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3910
- 閱讀權限
- 40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3740
- 活力
- 2686
- 金幣
- 14769
- 日誌
- 21
- 記錄
- 7
- 最後登入
- 2020-11-12
  
- 文章
- 3024
- 在線時間
- 835 小時
|
http://www.wretch.cc/blog/wangpeiting/9937157
* R- m- } b# J0 e" L" L7 l2 r
: f8 i0 ~' ~% {* d5 I8 a沒有它,就沒有人生
$ K6 @* Y! @; m3 i2 B! |& {; |/ a* S$ C( ]7 x% H' L! N, t1 G
姊姊和弟弟的下課時間不一樣,小朋友是二點四十,大孩子是三點二十。
, z) ?& Z" Z b昨天下午到學校當愛心媽媽完畢,正好趕上女兒回家的校車,媽媽搭便車之際,* G: K0 L; a4 ^ |7 f8 T- R6 t2 @
在一旁的販售機買了罐可樂。其實,媽媽很少喝這種含糖飲料,只有偶而興起為之,5 [% }& y7 M" w4 R
姊姊也不喜歡,但那卻是兒子的最愛。
4 A& U) Z8 v) M, `! t2 O1 [7 g/ O! w
校車開了,不擅喝這些亂七八糟東西的媽媽,其實根本喝不完, }/ X0 W) w$ \& O# p* s5 f, u# t$ O: H
但在車子上,只能丟也沒地方、喝也不是地尷尬拿著。校車在山路間蜿蜒,+ U9 M$ J+ h% e0 p$ q3 P j6 M D
偶而在一個轉彎處丟下個孩子,好似郵差送包裹,將媽媽最心愛的禮物送到家。- C% Z% S! q( l+ I O; w5 ~
我們是最後幾站,不經意又拿起可樂喝了一口的媽媽,
$ S( h" ?$ l- h6 c卻被姊姊好似下一秒鐘就要出手阻止的緊張語調嚇到:
) N8 b8 Y+ v2 i7 T5 l4 X
+ S' ]8 r8 D; N0 H- |「不要——再喝了。」咦?姊姊不是不喜歡可樂嗎?
& m! F1 ]0 h* V" T/ U
) e4 ?# q* h% [0 D「快到家了,留給弟弟啦!」% T4 a \% k0 P* N6 G0 _; p0 F
% T# N% I2 L% |$ g手足之情,足以感動父母的人生。
5 T1 P8 r; Z5 s3 h- g B2 _! V/ O4 F0 X% R
三年前開始親子演講,有回到了一所幼稚園,在開場白之際,原本只想瞭解家庭狀況:$ v! a3 Z' `* J# X+ h$ T( d
「只有一個孩子的請舉手?」當時真的嚇了我一跳,全場有三分之二都舉手了。
6 `' U) O9 B5 u9 f. W! m3 `6 Z雖然這些父母都還未過生育年齡,但似乎打算再生一個的比率並不高。+ ]( G, |& H c
當我多問幾場之後才知道:原來,台灣家庭的孩子平均數是 1.2個,全球倒數前五名。& W, |& J8 N* V" V$ z
數字要比較才會說話—美國是 2.1個。/ J1 F+ o" K$ O7 O
(2007年,台灣已經降到 1.12個,在全世界222個國家中,排名倒數第4。)
: c! U7 H, J- H- t6 H7 ` X1 w* v# d* M2 V
當時,就埋下了我寫此書的伏筆。「鼓勵人生孩子」也能寫成一本書嗎?7 m$ |4 e8 a- a2 d/ e# ?1 z0 I4 I
5 W3 f5 ]+ H4 M+ l5 |- w沒動筆之前,我比您更懷疑。現在我要說,' N+ f& w) F, ~4 k$ k7 r; d
# v2 a K0 D# x# ^5 H2 v
這是一本百年之計的書,
