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樓主: 道明寺司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聯誼交友] 有老三峽人嗎 ?

[複製鏈接]

29

主題

23

好友

1714

積分

大學生

Rank: 6Rank: 6

文章
415
在線時間
980 小時
31
發表於 2010-5-1 13:17:08 |只看該作者
噗!!!我應該也是一輩子都是三峽人
" Y* z  q0 ]# |5 a! l9 j1 d9 V爺爺是三峽人
4 Z3 S" T& g( {( J* X  S# ^! B8 C奶奶是龍埔劉厝埔的人
" R) d$ w7 E! R' }, {9 X爸媽也都是三峽人
" t, u& k* s- \' x7 V媽媽跟道明大的媽一樣都是安坑人# |0 d& G- {6 O7 q+ ?
連嫁的老公也是三峽人
0 F* }. ?: K# G: n. a我們將來打算在北大置產3 t! {9 s9 l9 g+ C0 _3 e/ \, @* P2 y
所以應該離不開三峽了吧

124

主題

50

好友

5361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3371
在線時間
2103 小時
32
發表於 2010-5-1 13:33:24 |只看該作者
老三峽人之所以幾乎是泉州安溪人是有歷史因素的 . 當年三峽舊稱三角湧 , 吸引泉州安溪人 漳州人 客家人都有來到 , 其中安溪人最多 . 後來開始泉漳械鬥 閩粵械鬥 , 客家人被打跑 , 逃到中壢 楊梅去 , 漳州人也被打跑 . 時至今日 , 三峽除了成福地區有少數泉漳混居 , 其他地方包括柑園地區都是安溪人佔絕大多數 . 所以你只要是出生在三峽的 , 同時超過六七代以上 , 大概祖籍就是泉州安溪人了 .

124

主題

50

好友

5361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3371
在線時間
2103 小時
33
發表於 2010-5-1 13:36:00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道明寺司 於 2010-5-1 13:41 編輯 4 h7 w; z8 z" M5 n3 L  B7 o; [

: p; x7 _- y; z$ V+ b3 u有興趣了解三峽歷史的可以看這篇 : + u( ^4 o4 q3 a2 N- h3 O, P
(本篇還沒編寫完畢)/ U' V- D5 {/ j' F9 L' T

2 ?3 @' ?! S& h# h( X8 U史前時期 ~ 原民時期
# E" F! N) ^$ @" e5 M
) h2 n8 U, ^9 Q+ C台灣開始有文獻紀錄距今大約只有400年,在此之前統稱史前時代。目前為止,本鎮共計發現有鵠尾山、土地公埔、圳頭等十處遺址,經過系統特徵判斷,三峽屬於圓山文化。. z& {+ e7 W, [
$ X, ?& e. r' O1 e2 n3 S" R7 N
本鎮最早有文獻的舊名其實是三角躅,後來才演變成三角湧,乃至今日的三峽。三峽一帶的河流與山麓,在漢人尚未來前,便是雷朗族人的居地,屬於平埔族的一支,以遊耕農業與狩獵採集維生,種植小米、玉米等作物。僅使用簡單的工具,沒有引水灌溉與施肥。等到土壤肥沃度降低後,就另尋新地,故名遊耕農業。此外對於土地也沒有私有概念,為聚落族人所共有。高山上則有泰雅族人,為高山族的一支。; L. N8 r- x- G. O0 ]: ]7 ?$ S, I
: ?7 H1 n2 E. \
明朝初年 ~ 康熙年間/ K3 V+ h. x  e1 i7 o

