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3968
- 閱讀權限
- 45
- 精華
- 1
- 威望
- 4
- 貢獻
- 5323
- 活力
- 130
- 金幣
- 7068
- 日誌
- 0
- 記錄
- 295
- 最後登入
- 2016-5-26
 
- 文章
- 7343
- 在線時間
- 1240 小時
|
本文章最後由 evalee 於 2011-3-4 14:33 編輯
* C" a2 h9 o' L e- B- a( \
- M& H9 t: `4 X( k, ?: x! C$ q6 w如果政府課奢侈稅是為了把稅收拿來挹注公共建設或照顧弱勢,而不是莫名其妙弄掉或自肥,背後有平均正義和分配正義的考量,我很贊成。但是課徵項目中,把第二棟房子列為奢侈品則相當怪異,如果要買房子給兒女結婚用的,甚至養老出租,貸款成數還會受限制,政策恐怕已經脫離民情。
0 |) C/ ^- x) z" A$ ?, e# h- f
j7 J* s) _2 p政府為何不想一想?人民為何如此不安,想盡辦法炒房炒股? 根本你的建設南北失衡,人口大量向北部遷徙,造成資本人口過度集中;退休以後呢?留德回國的老師說,<有些歐洲國家,退休以後政府加上雇主,供給受雇者退休前7至8成薪水,這是比較好的社會制度>。9 P$ p0 o/ x4 p
. m0 Z# h4 s: F5 V( _; S: s9 j那若加上自己有一棟房子和健保制度,養老根本生活不成問題,也不用擔心父母或下一代,因為他們只要認真工作,自然也有政府相同的福利;反觀台灣,我們退休以後每個月拿6000國民年金,能做什麼?即便有很好的健保制度,但是物價一直漲,水電油 管理費 其他各項費用都要支出,看病也很多不在健保給付之內,有時還要加上看護費用,如果租房子的,還有房租......請問政府,誰不想炒房炒股炒基金,獲得經濟上的安全感?每個人上有父母下有妻<夫>小,加上自己,生活費加上退休金,誰來幫忙?
_, [+ @) H% l7 u9 J: O- q1 Z Z- T重點是社會福利制度弄好,讓人民老的時候有起碼的人性尊嚴,公共交通建設建構好,大家自然往其他城市移居,衛星市鎮變成居住生活重心,中心市鎮變成工作地,兩邊的房價發展慢慢平衡。5 h$ s& v8 R% m# _6 \( A# `+ V+ S
7 S+ |- Z, e, I) R
奢侈並非原罪3 }6 V! y1 l8 I' [3 M
我們是資本主義,不是完全社會主義,狂打奢侈稅也要有限度,鼓勵有錢消費,也適度能促進中下游產業,也讓人有往上爬的動力,有錢也不是原罪,但基於取之社會也要適度回饋社會的美德,政府可以委託辦理大型慈善晚宴<這在國外很常見>,邀請國內外名人,讓有錢人追求時尚社交,可以上版面,順便捐錢回饋社會。願意掏腰包捐錢和被課稅<別人主動伸手從自己荷包拿錢,不拿還會被行政強制執行>的感覺,差別很大。
' V5 A1 d# h! ~, s: h! d& [0 h. d4 m
現在台灣已經M型化,短期很難逆轉,我覺得社會要創造一種氣氛,有錢很好,但假設願意溫飽之虞,把錢捐助弱勢,建設社會,更好更值得人尊敬。與其拿刀架脖子要人拿錢,還不如建設一個大家願意分享的社會現象,或是舉辦大型賽事,邀請名人帶頭捐款,讓有錢人自發捐款,也得到宣洩管道,漸漸的,慈善也會轉變成一種事業。
: n. p8 m' x7 K) e' G- H) }$ S- ^: b K$ [
現在內需缺乏,像捷運設校等等都要大量金錢,與其讓外資進出股匯市,有錢人有錢沒地方花,政府你不如發行公債,供那些人購買,讓金錢流入公共建設,填滿政府缺錢窘境,小市民透過建設追求生活幸福,達到小市民 財團 政府三贏的局面。
0 z+ U- f( O2 i, s( @# h; _1 _. {# t* O7 `: G9 L! U6 M
總之,政府要做出對人民最有利的決策,在各種利益交雜下求取最大公約數,勿帶頭仇富,而課稅剝奪人民財產權,需要更多正當理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