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0289
- 閱讀權限
- 40
- 精華
- 6
- 威望
- 8
- 貢獻
- 1948
- 活力
- 2681
- 金幣
- 19163
- 日誌
- 1
- 記錄
- 0
- 最後登入
- 2017-7-1
  
- 文章
- 2300
- 在線時間
- 835 小時
|
唸名校只是一個踏板石, 初發點較佔優勢,對於學生本人並沒有家庭背景的人是一個很好的脫離現有的 status 的激勵方式,優秀人才不見得是十全十美的, 每一個人都有優缺點, 不是進名校就是高等人, 沒念書就是下等人, 幼時母親常教誨要好好唸書不要像她, 不識字(母親生長在農村社會, 重男輕女, 沒受教育, 直到我們長大她才去夜校讀了一點書, 可讀佛經), 用勞力賺錢, 又辛苦又累, 沒辦法給我們好日子, 才要你們寫完功課幫忙家庭代工, 多賺取一些生活補助費, 一路成長就是要兒女能脫離這種環境, 所以銘記在心努力人生改變完全要靠自己.
( T0 ], L9 W6 a" {" B" o* k3 n& i
並不是所有名校的高材生都是害群之馬, 那畢竟是少數, 有非常多的人, 成功之後投與公共建設, 造福社會, 就我們自己,平常教導兒女以身為則要大家不能偽背良心行事, 選擇科系之時一起討論, 不管是行醫或者當律師, 如果自己沒有足夠的愛心行醫, 就得放棄. 而不是以收入高低圍標準, 考慮之後選擇法律, 我們也再三強調要行的正, 不能違背正義, 不做犯罪訴訟, 這些都要與兒女溝通互相討論, 而不是父母唯大, 她們一定要聽我們的, 親子之間也是要尊重對方的抉擇, 決定後她們要負絕對的責任, 這樣纔會成長造就人才.; \7 w6 J5 n$ W" L
% |8 A' U! T2 _4 ?+ A就我們自己兒女, 從唸書, 選擇行業, 到婚嫁, 全程開放式, 大家相互討論, 陪他們寫功課, 開車造訪學校,研究各校優缺點, 一切的一切都擺在桌面上討論, 我們很自豪沒縱容兒女, 也未曾嚴管約束,更沒強迫唸書, 一路發展過來做父母的蠻高興沒給社會帶來負擔只有貢獻, 若重新來一次, 我們還是會用同一方式教育兒女, 唯一會改變的是, 讓他們拿助學貸款, 也許對他們人生成長較好, 而不是父母來承擔這個責任.0 ~8 R! b K/ j' o8 `
8 q2 P! ]! H. _/ G2 d 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