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樓主: rainbow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服貿] 這次太陽花學運 您對傳統媒體的看法如何?

[複製鏈接]

123

主題

58

好友

5642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3393
在線時間
1370 小時
51
發表於 2014-4-18 12:40:47 |只看該作者
NEWMAZDA6 發表於 2014-4-18 12:25
阿伯 !別太難過啦!
懂得道歉就是有民主素養 、素質啦!大家都是好鄰居
小弟我也被我家媽咪唸唸有詞  叫 ...

大大您言重了
其實我覺得我跟阿伯溝通的還蠻順暢的啊

一開始因為以前沒有跟阿伯交流過  所以表達習慣不同產生誤解
但在跟阿伯交談後  我明白到是我一開頭的引言引起紛爭
只是為了保留交談脈絡的原貌  所以我沒有置換  只在後面補充說明
我想阿伯應該已經諒解

我再重申一次  我開這帖的初衷很簡單
對整體社會而言  成本大家已經付出去了
我只是試圖在眾多的撕扯裡  歸納整理出些微大家可以共同努力的方向

感謝您的參與~
已有 2 人評分金幣 收起 理由
阿伯 + 1 讚~知我者非妳莫屬!很喜歡和你聊天!.
davidtso + 1

總評分: 金幣 + 2   查看全部評分

To see with the eyes of another, to hear with the ears of another, to feel with the heart of another......

41

主題

104

好友

7290

積分

退學生

文章
3844
在線時間
1863 小時
52
發表於 2014-4-18 12:52:12 |只看該作者
rainbow 發表於 2014-4-18 12:40
大大您言重了
其實我覺得我跟阿伯溝通的還蠻順暢的啊

也祝福版大姐姐妳平安 喜樂!健康 虔誠祝福
感謝主耶穌。
已有 1 人評分金幣 收起 理由
阿伯 + 1

總評分: 金幣 + 1   查看全部評分

沒想到馬千金的SAAB 9-5科技配備讓人眼花撩亂   真是像開飛機般~~

167

主題

56

好友

3813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2107
在線時間
711 小時
53
發表於 2014-4-18 13:03:57 |只看該作者
不管是  帶什麼單一顏色去看這世界,這世界就會變成什麼樣子!  管你是 綠、藍、紅、白、黃、橘.... (台灣還有什麼顏色我沒有打到的嗎)

而且在台灣的媒體生態中,為了 特定收視戶 本來就不是中立了,  就像我提出的 年代 和 annasui 說的 中天 一樣! 既然都不中立了,又何必拿其觀點來看這世界呢?

整個事件,有沒有錯的地方,一堆的錯! 有沒有錯的人,一堆錯的人!

但是每一派就只會看自已好的地方說,都不去檢討自已做錯了什麼?

民進黨 說 國民黨  30 秒黑箱  (沒錯)
國民黨 說 民進黨  霸佔主席台 ,延審查  9 個多月 (沒錯)
學生包圍攻佔立法院違法  (沒錯)
學生說政府不聽其意見,所以他們抗爭 (沒錯)
立法院政治是黑箱 (沒錯)
王、柯 是黑箱兩大黑手 (沒錯)






但是事情的面相很多,但是單一媒體,就只會報導某一面。這樣難道就好嗎? 這個就是我們所要的 民主法治的第 4 權嗎?

而這一次事件,我覺得是誰輸了:

1. 立法院旁的居民和店家輸了, 一段時間下來的干擾,連日子和生意都過不去了,完事之後一堆人拍拍屁股走人,這一些人何辜。

2. 人民輸了,相互的不信任感加重!只看的到對立沒有協調和溝通!

3. 經濟輸了,國外對台灣的經濟協議增加更多不確定因素及障礙。因為談好的事,隨時都可以變調不算!

4. 警察輸了,為了這一事件,被冠上汙名及還有人因此倒下來。



那誰贏了呢? 說真的! 我很茫然! 我看不出來誰是贏家啦!
已有 3 人評分金幣 收起 理由
annasui + 1 就是要這樣!
NEWMAZDA6 + 1 雙方兩大黨都輸的 ,真的看他們只有持續互.
阿伯 + 1 谁輸了!同感!外加~法制輸了!

總評分: 金幣 + 3   查看全部評分

熱泵+空調 新一代的選擇 ...http://ibeta.tw/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443

26

主題

2

好友

1836

積分

大學生

Rank: 6Rank: 6

文章
433
在線時間
416 小時
54
發表於 2014-4-18 18:28:18 |只看該作者
dreamsidea 發表於 2014-4-18 13:03
不管是  帶什麼單一顏色去看這世界,這世界就會變成什麼樣子!  管你是 綠、藍、紅、白、黃、橘.... (台灣 ...

