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3441|回覆: 2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日常閒聊] 日本對待台灣居民的殘暴有如南京大屠殺

[複製鏈接]

58

主題

13

好友

6896

積分

博士班

Rank: 8Rank: 8

文章
4750
在線時間
1217 小時
回到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6-12-17 16:40:01 |只看該作者 |新文章置後
http://taiwannext.com/truth/japa ... taiwanese-1103.html/ W7 O" S8 d  m% U- Y

# Z6 h+ j& M$ ?
, |% |$ q) c+ J日機密檔案: 佔領台灣時期,屠殺40萬台灣人!! 被掩蓋的臺灣歷史。
8 o. ~9 u# t$ g
, d1 Q: `" B# H0 o+ @9 b; {& i: \: s4 r# O" y! I6 K# ~
& r1 D- t: H- \* E
三鶯走廊大屠殺# F4 d6 r1 K& q* f  A
$ x+ _1 O* m2 k; d9 ~0 }( T1 h
日本人所謂的「膺懲」即報復性屠殺。
: X; D' r# [" v7 j8 L( d2 z  v1 @, K6 a1 r3 u
日本人原以為可以很輕易地占領台灣,沒想到1895年5月28日下午二時在三貂灣登陸後,在占領附近的制高點"三貂嶺"和"鹽寮山"時遇到激烈抵抗,日本全軍集中台北、新竹一帶鎮壓、掃蕩。- Q% d6 @5 A% h! w; C7 m( _& k
japan-war-soldiers 3 Y' f- z# C% ]* g

. v% t. [, L1 d7 R+ M
6 P' Y& I$ F) i) g( O" F6 a5 `6 M* i* P+ h* a
( Q) z# N% D- }& k) i3 ]
1 R; V' {/ s6 M2 t! E9 L

! T  ]. K9 N& B  d2 O6 o. X3 G& k% X4 _0 U1 c* X

( s# C- |' g1 z2 ^1 |* f7 p* l0 \) [' H6 V; j  A" x/ A
慘絕人寰的雲林大屠殺+ U' }- b% x( A2 B. t; V3 f  |
& }9 r1 [  C* n( m8 _
日本人平定台灣之後,最殘酷的就是1896年6月震驚世界的雲林大屠殺。$ J9 h/ y6 H0 Z; h
0 H. g' Z) T  t! x5 s& i
# ~+ m4 I; ~$ T  ^7 i
被日本屠殺四十萬臺灣人
- L# f. ~5 C1 w5 F& J* o% e8 A. p9 z) U9 g2 c* x) I" R
1895年九月日本民政局長水野遵局長上報給伊藤博文的資料顯示,台灣人不計入東部,西部就有三百萬人以上。更早之前劉銘傳統計台灣人口就已有320餘萬人,但經過日本帝國對台灣的攘逐殺戮政策之後,1896年底的人口數據再經水野遵調查已經只剩257萬人了;也就是不計入劉銘傳時到1895年的人口增加率,台灣人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裡,由於日本對台的殺戮攘逐政策而被殺戮了六十萬至七十萬人。(小編補充:: 會有人數上的落差,是因為當年清朝被迫割讓臺澎後,有一段時間可遷移至大陸,但是對於許多平民百姓來說根本毫無能力可以舉家搬遷。)
4 e9 W( g$ ^, H" q# I6 L* y+ q  Y& k- N- l. y
後代子孫面對祖先被殘酷殺害的歷史不但無知且無視,竟然還感謝日本殖民統治,這真是人生最大的背叛。6 ]5 l0 ^) z; f4 Q
/ k/ \. E6 e8 k) ~! g) s
根據後藤新平引述官方統計,僅在1898—1902四年間,總督府殺戮的台灣「土匪」人數為11950人 日本領有台灣前八年,共有三萬二千人被日方殺害,超過當時總人口百分之一。此外,台灣日本綜合研究所報告認為,在日本最初20年統治下,台灣曾有40萬人被殺害,遠遠超過台灣史上(含光復後二二八及白色恐怖)的族群衝突受難人數。
7 X( P1 E$ ]. `( T% |: U3 G2 f: r/ q# c
依據1981 年台北市文獻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王國璠編著的『台灣抗日史』中記載,被日本人屠殺的台灣人約有四十萬人。日治前期25年日本連續施以血腥手段恐怖屠殺, 不是屠村就是抄家滅門。) x) u9 \0 N1 V

/ D& _6 n  ^, x; @, D日人屠台較知名事件(還有不計其數的屠村未列表):
% C) H& S4 z( A◾桃園三角湧大嵙崁大燒殺:罹難人數約22260人;4 Q& w5 y: @0 A! Q% U( l! ~
◾嘉義大莆林大屠村:罹難人數約4500上下;- C) V7 r3 ~! P$ s% s+ ^
◾雲林大屠殺:罹難人數約30000餘人上下;) e8 e$ H1 ~9 u7 d5 s
◾蕭壟大屠殺:罹難人數約有27000人左右;
& c2 h% y6 B3 ?# A$ y* b  Z# l◾後藤新平實施全台軍事大掃蕩:官方公布處刑1萬1千餘土匪。
% e' _  W5 h0 t" ?◾阿公店(岡山)大屠殺:罹難者約11053;
7 m; L# D" m3 i* ~% i+ A◾台南西來庵大屠殺 :罹難人數18000;8 Y* t) i5 n6 O2 V& _" z
◾大平頂事件:屠殺30000人;
9 Z( r! U$ U9 r& L◾後壁林慘案:屠殺3473人;
+ N- v. c8 c: a/ s# y◾大平頂事件:屠殺人3萬人;
; a+ p$ V7 H) B4 _  H; P5 E◾後壁林慘案:屠殺3473人;4 S& B/ p) R# k
◾基隆大屠殺、鹽水東門事件…等等 (不包括未經正式處決、就地處死的無辜民眾….) 。
8 U% o1 j# D0 N( e/ ?2 \) [7 B8 K( f+ u7 h, p
嵙崁(大溪)大燒殺嵙崁大燒殺
- |. `9 F) P3 }3 b' E; }# b: Y' H6 C: \# n
日軍下令焚燒大嵙崁街,於是4萬人左右的繁華市街,從7月22日連燒3天,火焰遠遠連燒到桃園三角湧街,20多里不絕,變成滿目淒涼的焦土,共燒燬房屋1500多戶,人民死傷22260人。抗日領袖汪國輝,則被日軍以武士道手法斬殺。
2 K+ O: [/ u3 J; e' [& ]6 `) C2 c0 J8 _
雲林大屠殺
+ E. [0 N2 t7 p* f- p: Z5 o, E; L! l0 D6 d# ]/ F
日本事後自己統計報告計焚燬村莊五十六處,縱火民房四千九百二十五戶,無辜百姓逾三萬名無端被殺,受害範圍廣及五十餘村莊。斗六街及石龜溪莊遭受最為慘重。進攻鐵國山之兒玉中隊,自林杞埔(今南投縣竹山鎮)撤回雲林時,沿途縱火,九芎林、石榴班、海豊崙各莊盡成焦土。
, p3 m: a4 K1 a9 }0 w- k$ P+ `6 x; e" ~
彰化大屠殺事件
* ]: h2 a7 z, p& l9 W* D/ B# C8 r8 c+ u, v8 V6 t5 @: D
總督兒玉源太郎及民政局長後籐新平在以欺瞞的「招降政策」來配合作業。到了十一月展開在台中縣及臺南縣的軍事大掃蕩,各地報來的成績有:" z0 ~% ]; G$ M! p& l) j! ]7 {

- `. ^5 Y0 Y- N; f$ ?台中縣的「大掃蕩」乃是十一月十二日開始、至二十三日終止。在這十二天之間:被日軍殺害者6280人、被捕下獄3324人
* J% i  i, j" N. h2 f' I
6 t0 U" s$ e2 b' Q4 y* W嘉義大屠殺事件
3 }% I1 m8 n0 r& c8 a! N+ J0 Q* x* }; |
大莆林大屠村1895年8月30日,日軍進入雲林地方,9月2日到達大莆林, 即現今嘉義縣大林鎮。$ L% B% M# b; G' W8 {8 W/ I: O

