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77
- 閱讀權限
- 40
- 精華
- 4
- 威望
- 7
- 貢獻
- 3982
- 活力
- 109
- 金幣
- 9894
- 日誌
- 36
- 記錄
- 8
- 最後登入
- 2025-3-16
  
- 文章
- 2874
- 在線時間
- 1594 小時
|
本帖最後由 Tony 於 2011-7-26 06:04 編輯
& L7 t/ V0 d* p. M4 B @4 j
) x, b; g+ {# h! ?2 y看樣子大家興趣好像不高ㄟ,也沒有人報名: f- ?; e3 P4 Y
這樣就了咯一樁承諾,也好 ,哈哈
3 c( O; y, ?5 R( @/ G/ Z: n
& s$ p! u. K- V( K; G2 F1 b恩,好吧,提個大家比較少接觸到的資訊8 L; ], ^+ d" p- t6 M
就講講我常玩的 浮潛/閉氣潛水/水肺潛水/的不同吧
6 e5 j* l* o! Q& X5 m% Z6 w" z' A- b; B0 X% v* k3 |/ q1 N9 A
浮潛(SKIN DIVING):這語詞有點矛盾,既浮又潛,
5 {* W2 v" C5 Y1 M4 [. N其實只是浮在水面,因為海水比重大,比較容易浮起
/ ^: a$ C$ W4 i0 [/ C- k7 d; b所以只要攜帶呼吸管,隨時都吸得到空氣
1 p3 q6 ~3 Q( k7 ~/ L: O' U5 U6 v
' B9 m. d( W, p! b1 b( ?閉氣潛水(FREE DIVING):類似浮潛,但深吸一口氣潛入水中,在水中時不再換氣,類似鯨豚的游泳方式, U9 U) ? I* a K
V- v1 J7 H" J" q& U' E( }7 M水肺潛水(SCUBA DIVING):需要背負氣瓶,或供氣設備,依需要而進入水下世界
& f+ C2 Y- q# G6 x8 Z一般休閒潛水,不得超過40米深,每次潛水後須計算含氮量,否則會有潛水夫病(異壓症)5 n* I8 H/ G- k t) o
此種屬專業訓練,須有合格執照,目前台灣的執照有幾種% k% R) {3 K6 x& ?( w7 {8 u
PADI/NAUI/SSI/CMAS/ADS,其中後兩種較少人有,國際上比較不知名
/ D3 Y. r% F) h9 W; V而各家均有不同等級執照,例如:開放水域潛水/進階潛水/救援潛水/潛水長/助理教練/教練/教練長......
( D- d. H) y8 R- q' ]' S k或是依專業分類:洞穴潛水/冰下潛水/河流潛水/夜間潛水/高氧潛水/氦氮氧混和氣潛水/循環水肺潛水......
; m1 H; z0 S+ p2 h' Q+ ^5 J
4 [% B% X1 q2 n. s6 O另外講一個最常見的常識錯誤
5 g# b& c6 {+ m水肺潛水用的氣瓶,絕對不叫氧氣筒,而是高壓空氣瓶2 Q3 I7 E7 ~; S- ^- W% A
氧氣筒內是純氧,在水下吸了會出事(氧中毒)0 r# A2 k8 m! Y. ]7 h& k
我們用的氣瓶,裡面只是高壓空氣(200 Kg/cm2)左右,或200 BAR(氣壓單位)7 V# W2 j1 c' C
所以氣瓶內的氧含量跟空氣中一樣,約20%的氧氣,(其餘79%的氮氣,1~2%的雜氣). P2 v* r: j; J- |6 E1 @* [
另有一種高氧潛水用的高氧氣瓶,氧濃度為34%左右(小弟也玩過高氧潛水,但花費太大)2 |* L4 B; v( p
只是這兩種氣瓶內壓力大很多(汽車的胎壓才3~4 kg/cm2)6 a+ [4 k6 _9 ]+ N: p
* p2 C( `; C" q. l
所以下次有人跟你臭蓋說他背氧氣筒去潛水,絕對是唬爛
5 K! D7 D q2 P4 f他也一定不是合格潛水人,因為潛水課程的第一章就教這個# P; [- ?8 F! U" J; E# G
而且沒人只吸純氧來潛水,如果有也不會還活著,7 [+ V$ k% l/ x+ c: y8 E
潛水員習慣稱呼"氣瓶"為: tank /瓶子/矸那(台語),決不會稱它"氧氣瓶"" F1 I n/ \, t& Q1 W# s$ O
而數量稱為瓶或支
& m- G4 u- _8 y# y! V& P& L
1 T/ d4 K2 @& _' L4 }9 p; L. W* z
) d- e$ }, z2 h) m0 z+ K
0 Y& n) |* v9 o8 w+ G/ y3 \0 L3 s
0 n6 _$ }$ C# ^9 f(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