6 G* P, s5 w( _: q$ u" u3 o據說在明代初年,鄭中貴(一說王中保)從南部步行來到雞籠,曾途經淡水河上游,看到鳶山與獅頭山之山形奇特,當時三峽尚屬未開發的原始地帶,只有靠近河岸邊的地方才有少數番族居住。荷西時期與明鄭時期,這時已有大規模的漢人移民來台開墾,不過真正開發到三峽,據文獻記載是在清朝的康熙年間。" B% W7 W7 y7 m2 I0 t
" ~9 f+ Z) g0 |# U  Y7 B  S
相傳在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泉州府安溪人陳瑜獲得開墾海山莊之墾照。早期墾拓路線,由南靖厝,慢慢開拓至三角湧。漢人來台入墾後,被泰雅族人視為入侵者,時常下山出草殺害漢人。因此對於漢人來說,開墾與防禦必須同時進行。這也是漢人選擇建立大規模聚落的重要因素,以利共同抵禦外敵。漢人以先進的農耕技術,開鑿水圳方便引水灌溉來種植水稻,生產力因而大增。為了分享用水或受糧食等利誘,平埔族陸續將原有土地或租或賣或換給漢人,久而久之,便失去其賴以生存的土地,而被迫遷族往山地。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墾戶「陳合議」請墾海山莊。
( B2 E, ]! w4 ]) s) s) K- G/ N3 \2 t9 z+ L9 M+ K
乾隆初年 ~ 乾隆晚年
1 W" \5 Y; x( ]* Y) G/ i; [
7 D# p. j' l7 d7 {# t: R乾隆初年(公元1736年)以後陸續有移民由南靖厝越過大嵙崁溪到隆恩埔開墾,三角湧漸成開墾中心。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官方於本地設龍恩租館。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庄民開挖龍恩陂(劉厝埔圳)灌溉隆恩庄、劉厝埔、麥子園等農地。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張敦仁召集墾丁、庄民倡修三角湧經鶯歌石至桃仔園的道路。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安溪人李國開,選擇在三角湧溪旁的公館尾一帶開墾。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安溪人董日旭隨後也來開拓本地,遍及三角湧、公館尾、公館後、礁溪、八張、中埔等地。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陳金定、李朝盛、董張三人倡議建造三角湧至柑園的道路,乾隆二十四年由陳金定、廖張江等續築大嵙崁經缺仔庄、中庄、橋仔頭之道路延伸至三角湧。
3 r5 [9 H  N, r8 a6 x4 ?2 N
$ W3 _8 S. B+ x在經過漫長的時間打拚後,此時三角湧的人口已初具規模,日漸繁榮。泉州人、漳州人、客家人都有移民,其中以泉州人最多,特別是安溪縣人。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三角湧、石頭溪、海山口、鶯歌石、中庄、二甲九、橋仔頭等地安溪人倡議興建三峽長福巖(清水祖師廟),供奉烏面祖師(祖師公),三角湧因地理位置適中,成為建廟所在地。乾隆三十四年(公元 1769年)長福巖正式落成,至此成為三峽安溪人的信仰中心。根據姓氏分成陳姓、李姓、劉姓、林姓、王姓、大雜姓、中庄雜姓等七股,輪值廟務,負責每年正月初六祖師爺誕辰祭祀大典。直到今天,這個傳統活動依然存在,每年總能吸引大批信徒與觀光客來此躬逢其盛。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李朝盛等人修築三角湧至橫溪的道路。橫溪地區亦有安溪人林姓、陳姓、劉姓、蘇姓等入墾,合稱橫溪四姓,到了今天依然是橫溪地區最有影響力的四大家族。/ E- s( d' p" k( D% |
3 T$ E% N% ^1 V; n
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泉州府永春縣的住民義捐興建興隆宮,供奉媽祖(天上聖母)。由當時參與的十二姓氏,依序分設為林姓、顏姓王姓李姓呂姓、陳姓、大集姓、黃姓、周姓、鄭姓等七股,每年『媽祖』聖誕日,輪值奉祀、主持慶典。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公館尾的李姓族人集資於其地創建宰樞廟(上帝宮廟)供奉由原籍家鄉的玄天上帝公神像。李姓同宗七大房之後裔為參與籌建者,每年由各房輪值祭典,訂農曆三月初三為祭典日,祭典後則開族親會並於會後宴敘,有別於他廟所沒有的宗族色彩。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庄民在長福巖右後方興建福安宮(土地公廟)。至此三角湧周邊,已有四間超過200年歷史的廟宇比鄰而居,這在台灣是相當罕見的。
2 ^- p9 X' t6 J$ X# u% l2 G* P; F' g+ B: ^- E0 }7 l
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開墾柑園、劉厝埔方面的安溪人與客家人因爭地造成閩粵械鬥,粵人敗北遷往中壢、楊梅,三角湧、鶯歌石成為泉州人村落。此後近百年泉州人與客家人、漳州人械鬥不斷。乾隆五十二年(公元 1787年)林爽文反清事變時,其部下林小文於三月十二日~十六日及二十二日連攻三角湧。住民黃日勉調眾合力堵禦,清軍亦率師來救,雙方大戰於柑林陂。可見當時三角湧已開墾發展成為一重要地區。5 Q  L# ?. e! {5 G( s