: c( b' ~( F  Q1 Z2 ?3 ?$ g- @當地領袖人物簡精華,深知裝備戰力皆非日軍敵手,不忍生靈塗炭而決定放棄抵抗,命令居民清掃道路,提供食物歡迎日軍。 不料日軍竟要求簡獻出200名婦女。
# I4 |+ s0 `6 h) i) K1 N; R( T& U5 n2 s5 S! S6 t/ O5 e
簡不答應,日軍竟以此姦殺簡氏一族婦女120多名。更甚著,多名婦女生殖器遭削尖的竹片貫穿,連腸子都拉出體外。( k, p$ d, n- b5 h" D
: C- Y7 w- E% ]* U  u& M
日軍進行大規模屠村暴行,村內4500人,不男女老少幾乎全遭滅口,日軍將參與偷襲行動的壯丁以鐵釘固定脊椎,活活剝取人皮。簡精華不願被擒受辱,即刻自刺左手血管,失血而死於自宅。倖存鄉人感動其忠義,而以「簡忠義」追思。
+ R4 H3 _* I6 o! p& ~$ [; `2 H5 z% k/ j5 h- s" B' r4 Y2 z
臺南大屠殺" o. G7 t1 b$ U) b
/ n4 w; J9 O, ?, y; D5 y0 n
臺南大屠殺被日軍殺害者10053人。被捕下獄3043人。被焚燒民房5813幢。+ b% }5 y+ d2 ^  D
" u7 ~% v& C0 I- c# V' I( k% c
高雄大屠殺
+ m2 w( s: L7 A" R# x. J" m2 p. ?% u5 v5 z, i5 r! P' c
高雄大屠殺 (阿公店(岡山)大討伐) 兒玉於1898年就任台灣總督,決定自11月12日展開對台灣中南部抗日軍的大規模攻擊,日本人稱為「大 討伐」。此次「大討伐」,依台南縣知事提出給台灣總督的報告,殺害人數達11,053人,傷者不計其數。民宅燒燬數,全燒燬3,783戶,半燒燬 4,030戶。家屋的全燒、半燒,家財的燒燬等的損害, 依當時幣值達38,000餘日圓。
* i0 ?0 ^4 p" }$ f5 y# ]3 D2 m6 A# A6 E4 ~, t+ z
蕭壟大屠殺
0 U" d/ ?+ T% i+ q
1 V5 G  W2 E8 `. P4 r日本少將貞愛親王的混成第四旅團,由嘉義縣布袋口登陸,隨後往臺南縣北門等地推進,沿途焚燒民宅,從海、陸合擊臺南、蕭柯街慘殺:1895年10月10 日,日軍混成第四旅團登陸布袋嘴(嘉義地方),近萬名村民躲到溪邊雜樹林的天然溝壑中,因嬰兒哭聲而被發現後,日兵分別截住長坑的頭尾兩端,然後亂槍齊放,對著坑內猛烈射擊了近2小時。人無一倖免,嬰兒、婦女也無一人得活,田舍人畜全被夷平,日軍並捕捉村人活活截割耳、鼻、舌、眼裝飾配刀 邊充當戰利品。 此役殺戮臺灣人27000。
9 c* |3 X  R6 h8 S& {" P( H* t7 M+ e. s
西來庵大屠殺
; {2 _$ N7 k% n  p. Q5 J0 S) @/ {0 ~' R$ r
1915年,臺南焦吧哖(玉井,日語念tamai)附近的後厝,竹圍、番仔厝、新化、內莊、左鎮、茶寮等二十多處村落』,屠殺18000餘人,閩南籍佔半數人口,不分老幼,依次殺戮。
1 i0 _& u/ f4 H' v7 R+ P/ S# k3 Q# \# B& U! f# a
日軍警又特別活捉身體瘦弱的村人,關入豬籠加以戲弄,毆打、潑糞、浸水最後任由餓死,並將骨瘦如柴的屍體棄置玉井廣場示眾,以殺雞儆猴 。% d! o9 f" r8 G- m

4 c' O  u. ?+ Q; R. }( _) S汝為台灣人,不可不知台灣事!
6 I0 o  J8 W- y! i6 [7 m1 W5 l9 a0 d2 @) s
《下列資料摘錄自「日本『武士道』揭謎」台灣日本綜合研究所所長/許介鱗》! f% E/ q3 _7 w! e+ m/ T
: }) N, `6 P/ R( i' D) y
日本人屠殺台灣人,比較有名的歷史事件有:; m- d3 C8 S: e
1.桃園縣大溪大燒殺:1895 年7 月22 日,日本人下令焚燒大溪的街道,連續燒了3 天,總共燒毀房屋1500 多戶,台灣人死傷260 人。& p8 @% e( y! C) N# ]' N+ R
2.嘉義縣大林對婦女的暴行:1895 年9 月2 日,日本人到達大林,大林的人決定放棄抵抗,清掃道路,提供食物歡迎日軍。沒想到日本人要求獻出200 名婦女,在被拒絕之後,日本人竟然姦殺婦女60 多人。
6 T! N/ {  {! G% Q/ L+ t: l3.台南縣佳里鎮大屠殺:1895 年10 月10 日,日本人從嘉義布袋嘴登陸,到達台南縣佳里鎮的時候,有將近一萬名的村民躲到溪邊,因為嬰兒的哭聲被發現,結果日本人對村民連續開槍,包括大人、小孩、嬰兒通通被打死。
- ~; ]; z- v" b3 M" s4.雲林大屠殺:1896 年6 月16 日,日本人進攻雲林地區,總共大屠殺了七天,共有4295 戶民宅被燒毀,殘殺民眾6000 人。7 月4 日香港英文報紙『Daily Press』記載日本軍隊在6月16日到6 月22日的雲林大屠殺事件中殘酷屠殺台灣人民的事實,引發國際間的注意。
% {4 v% p2 t* K% z5.阿公店大屠殺:1898 年11 月12 日,日本人展開對台灣中南部抗日份子的大規模攻擊,日本人稱為「大討伐」,總共殺害了2,053 人,燒毀民宅2,783 戶。日本人為了堅壁清野,就在高雄縣阿蓮、岡山、橋頭等地方大屠殺百姓,這就是著名的「阿公店(高雄縣岡山鎮)大屠殺事件」。後來居住在安平(台南)、打狗(高雄)的外國人對日本人的殘暴實在看不下去了,就向『香港日報』投書,揭發日本人喪失人性的大屠殺行為,於是引起國際間的指責。, b; l7 B  {5 G& Z1 N
6.雲林歸順大誘殺與噍吧哖大屠殺:1902 年5 月25 日,日本人欺騙抗日份子265 人,說明只要他們歸順不再抗日,就可以無罪赦免。結果在南投縣竹山,雲林縣林內、斗六、古坑、斗南、西螺等6 個地方的歸順典禮中,以機關槍掃射,將所有歸順的人都殺死。1915 年,抗日烈士余清芳在台南縣玉井鄉(噍吧哖)的西來庵推展抗日運動,日本人同樣以歸順來誘殺玉井附近的20 幾個村莊的居民3200 人,不分男女老幼,通通殺死。8 s$ {1 X! v1 Q7 Q
; A6 _, C& {5 `0 c( D/ q
日本殖民當局徵調台灣人參加侵略戰爭。
: t1 P, w, u7 G* h+ j" G1 e$ c% R4 `9 Q4 e6 y/ z+ `
根據日本厚生省(類似我國的衛生署與勞委會)的統計,有207183 個台灣人(台籍日本兵) 被日本人徵調到中國大陸或南太平洋參與戰爭,大約有30304 人在戰場上陣亡。4 ]4 |5 x8 n& q- F6 A. _$ g2 O
: c) T4 v  ~) n
可憐的是在李登輝及民進皇民黨媚日哈日崇日運動的教育下,很多台灣人都愛上日本人,心甘情願當日本人的奶油犬
0 v% W# d4 _% E
1 p, g' U9 T5 y8 [日本人屠殺了多少無辜的台灣人?(一) 【文/尹章義】+ W4 ]5 q% ~& O# `0 r) n& X2 o& y! O

