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621
- 閱讀權限
- 45
- 精華
- 1
- 威望
- 2
- 貢獻
- 3820
- 活力
- 508
- 金幣
- 7232
- 日誌
- 6
- 記錄
- 28
- 最後登入
- 2018-8-11
 
- 社區
- 風呂京都
- 文章
- 5043
- 在線時間
- 2281 小時
|
本帖最後由 麥克 於 2012-11-23 17:10 編輯
: L5 g7 H3 t/ C2 I/ v凡夫俗子 發表於 2012-11-23 16:54 
o; h' `; J; P/ ?, x2 o; U( i$ `+ H看了這麼多大大的解釋,我一直有一點點困惑,
# y; [5 z# `, z9 ?" P) g% w6 B% l$ Q
一般硬水加熱,白色的碳酸鈣之類的雜質應該是沈澱在下面,而 ...
L( _0 U9 L; l4 k$ ~ h1 r: h% v4 Q# D0 m& |, ?0 c: e' Q
片狀結晶物因為很輕, 初期會因為水的表面張力撐住而看起來像是浮在水上, 隨著熱水瓶內的水越煮越久, 結晶會逐漸長大, 等重到表面張力撐不住時, 就沉到瓶底, 變成所謂的鍋垢, 就是這樣啦...
* |$ q) m+ w$ k5 N' g
8 Q+ I7 T, y0 l0 ~4 Q; N3 @以前我住中和時, 定期洗熱水瓶, 刮刮瓶底厚厚的結晶層, 洗到煩了之後, 最後就裝 RO機 ... 都裝了十幾年了..
& V* w2 D1 d. @% j+ }/ c% {: G4 A- p, D% L
|
-
總評分: 金幣 + 3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