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3910
- 閱讀權限
- 40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3740
- 活力
- 2686
- 金幣
- 14769
- 日誌
- 21
- 記錄
- 7
- 最後登入
- 2020-11-12
  
- 文章
- 3024
- 在線時間
- 835 小時
|
http://anyichen.pixnet.net/blog/post/27691481' m& E% P' Z9 |7 @
9 [( \. {8 V: l
前兩天和一個以前的媒體同業聊天,談到以前有一些沒小孩的主管(不管是男性、女性),看不順眼有孩子的同事早點工作完回家,經常藉故找* R+ \; k' J0 I
人麻煩。就連我自己,也曾遇過主管在我生小孩、做月子期間,來電要求我「反正你在家也沒事,可不可以幫忙寫點稿?」這種離譜的狀況。4 `! b% S. \& I: q( z) b& F1 i# c
2 v7 @. L8 q" N/ X: R$ P
q4 q" R# s2 M- O/ R+ }0 f" ^
2 U! Y! _. ^; i8 J# L0 E7 H- W- H1 ]
; l# Q5 _2 k+ N2 s我有一種深深的感慨,覺得在台灣,生小孩的女性總得不到該有的支持與尊重。" Y. i$ N' h5 J& j+ T# p
4 }# H S6 ~3 w; O/ A1 u' K
! g5 w7 W1 `4 E& U9 |+ U# d: ]! d& j' l' @. a9 `
0 k7 t( g! L( O4 w
上星期,我參加公視的「NGO觀點」錄影,談的是新北市這次新上路的「公托政策」。當然,與會的新手父母、學者、官員,都對於政府與民間企業合辦、便宜又安全的托嬰機構報以正面評價。但是,廣設托嬰機構,就能解決婦女的托嬰難題、讓大家願意生育嗎?. S# h. R: e8 g$ W& P( g* P
+ P- d( A1 f( a" Z1 u- {! W
1 ?, ~, A3 S! S4 }% o
r9 W# t d% `# P1 u, j' C$ ~( S2 T2 o; x! c- X! p
我認為,答案是否定的。
& r$ T6 @6 b Z2 |/ i
+ T9 h- o* ?$ r6 O/ r2 k- b
! d. w' w a& b) ~+ C' w2 A; B; ?& }. |7 p2 S& p
, e6 Z2 i: s, V8 d3 K
當一個媽媽,有誰願意生完孩子之後,把小孩早上七點就丟到育嬰機構,晚上七點才接回家,好像一個只負責生孩子的機器?- k! s. G/ \! ^7 m" Z6 T
# Z! Q6 H* _" a$ b+ L% x9 ]當一個媽媽,有誰願意生完孩子之後,工作、家庭兩頭忙,被迫變成一個蠟燭兩頭燒、嚴重睡眠不足、工作超時的超級瑪麗?
4 }2 R2 y. {3 b; M! @9 W' E* c! ~( h2 N' X& f
當一個媽媽,有誰願意生完孩子之後,看著孩子下課後只能待在安親班、才藝班,三餐都吃外食、便當,成為一個「老外小孩」?" N8 }+ Z) R+ c) z
% A. d1 k9 k- ~
當一個媽媽,有誰願意生完孩子之後,成為一個老闆眼中不中用的員工、孩子眼中不敬業的媽媽、先生眼中沒情趣的老婆?