7 y. j) a+ d: O/ x3 `9 z7 q) }屠殺是指像屠宰牲畜一樣的殘殺人類,特別是指大量殘殺缺乏抵抗力的平民。9 l& x% t& @* R' [7 ~* C& T) M- C
* M) p) G/ j) p: s
談到屠殺,大家會想到希特勒屠殺猶太人;中國近代史的例子則以日本人在南京的大屠殺令人矚目。至於乙未割台(1895.05)之後,日本人在台灣的屠殺,則未見有人審慎估計。  v& V2 c( d# [, m! K4 ]' F
以屠殺為樂的日本軍人。
" [# M+ E5 w7 g# Z9 _" X5 r以屠殺為樂的日本軍人。
2 k6 U1 F6 K; ~  c3 Y$ d& f# t/ t9 d
% S$ {7 L/ v8 B& N1 P戰爭時期,軍人有功\過撫卹等問題,傷亡統計相對精確,對於平民的傷亡人數則較難估計;另一方面,由於要誇張戰果,也多半隱藏己方傷亡人數而增列敵方傷亡人數。以南京大屠殺為例,由於中外各方評估數量不一,若干日本政客和學者,就據此而全面否定南京大屠殺的事實,此即所謂「南京大屠殺抹殺論」。: m! K/ b/ F6 h
: N: ]3 Q3 u5 t1 a
本文無意引起不必要的爭論,因而盡可能地引述日治時代台灣總督府的檔案資料、和日本權威人士的紀錄或官方出版品,希望就此得出效度較高的估計。9 z. u6 s2 N% w

" V- x: s: F& h0 L4 F日本人燒光殺光策略的起源:牡丹社事件。0 Z# a# @8 e9 r; c8 K
3 C; w1 M- P6 F+ v5 D
日本是十九世紀後期新興的軍國主義帝國,台灣就是日本擴張主義最初的實驗場。- D) N3 }& y9 q
5 Q+ E+ s# p3 O; I" p0 v. i
1874年5月(清同治十三、日明治七)日本還沒有具備近代戰爭大集團作戰的參謀作業能力和大規模運輸的能力,就在美國人的指導和支援之下,藉口三年前琉球人在台灣南部被原住民牡丹社人殺害的「牡丹社事件」,出兵台灣。大隈重信擔任「台灣蕃地事務局」局長,西鄉從道擔任「台灣蕃地事務都督」實際掌理軍事行動。9 i0 N8 G8 n8 t# p1 R4 R9 ~/ d$ z& q
日本人炫耀屠殺台灣人的人頭照片。; e* o$ e$ S& _$ p# c
日本人炫耀屠殺台灣人的人頭照片。
6 S# `9 H- b, s5 N! p & F5 n; I. n& R. U& S# R5 R
台灣蕃地事務局檔案《處蕃提要》卷四第六號檔案〈西鄉都督進攻石門、竹社、風港三地陳報書〉云:「兵分三路……一舉將之殲滅。」附件一福島九成〈進攻竹社口之概略〉云:「奪賊四營,放火燒之。」附件二佐久間左馬太〈進攻石門口始末概略〉云:「二分隊將三、四十間民宅放火燒毀……一分隊進入南方溪中民宅……四處搜索並放火將民宅燒成灰燼。」附件三樺山資紀〈進攻風港口之概略〉云:「出四重溪……放火焚燒爾乃社所有民宅。」
; ?9 l# F: }/ R; a: X5 S3 p  J9 p" v9 T
書卷三第19~14號文件載:「松泉少尉率領分隊前進,放火燒屋……再次率兵前進,再放火燒屋」。' J- X( d2 ^4 l3 U8 f5 n! b5 d
+ q4 E) z+ F/ e' Y8 k9 H4 f
「放火燒屋、一舉殲滅」在牡丹社事件中,是日軍的戰術、戰略和戰爭的基本邏輯。21年之後,樺山資紀成為進占台灣的第一任「台灣總督兼軍務司令官」,燒光殺光仍然是日軍的戰術和戰略以及戰爭的基本邏輯。
  G& \# V+ |6 H, o+ ]8 w
5 u  c8 d6 t  s& i8 S! R2 W日本人屠殺台灣人的數量紀錄
; M, I- S3 G1 Y7 u* [- Z' b
  [' R: t9 B/ y* l; z. p日本人到底屠殺了多少無辜的台灣人?在不同的階段和時間,出現不同的估算。$ a8 f5 S6 _  ?# p! y/ G
6 t' N+ v6 ?' W9 s
首先,關於進占台灣的戰爭死亡人數,井出季和太編纂的《台灣治績誌》樺山總督〈靖台事略〉云:"明治二十八年五月中,我征清大總督府推算,敵軍約三萬三千餘人,死亡人數不詳,各戰場遺留的屍體在七、八千人以上。"(頁226)% I* t6 I! {$ u3 j4 J1 T5 K
+ @) j1 v, R  L/ G
1898年1月,兒玉源太郎被任命為第四任台灣總督,台政實際上交給民政長官後藤新平掌控。後藤鑑於台灣義民抗日活動頻繁,便把乃木希典總督試行的「土匪招降策」在全台各地推行,最狠毒的是1902年(明治三十五)4月25日,在斗六、林圯埔、崁頭厝、西螺、他里霧、內林等「歸順式場」中,將被誘降而來的「歸順匪徒」全部當場屠殺。在儀式會場上「臨機處置」或其他方式「斷然處置」的台灣人,據後藤新平在所著的《日本殖民政策一斑》中自承,屠殺的「叛徒多達一萬一千九百五十人」。(頁64)
6 D5 M" h" ]3 |# W- X% k2 J8 d1 e1 ]
再者,日人入侵台灣,台灣原住民也竭力抵抗,直到1906年,台北烏來內山的大豹\等社,還高張「大谷王」的義旗,出兵攻打台北。因此,1898年2月,兒玉總督向「殖產協議會」演說時宣示:「棲息蕃界之蕃人,頑蠢難馭,野性等於禽獸」,掀起一場腥風血雨。1906年,曾經參加過牡丹社大屠殺的佐久間左馬太擔任第五任台灣總督,實施「膺懲」的五年討伐計畫,1915年安東貞美上任,又實施一次五年膺懲討伐計畫,原住民死傷慘重。日本人以理蕃成功\自豪,不料1930年10月末,竟然爆發了「霧社事件」,原住民一舉殺了134個日本人,只誤殺了兩個穿著和服的漢人。日本人出動飛機、大砲、毒氣,原住民被屠殺600餘人。東京拓務省派管理局長生駒高常到台灣來調查,在《霧社蕃騷擾事件調查復命書》中附錄了一份〈前進討伐膺懲表〉,表列自明治二十九至大正九年(1896~1920)共138次討伐的紀錄,但未列傷亡人數。根據《台灣治績誌》的說法,其間死亡7080人,傷者4123人,沒收的槍支2萬9358挺。(頁194)
) N# B: w5 d$ f+ A2 N' Q( ?
. U) r5 T' y  l, E, P7 ^
3 a8 P# o2 W7 k6 |8 N+ m- H
/ k& |( B5 T5 S" d. Z( U慘絕人寰的雲林大屠殺% D% N: W# r( P. X$ s$ j/ ^
0 I! d0 p3 V. d& f
日本人平定台灣之後,最殘酷的就是1896年6月震驚世界的雲林大屠殺。1 G  ]( `5 |2 j$ L. J$ b' |
' y7 Z& N; k# T9 q/ w

  h. \9 o. b" ?1895年九月日本民政局長水野遵局長上報給伊藤博文的資料顯示,台灣人不計入東部,西部就有三百萬人以上。更早之前劉銘傳統計台灣人口就已有320餘萬人,但經過日本帝國對台灣的攘逐殺戮政策之後,1896年底的人口數據再經水野遵調查已經只剩257萬人了;也就是不計入劉銘傳時到1895年的人口增加率,台灣人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裡,由於日本對台的殺戮攘逐政策而被殺戮了六十萬至七十萬人。(小編補充:: 會有人數上的落差,是因為當年清朝被迫割讓臺澎後,有一段時間可遷移至大陸,但是對於許多平民百姓來說根本毫無能力可以舉家搬遷。)4 A9 }: r; S1 n5 k7 V

