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57
- 閱讀權限
- 2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345
- 活力
- 3
- 金幣
- 717
- 日誌
- 0
- 記錄
- 0
- 最後登入
- 2018-6-13

- 文章
- 133
- 在線時間
- 87 小時
|
回覆 powerme 的文章$ T. y9 o9 S* H3 S; [) p; J
. @9 m; f v8 v; p$ w近期關於塑化劑及WHO首度證實手機與致癌風險有關,容我再度推文提醒大家重視電磁輻射的健康風險!% u/ D, C8 |7 v f1 J% ^% R8 ^
- I7 |$ Q" p) K; K7 Z電磁場與塑化劑同是「2B類致癌物」# t0 W( J; f7 D# o* h1 v1 B
4 c( R: ~9 |1 B% Q; ?
聯合國轄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所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 公佈之癌症分類表中,塑化劑鄰苯二甲酸二辛酯(DEHP)及極低頻電磁輻射(Extra low frequency, ELF EMFs),都屬第二級 B 類 ( Group 2B ) 致癌物,泛指對人類有可能致癌,對動物為很可能也是致癌物。「2B類致癌物」共二百多種,常見還有黃樟素、四氯化碳、乙醛、鉛、二異氰酸甲苯、抗愛滋病藥物 zidovudine、汽油引擎廢氣、乾洗業、氯仿、DDT 等。
: U# F) {/ d( l0 I* ^* b
, j0 e3 [' ]4 B, Y$ D* O
" I) f; R- |& ^$ }; E極低頻電磁輻射與塑化劑皆屬無色、無味。塑化劑屬環境荷爾蒙,在高劑量時會影響大鼠的生育系統與提高發生肝臟腫瘤之機率;IARC公佈長時間暴露於極低頻電磁輻射超過3~4毫高斯以上,兒童白血病罹患可能增加二倍。前台大公衛所退休教授林瑞雄等人,於1990年間發表了數篇論文於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註一),已發現北台灣鄰近高壓電塔的兒童有白血病顯著增加情形。& N$ u1 n1 m/ e9 W
4 ]5 _0 l3 g3 }8 |7 C( N; B' _- u1 i! A
極低頻電磁輻射(ELF EMFs)與塑化劑(DEHP)同是「2B類致癌物」,塑化劑違法添加已受到國人重視,而極低頻電磁輻射因眾多變電箱、變電所、高壓電塔及地下高壓電纜鄰近住宅不當設置,使許多民宅極低頻電磁輻射超過2毫高斯以上,無數兒童民眾暴露於「2B類致癌物」中,罹癌機率大增。
@% ^5 r2 |& G9 k" j3 r$ G
( d' a2 E. @( R0 q6 }2 Z2 p/ _3 W) a4 p; i
當行政院辦公室、衛生署、財政部國稅局北區辦公室等於近日來被披露,相繼耗費公帑於改善辦公室極低頻電磁輻射至2毫高斯以下時,世界衛生組織2007年322文件也提出歐洲住宅平均僅0.7毫高斯,北美住宅平均1.1毫高斯,但至今民眾要求住宅也要比照政府辦公室2毫高斯以下時,政府單位至今卻仍置之不理!
$ |) A2 F) h& U0 y* f9 D4 \/ E, F/ B) q: [* K2 z
8 E) U1 z4 P5 r3 k4 F8 o今年5月14日台灣電磁輻射公害防治協會與各地自救會上街頭遊行抗議,要求環保署應修正非游離輻射「環境建議值」(Basic restrictions and Reference level)名稱為「瞬間暴露參考限制值」,要求應明確規範「環境建議值」非指長時間低劑量暴露安全值;也要求政府公佈極低頻電磁輻射為「2B級可能致癌物」,行政部門應訂定規範,防範民眾增加罹癌風險並免使民眾長時間暴露於極低頻電磁輻射3~4毫高斯以上。
/ i( s. c2 g s1 u3 a
/ q8 ]& l# U( _( s6 @5 n今民眾懼怕吃下塑化劑,也懼怕同是「2B類致癌物」的極低頻電磁輻射,請政府重視並承諾改善住宅極低頻電磁輻射安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