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39
- 閱讀權限
- 50
- 精華
- 5
- 威望
- 13
- 貢獻
- 8744
- 活力
- 118
- 金幣
- 31040
- 日誌
- 0
- 記錄
- 52
- 最後登入
- 2017-7-8
  
- 文章
- 14668
- 在線時間
- 2248 小時
|
回覆 ericchu 的文章6 C8 @0 N$ c( a6 B% k" i
前幾天跟做室內設計的同學聊天,我們忽然都有了三個共識,都非常好奇,為何台灣人的居家環境都有這樣的堅持跟迷思~~~: P$ B, \4 r" F# {
1.不管坪數大小還是習慣,一定要在某個地方做一個和室,也許是台灣人當年被日本統治過,大家都很喜歡在裝潢設計的時候,堅持要有一個墊高的和室空間,但是據我同學說,那樣的和室空間,下場就是堆放雜物的所在,那為何要一定要和室咧?0 e3 M: S K$ x" u
2.電視牆一定要富麗堂皇,不管家裡客廳有多大,也許電視牆到沙發的位置距離小得可憐,還是要用高價無以名狀石材或是豪華木材去堆疊一個牆壁,更誇張的是繁複的線版作出洛可可式凡爾賽宮風情~甚至是台灣用不到的壁爐...............美其名叫做歐式裝潢,其實歐洲人哪有這種裝潢?又不是住在博物館裡~~~. u4 q/ U2 l: X" z3 X
3.最讓我好奇的是,到底是真的有這麼多東西好收納,還是因為收納空間做很大所以肆無忌憚的買???????還有人天花板高度只有3米,硬是要做個吊櫃,下場就是堆上去的東西永無見天日的一天~~~~~~因為我一個人住,自己的雜物也不多,就是很多書,所以實在很好奇大家的這些迷思從哪來的?? 5 K; v. ^" u$ p' ~5 V. o6 Q
9 d7 i- s3 v/ z% c, H6 t! R# q4 g 關於和室的迷思確實存在,很多人都認為家裡應該要有一間和室,除了可以墊高作收納空間之外,平時可以當作客房,或是大家聊天泡茶的地方,但現實卻是大家坐在客廳聊天,和室成為閒置率最高的空間。% S1 I: x b. ~* _
$ y+ h& I% C5 }' U 針對這個現象,我覺得設計師其實也多少要負點責任,很多設計師遇到閒置空間,就直覺建議做和室,若設計師再細心一點,可以先了解案主的生活習慣,然後再做建議。. H8 V) N. {) c
7 p9 c! e( K$ i5 r6 U 至於電視牆富麗堂皇,其實我覺得不只電視牆而已,裝潢樣品屋或是雜誌、電視節目,經常都可以看到強調低調奢華的風格,讓我不禁疑惑,既然選擇奢華,那又何必低調?還有到底哪裡低調了?
9 n; p( n* C( m7 l1 A- G8 x1 Q' H( k1 W/ s* r0 U7 d: N0 d
我認為台灣人追逐的美感很容易被定型,例如現在流行低調奢華,就一堆人一窩蜂走這個風格,設計師也樂得不斷複製貼上,反而忽略生活上實際的需求,這也顯示台灣人的美感真的需要好好訓練...& ?8 T3 a4 U- x+ e& o2 `
; n0 l; J0 O* b. c3 X
不過關於壁爐,其實若只是做個樣子,作為設計上的視覺重心,我個人是可以接受的,每個人對於「家」都有屬於自己的夢想,其實若能將夢想實現,不隨波逐流或盲目追逐流行,兼具美感與實用的設計,我覺得都是不錯的。
1 Y0 d" i2 i2 u- c2 G4 F4 G
6 s' |' f! F. l% k 至於收納空間,我倒認為這確實很重要,收納空間夠,就算懶得整理的人,東西只要堆進收納區裡面,看起來就會很整齊,但收納空間應該配合整體設計去做,像你說的降低天花板做吊櫃,還是架個超高的和室去做地下收納空間,這就不太好了。5 b& S/ P+ x% u$ }4 E/ P( Y' ^
' f0 N. D4 g B9 m% [5 {
最後我想表達的是,台灣不只是業主喜歡盲從流行,許多設計師缺乏美感訓練跟藝術天份,也是造成這類迷思甚至設計沉淪的幫兇啊!
6 R4 P( A' P- W% T% j7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