( \" s, X! k3 |" r後代子孫面對祖先被殘酷殺害的歷史不但無知且無視,竟然還感謝日本殖民統治,這真是人生最大的背叛。
6 q4 E0 n& E+ J9 x5 ~( `3 W. e7 X; ~" J: E5 c# `" R7 c
根據後藤新平引述官方統計,僅在1898—1902四年間,總督府殺戮的台灣「土匪」人數為11950人 日本領有台灣前八年,共有三萬二千人被日方殺害,超過當時總人口百分之一。此外,台灣日本綜合研究所報告認為,在日本最初20年統治下,台灣曾有40萬人被殺害,遠遠超過台灣史上(含光復後二二八及白色恐怖)的族群衝突受難人數。
, k7 L7 `* J* S& I' E6 A  d& d6 A0 W  Q+ d5 j# H
依據1981 年台北市文獻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王國璠編著的『台灣抗日史』中記載,被日本人屠殺的台灣人約有四十萬人。日治前期25年日本連續施以血腥手段恐怖屠殺, 不是屠村就是抄家滅門。! z0 ?& z; V+ D5 n0 d8 a, y
- ~& g! e. w3 c$ O

58

主題

13

好友

6896

積分

博士班

Rank: 8Rank: 8

文章
4750
在線時間
1217 小時
沙發
發表於 2016-12-17 16:43:20 |只看該作者
也可參考歷史學者的研究0 d3 e5 n) o! L8 n  U

! [5 X- n# s; p( Z- u6 V$ h) C日本人屠殺了多少無辜的台灣人?(一) 【文/尹章義】

58

主題

13

好友

6896

積分

博士班

Rank: 8Rank: 8

文章
4750
在線時間
1217 小時
3
發表於 2016-12-28 19:25:25 |只看該作者
http://mypaper.pchome.com.tw/ajaxbaca/post/13264307605 T% N* f) V; S4 I3 |

: N2 \9 `$ s' H$ B. b2013-12-14 12:44:11
% y+ f1 E$ {' A7 U) i5 `  ( G+ Z4 W# d/ q. }- k2 V5 f
日本人屠殺了多少無辜的台灣人? 尹章義3 u9 u$ K( ]2 d' I0 }
5 H  N6 T6 a7 H4 `6 O/ {: K
日本人屠殺了多少無辜的台灣人?(一)
, w0 d" ]) C* K- B5 O3 F2 l( P% H3 m8 u" L8 E
  http://paper.udn.com/udnpaper/PII0002/109564/web/#02
$ |1 P8 z; [8 c: r: F6 Q' L' J: l
3 s& C3 i& s& r" X+ }* q  名詞的界定和資料的抉擇. s! T: F- V8 @0 c- n
3 I0 A' E" Z% s) f
  屠殺是指像屠宰牲畜一樣的殘殺人類,特別是指大量殘殺缺乏抵抗力的平民。0 k! ^! j1 A! r

! o9 _5 w+ Y3 K3 C: z  談到屠殺,大家會想到希特勒屠殺猶太人;中國近代史的例子則以日本人在南京的大屠殺令人矚目。至於乙未割台(1895.05)之後,日本人在台灣的屠殺,則未見有人審慎估計。# y$ x# }: F9 k9 P

$ B3 H( A  W- _3 k  戰爭時期,軍人有功過撫卹等問題,傷亡統計相對精確,對於平民的傷亡人數則較難估計;另一方面,由於要誇張戰果,也多半隱藏己方傷亡人數而增列敵方傷亡人數。以南京大屠殺為例,由於中外各方評估數量不一,若干日本政客和學者,就據此而全面否定南京大屠殺的事實,此即所謂「南京大屠殺抹殺論」。1 G9 |. T& \; h% T. f5 `

9 P5 C$ V5 k! J- ?/ P  本文無意引起不必要的爭論,因而盡可能地引述日治時代台灣總督府的檔案資料、和日本權威人士的紀錄或官方出版品,希望就此得出效度較高的估計。
/ F# z9 ^! x& }, A0 u/ O

$ w) a/ E) E& L  日本人燒光殺光策略的起源──牡丹社事件0 ]+ k+ K7 y# L6 l6 {
# S' R+ B8 S8 c$ F+ P. }7 ?3 i' i, M
  日本是十九世紀後期新興的軍國主義帝國,台灣就是日本擴張主義最初的實驗場。! ]" I2 l+ _% F% B, O
  1874年5月(清同治十三、日明治七)日本還沒有具備近代戰爭大集團作戰的參謀作業能力和大規模運輸的能力,就在美國人的指導和支援之下,藉口三年前琉球人在台灣南部被原住民牡丹社人殺害的「牡丹社事件」,出兵台灣。大隈重信擔任「台灣蕃地事務局」局長,西鄉從道擔任「台灣蕃地事務都督」實際掌理軍事行動。1 y! \& l9 L9 q) \4 J, Q/ B8 {  a! V
$ A  x; R( M& J2 f
  台灣蕃地事務局檔案《處蕃提要》卷四第六號檔案〈西鄉都督進攻石門、竹社、風港三地陳報書〉云:「兵分三路……一舉將之殲滅。」附件一福島九成〈進攻竹社口之概略〉云:「奪賊四營,放火燒之。」附件二佐久間左馬太〈進攻石門口始末概略〉云:「二分隊將三、四十間民宅放火燒毀……一分隊進入南方溪中民宅……四處搜索並放火將民宅燒成灰燼。」附件三樺山資紀〈進攻風港口之概略〉云:「出四重溪……放火焚燒爾乃社所有民宅。」: c5 Y( D! I, x% Y3 Y/ j
4 B. q& o2 S: d3 X
  前書卷三第19~14號文件載:「松泉少尉率領分隊前進,放火燒屋……再次率兵前進,再放火燒屋」。
7 X8 x$ {6 Z* X& K! z
1 z: O# U% }: w! h) R  「放火燒屋、一舉殲滅」在牡丹社事件中,是日軍的戰術、戰略和戰爭的基本邏輯。21年之後,樺山資紀成為進占台灣的第一任「台灣總督兼軍務司令官」,燒光殺光仍然是日軍的戰術和戰略以及戰爭的基本邏輯。
  _0 _. f# B6 V- ^, i( L. y7 o5 c9 a0 E5 `' P9 o! q
  日本人屠殺台灣人的幾則數量紀錄
7 s, `! V" X$ B3 e5 X, j6 w
7 T/ a) j1 y5 t+ J  日本人到底屠殺了多少無辜的台灣人?在不同的階段和時間,出現不同的估算:
  {6 K& X  p: l/ c  首先,關於進占台灣的戰爭死亡人數,井出季和太編纂的《台灣治績誌》樺山總督〈靖台事略〉云:
4 ^- ?% _7 T+ i3 m+ V8 L) Y, N% V% B, ^' t" A
  明治二十八年五月中,我征清大總督府推算,敵軍約三萬三千餘人,死亡人數不詳,各戰場遺留的屍體在七、八千人以上。(頁226)
2 H3 y0 Y4 E( ~2 o8 r5 O- t9 `5 s- R. k' @1 Z. L' u* t
  1898年1月,兒玉源太郎被任命為第四任台灣總督,台政實際上交給民政長官後藤新平掌控。後藤鑑於台灣義民抗日活動頻繁,便把乃木希典總督試行的「土匪招降策」在全台各地推行,最狠毒的是1902年(明治三十五)4月25日,在斗六、林圯埔、崁頭厝、西螺、他里霧、內林等「歸順式場」中,將被誘降而來的「歸順匪徒」全部當場屠殺。在儀式會場上「臨機處置」或其他方式「斷然處置」的台灣人,據後藤新平在所著的《日本殖民政策一斑》中自承,屠殺的「叛徒多達一萬一千九百五十人」。(頁64)
+ `- L1 W' L1 F* W' s9 y% f, G+ o; f8 q8 a1 K8 a
  再者,日人入侵台灣,台灣原住民也竭力抵抗,直到1906年,台北烏來內山的大豹等社,還高張「大谷王」的義旗,出兵攻打台北。因此,1898年2月,兒玉總督向「殖產協議會」演說時宣示:「棲息蕃界之蕃人,頑蠢難馭,野性等於禽獸」,掀起一場腥風血雨。1906年,曾經參加過牡丹社大屠殺的佐久間左馬太擔任第五任台灣總督,實施「膺懲」的五年討伐計畫,1915年安東貞美上任,又實施一次五年膺懲討伐計畫,原住民死傷慘重。日本人以理蕃成功自豪,不料1930年10月末,竟然爆發了「霧社事件」,原住民一舉殺了134個日本人,只誤殺了兩個穿著和服的漢人。日本人出動飛機、大砲、毒氣,原住民被屠殺600餘人。東京拓務省派管理局長生駒高常到台灣來調查,在《霧社蕃騷擾事件調查復命書》中附錄了一份〈前進討伐膺懲表〉,表列自明治二十九至大正九年(1896~1920)共138次討伐的紀錄,但未列傷亡人數。根據《台灣治績誌》的說法,其間死亡7080人,傷者4123人,沒收的槍支2萬9358挺。(頁194)& H7 x5 Q: t! [
  根據《台灣省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歷年高山族戶口表〉,1906年原住民11萬3000餘人,1930年14萬500餘人,死傷率在7.7%~9.9%之間,死亡率在5%~6%之間。而1905年漢人311萬,1895年約160萬,則漢人死亡數在13萬至19萬之間。
& G6 ^7 i1 U3 o" I" L8 ?; D6 e$ b9 J) v' X# z2 T$ X) I/ M
  以上所舉各方的數字,所涉及的是1895年6月至同年11月入侵的日軍和防守的清軍戰爭期間的死亡數字;後藤新平在台灣誘降而臨機處置加以屠殺的數字;以及日本軍警膺懲原住民而予以屠殺的數字。相關事跡,本文不再細述。~未完,詳見下一期電子報~ 8 T8 F6 [% ~, N! Y1 _' N' Z( Y

