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39
- 閱讀權限
- 50
- 精華
- 5
- 威望
- 13
- 貢獻
- 8744
- 活力
- 118
- 金幣
- 30592
- 日誌
- 0
- 記錄
- 52
- 最後登入
- 2017-7-8
  
- 文章
- 14668
- 在線時間
- 2248 小時
|
本文章最後由 寧靜海 於 2010-12-14 15:44 編輯 . r* O, a5 _0 e& Q+ t8 R$ O6 B/ n# c4 A
palapalaqoo 發表於 2010-12-14 15:23 4 s" B0 s6 l) K
回覆 寧靜海 的文章
) D, J7 r) q; _0 T7 c2 o ~
" [9 w6 K/ K6 r8 I" h請問一下...
7 u7 y" J x! v( b$ o假設撿到錢的比掉錢的還需要錢,那您的說法成立嗎/ `% }. H) ~' ~1 H' ?/ m
道德淪喪並沒有防礙到別人好嗎,難到我看到地上有錢,我就"一定要"撿起來還人家嗎(當然可能有人會覺得我沒品)
: @5 ^- M" M% x" T' R9 g至於3成這規定,有問題就請立法修法吧,我是贊成"強制",給撿到的人3成,這樣"有些人"才有動力還錢
% S0 s6 Z8 b# m9 o5 B" k; d而撿到的人要不要那是它家的事,如果它有道德的話就不收那3成,或捐出去,有人說收錢很勢檜,但勢檜可以讓你減少損失..
4 Q8 V; Q* r% D. A, G g( r「將別人的金錢還給對方」應該是"美德",理所當然的事情,但不是"必需一定要"# Q8 c3 s8 q9 O4 u- P1 j5 ^
現在是那婦女作錯事,把錢用丟了,那位小姐花時間把錢還給它,並收3成,結果搞得一身臭.9 B0 n' C! z8 R1 i. ?# I
以上對事而論 $ t2 a' _. _& s1 q7 u
* ^" [- `% G' B
民法第805條原本規定,拾得人對遺失物所有人,得請求其遺失物價值的十分之三為報酬。( P( Y2 {+ S" ]+ w e
; f& I# J# T/ r. {9 q8 ^
1. 即便撿到錢的人更窮,但那畢竟不是屬於你的錢,怎麼可以拿取呢?我不懂我的說法有何不能成立之處。' ?& u' G! s7 o0 R8 I# U% J
2. 道德淪喪沒有妨礙到別人,但在這個例子裡面,強索遺失金錢的3成作為報酬,其實已經造成對方家庭的困擾。 N t1 E) B3 C( Y/ B! K0 n* w
3. 看到地上有錢未必要撿,「路不拾遺」也是美德之一,不是嗎?: P$ @. f! h I1 p* @9 L
4. 關於修法問題,現在看起來有可能會修法,不過不會朝向你希望的「強制給予3成報酬」方向來修正,而是會以附加規定方式,讓所謂的3成報酬之要求權,不適用於貧窮者。另外,你可以參考律師的見解:4 ~, d6 Q# P* |) j5 F8 k7 d$ u, k
' n2 N3 g7 n& C& d
法律100分,法理學0分──這種法律系學生,可怕!
7 S* _2 N5 D- f( Jhttp://blog.rootlaw.com.tw/Maverick4832/
/ ^+ e5 e% S* k# \ ?8 E
# X0 s, s+ P# V4 S/ R 我想這位律師的解釋很清楚,基本上連法律人,或是法理角度的見解,也不樂見這種情形的發生。+ S& j X" }; I- J0 U3 r0 W' S
0 Q' N" Z: {3 n1 M; D, B
4. 另外法律上有所謂「侵占」的罪嫌,所以「將別人的金錢還給對方」這不只是美德,也是合法的行為,若不還,我想問題更嚴重。 }2 ]$ _( I7 J! L& ~, e3 Q
5. 每個人都可能遺失錢財,大家都有可能犯這種錯誤,但我想我們該鼓勵的是路不拾遺、歸還金錢的行為,而不是拿法律當令箭,扭曲良心,昧於對方經濟弱勢還強索錢財的行徑。; M o. G* Y- D" v2 h7 A
6. 請仔細看民法第805條的規定,請注意「得」這個字,實際上女學生是可以放棄索取報酬的權利,但他不顧對方經濟困頓,強索三成報酬作為不樂之捐,這種行為不只影響對方生計,也讓自己身敗名裂,何苦呢?一開始就把錢還給對方,做好事當功德,對方也感激,不是更好嗎? o8 c1 r, s+ G2 P: F- I" c
- e/ R- ^4 D) S) [ K"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