ICRT  EZ news 看一下,總會比較中立吧 (04/18 10:00 am , morning news)


Former American Institute in Taiwan head - Richard Bush - Wednesday echoed
the Ma administration's concern over recent anti-China trade accord protests
- saying the protests could undermine efforts to sign trade agreements with
other countries.

Speaking in Washington, Bush also expressed his concern over the methods
employed by the student protesters who occupied the Legislative Yuan for
three weeks -- saying it has led to concern about what such actions mean to
Taiwan's democratic institutions.

已有 1 人評分金幣 收起 理由
kwbaseball2002 + 1 歐耶!

總評分: 金幣 + 1   查看全部評分

72

主題

58

好友

6266

積分

博士班

Rank: 8Rank: 8

文章
4596
在線時間
677 小時
55
發表於 2014-4-18 19:43:18 |只看該作者
所以只是"could"不是"should"呀...報導內容也是端看民眾自己怎麼想囉~~~
不因理想遠大,步履維艱而放棄
Keep forward till democracy completed

4

主題

0

好友

742

積分

國中生

Rank: 4

社區
當代
文章
423
在線時間
170 小時
56
發表於 2014-4-18 22:39:58 |只看該作者
網路學運 媒體走到分水嶺

【聯合報╱蘇蘅/政治大學新聞系教授】
2014.04.06 03:36 am

土耳其最近剛結束地方選舉,為了擔心網路社群的反對聲浪,政府陸續封鎖推特和YouTube,認為一連串蜚語流言或抹黑將對年輕選民產生影響,下禁令阻止網路散播不利於執政黨的影音,直到前兩天最高法院判定違憲,推特網站才逐漸解禁。這件事凸顯了網路社群的重要性,甚至會影響政權更迭。

歐美社會近年出現一波波學運,儘管有人用「世代」作為群體劃分,認為這是一種不平而鳴的青春浪漫,但有人也主張學運降低人與人之間理性溝通的可能。

但是從傳播角度來看,這種傳統媒體挾帶新科技的影響,已經不能讓不同世代的人視而不見。

無論是二○一一年在美國爆發的「占領華爾街」運動,以網路召集示威者,竟能延燒全美一百多個城市,甚至其他國家;同年,以社群媒體聯絡動員的「智利之冬」學生運動,召喚成千上萬學生在首都遊行,霸占學校,要求對教育體系大刀闊斧的改革,成功喚起社會其他階層的共鳴。

這些以學生為主體的社運,有些成功,有些失敗,但因為更善用多媒體平台、新聞網站和社群網路的綜效,展現驚人動員力。

台灣網路滲透率高,智慧型手機使用普及。去年調查顯示,智慧型手機使用者九成使用手機上社群網站,依賴率為全亞洲之冠。此外,台灣每天約一千萬人次上臉書,活躍度為全球第一。從這次學運可以看到,學生有能力把「按讚」轉換成行動力,台灣政治傳播確已步入新時代。

這次學生占領立法院,社群媒體高度發揮動員力,除「黑色島國青年陣線」臉書按讚人次已超過卅萬;網路轉貼分享服貿圖解、如何說服父母的說帖、民主講堂訊息、警方動態等,訊息隨時更新。顯示年輕世代正像國外學者所說,已從傳統「負責任」的公民,變成要求「自我實現」的公民;非傳統政治參與和數位的意見表達處處可見,主流媒體的議題設定很難封鎖年輕一代在新媒體的真實聲音。

不過學運雖然出現許多非傳統媒體的動員,現實世界和網路也出現更多噪音、虛實交錯的雜訊、懶人包等對立的資訊與議題操縱現象。

另外,有些新聞網站幾乎每兩分鐘就發即時新聞,原已帶藍綠色彩的新聞台為拚收視率,一味加深既有立場播報新聞,極度壓縮記者取得資訊的深度,更限制民眾思辨事實的能力。

而記者因所屬媒體不同而在採訪報導上各取所需,連各媒體反映的民意都兩極化,把政府對學生、執法對違法、支持與反對、國家機器對公民不服從等種種衝突放大處理,當成新聞和民意的燃點,結果是夫妻反目、朋友絕交屢見不鮮,問題得不到解決,社會普遍陷入一片焦慮。

美國批判媒體的FAIR雜誌四月號專文告訴讀者什麼是「媒體偏差」(media bias),它說,消息來源不夠多元、只從片面的觀點報導、對待事物有雙重標準、以及不挑戰特定消息來源的意見,就叫「偏見」。

以此標準,台灣有些媒體不但有偏見,充斥激情報導,還缺乏對問題反省的論述,無怪最新BBC中文網說到服貿爭議「已經撕裂台灣社會」。各種媒體資訊量空前豐富,品質卻參差。表面看來引起更多人注意服貿,但占據版面最多的內容是對立而不是對話與共識。

貝佐斯買下華盛頓郵報時說,沒有地圖在手,不易規畫前面的道路。社群網路運用,在傳播上無疑是極強的工具。但是,我們要給它什麼樣的地圖呢?