8 ^5 u+ [2 Z' A: y  d6 r; w: B8 d. L9 F$ b' j- I) v9 \3 {
/ W, D+ V  }4 V  t  w: p

4 O) W0 j# O% i9 d! L3 [" s0 H  日本人屠殺了多少無辜的台灣人?(二). T8 e7 I* ^1 i3 p8 R% x5 ~8 Z! [' O
5 @/ e* Q8 m- N3 i9 x" h
  http://paper.udn.com/udnpaper/PII0002/110213/web/#02; J4 |+ y1 P+ }5 a% ?. _2 o

, i& g9 E. |# b+ _( l' Q+ L; A  【文/尹章義】
, B; `' f# ^; a' e8 m; k
8 f  f6 O6 T% O5 A) V; P6 E  三鶯走廊大屠殺9 ?- N# [- U4 g

0 `3 L* u) J8 `# N* @, l  ]  日本人所謂的「膺懲」即報復性屠殺。
+ P% w8 S- U/ C# E. F* f0 q. g( N0 Y3 ?( p5 N& W! y
  日本人原本以為很輕易地就可以占領台灣,沒想到1895年5月28日下午二時在三貂灣登陸後,在占領附近的制高點──三貂嶺和鹽寮山時遇到激烈抵抗,才發覺情勢不妙。6月4日攻進基隆,「賊兵二三千,死者不下二百,俘虜一一三名」。6月7日進台北城再順著鐵路南下,在中壢東南安平鎮(今平鎮市)和胡嘉猷、黃娘盛統率的義民發生激戰,從6月8日打到7月1日,動用砲兵猛轟之後、再由工兵爆破,才攻進胡家堡壘。此役使得日人覺得「賊徒之實力不可輕侮」(《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中卷),以下簡稱《沿革誌》),乃極力請求緊急增兵,「斷然中止南部作戰」,全軍集中台北、新竹一帶鎮壓、掃蕩。( j$ W4 z8 [, e6 i7 w/ g
& s# f! V7 l" l; `+ b8 f" Q% w
  日軍認為安平鎮之役,義民都是居住在丘陵區的客家人。7月20日,從旅順兼程趕到台灣的山根信成少將負責大嵙崁溪流域的掃蕩。樺山總督訓令,對於「頑迷桀猾」的「土民」要「痛加懲罰」。山根信成率部由桃園攻到三角湧,沿途燒夷所有的村落「煙火蔽天」;內藤政明大佐率兵掃蕩大嵙崁溪左岸從新莊到鶯歌一帶,「屠殺敵人三、四百,傷者無算,燒毀家屋一千以上」;松原暖三郎少佐領兵掃蕩大嵙崁溪右岸土城到三峽一帶,「屠殺賊民數百,燒毀家屋數千,三角湧附近方圓數里不見人影。」(頁90~92)此處之「屠殺」是《警察沿革誌》的原文:「賊を屠ること數百、家を燒夷すこと數千」,並不是筆者杜撰的名詞。其屠殺人數當在兩千人以上。% A/ S9 P( L& V  Z" ?/ N

% M! P0 p! u. d8 q% S3 D  日軍從台北打到台南,沿途都執行燒光、殺光的策略,多半的地區,像三鶯走廊一樣,實施多次報復屠殺(膺懲掃蕩),到底殘殺多少無辜百姓,因為沒有軍服可資辨識,老百姓又恐懼日軍再度報復,死者就地掩埋滅跡,若其死亡數是軍隊的3倍,其數即達2萬4000人以上。
9 g% E  x2 I% p( |& }, X, X3 Z* H/ U& p: l( Z: I; m8 a: ~2 u
  日本人屠殺「土匪」的伎倆6 ]7 f: q/ @3 G8 t
$ r4 O8 K1 t1 K! Y9 @5 d
  日軍於1895年10月22日攻進台南城之後,進入「治匪」時代。: \+ r' g- l8 v4 g0 Y$ J$ q

" q1 l2 D4 c8 ~; G' B* q  《警察沿革誌》在〈武力平台〉一章之後即為〈治匪始末〉一章。第二節第一目即「所謂『土匪』是什麼?」文中明言「所謂土匪意味土著匪賊,並不是台灣習慣用語,而是日本入台之後新創的名詞」。包含了三種人,其一是殘留在台灣的清國舊兵,在舊檔中未視之為「土匪」;其二,乃本意之土匪,即「草寇」,有巢穴、在特定地區肆虐;其三,當初掃蕩的時候,當局不易甄別良莠,往往玉石混淆而誤殺。「良民目睹父兄親戚被屠殺,心懷怨恨。也有受到台灣人充日本密偵者的誣陷,恐懼殺身毀家之禍而加入匪群,在兵馬倥傯之際,這是無可避免的事。」(頁267)8 r& P) C# S, C9 Y9 ]
7 \( O6 g- J; `8 p! {8 ?
  把屠殺無辜的台灣百姓,「玉石俱焚」視為無可避免的事,正是牡丹社事件以來,日軍一貫的戰術、戰略和戰爭邏輯。而濫殺無辜的結果,必然造成更多的「土匪」。* e% B7 p' D3 ^# n/ m
  1896年7月,宜蘭警察署長即曾建議,既然屠殺無辜台灣人導致「土匪」滋生,不如寬恕渠輩,放還清國,可以省卻麻煩。當時的台北縣知事上報總督桂太郎,桂總督有意執行,11月初,乃木希典繼任,遍發告示,勸誘「土匪」歸順(《沿革誌》頁285)。由於憲兵和警察爭功諉過,向某甲歸順者,某乙殺之;向乙之密偵連絡者,甲捕之,歸順政策弊害百出,12月底就停辦了。(頁285)3 U: N" P- _' ]" w4 I; V
% }$ P: N: ]2 d" K. q- y8 {5 C0 g6 c
  1898年3月兒玉源太郎出任總督,後藤新平擔任民政長官,他們認為誘降歸順不失為釜底抽薪的辦法,再加上以《保甲法》嚴密地方組織,頒布《匪徒刑罰令》嚴懲土匪,軟硬兼施,以期解決「土匪」問題。當時駐在台灣的文武官吏中,有許多人反對這項「招降撫綏政策」(頁289);於是發展出「臨機處置」以及在歸順儀式場中全部屠殺等兩種更為狠毒的手段。- U! q% r$ V' ^# \- f% J1 @