8 V6 p0 F7 ?7 t8 c, W5 `0 o7 \希望往後遇上「不知要生幾個孩子」的父母,
' G: ^% A8 h6 E5 I- g都能拿它作為釐清自己想法的憑藉。2 ], w1 C* s, y- Q% b, R Z1 U
% K- ~* a1 e5 M& v3 y( b5 \
$ P1 f& z* B# b; P: y# P. v- A1 a4 t( Y如果:我是一結婚就打定主意只生一個孩子的人。那我一定會對自己說:; S" q% T; [$ w6 Z) B
這是我的人生,不容他人置評。
" v. ^. S2 s. I" J- R+ a: o* V4 S0 g4 Z0 `) a2 U! q
三姑六婆說完閒言閒語可是各自回家喝茶看報紙,但孩子可要您自己養的。
3 j' B; X; s, _; V# ?% J0 i而且,自始自終您都別指望,我會告訴您孩子如何好養。現在孩子,難養矣。1 {' Z/ J! ]: k" w+ J5 m$ x7 D
& Z1 q0 p g0 ` o9 t: }. h
又如果,您是屬於那種很想生孩子,但事情完全由不得任何人,得看上帝旨意的,7 N- X! v( E: b
我會說,這不是一本屬於您的書。
/ h' n) ~/ }4 Z寫親子書,心裡一直有個想法:我是為父母們而寫的,不全是孩子。
6 m# e/ H8 d$ h既然是以父母自身的幸福為出發點,就一定要避免給予不必要的困擾。
8 }! a1 h1 A* [+ Y) F如果您,正在努力或事情已成定局,9 A6 P" |9 W$ b! r! j& c
那只怕我不能給您幫助,卻徒增不必要的壓力和懊惱,非我所樂見。4 d9 A4 h i) {* M) U
; ^$ b& [+ |9 l( _3 K
. v/ r' S; y% Q9 E原本,我該屬於事業飛黃騰達的成功女性,但是上帝幫我開了一扇窗,
- a4 p: M& S! k透進來的曙光讓我發現,人生原來常常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9 D, d2 Q! @% Q; h因此我寫下了〈您願意,辭職回家,帶孩子嗎?〉一輯。; d" A$ D. b4 w3 n% }
: }0 r0 m4 c# D% | l! |! D8 M事業和帶孩子,對現代女性來說,兩者都不是簡單的議題,也很難斬釘截鐵地一切為二。
$ j6 k5 K8 J* e一位事先幫我審稿的好友甚至不以為然,正義直斷地說:
+ K' J% N) y, j5 s「這個回家帶孩子的議題根本不該獨立寫出來。」; l- Q- w) H0 P4 d! q6 _- q2 q N+ B: Q
「對很多人來說,工作上帶來的成就感和滿足感,是比帶孩子這件事大上三倍的。」
. L& E! k, n9 m: v; y" V! V1 e我相信她的感受,因為我也曾在職場上奔馳了十年。
. [: Q, k Z% O+ r9 ~. @' }" j& X8 {9 P
左思右想,我發現,* `( `& n T- {( R2 E, a
我其實只是想與那些在心裡想了很久—猶豫要不要回家帶孩子的媽媽們,
" U! z( P& F+ g1 p分享什麼才是我自己人生最美好的工作。* Z! R: a6 b- I( F
4 N+ H) T" u, E' \9 i0 M; {. E至於什麼才是您自己的,答案是沒人可以幫忙決定的。
+ v- `7 F- _, x! ^& R& }
& s1 d) A9 o0 ^+ H, B1 x# D- i1 H! m' @0 ~! B
如果您已經有了兩個孩子,而且也正在家帶孩子,我要先對您致上最高的敬意,
9 F+ i( T' X, E因為這是一個沒有報酬、也可能沒人感激的工作。
4 \6 a" M- F/ j2 S: v5 N4 s如果您的兩個孩子都還在五歲以內,我要說的是:媽媽們,要好好照顧自己啊!