; p% d% j0 `) @7 v" q4 i三角湧早期主要產業為一般農耕,副業為山林產物。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時清廷開放八里坌港,北部商業活動開始興起,艋舺以優越的水運條件成為台北盆地貨物的集散中心,三角湧亦轉型成為河港城鎮。當時一般百姓所穿的布衣是由大菁這一種染料植物所製成的,完成後的衣物顏色為藍色,因此又稱藍染。三角湧所產的大菁可經由水運輸出到上游交易買賣,又有得天獨厚的清澈河水可供漂洗染布,帶動了三角湧染布業的興起。大菁也成為淡水河流域最早的大宗經濟作物。
' f. ^5 |1 T! X, l9 f) h. Q/ s1 j" P9 m0 H4 J
嘉慶初年 ~ 咸豐年間/ V: ~0 U! o$ `+ q) H2 m5 x

/ a* H, n* Q. e; x! z乾隆末年、嘉慶初年間三角湧地區人口與日俱增,商業日漸興盛。在可通行中小型帆船的航運優勢下,三角湧市街成為附近聚落農產品與日用品交易買賣的集散地與轉運站,碼頭位置大約就在宰樞廟前方。嘉慶初年(公元1796年)開拓臺北盆地西南中坑的陳金聲也轉移「陣地」,前來開墾八張、中埔及對岸的礁溪庄,不久黃登龍、黃再春、白明朗、蘇秀顏、劉生金、秦裕密(一說劉裕密)等相繼入墾劉厝埔、麥仔園、十三添、大埔、麻園等地區。嘉慶十三年(公元1808 年)陳茂善、陳淑綿造橫溪通往成福庄的道路。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翁添在成福種菁樹,從事製染。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三峽近郊開始從事樟腦製造。2 b/ g) p7 w; d5 E- m* A/ Z6 W

% J' J0 _. b( V4 U道光十三、四年(公元1833~1834年),桃仔園一帶閩、粵各庄械鬥,亦波及海山堡。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三角湧經成福、暗坑到新店的道路貫通。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北部四縣泉漳械鬥,混亂長達三年。咸豐九年(公元1859年)三角湧、員樹林、龜崙口、桃仔園、埔仔等處泉漳械鬥,同年九月新莊、枋寮,擺接的泉漳再起械鬥,三角湧、成福相助泉州人擊退。直至三年後,咸豐十一年(公元1861 年)清廷派兵鎮壓,械鬥才停止。械鬥結束後,三角湧、柑園一帶除成福地區有泉、漳人混居外,其他地方幾乎為泉州人所居住,安溪人在三角湧的地位也更形穩固。

