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1439
- 閱讀權限
- 35
- 精華
- 0
- 威望
- 4
- 貢獻
- 1005
- 活力
- 710
- 金幣
- 2372
- 日誌
- 1
- 記錄
- 0
- 最後登入
- 2018-6-28
 
- 文章
- 874
- 在線時間
- 347 小時
|
正確洗手保衛生 「乾」淨不染病菌7 C& A E" C3 g% Q d! o
* V7 e1 N' q7 J, h$ g-字+字優活健康網 – : k! {/ @( Z: D0 @0 w
0 A9 \( k; p& r( j. o
2012年6月10日 上午11:47% c& J" V1 c4 Z; V# D
' u" C: d( J# X% Z(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 b. ~1 F( e7 B8 y
1 R3 }1 \, Y2 I( w' G6 \不少公共場所都倡導「勤洗手」,不管吃東西、擤鼻涕、揉眼等都容易讓手上的細菌進入體內,很多研究報告都指出,手部是散播微生物的最佳媒介,而「正確洗手」確實可以有效預防感染!基隆市衛生局許明倫局長呼籲民眾,預防疾病,從洗手開始。民眾應在進食前、如廁後、接觸幼兒前、看病前後,養成使用肥皂依著濕、搓、沖、捧、擦的順序完成洗手動作,以保護自己及家人的健康。
3 ]2 r9 h1 G# v# h; F4 c0 ?( A( p3 |% C' ]0 u- v; O& j; ] d
許明倫局長表示環境中存在許多看不見的細菌、病毒,許多傳染病的病菌如:腸病毒、感冒等,會透過咳嗽、打噴嚏等方式排出病人體外而附著於病人身邊的物品,如桌、椅、門把,或是公共場所的扶手等,而我們的雙手在不知不覺中接觸、沾染到,如果不洗手的話,很可能藉由揉搓眼睛、觸摸鼻子等行為感染到病菌。% L7 J: _; ], K6 i8 q) O$ V
- o$ M$ v7 i" z8 C" k. f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報告指出,養成用肥皂洗手的習慣,可以降低腹瀉及急性呼吸道感染及腸道寄生蟲等疾病,強調洗手是降低病菌傳播之主要關鍵。因此將「洗手」的動作推展成全球性、普遍化的衛生習慣。在醫療機構,所有醫療照護人員及探病家屬都應該要正確地洗手以防止病菌傳播;日常生活中民眾應養成肥皂勤洗手的好習慣,才能減少感染病菌的機會。
, v6 W- r, Q7 a+ {1 X; u/ J. e7 a, t+ y5 u+ }/ v! `7 n1 U9 I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拯救生命:清潔雙手」活動,推廣醫護人員手部衛生運動,維護院內工作人員及病人的健康。許明倫局長呼籲民眾共同重視手部衛生,落實正確洗手習慣,打造全民健康家園。許明倫局長提醒民眾,「乾」、「淨」的雙手是預防病菌散播的關鍵。洗手時,塗抹肥皂在手心、手背、指縫搓揉20秒,洗完手後立即用擦手紙或毛巾擦乾,較能達到殺菌效率。) g% f c1 p. k" q2 O
+ x7 { t. N! s0 n6 Y4 W3 ]9 B$ ~, i# X X- I7 G8 r7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