* S6 w( u2 V( |0 I" j
5 b: J! d; J# [+ J" x現代孩子,不好養。柴米油鹽只是父母最低級的麻煩,教養才是重頭戲。
9 \8 \( |# c% v4 ^6 Q7 p1 _% j6 P「如何讓手足相親、不相爭?」是現代父母的大困擾之一。
g# d7 y! o! G' T9 G9 t* l; P
6 Y% F' G5 R% t希望〈如何兄弟不鬩牆?〉這一輯,( ]3 L+ W( K% N7 i
可讓您在手足紛擾的困境中,摸索出一條自己的路。, W+ K Y% C' e/ C- M. S2 u4 Q
, C" m" q; M3 L' Q" K% h- m" q' z; x
5 i, M" c5 H+ f6 ]' L1 g$ r& A% a
人都不喜歡被強迫,人都喜歡有「自己作主」的感覺。 e% D; i9 o. v% l( A3 l7 z0 ^2 ~
現在的媽媽,有一定比例的情形是:1 i- W1 M! @" W; [2 y
9 c1 ^# i3 {- q
原本心裡想的是「可生可不生」,就是因為「其他閒雜人等」太囉嗦,
% @6 v* E6 I$ g, {9 Q& }不喜歡那種不能自己作主的壓力,於是賭氣索性不生了。別怪她們,- _7 R& _& q$ `3 S4 K3 h" u, F2 @
那是中國女人對五千年壓抑的反抗,每個人都脫不了責任的。( H3 o0 v0 m" R, S0 }' H, @
' X6 ]' N, ?: z所以爸爸買這本書來送給媽媽,或是爸爸買去送給媽媽,婆婆買來送給媳婦,全都不是上策。
+ R/ C3 E5 c( _, L: R* p+ `$ [0 c" B2 Y1 U8 p2 V6 s. R+ }
一定要透過—與孩子有關的第三人。也就是說,要讓當事人,; T* N$ s4 f9 _' z
當然就是負責生孩子的關鍵人——先生或太太,都是透過第三人才看到此書;
; _) l" p9 q9 @5 M9 t一定要在表面上使其認為——生不生孩子,是我自己決定的。/ w/ L# q& ^" C( F6 I, W
z2 f; _0 G) w- A& @) z
誰是第三人呢?啊哈,首先當然是婦產科醫生,
$ y/ r( B# y' P然後是賣奶瓶尿布的廠商、! w1 K! O/ ~+ @1 v2 o
賣玩具的公司、" ?5 S- P& E i4 H8 N1 Q M
甚至油飯蛋糕胎毛筆坐月子中心都脫不了關係,9 c" B" J: C Z) l+ k
最後還有托兒所幼稚園。
8 K, [3 X% r) `# a# U$ s+ ]
+ n0 g) q8 n) p+ A「兒童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不是口號,孩子的出生率攸關國家未來的競爭力。5 m9 J3 G) f. o& G1 e$ _& W2 v/ P1 |4 C
) S& c# `0 v- D9 @0 U3 W; l, |
透過朋友送也是一種選擇。
" g9 D( w, o0 r7 ]: t找個已經有兩個孩子的朋友,託他們送出,藉口我幫您想好了:! n# l* f* v) ~) d
& I! C8 u. M3 X0 ]
「摸彩抽中,我沒用,你加減看看吧。」- I2 K( W# W& r/ v C/ B0 v2 F, @
* {+ `4 [2 [, s
一定要說得雲淡風輕,不露半點痕跡。不習慣說謊的,請事先練習一下再出手。
8 W1 U+ B" r R3 \$ ^
5 q+ X7 b3 H0 w4 d$ b- c: N, P% D8 R" d# j- a* H' T( L
別人生不生孩子,干我何事。4 `, c' c4 |! h
別人帶不帶孩子,更干我何事。
. x3 W Q' u: S, H" f4 w) ~
- K7 c$ s$ b- J e一回全家出國渡假,搭飛機的回程上,
3 S( G6 h1 [2 @, Z9 H八歲的弟弟、十歲的姊姊在前排,媽媽則坐在後排偷閒。
* j' [, q6 B+ B* I+ |! m3 c9 X$ g) D* H
姊姊因故顯得悶悶不樂,媽媽一時也幫不上忙。
$ I& O8 K5 F* _6 W0 `& R突然,透過座椅間的縫隙,媽媽瞧見弟弟側著頭,一臉的關愛神情,對著姊姊輕聲說:+ ?' E! ~$ |4 Q& {% d
; g, k/ x4 R3 s4 n1 W「我說個笑話給妳聽,好不好?」4 u8 ?' U _8 K2 h! y1 S: Z6 b# }
! n0 l, t/ O% E( m$ {
/ f# Y- D7 G2 |% t0 H; b2 D
感動,就像空氣,看不見,摸不著。/ D& v, N' c" {% n, p' s
" [, z( Q! D' H" l* }* n9 A) `但是,沒有它,就沒有人生。
2 D" \. A8 [+ M0 _3 x6 Q2 }7 x# C; B/ }2 K8 P4 W
真的不干我的事。但是,助人為快樂之本。2 c# ^( R; K! J# ?3 E. T
0 M5 n8 V" V1 z. X7 Y8 p只是希望父母不要錯過人生中的每一個感動,即使它小的微不足道。
/ D5 R% }/ Q {& ~5 k4 o1 a) h1 |
沒了感動,人生,還剩下什麼。
$ \* M! U$ Z) D$ |6 K. l/ \3 k2 Y( u! a! 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