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38189
- 閱讀權限
- 20
- 精華
- 0
- 威望
- 0
- 貢獻
- 161
- 活力
- 35
- 金幣
- 323
- 日誌
- 0
- 記錄
- 0
- 最後登入
- 2020-5-14
 
- 文章
- 99
- 在線時間
- 23 小時
|
ICH 發表於 2017-4-14 10:17 
6 ~' n/ G9 F! w# c是呀,所以我說在目前我國法律有公然侮辱罪的情況之下,被判有罪只能尊重判決。8 m! t6 w# y* F
: W& s- w' t/ D- y Y1 w7 @至於「沒讀書」扯到「言 ...
9 D4 o) y8 n$ I6 ]5 y這點不需要去爭啦: Z8 u& I* o2 C9 U- ~
一句話是不是毀謗, 法官通常換依據"客觀的ˊ情境"與"主觀的犯意"來衡量是否構成誹謗
$ b6 c) _; U& X* c$ H6 W也就是依照個案判斷,
5 R2 |1 j2 f3 |" U4 s+ _ e不是完全死板板的啦(當然遇到政治除外)/ P ~' |& Y+ Z0 s
H6 z- f6 m5 ?$ i# [! N
單就本案來講
! e3 h% q) ]5 l2 y+ d( {! {客觀上,LINE的社群是有加入社群者均可看到訊息, 意即這是公開的場合~被告也確實在這裡指稱原告"沒讀書..."之類的語詞
8 w/ ?, x, B: v0 L主觀上來講, 被告顯然知道LINE的社群上發言會被所有加入者看到, 被告又蓄意以社區相關事務對著原告稱其"沒讀書..."之類的語詞, 且原告與被告很明顯應該曾因為社區相關事務意見不同,或有所爭執, 主觀上來說顯見被告發言內容有其詆毀原告之犯意' i2 ?* O, Y2 `6 j9 ?
6 R8 Z. L7 D- o7 ]因此法官可能才因此判決被告有罪 |
-
總評分: 金幣 + 2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