全文網址: 網路學運 媒體走到分水嶺 | 民意論壇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X1/8594548.shtml#ixzz2zFUrHwP3
Power By udn.com

4

主題

0

好友

742

積分

國中生

Rank: 4

社區
當代
文章
423
在線時間
170 小時
57
發表於 2014-4-18 23:09:37 |只看該作者
央視抹黑台灣學運 學者:別有政治意圖

【大紀元2014年03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徐翠玲台北報導)
針對央視醜化學運、稱學生為暴民,中正大學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傳播學系副教授胡元輝30日表示,「一點都不意外」。中國媒體沒有一個是真正民間媒體,比較開放、開明的媒體,最近都遭遇非常多的壓制,媒體工作者想發言都會受到牢獄之災或開除命運,像央視這種標準的喉舌媒體,做出這種抹黑報導,當然是別有居心、別有政治意圖。

而學運在台灣也遭到媒體汙衊、抹黑,胡元輝指出,反應記者們有特定意識型態,他們受過去學習訓練、報社組織或電視台組織影響,報導時被保守落後框架限制。更嚴重的是因為報社、電視台老闆,背後政治、經濟結構限制記者發言,使得他們不敢說出真正的聲音,導致學生、抗爭民眾被抹黑為暴民,這是非常嚴重的媒體結構問題,應該正視。

媒體本質是公器,應該成為公共論壇,讓所有意見都能在這公共論壇上表現,但台灣媒體非常缺乏公共政策報導。

胡元輝說,娛樂化傾向、認為羶色腥化才有收視率、閱讀率,使得媒體平常就失職。學運的發生,媒體應該檢討平常就沒提供論壇機會,讓各種意見在公器上做討論、辯論,事件最後爆發,「媒體沒有責任嗎?」所有媒體工作者,特別是媒體老闆們應該好好思索。

胡元輝認為,媒體應針對學生的訴求、民眾抗爭好好進行分析討論,而不是不斷地報導表面性現象、花絮性質,如穿什麼衣服、誰做什麼事。媒體是第四權,應該用分析結果監督政府,點出政府有問題、失職之處,媒體不做或淪為對抗性情緒,也是媒體的失職。媒體應該建立交流平台,讓所有人在媒體上共同討論,而不是單元性的一直放送,這也不是國家之福。

政論節目現階段有些發揮了功能,把某些真相傳遞出來,但整體而言政論節目不稱職,已流於情緒性展演、政治表演或娛樂性表演。名嘴應該思考更大的責任,電視台也應了解,不是把情緒發洩、把問題做表演、展演就好,應該把問題的本質找出來,盡情交鋒對話,同時告訴政府官員來面對問題。

另外,胡元輝指出,服貿協議簽定後,兩件事足以讓人憂慮:貨物協議、政治協議,這些都牽涉非常重要的人民福祉及台灣主體性問題,如果馬英九在這些問題上展現極大妥協,後面所有的談判,都會落入中共圈套。馬英九認為兩岸關係紓解就是他個人的歷史定位,甚至有人認為他想藉馬習會,來創造個人的歷史定位。個人歷史定位一點都不重要,台灣的未來、中國大陸人民的福祉,這才重要,而以個人的歷史定位賭上全台灣人的幸福,「對不起,我們要say no」。

http://www.epochtimes.com/b5/14/3/30/n4119266.htm

4

主題

0

好友

742

積分

國中生

Rank: 4

社區
當代
文章
423
在線時間
170 小時
58
發表於 2014-4-18 23:37:23 |只看該作者
學運媒體亂報?學生選擇自己來報

本新聞由新新聞提供

文/李又如

學運延燒期間,有些集結在立院的學生,最終從抗議的行列走了出來,站到一旁,變成媒體。

「我不知道要相信誰,所以自己到現場來,嘗試將我眼前的事情告訴我的朋友。」文化大學新聞系的尤騰輝說。占領立院的那晚,除了各家媒體飛奔而至,發送即時新聞,社群媒體也沒安靜到哪裡,一則則圖文,來自現場的「朋友們」。