1 Y2 K5 s& m5 ?* f# m- _1 N  《警察沿革誌》第四章第一節〈治匪通略〉第四目「招降政策及其效果」第六小節「臨機處分與匪徒刑罰令之發布」起始就說:
; _3 e' D; t2 L) I
  M) ~+ ^/ a. {5 o; V% g# l  捕獲匪徒之際,以曾經抵抗或其他理由處斬;或以監禁之匪徒意圖脫逃為由加以處置,稱為臨機處置。固然有其正當性,但兵馬倥傯之際往往濫用,容易成為台灣人挑剔的把柄,本不應放任為之……具有戰鬥行為之殺伐性自不待言,雖不應予以推崇,但無疑對於台灣之討匪工作曾經作出重要貢獻,殆無疑義。(頁281~82)
: i# B: m4 {2 j
7 v4 z, ~: p: q& f  《警察沿革誌》的作者鷲巢敦哉1917~1932年在台灣各地擔任15年警察,1933年起專責編纂《警察沿革誌》,他和一位助理,翻遍了總督府的各類檔案、出版品、地方志甚至履歷表,當然也包括參謀本部的《日清戰史》和博文館的《日清戰爭實記》等書,自稱唯一的目的是「闡明事實的真相」,也相信其他的編纂者也很難找到其他更精確的資料(《沿革誌》凡例)。近年本書在日本和台灣各地再三出現複刻本,足證所言不虛。值得我們注意的是:《沿革誌》第二編《領台以後之治安狀況(中卷)台灣社會運動史》在凡例四中規定,「僅供內部參考嚴禁在外流布」;而《領治以後之治安狀況(上卷)》則在卷首特別標示:「本書對外保密。」
+ a; S+ T$ ~" j8 Q$ d, G) ]( G* ~
  《中卷》紀錄了當時台灣人的社會運動史和抗日進行式,不宜洩漏,以免台灣人恐惶、防範,製造新的社會問題,其保密措施可以理解;《上卷》何以也如此秘密呢?《上卷》紀錄了日本人侵台初期台灣人反抗日本人以及日本人屠殺無辜台灣人的歷史,恐怕激起台灣人的抗日意識應無疑義。敘述日本人屠殺台灣人的細節,要重檢鷲巢利用過的檔案資料或新發現的資料需要相當的時間和精力,若敘述日本人屠殺台灣人的概略,統計出一個概數,檢閱《沿革誌》便能得其梗概。* S! R% J- x; v( g9 x0 E/ P  V

3 k; N  i, y/ ~' j/ T, K  前文引述《沿革誌》說明關於「土匪」的內涵,以及關於「誘殺於歸順式場」和「臨機處分」的內涵,都可以看出日本人在統治台灣40年之後,仍然極力隱瞞所謂土匪其實是「國事犯」(頁545)以及藉口討伐土匪實務上卻濫殺無辜以鎮壓、恐赫台灣人的事實。0 L2 d1 X: R8 U4 v; ]# j4 W8 j1 f) B
0 V6 z9 n$ o. M; _* k. N& h% Q4 ~
  ~未完,詳見下一期電子報~ - k* K$ j+ u- F6 g1 d, ?

5 z8 {% ?4 t2 }: s3 {( z4 A
' Z; S( K4 `$ c1 h4 x( q日本人屠殺了多少無辜的台灣人?(三)
5 B+ n" e3 ~% p) n6 n- E) ^2 \# J$ @, U/ O" y! t: e+ n
  http://paper.udn.com/udnpaper/PII0002/110640/web/#02  f" v. i# ^; ]. J# g" Q% Z
3 N1 g% Q- V; y, S$ u3 F

3 o" H) |0 b4 G) L8 y  【文/尹章義】
3 a# f9 q0 \( _& [
, X/ m8 k/ [8 J0 c; u6 \/ b( \: E  }0 j  慘絕人寰的雲林大屠殺
, V& J# }9 r" m! p& S8 z0 a7 A0 ?( S9 H! a( B% ^1 `, a
  日本人平定台灣之後,最殘酷的就是1896年6月震驚世界的雲林大屠殺。! j2 A2 |5 }! k6 H% c- A

6 L9 O' _, R* L: M  b6 _* m  關於雲林大屠殺,當時擔任雲林支廳主記的今村平藏無疑是當事人和最初目擊者,他手記的《蠻煙瘴雨日記》無疑也是最原始的報導。0 S0 }& W7 r9 b+ w

1 p2 x8 l7 K; K( N, E5 O  1896年春,平民逐漸安堵,台灣總督宣布4月1日起結束軍政進入民政時期。4月12日,島田少佐進剿義民簡義於雲林橫路庄,簡義逃逸,島田「收兵,集合於北方曠地,斬殺俘虜」。殺俘事件,使得義民大為憤慨,乃以內山大坪頂(今南投鹿谷)為根據地,襲擊各地日人。6月14日,雲林守備中村道明中尉率兵20餘人進窺大坪頂。今村以兵員短少又不諳地形「惟恐後悔莫及」為由勸阻,中村不從,輕率前往,遇伏,陣亡過半。' f( w0 q4 T3 y0 \2 s( V
( `- l, r! W4 w. c2 k
  日人遷怒於無辜百姓,6月20日至23日集結重兵,在雲林東南一帶實施大掃蕩(報復性屠殺):
! Y' w! Q7 m; C  W# B7 o9 C# J- l* i6 A( n& @4 i; g+ |" R
  凡兵煙之下,無不盡成肉山血河,既不分良匪,復未辦薰蕕,幾千房屋竟付諸一炬,無數生靈,頃刻間盡成斬首台上之冤魂。! s" w# b, |4 Q+ V- P" l2 w
. q. C( L  N/ W
  掃蕩林圯埔回程,路過九芎林莊東端,今村又記:
  H( F+ Y- O5 J# A
2 @) T6 l" r, S  井口警部迎接我隊,提交一信予兒玉市藏中隊長,此乃討伐之嚴令也。倏忽間九芎林莊成為焦土,村民血肉飛散,變成慘絕人寰之地獄;旋行石榴班、海豐崙,殺戮燒毀,腥風捲煙,陽光淒然。同時全部討伐隊,橫掃雲林平原。( v" @  h. \# t: f
4 v3 f, l# ^9 w* j5 G6 J5 r% o
  今村又記:「調查管內之被焚房屋,實56村4947戶之驚人數目,可見當時慘殺焚屋,何等殘酷。」
7 d9 }, d' K& v
6 S1 E" e1 d- O. Z+ M8 `  日人並未記載殺戮人數,近人劉枝萬推估,「無辜台民被屠者三萬餘眾」。" E( I& g( S+ z: z! ^8 L: _
* J' O* z. y7 l: r  @
  雲林大屠殺發生後,在台灣的洋人、傳教士陸續投書香港、日本、英國各大報,7月4日即見載於《中國通訊報》(China Mail)和《香港日報》(Hong Kong Daily Press)。7月14日鄧肯的通訊即謂:「日本人正採取殲滅所有台灣人的策略……台灣人的收穫破壞、家園燒毀,祖先墳墓挖掘、婦女遭凌辱,憤怒到極點……」(總督府檔案Vooo76/A037之附件)6 W. d7 U0 Z7 U" Z