124

主題

50

好友

5361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3371
在線時間
2103 小時
34
發表於 2010-5-1 13:36:42 |只看該作者
古今地名對照6 c: f8 G2 x2 y3 g" T& X
" _1 @. ^+ [  {
    * 鵠尾山 : 位於三峽鎮溪南里
) Z, P: U& W$ L. M0 o  F9 B! e    * 土地公埔 : 位於三峽鎮嘉添里第八鄰
+ H# `& E0 y7 _7 q5 Q    * 圳頭 : 位於三峽鎮圳頭里
5 X: I4 ~& V: C' j' d' T/ {    * 三角躅、三角湧 : 三峽鎮1 M) Q9 g, G2 K3 j
    * 雞籠 : 基隆
- A& C% p: Q# P% b1 E7 J    * 海山莊 : 三峽鎮、鶯歌鎮、樹林市為其範圍
& n7 P, _  z' Z( m3 H- b  }+ N    * 南靖厝 : 鶯歌鎮南靖里: \7 q* ]/ W& {* O5 o* X2 q
    * 大嵙崁溪 : 大漢溪
# R4 I+ F! u$ l. R; \4 l9 ?  `    * 隆恩庄、劉厝埔、麥子園 : 均位於三峽鎮龍埔里* [( _" E' C+ _, d1 h
    * 鶯歌石 : 鶯歌鎮) n& E* s4 U) k( N1 P
    * 桃仔園 : 桃園縣
0 h* W. L0 S1 q3 d# W+ f    * 公館尾 : 三峽鎮秀川里
% ~/ d( H  C. D" W9 v& w    * 公館後 : 位於三峽鎮永館里
5 U; _" S( J) M    * 礁溪 : 位於三峽鎮礁溪、介壽、中正、安溪四里
8 Q% n; {' \) D1 z8 u    * 八張 : 三峽鎮八張里
, p7 [  p& ]3 ?, ~3 m    * 中埔 : 位於三峽鎮中埔里6 Q& U8 G9 Y) d: l. ]5 e% K
    * 大嵙崁 : 桃園縣大溪鎮
5 C$ j$ a0 D) Y5 f4 H/ v    * 缺仔庄 : 位於大溪鎮瑞興里
% \7 u6 r, W  `8 O: K    * 中庄 : 位於大溪鎮中新里5 H# T5 k* u+ T6 l; L/ A
    * 橋仔頭 : 位於鶯歌鎮二橋里# Y" q( x7 F& Q8 B3 w2 c/ O/ a* E
    * 石頭溪、海山口 : 位於樹林市
6 F, ^; v( t3 j) k% K+ f    * 二甲九 : 位於鶯歌鎮: O8 J* K( R1 }2 M. @9 E5 J
    * 橫溪 : 三峽鎮溪南里與溪東里、溪北里各一部分7 R; o$ K% ]/ Y/ K
    * 柑林陂 : 位於土城市2 S. p2 B" W& h1 J6 k) V
  S1 U5 F, E* B- B% O
& q) u0 k$ {+ v9 R& h2 f# U
    * 海山堡 : 原海山莊升格而成,三峽鎮、鶯歌鎮、樹林市 + 大溪鎮為其範圍
) l2 [/ d3 ~- C" w+ u8 N, k9 ~$ A    * 枋寮 : 位於中和市2 R7 n" e* Y9 c! ?  R+ t# C# r- D
    * 擺接 : 板橋市

92

主題

18

好友

3283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2491
在線時間
436 小時
35
發表於 2010-5-18 14:08:40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鬱金香 於 2010-5-19 08:34 編輯
4 P4 ]# ~& |+ q% a- n
+ J' P" k; H6 c( q% Q: f每次去 民生街  復興路   文化路時* U! ]8 \3 H& X* O( |" f' e4 m

. r. Q4 g  ?* N; j  k偶而會看到7 C6 K1 `% j+ T, B
一位怪怪人
) v4 ?8 _7 z/ r1 |) B有次跟我要錢# g: l; Y  R7 z  S" s6 H
嚇到閃到超商
  S& J( _- A" t3 v8 R3 U. x然後他繼續跟別人要$ u& X5 G3 L/ h4 E) ^( L7 Z" B
7 @- L! q$ ~. }! b, [
每次拿著塑膠袋  在吸
5 F$ S; Y) p$ I+ R: A0 N/ p( l9 t
% V2 \4 ]. G1 }0 ?9 u' z今天又看到了
4 d& s) {( \6 e- l3 ^4 D. n5 f/ O9 ]4 x! ]) i
圖二
2 r0 k6 j# g6 R. ^( V! B7 @, @& p, N1 s/ q4 U9 B
晚上刪除圖二圖片

本文章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環保最重要的觀念就是簡樸,簡樸一點過生活,就是生活環保.
走路健康鍊身更可修行鍊心,快走驅遣妄情慢走發慧習定
任何狀況下,都要照顧好自己的心,保持內心的平穩與安定,就是心靈環保
只要自己的心態改變環境也會跟著改變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好與壞

132

主題

67

好友

5999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2874
在線時間
1594 小時
36
發表於 2010-5-18 14:48:07 |只看該作者
我是在三峽出生,板橋長大,
- C* u$ Z2 c* m祖先由福建安溪到三峽,我是第七代; Z' S1 Q) H4 `3 i8 [, u# f
老街左邊第二間的林珍興和一旁的林源興染坊,% L5 j3 p, a1 C; y
就是我的祖厝,也是我的出生地
1 E2 s1 Q* u) }% T9 q以前祖先是開染坊的% R1 D' j. ^2 {8 z- Z- ~

3 F& ^8 t# T5 t6 n( }三峽的早期移民幾乎都來自安溪! i3 F: F! f5 |/ ~
安溪是大陸茶鄉,鐵觀音也是由安溪發源來台
) R* c3 B& @. ?! G! X' q所以幾乎台灣早期種茶的地方淡水,北投,景美,木柵,汐止,新店,三峽,等地都有安溪人的蹤影(台北盆地周遭)
9 l9 c. O  |. C# z- I# G) B* }安溪人出沒的地方也幾乎都有祖師爺廟{淡水/萬華(艋舺電影中的廟宇),三峽}