尤騰輝說,「臉書的演算法就是如此,基本上你看到的都是你想看的。」結交好友必須「確認」,按讚、分享也都是主動行為,臉書上每一個朋友都是你信任的資訊來源。

「第一時間只是想帶記者證好像比較安全。」尤騰輝笑說,一開始也是在最前線和朋友一起衝撞,但後來他號召同學一起前來現場「報導」,即時將完整的資訊發布在「文化一周」臉書上,「沒辦法,」他說,「當別人罵記者的時候我會覺得好像也在罵我。」

主流媒體常忽略的新聞倫理,卻在這一群學生身上實踐。

「台大新聞E論壇」在三一八學運行動至今,從原先只是發表成果、張貼作業的平台,躍身為現場的通訊社,粉絲人數也在短短的幾天運動中,突破十萬。銘傳大學新聞系的林明怡說,「他們是我在這個期間最相信的媒體。我也有到現場,而他們報導的東西,跟我在現場看到的一模一樣,才建立起信任。」

台大新聞所彭筱婷說,原先只是跟同學在反服貿晚會中寫作業,沒想到後來演變成占領立院活動,一開始她只在自己的臉書上發即時訊息,三月二十日以後,同學們紛紛到場,甚至,政大、師大、中正都有人加入,形成一個八十多人自發性的報導小組,她說,「我們的優勢,就是我們在現場。」

從窩在路邊、到有了四散各地的「據點」,為了克服網路訊號,他們向「全球一動」租用基地台,碰到問題、解決問題,彭筱婷說,「一切真的都非常臨時。」而人數越來越多,如何確定報導正確性?行政院流血鎮壓事件,是台大新聞E論壇同學難忘的一夜。

「我們接到消息說鎮暴水車的水柱裡面含有辣椒水。訊息發出去之後,有人說有、有人說沒有,我們也很緊張。」彭筱婷說,「後來許多回到據點的夥伴都說沒有,不管是不是真的,我們趕緊先發出道歉啟示,並派人親自去行政院醫護站確認。」

「辣椒水這件事情涉及主觀感受,我們倒是在醫護站得到一個消息:警察在手上塗綠油精攻擊學生的眼睛,在場的醫師也確認沒錯,我們才發。」彭筱婷說。

經過這一夜,臺大E論壇的同學內部對資訊正確與否有了更謹慎的要求,一定經過反覆確認才發,「這是我們絕對不能再犯的錯。」彭筱婷說,「運動現場總是很混亂,群眾又很依賴我們的資訊,做一個負責任的媒體,不應該發這種消息。」彭筱婷說,「我們不能對不起相信我們的人。」

在運動現場,兼顧正確性、即時性,以及收視率,這一群學生,給大人們上了重要的一課。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 ... ew/20140402/371885/

49

主題

27

好友

1919

積分

大學生

Rank: 6Rank: 6

文章
537
在線時間
330 小時
59
發表於 2014-4-19 00:29:51 |只看該作者
      媒體已被學運亂了二十多天了
      這段時間社會發生了多少需要我們更關心的事情
      沒人報!
      有多少需要幫助的社會底層聲音其實更值得我們去關心
      沒人報

      所以我選擇新聞都不看

      只看影集, 國家地理頻道, 動物頻道 TLC
     
      致少這些會讓我開心一點, 多長點知識,多點時尚觀念

      台灣要媒體中文 很難

      我想在國外也應該差不多相同

      事情都過去了 咱們就開開心心的過日子

      別把這些放在心上

      該去深思的人讓他們去深思,因為我不想動腦
      想去分化的人就去分化吧, 我想台灣人應該沒這麼笨才對

4

主題

0

好友

742

積分

國中生

Rank: 4

社區
當代
文章
423
在線時間
170 小時
60
發表於 2014-4-19 00:30:01 |只看該作者
【學富五G】失能的媒體與興盛的公民運動!

http://sophist4ever.pixnet.net/b ... B%E5%8B%95%EF%BC%81

是說台灣其實是一個很奇妙的地方,電子媒體極端發達,但是新聞台卻幾乎沒有國際新聞,對於重大公共議題也少有深入報導,但是若因此以為台灣是個社會運動不發達的國家,那又大錯特錯了。每一天,你都可以在網路上找到針對各種議題的抗議連署與深入分析文章,甚至還會有熟知內情的人士在批踢踢上爆卦,讓想要跟進議題的人可以快速的獲得各種資訊,輕鬆的加入各種公民運動之中。隨便舉個例子,這個禮拜有空的人,可以加入反核二廠開機的緊急連署活動,可以參加聲討遠通的行列,可以關注反中科搶水自救會的訴求,可以一起反對旺中併購中嘉集團。如果這樣還不夠,那還可以獻身長期性的社會運動,如參與推動無核家園,反都更惡法,補正公投法,反對美麗灣開發案等。你可以選擇在網路上的當鍵盤異議人士,也可以真的走上馬路與警察對峙,當個貨真價實的社會運動者,台灣從來就不缺讓人綁白布條抗議的議題與組織。如此興盛的公民社會,與如此失能的電子媒體,強烈的對比,實在非常耐人尋味。


