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1175
- 閱讀權限
- 3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1199
- 活力
- 12
- 金幣
- 7262
- 日誌
- 0
- 記錄
- 0
- 最後登入
- 2021-1-7
- 文章
- 1023
- 在線時間
- 259 小時
|
本帖最後由 angel99 於 2011-8-16 22:46 編輯
/ B$ S0 x; A$ c- TTriston 發表於 2011-8-16 10:48 * h4 G$ x$ }9 X7 B
謝謝您...3 S+ E; A. g! r& M2 V" r) T
5 q; k3 `$ M' N# k
不過,只是想自己修為而已... 不敢說別人啦... / e8 }9 ~: ~ `$ w+ I% S) s
6 Y- W+ d8 \( t, {; V
佛經像是地圖, 是用來為自己, 能不入迷途, 轉識成智, 淨化自心. 而不是, 為說別人甚麼有的,或沒有的. 還好, 佛經是以一種自己認識的文字記載, 讓我們有個準繩可依循. 然而, 現在很多人, 不深入經藏, 只迷於大道場, 或大組織.
6 x, z+ w/ \: q' H& F) j3 N祈願與有緣者, 共勉之. w1 \* B$ P/ y+ v2 x' v- v8 v
對於 佛陀的教導, 是需要自己, 親自去, 完整地實踐四步驟, 信,解,行,證. 自己本身, 才能真正受益. 佛教是以, 依法不依人, 依智不依識, 依經不依論, 依了義不依不了義,為主.
5 H1 R# A& m5 g& l就事論事, 和對人的批評, 是完全兩碼事. 如果不能, 就事論事, 則會導致迂腐. 慶幸, 佛經仍然在世, 我們還可有足跡, 可循序漸進. 事實上, 一切都看各人的智慧力了. 佛陀祂也有"三個不能". 聖賢只負責, 把生命的智慧傳授出去, 如同父母, 把生活的體驗,教戒孩子. 至於, 孩子如何去吸收和運作, 就看孩子自己的造化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