* q4 _/ H" s$ A6 u. A$ T( Z& D" }. R( F3 X9 p: n: H% X. y
+ o g: j# U- C! v; P" d9 Z' l3 }* ~! ^9 M: G5 X# m- [
* x5 V5 m5 E$ u5 R* f$ l, Q1 E我認為,如果台灣的社會、企業、大眾觀念,仍然停留在「你的孩子只是你的孩子」,而非「你的孩子也是社會的資產」,那麼,台灣婦女的困境就永遠解決不了,生育率就永遠不可能提昇。7 V* K. c; d6 Q
- Q: |/ O( A% a }
. @7 M' [# v9 w F7 g1 z
因為,很多沒有小孩的人,他們不會想到:三十年後,是現在需要照顧的這些小孩,佔據國家主要的勞動人口。7 T0 u- }: m8 u# I; R
4 V% ^# x, H( m# T3 ?" Y5 z9 U
因為,很多不體諒媽媽們的上司們,不會想到,三十年後,是現在這些需要照顧的小孩,要負責照顧你的健康、服務你的生活。
( T+ r: Y6 @ Y! J! d$ t
/ Z" B' t' n/ g. X因為,很多單身貴族,沒有預料過,三十年後,是現在這些願意生小孩的婦女所生的孩子,將成為社會主要的稅收來源、經濟支柱。
; R. t4 C2 i: q) Z- m0 k5 o- }3 ^0 P8 S8 p- m W4 O
7 u$ Y- a- N8 n1 ^! ]6 b4 d/ R# v, U, ^" I
% z! y& t& o; q. T+ C. V因此,為人父母者,需要早點回家陪伴孩子,為了教育出未來身心健全的青年人。3 m7 }3 |$ D. [% c. e
8 _: s. U a& {# Z# U$ s! d+ j+ W因此,為人父母者,需要給予孩子溫暖而完整的家庭,好讓未來的社會棟梁,長大後對社會有正面的貢獻。
' X, ]4 t3 {+ P i2 s- b1 @, d( F3 Q4 u! g7 k! A6 `, S
因此,為人父母者,需要多花些時間,教導養育孩子,讓未來的主人翁,成為有創造力的科學家、有醫德的醫護人員、有熱情的黑手工人、有良知的廚師、有操守的政治人物、有魅力的藝術人才。5 C" {- d2 B9 `' n! O5 X% L+ h0 r
% E) s% R0 O0 G, m7 I/ A而他們,將是你未來老了之後,擁有美好生活的重要因素。
, @1 O( `/ ?* V$ i/ e/ Y0 D7 m3 n* ^- ~3 ]/ j
/ L# g$ z* J- E. g# B4 I4 b! c; y. {
! |8 q4 E" p0 }% D9 v- h# T3 m) Y8 o# [3 ^
因此,社會大眾、企業老闆,應該有個共識:生孩子的婦女,需要你的支持。
( ~$ N6 k$ F4 _9 A2 Z
4 }, X. G2 X: k- `9 f& z {' D3 R. C' z+ W+ G: y' R% L
: {: N* f6 o9 r9 u
+ k' Z* d( y( p/ j
她們需要好好做月子,餵哺母乳,養育出更健康、不會浪費健保資源的下一代,
, [" T6 N5 ]$ b0 Y' O3 c! X8 j6 Z9 n1 J) l4 z) U0 B
她們需要育嬰假,回家照顧幼兒,讓寶寶在有安全感的母親懷抱中長大,而非冰冷的育嬰機構。) S4 l% s. k( ?8 a6 {5 x: d
6 G x! x' w: k B) _1 {9 g她們需要彈性工時,早點下班教養學齡兒童,關心他們的成長方向,而非將孩子丟在安親班、才藝中心。
3 @' O5 J k) a, B' \ J: c1 x' P0 V
她們需要社會大眾的支持與諒解,在工作與家庭中取得平衡,成為一個健康的好媽媽,而非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 {0 y1 G& ]8 v3 x6 U# {8 A& C
: s, E( a& w/ R0 t" S/ g/ f1 @. m
6 }% \. C/ n6 ^, ]2 S0 v+ A5 n5 H8 n, K/ M1 l [
- R% i3 q; o% P& [) e5 d" O5 b y5 |育嬰機構,真的只是其中一小環,一個不得已的替代方案。5 N; O" }* M& X& {" J. L; Q
( B2 X3 T3 ]: m& P. _/ G! ~
s5 E. x5 l4 m: |* g" x/ Z
2 d) }+ S6 f' |
# k$ M% U. z2 B7 U因此,請感謝願意生小孩的父母,當她懷孕時,請體諒她的不適,因為她正在為你的下半輩子受苦。/ B2 t( P( y: E" l1 E$ t6 g
5 Y7 f( c. g2 Z7 }; F4 {6 m因此,請感謝願意生小孩的父母,當她(他)需要回家照顧生病的孩子時,請不要給她臉色看,因為有她,你的後半輩子才有希望。
+ A7 A% ]8 ^3 i0 C; ~/ l8 m$ c8 E# j5 U( Q) D( x
因此,請感謝願意生小孩的父母,當她(他)需要早點回家訂正小孩的功課時,請不要為難她,因為有她,你的垂垂老矣的人生才有色彩。
/ f- Z/ }( ^! F/ }% ~. K
( R i3 f2 |9 M# Y. E因此,請感謝願意生小孩的父母。當他們在公眾場合不小心打擾了你的安寧時,請給予他們多一點的寬容,因為他們正在做你父母當年所做的事。( R# V; y5 h' d( L3 m8 Z# r
: ? J6 x1 Y& ~& y8 ^; J" T9 H7 ^ w$ W3 N, v7 C( y! X8 O
3 w! e8 q! H: G& u. ^" I8 s. x4 t+ g
' O: w5 Q6 n$ }6 x" h* p+ b( I請感謝願意生小孩的父母,尤其是願意生小孩的婦女。
4 P0 U! ^. ^$ [6 F# K0 ^. ?0 k/ [7 K
% N3 y. j% Z: [8 K9 A7 M
! G) N/ L4 F: h/ x! G m/ ?