合理的解釋之一,就是網路的興盛與成熟,讓各種媒體都變的「小眾化」,連電子媒體也不例外。雖然電子媒體的時效性遠比傳統報紙還要高,但是與網路相比卻仍然是略遜一籌。報紙更新消息的速度是以每日為單位,電子媒體更新報導的速度是以幾個小時為循環,但是網路卻是以分為單位,更別說網路的互動性與參與性,遠非一般報紙與傳統電子媒體可以比擬。在這樣的情況下,願意關注某一個特定議題的人,都會選擇以搜尋引擎與社群網站來查找相關資料與獲得最新的訊息,傳統的報紙與電子媒體囿於平台的特性,加上擁有查證消息來源正確與否的壓力,反而成為了資訊傳播的最末端,通常要在網路消息已經廣為人知後,才會跟進報導。因為有這樣的時間差,傳統報紙與電子媒體慢慢失去了某些社會議題的主導權。久而久之,這些傳統媒體報導社會重大議題時,就只能跟在網路之後,也逐漸地失去了市場性。於是早就面臨網路媒體強大競爭壓力的傳統新聞媒體,就只好選擇去擁抱另一種比較被動的閱聽者,也就是本身比較不關注社會議題,較少從網路獲得即時新聞消息的群體。

但是這些比較不關心社會重大議題,比較被動的閱聽者,其閱聽偏好通常也比較軟性,也就是喜歡美食情報、娛樂消息、明星八卦、名人誹聞等,當傳統媒體逐漸發現,他們過去的主要閱聽族群在網路的競爭下早已經大量流失,剩下的閱聽群眾,已經大都是被動型的閱聽者時,傳統媒體為了生存,當然會開始選擇投其所好。再加上台灣社會的藍綠版圖分明,政治議題無論如何都會得罪另外一半的閱聽者,而內部又有專業八卦媒體虎視眈眈,不斷搶食市場,外面則有得罪不起的中共,隨時監看著台灣的媒體。傳統新聞媒體在這樣的環境下,會選擇軟性題材來討好容易討好的觀眾,也就不讓人意外了。只是在這種惡性循環下,台灣的傳統新聞媒體其實已經慢慢失能,幾乎完全失去了深入報導議題的能力,除了極少數的特例外,已經很久沒有看到傳統新聞媒體獨立去追蹤挖掘重要的社會或政府新聞,記者淪為美食情報特派員,或被譏笑只會抄襲網路新聞,「記者」在台灣竟然還變成了一種很不堪的負面名詞。

只是傳統新聞媒體必需要瞭解一件事,一個新聞媒體的信譽與其市場絕對是互為因果的,一個新聞媒體如果不能被尊重,那即使在短期內可以靠某些招數來刺激收視率或閱報率,但從長期來看,還是會流失最重要的中堅閱聽者。人是很奇怪的動物,雖然會想在下班後看一些休閒娛樂的消息,但是他決定一個媒體值不值得他尊敬與信任的關鍵,還是取決於這個媒體在社會上所累積的地位。目前完全參透這個道理的報紙就是蘋果日報,雖然這份報紙多年以來每一天都以極度聳動的頭條新聞來刺激銷售量,但是卻聰明的開闢了一個「老總手記」的專欄,為自己的新聞選擇判斷做辯護。如果你不看這份報紙內頁的八卦新聞與清涼照片,每天只讀這個專欄,你還真的會認為這份報紙充滿了社會關懷與道德責任。雖然用「寫真女星紅了以後想要穿回衣服」這樣的比喻有點不倫不類,但是這份報紙至少非常清楚自己在作什麼,並且認真努力的在「市場」與「讀者的信任」之間作平衡。蘋果日報能從八卦小報變成為台灣的第一大報,不是沒有原因的。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文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論壇之立場,本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由於本論壇是以「即時留言」運作方式,所以無法完全監察所有留言內容,若您發現有某篇留言可能有問題,請通知本站管理員處理。

Copyright © 2009~2020 iBeta 愛北大. 保留一切權利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