ~$ T0 ]/ N2 v, J(1)情緒潰堤之際,請先止住惡言3 S$ M4 _) h2 ], s) {8 b
(2)徹底了解恐嚇所帶來的負面效應2 o. _6 J9 r' o" r$ J9 p
(3)父母的角色也需要學習與成長9 \0 z2 A) w6 E! {- B8 h, ^
(4)衝突過後重新修補關係 |
-
總評分: 金幣 + 1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