) S( q2 V: \& @, E1 s' G只有當每個人都體認到這點,我想,生育率才有可能提昇吧!
* b8 [3 V2 T$ b! u" ^( F7 U: Z) D6 j6 I# G% G
4 B4 u5 o- v+ P% L6 ]$ C
6 Z0 `6 d' J& Z% m: V6 S
3 D' x$ f' {' b以下附錄一位公視觀眾「惠閩」的來函:
2 Q5 ]) `( S) a! [; @8 b- X8 a- f) k+ e3 f1 k
大家都沸沸洋洋的討論,如何給予有孩子的家庭,安全、品質良好、收費合理的幼托機構?!如何讓適合孕育子女的人敢生孩子?!# Q5 F; N3 U9 e- }3 U8 U, K1 P
; y, c0 s, i. m0 \( L r* P4 L
1 r/ l* h+ S2 P
9 J3 s' N0 t4 f4 e Z& w$ I. o( `陳安儀小姐卻提到了給媽媽"縮短工時",讓媽媽也可以安心回到家裡、接手照顧孩子。
, P9 j* }/ V! A$ r
8 h. B* `( P% K) q$ ?# Y
" u( ~) `/ `" _! s: N
0 A! F% f0 p$ Q U5 R- Y記得多年前,英文作文考試題目是"Home",當初大家熱烈的論及許多考生寫成了"House"。題目的"家"是有情感交流的地方,而非是家的那個"建築體"。但是現在看來,現在許多的家庭,不就像一個上了鎖的儲藏室?每天沒能在餐桌上一同享用早餐的父母子女,出門上班、上學,父母工作到很晚,過了晚餐時間,才將在外漂流多時的孩子接回家,回到家洗個澡,大家早已精疲力竭,上床睡覺...然後又是另一天。% L; I3 K* C( a+ B) d2 k+ _
3 @2 b% y- B6 E* g |/ H/ [0 N
$ i9 m0 B& J* q# h8 U* X4 l& z( R' _$ }' @
孩子跟父母的互動剩下什麼?許多職業婦女沒時間跟孩子一同享用晚餐,更有許多爸爸一年到頭,在餐桌上的時間沒幾天。
( w4 L1 a5 P; }4 Q+ A3 v( e0 t
g1 x5 `5 s- O/ `8 i6 S/ ?6 ~
" E5 ~; v' R5 A9 n& q: ^* y
, t6 X8 o. w- j9 o- d5 `' \( e8 I現在的孩子、青少年大家都說他們難搞、問題多...大家似乎沒認真想到,當孩子嗷嗷待哺的時候,在他身邊的是誰?當孩子生病想請假在家休息時,父母們還是只能忍著心傷、不捨,強把孩子送去學校。) p# L- E+ S/ b P3 }1 d
8 g [8 _6 |9 Q Z: ^& K* C
& _& Z" ^# n- B, v p; l
[0 q, c" ?6 g* h. f8 H大家似乎把可生育和適合生育的人當成工具,當成了"生小孩的工具",要他們為國家"生小孩",然後再幫他們養小孩(好似未來科幻電影的劇情)。"家庭教育"在哪裡?記得唸書時,曾經提及"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好爽朗美妙的口號!也好諷刺!真的很希望"家"是能有歡笑聲、飯菜香...而非像是可上鎖的儲藏室,只剩下洗澡、睡覺、換衣出門的功能。
! q6 s! B, A8 Z
- ^2 t R3 {. F4 d9 v! D3 t4 d% k) y; z0 W# T1 J' Y
* B- M1 E7 w& Q3 }" O" D7 T在孩子成長的階段,"家庭的功能"不能省,那些互動、成長是"便宜"、"省錢"換不來的。
5 n. @% F5 k% h- L! F" H. ?3 l; ^2 d. G" ^7 ^0 h
4 E. U8 C1 P2 ?' T# P- _$ h- E! i
; T( ^8 A5 `/ h, ~8 t+ K希望陳安儀小姐提到的這個觀念跟想法該被更"正視",希望有更多人支持。或許紀惠容小姐能針對"家庭功能"與"家庭教育"政府能給予什麼協助?再開個議題探討,很謝謝公視的努力與用心。
- c- k- i' x3 I& S# H
$ w# W+ G& T9 _3 Z: h0 X |
-
總評分: 金幣 + 14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