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樓主: chris99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學校資訊] 設北大附中 市府選定龍埔國中現址

    [複製鏈接]

8

主題

25

好友

913

積分

高中生

Rank: 5Rank: 5

文章
132
在線時間
190 小時
101
發表於 2012-9-6 23:38:34 |只看該作者
小旦 發表於 2012-9-6 22:49
+ r+ G: Z+ q3 q* u; ]我有個問題!如果以後改成12年國教!那我們樹林區屬於桃子腳學區的小朋友將來也會是北大附中的學區嗎?因為我 ...

0 c3 I3 g' v* q這個問題,我也很好奇

56

主題

28

好友

5779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1180
在線時間
2175 小時
102
發表於 2012-9-7 12:34:37 |只看該作者
小旦 發表於 2012-9-6 22:49
2 [) r& N% q% p( c7 n+ C我有個問題!如果以後改成12年國教!那我們樹林區屬於桃子腳學區的小朋友將來也會是北大附中的學區嗎?因為我 ...
  y* |* F( s, {5 ]# U! |3 C
北大附中的學區一定有我們
# j1 U% X& Y1 Z% E6 A8 ]9 Y( T3 w3 m- F, o
只是大家都可以免試這所學校   員額就只有固定的這些/ q9 Y0 P* L. E/ h0 K! o

: @- ?7 [, \2 T4 a, M5 c) M所以大家就要開始比排序  爭名額( `  E+ j8 ]% b7 B! G

% d% I, s' y* o$ p9 z7 t8 Z$ [, b/ u* p9 E( B5 k- h# E
+ N  B( O# Z1 L, X' P
總之  北大有高中  並非人人都能走路上學去, S( G2 Z7 O9 q1 E% @" x( L
& ^! ?7 N& F$ R, n0 Y% @

12

主題

19

好友

3755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1017
在線時間
653 小時
103
發表於 2012-9-7 13:24:07 |只看該作者
傑特 發表於 2012-9-7 12:34 6 ~) c1 z5 Y! I( d
北大附中的學區一定有我們
+ [) J( ]: a, f1 [3 m3 p. R+ l6 m
只是大家都可以免試這所學校   員額就只有固定的這些
0 R$ V# U+ J! f7 U9 v) u1 ]4 u7 a
在北大附中成為名校之前,如果我有小孩要念高中,我一定鼓勵他們去台北市念。中學時,搭車通學是人生很值得懷念的過程。
一般人無不生活在喜怒哀樂之中,從未與中道實相碰過頭、見過面,故稱為凡夫俗子。

93

主題

26

好友

2829

積分

大學生

Rank: 6Rank: 6

文章
1404
在線時間
735 小時
104
發表於 2012-9-7 15:11:55 |只看該作者
傑特 發表於 2012-9-7 12:34   R( b8 M6 l* H8 ~0 t0 j
北大附中的學區一定有我們
! r6 g: D  E; o1 ^. n2 \4 k( m
$ f6 a, O  {& n; O6 P& L只是大家都可以免試這所學校   員額就只有固定的這些
9 g$ z4 n1 o0 z+ I$ o
所以在國中時的成績很重要囉

56

主題

28

好友

5779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1180
在線時間
2175 小時
105
發表於 2012-9-7 15:27:46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傑特 於 2012-9-7 15:33 編輯 ' U; l- |( L, n$ G( j' }
小旦 發表於 2012-9-7 15:11 5 X( E" b3 ~; ?: v: o
所以在國中時的成績很重要囉
2 ^- X4 U* L/ f  f9 \5 d

7 v. s5 d, \, R. `: m2 w
& s3 _" A9 q3 e超額比序
* A+ ]$ s* o0 v0 `" q# h+ I
' h. ~  @/ m3 h, M* f- ^) r(一) 比序項目包括志願、多元學習表現 (含獎懲紀錄、均衡學習、服務學習)、及國中教育會考等。
  T  w+ q4 O4 s( K+ V(二) 免試入學 之多元學習表現比序項目, 除得以國中學生在校健康與體育、藝術與人文綜合活動領域 學習領域評量 成績 及格與否做為比序項目外,其他在校學習領域評量成績均不得採計。

28

主題

34

好友

7195

積分

博士班

Rank: 8Rank: 8

社區
風呂京都
文章
5043
在線時間
2281 小時
106
發表於 2012-9-7 17:24:16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麥克 於 2012-9-8 00:19 編輯
! @6 V2 U" m. g
傑特 發表於 2012-9-7 15:27
9 n, s- J7 i& b! }' C超額比序
2 {3 c3 V+ ]5 R6 H; Z  u) r  J' g+ Q
(一) 比序項目包括志願、多元學習表現 (含獎懲紀錄、均衡學習、服務學習)、及國中教育會考等 ...