/ t) p: j& j6 c. b( Y: O  駐守台中的混成第二旅團長田村寬一,再度糾集大軍討伐南投、集集、林圯埔和雲林各地,7月7日,根據總督之訓令發出「對於土匪之巢穴,要盡力斬草除根」「趕盡殺絕」之訓令。(總督府檔案V00093/A005─14)。
( A& X+ V0 h; L& o" C' }+ A3 \1 b' F) A* v: {8 {
  由於林圯埔和集集有若干洋商收購樟腦,為了避免引起國際事件,總督府民政局長水野遵派遣事務官佐野友三郎隨討伐隊到林圯埔、集集、埔里,目睹日軍之恣意暴行。根據佐野明治二十九年七月二十二日的《覆命書》所附〈備忘錄之一?林圯埔〉載:
1 V, i$ k/ n2 X7 C" j9 H- r
3 r* N0 B" S7 u. ^. \  十四日上午十時隨今橋討伐隊長之聯隊進入林圯埔……旅團長曾密令要燒光該地房屋,且該隊長亦下定決心要切實執行……有關外國人房屋……當作砲擊之結果、斷然實施燒光策略。
( Y7 ~( [) A7 {: P- |& z$ g; ]( ~1 s5 R9 V3 e+ v4 ^8 k
  〈備忘錄之二?集集街〉載:: f0 L4 t( g( @

  ?5 e$ @# d6 V, E5 ~7 Y  十六日上午四時隨松居討伐隊往集集街前進,十時砲擊集集街……該隊長堅持放火燒街……須臾之間從四面放火。
% J8 n8 S" P4 A* z. D. V
9 t# L6 z$ w! E4 C! F2 v( S4 s  〈備忘錄之三?其他事項〉載:
( w; S2 L4 H& w! y( g
( O, y) K& @+ h0 i  關於仁沙慶記商社社員歐李雅被殺疑案……不知去向……怡記洋行僱用人,攜帶二千圓前往製腦地點途中,被警察逮捕,隨後死亡案。據雲林支廳員所言,此人大概被當成土匪同類而遭斬首。(V00093/A005─15)
" n  i# g! {5 t
2 a; h% P8 i- q5 \" X  日軍嚴令燒光殲滅的政策,在佐野友三郎的正式官方報告中非常明確。連外國人的身家性命也不顧,終致引起震驚國際的軒然大波,良有以也。
+ @0 K4 L6 @( a5 {% v. c) H  J3 y
  台灣總督府檔案《公文類篡》〈V00076/A037〉號檔〈拓殖務局送來有關外文報紙報導台灣中部土匪蜂起之記事〉,即收存「有關在台灣日本人之殘忍行為之報導,刊載於《泰晤士報》(Times)和《蘇格蘭人報》(Scotsmon)。8月25日《泰晤士報》謂:「日本士兵暴戾侮慢之程度令人咋舌……肆無忌憚地殺人放火……老幼婦女皆不能免……野蠻且苛酷之東方新強國。」8月22日之《蘇格蘭人報》謂:「日本之政略,似乎在於將全島居民都趕出去。」0 R. Y3 l5 u" _! X1 M! U
# b5 `& H1 S8 w7 x
  為了平息國際輿論和日本國內政治的壓力,台灣總督將雲林支廳長松村雄之進以「該員稱雲林轄下無良民,並斷定馴良村落為土匪,讓軍隊加以焚燒」為由免職。(《公文類篡》V00117/004號檔案)
4 L$ x) a( M( p, J. g
. x# C+ H+ h  w% Z  國際社會向日本施壓,日本政府向台灣總督府施壓,台灣總督則虛與委蛇,實際上仍然以燒光殺盡為常,1896年11月14日,台灣總督乃木希典訓令「各混成旅團長、憲兵隊司令官」,嚴禁燒夷良民家屋,但是,「若戰術上有其必要,述明理由報告」即可(台灣總督府檔案000000610320200號),大開方便之門,變相鼓勵燒光、殺光的兩光政策。0 p1 a! d6 s6 o4 m) Y

3 T* n* h, U, l) x  《警察沿革誌》以「大焚蕩」為題記錄此事件,對於第二次大焚蕩到底殺了多少人、燒了多少房子,並無計數。(頁432)~未完,詳見《歷史月刊226期》~
3 H  Y" O7 D- L2 {/ K$ L  F# Z& B! ]/ u  \" ~! h/ m

/ S0 k0 U3 A5 d! o& y: P4 H1 l: [( \  ?: {2 |& o
  <<下面是台灣文獻館館藏史料>>' L" n/ Z3 k+ z8 Y6 a3 l& [1 P

/ s; i1 f& ], A
5 |) G# P  M  a! x/ J. c  臺灣總督府第一件高等官懲戒撤職紀錄9 _. ]8 ^, m+ l9 l
1 ]. e' S  D. @+ C3 g$ |9 J! }
  http://www.th.gov.tw/epaper/view2.php?ID=97&AID=1317& K  Z8 ?# N$ M7 D" i

% }: Y0 ?  a2 w3 t  文/陳文添/本館整理組研究員3 t0 t, g3 ]+ m! c/ o1 r

0 _* n5 F) d2 Y3 S; J4 G
7 ^' y$ {- m: F
, t& t0 T9 s$ b4 I  X) C2 k

58

主題

13

好友

6896

積分

博士班

Rank: 8Rank: 8

文章
4750
在線時間
1217 小時
4
發表於 2016-12-28 19:40:35 |只看該作者
http://210.69.44.13/ktnpeevr/ohcw/01listc.html9 X( h/ W, Z& Q- I, a; o. x6 `5 B
牡丹社事件(節錄自維基百科)% O+ m3 a" j$ @2 D/ B7 o8 b

7 |8 [% H0 ~5 y1871年(日明治4年,清同治10年)10月一艘琉球宮古島向那霸上繳年貢的船隻,在回航時遭遇颱風,漂流至台灣東南部八瑤灣(即今之九棚灣),船上69名乘客溺死3人,有66人登陸,闖入高士佛社(並非牡丹社,如今之牡丹鄉,雖是高士佛社,但史稱牡丹社事件)原住民住地,後又因文化認知不同而遭殺害54人,逃過一劫的其餘12人則在當地漢人營救下前往台灣府城,由清國政府官員安排轉往福州乘船歸國。$ ]$ w, Q' A6 g+ S3 o( Z
此類事件在當時不時發生,按慣例皆由清國政府撫卹、送還本國。1873年日本政府外務卿副島種臣前往清國時向總理衙門提起此事時,大臣毛昶熙答覆:「二島(琉球與台灣)俱我屬土,屬土之人相殺,裁次固在於我,我恤琉人,自有措置,何預貴國事,而煩為過問?」日本拿出被害者中有四位小田縣漁民的證據,又追問「貴國既然已知撫卹琉球民,為何不懲辦台番?」,毛以殺人者為置之化外的生番來搪塞,副島便言:「生番害人,貴國置之不理,我國有必要問罪島人,因與貴國盟好,特先來奉告」,毛昶熙不察日使意圖,隨口回答:「(台灣)生番係我化外之民,問罪與否,聽憑貴國辦理。」日本遂抓住這句話柄,向「無主番界」出兵。
4 Y) M( ~+ ^7 [( W7 A/ u    1867年幕府將軍德川慶喜上表「大政奉還」,江戶時代結束。隨後的明治維新過程中,大量武士(維新時改稱「士族」)失業,造成極大的社會問題。於是西鄉隆盛等人提出「征韓論」,企圖以海外擴張來解決內政問題。但征韓在外交上困難較大,未獲得內閣多數閣員支持,最後造成提倡征韓最力的參議西鄉隆盛下野。日本政府為了安撫士族情緒,遂有出兵台灣之議。1 W& H5 q. |: M1 K5 {
  但在出兵前夕,英美等國卻轉變態度表示反對,因此日本內閣下令停止此次行動。但在長崎已經準備妥當的西鄉從道拒不受命,斷然率領三千六百名官兵前往台灣,史稱「西鄉大暴走」,這也成為日後日本軍國主義軍官在戰場上獨斷獨行的濫觴。
2 A1 p2 o& e3 w2 E% {
2 G: R9 A( a3 C7 X- Y  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5月10日,日軍於射寮(今屏東縣車城鄉射寮村)登陸。5月18日到5月21日,日軍與台灣原住民有小規模接觸,互有傷亡。5月22日,佐久間左馬太率領日軍150人進抵石門(今屏東縣牡丹鄉石門村)遭到原住民強烈抵抗,最後日軍陸戰隊攀上峭壁居高臨下,情勢逆轉,原住民敗逃,牡丹社酋長阿祿古父子身亡。經此一役,多數採觀望態度的原住民皆靠向日本。6月1日起日軍分三路掃蕩的牡丹社、高士佛社、女仍社等原住民,沿途只有小規模抵抗,佔領後焚燒村屋並撤回射寮營地。7月1日,牡丹社、高士佛社、女仍社終於投降。日軍移營龜山(今車城鄉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附近)長期駐紮。 * F6 q3 l- S% m. k0 ?7 z' H; h+ i
  日本5月中旬出兵台灣,清國隨即於5月下旬派遣船政大臣沈葆楨以巡閱為名來台,主持台灣海防及對各國的外交事務。李鴻章允調淮軍十三營六千五百人赴台,雙方戰力情勢逆轉。加上此時日軍因熱病侵襲,病歿五百六十一人,又已耗軍費六百餘萬日圓,深感難以持續。! |6 I+ H3 h  a3 Z+ v; M: u7 |
  於是日本政府派內務卿大久保利通為全權大臣,赴清國交涉。當時沈葆楨及李鴻章對情勢皆有清楚的判斷,分別上疏表示日本急於謀和,實因情勢窘迫。因此清政府起初態度強硬,軍機大臣文祥公開表示,對於日本方面要求的軍費賠償:「一錢不給」。
: K! U' r1 r) q; @, o3 \$ y  T7 G1 K6 C) T6 i0 ^* x: U1 X