0

主題

0

好友

71

積分

幼稚園

Rank: 2

文章
117
在線時間
23 小時
37
發表於 2010-5-18 16:43:54 |只看該作者
我媽也是安坑人耶 ! 歡迎來特區住阿 ! 市區總是比較熱鬧 , 不過安坑養老還不錯 . XD2 b# x6 G, Y* ~8 V% s0 }  m) o3 F
/ b' A4 q3 Y" r9 q* n/ w0 O

. A, y  G3 o% Z# y  g  `/ }3 Q6 |2 u
) g* [2 ?0 O+ n7 w4 m丟阿 ! 老ㄟ攏馬卡愛低ㄟ古市區 ~~! u' g$ A$ |' P
2 ^: R- T) a% Z: l5 m/ Y% }

  _1 H. Q! e8 D1 N& z7 S
* i& t1 a0 }! [2 A0 c% q三峽的田橋仔真多 ==+ ...
2 ~! ~6 m: V0 Y+ i/ K2 z道明寺司 發表於 2010-2-2 20:25
- l/ x  f1 T0 R( Y( M. d4 q/ P

' q- x/ T# Z  z, y6 B" G7 F* S三峽的田橋仔真的很多...不過似乎買北大的不這麼多?

0

主題

0

好友

71

積分

幼稚園

Rank: 2

文章
117
在線時間
23 小時
38
發表於 2010-5-18 16:45:53 |只看該作者
古今地名對照
0 c% B6 m, o- Q: f0 u' r3 _9 \+ i; ^& i. d' n( I
    * 鵠尾山 : 位於三峽鎮溪南里
7 J7 I& I' ^( ~7 Z! h4 q    * 土地公埔 : 位於三峽鎮嘉添里第八鄰! {% w% M7 L6 _5 y2 E9 A4 S$ t
    * 圳頭 : 位於三峽鎮圳頭里1 [  E8 k7 s- c9 Q- ~& n
    * 三角躅、三角湧 : 三峽鎮. w$ q! j  y4 p
    * 雞籠 : 基隆( M8 Z; v1 J. E  g2 }2 ]
    * 海山莊 : 三峽鎮、鶯歌鎮、樹林 ...* z, j, F( ~* K8 E; B* f& W0 N
道明寺司 發表於 2010-5-1 13:36

) E( L# Z5 ^0 i  |* ]; e' P6 M" ^
! H* c/ K5 \2 q0 ]! F* _% p4 R: F資料打哪裡來的阿...我爺爺可能都沒你詳細...

124

主題

50

好友

5361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3371
在線時間
2103 小時
39
發表於 2010-5-18 17:10:52 |只看該作者
資料打哪裡來的阿...我爺爺可能都沒你詳細..., z, ?3 w8 ~7 D0 ^% M
娃娃 發表於 2010-5-18 16:45
! A2 @2 J! Q4 Y2 R% ?# u& I5 {

2 L/ S2 Q6 R/ V; v! V+ M2 h網路找就有了 , 我只是比較有興趣 , 所以知道的比較多 . 9 F" C  q1 M& R5 D) l) w0 x$ [
$ a& @# Y+ x( ?) E3 ~
世居三峽 , 怎麼能不對自己故鄉多了解呢 ?

124

主題

50

好友

5361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3371
在線時間
2103 小時
40
發表於 2010-5-18 17:17:24 |只看該作者
三峽的田橋仔真的很多...不過似乎買北大的不這麼多?
$ z6 G5 v+ _4 X/ {/ D2 w1 d1 o娃娃 發表於 2010-5-18 16:43
1 J: f- r5 [' }1 d( d

' ^* a- h: z% A% T/ q2 z6 `因為很多三峽人還是瞧不起北大特區 , 一直在三峽最精華的舊市區不然就是三樹路這坐擁一片田的 . 對他們來說 , 買北大特區要幹嘛 ? 又不想住大樓 ~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文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論壇之立場,本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由於本論壇是以「即時留言」運作方式,所以無法完全監察所有留言內容,若您發現有某篇留言可能有問題,請通知本站管理員處理。

Copyright © 2009~2020 iBeta 愛北大. 保留一切權利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