" v8 n2 D4 @& m4 j% }: e- F- a' h2 j& s" T
沒錯, 填志願就包含居住區參數喔, 所以, 申請離戶籍地越近的學校, 比序排名會越高, 反之, 越遠就越低, 所以跨15區界線就累了, 除非你的學科與多元分數超高.... 但注意!! 北北基應該是算同一區, 區內所有高中再來排比序分數, 所以, 現在搬去建中旁邊住也沒用了...呵呵呵! 以後建中還是叫做北北基內第一高中, 而不是全國第一高中, 比序分數要夠高才申請的到建中阿.  而戶籍在外縣市, 想要寄籍北北基的親朋好友家來試著擠入建中, 恐怕也沒用, 可能要自有宅且具有長期戶籍才行, 難度高阿~~6 f$ W" d7 P0 }8 D# _$ X
9 _# w+ M( w, U/ w; Y( C( ^1 ?( U
我兒子念國中了, 這是國中校長對家長解說的最新版12年國教藍圖.... 改版到現在, 北北基內變成視為同一區喔...總覺得與現有的北北基體制是換湯不換藥, 建中終究還是維持住明星高中的地位了....
Strike Freedom from 大學風呂 & Kyoto  

28

主題

34

好友

7195

積分

博士班

Rank: 8Rank: 8

社區
風呂京都
文章
5043
在線時間
2281 小時
107
發表於 2012-9-7 17:51:47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麥克 於 2012-9-8 00:15 編輯
) x; o) H1 S; C
傑特 發表於 2012-9-7 12:34
! d1 m9 z, e6 r0 p- P! K北大附中的學區一定有我們
# s: x! j& q. M0 q: m% @# O: \( l  _0 F2 p- A3 g" S4 M" m; W) U" V
只是大家都可以免試這所學校   員額就只有固定的這些
, [" @9 v3 u( Y1 u1 R7 _

( E8 A; E& T! A) U不對喔, 我想起來了, 國中校長說北北基算一區, 而且基北區沒有選就近讀加分這一項0 r6 J: M" N- P" S  B0 h) v5 {

; }; l1 s% u6 {4 q# ?不是住旁邊三峽區或樹林區的學子優先了...最新版12年國教又改成這樣了, 只要是北北基的學子, 大家都能來比序決定誰念北大附中....這越來越像現在的制度了。
Strike Freedom from 大學風呂 & Kyoto  

0

主題

0

好友

94

積分

幼稚園

Rank: 2

文章
2
在線時間
13 小時
108
發表於 2012-9-7 18:36:31 |只看該作者
凡夫俗子 發表於 2012-9-5 19:59
& J% `% o* G# p<早期我們看附中、附小, 就是某師範、師專學校的附屬學校,是給這些訓練老師的學校, 一個實習的環境或是 ...
+ q1 D' j' S% L2 }& h9 }
政大有教育系

12

主題

19

好友

3755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1017
在線時間
653 小時
109
發表於 2012-9-7 18:57:27 |只看該作者
桐桐 發表於 2012-9-7 18:36
1 y' p% E7 F, g5 g- n/ ]政大有教育系

' V% H+ q+ G* P( Z: s了解,台北大學有「師資培育中心」,屬人文學院,大概就是這樣才設附中吧!
一般人無不生活在喜怒哀樂之中,從未與中道實相碰過頭、見過面,故稱為凡夫俗子。

0

主題

0

好友

1122

積分

高中生

Rank: 5Rank: 5

文章
266
在線時間
175 小時
110
發表於 2012-9-8 11:21:01 |只看該作者
在高度新自由主義化的地產邏輯下,將特區製作成塔樓型式的密集住商混合空間。這種迥異於老三峽的建築形式固然有利於進行空間與階級劃界,以利於自身的認同建構與再生產。但對於公共的功能性的需求似乎也陷入了困境,也就是公共或體制性教育空間必須在邊緣或間隙空間,甚至必須延續特區的塔樓型建築才得以存在。不過,特區的都會移民在符號資本的偏好特質,若在統治者對於公部門的教育空間進行符號授信的脈絡下,通常可以在符號認同的脈絡下,接受實體空間的困境。不過,特區的下一世代處於教育/生活/消費/人際脈絡的被規定於特定空間的生命歷程,雖然降低了適應成本,但面對特區外的多元情境如何發展調適策略是有趣的議題。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文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論壇之立場,本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由於本論壇是以「即時留言」運作方式,所以無法完全監察所有留言內容,若您發現有某篇留言可能有問題,請通知本站管理員處理。

Copyright © 2009~2020 iBeta 愛北大. 保留一切權利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