* n  W+ J6 q+ E) C5 R# v6 N  但大久保商請英國公使威妥瑪為調人,強勢介入。於是清日兩國在九月廿二日簽訂北京專約,共有三條:7 ]  S0 \% {6 x% ?$ r6 l+ T
一、日本國此次所辦,原為保民義舉起見,清國不指以為不是。
% @9 o2 l- l  e/ F3 g& Z: [. T 二、前次所有遇害難民之家,清國定給撫卹銀兩,日本所有在該處修道、建房等件,清國願留自用,先行議定籌補銀兩,另有議辦之據。( G5 X+ d7 e" X7 ?. F3 K. A% U
三、所有此事兩國一切來往公文,彼此撤回註銷,永為罷論。至於該處生番,清國自宜設法妥為約束,不能再受兇害。
' A+ i; ]% S' Z" l/ u% k5 K
  {, _# A9 F# A5 Q
; u9 I! N# J* M  在清國方面,不言賠償兵費,而將五十萬兩拆成十萬兩的「撫卹」與四十萬兩的「購買道路房屋」,算是在保存顏面的情況下息事罷兵。
6 R4 R+ J. X; x- x; r+ b; _( c3 ~   但因為條約中有日本出兵是「保民義舉」字句,日本片面以此認定琉球是日本的屬地。次年(1875年)開始進行「琉球處分」,令琉球終止向清國朝貢,復在1879年強迫琉球國王尚泰移住東京。
( F' n* M' v" B" O4 z. O   清國則稱條約中的「保民」係指日本國小田縣民,而非遭難的琉球船民,清國從未放棄琉球宗主權,多次對日本提出抗議。1880年在前美國總統格蘭特調解之下,日本提議割沖繩島以北歸日本,宮古、八重山島屬清國,但最後清國以不義為由,並未同意此瓜分建議。直到1894年甲午戰爭日本擊敗清朝,台灣割讓給日本,清國無力繼續過問琉球問題,琉球遂在國際默認下歸屬日本,清國與日本之間並沒有簽訂任何條約,正式放棄琉球的宗主權改歸日本。但因中國與日本之間並沒有簽訂任何條約放棄琉球的宗主權改歸日本,直至今日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亦未正式與日本政府簽訂條約承認日本政府擁有琉球主權。$ |; c* `% m% i
「牡丹社事件」後,清國體認到台灣的重要性,轉為積極治理台灣,增設府縣,並在1885年建省。
9 q% \$ g9 j& v1 D' v
0 k+ _' i) l! D( l6 l2 c: R5 M4 h' X0 A: k

58

主題

13

好友

6896

積分

博士班

Rank: 8Rank: 8

文章
4750
在線時間
1217 小時
5
發表於 2016-12-28 20:10:43 |只看該作者
本文章最後由 發哥 於 2016-12-28 20:15 編輯 9 N" Q0 G! L& C# `! s7 k
4 K( F  _6 z( w- x( d1 D
1898年1月,兒玉源太郎被任命為第四任台灣總督,台政實際上交給民政長官後藤新平掌控。後藤鑑於台灣義民抗日活動頻繁,便把乃木希典總督試行的「土匪招降策」在全台各地推行最狠毒的是1902年(明治三十五)4月25日,在斗六、林圯埔、崁頭厝、西螺、他里霧、內林等「歸順式場」中,將被誘降而來的「歸順匪徒」全部當場屠殺。在儀式會場上「臨機處置」或其他方式「斷然處置」的台灣人,據後藤新平在所著的《日本殖民政策一斑》中自承,屠殺的「叛徒多達一萬一千九百五十人」。(頁64)3 E5 ^* {3 A3 h, |$ i7 p* t" n

3 {$ j- v9 f- b+ j# l9 m7 ?「土匪招降策」( G% `: Q. W1 K
【土罪招降策】要點' P5 E* u0 J7 b4 ~6 P+ V* d+ O
一、投降者既往不咎。. Q( u  v7 T; ^
二、欲投降者給與投降準備金。* D( u! Y6 O2 ], Q& z
三、投降後給與土木工事等工作,以保障其生活。
0 L8 k! d% M- r. j9 |綜觀「匪徒刑罰令」,再看看「土匪招降策」,實令人動心,不但給與金錢,又有工作,各地義民心想,時局已定,隻手難回天,處此紛亂又不安全的環境裡,如能有一優渥的下台階,何樂而不為?阮振在此情況下,動了心,翻然就撫。但轉過頭來看看被「招降者」下場,始知日本總督府笑裡藏刀。
" O5 I6 R8 i/ J總督府曾向日本國內表明的:「此所以馴服無知之土匪,出於一時之權宜者;一旦獲取歸順之果,所謂條件云者,自然成空文矣。
5 _- a) X3 C+ l$ T4 ?  y% y9 j2 o/ a. z
* \+ O/ A! ?7 P6 a
& o* l6 l# h9 {3 h$ R. i4 I5 t+ T
說日本人有多狠就有多狠: f1 w( e, r% v+ z' [" D7 d! b

3 K! }$ |4 p+ K# u【土罪招降策】5 n+ [3 t" J/ o8 E

9 ?) i" ~" \, d4 Y1 `就是總督府笑裡藏刀,將被誘降而來的「歸順匪徒」全部當場屠殺。
' q0 o0 y  ~3 b/ T% }" t$ E1 d. e
6 p# ^' q( z9 s4 j3 ?6 x/ X
/ q$ V( C# c' v4 p( h. U0 ^3 C  I
+ b, y' D% M9 H, n$ }1 U

58

主題

13

好友

6896

積分

博士班

Rank: 8Rank: 8

文章
4750
在線時間
1217 小時
6
發表於 2016-12-28 20:21:24 |只看該作者
本文章最後由 發哥 於 2016-12-28 20:23 編輯
6 O- ?2 U6 @6 J+ y$ L, i' y% N' o! X4 Q% f& V  \: v/ i- F7 s- Y
http://hxrp.blogspot.tw/2013/10/blog-post_13.html
" Z8 j5 T3 c! m3 o, L台灣前期武裝抗日與《土罪招降策》
  L1 ?/ t" S. N$ u: @( R' t, C9 {
* j: Z, D- b6 J$ A- v阮振看清日本官方的真面目後,繼續陰集同志,準備再度出擊,殊不知日軍早有防備,先制其先,一九○二年四月十五日(《台南縣志》謂一八九九年四月十五日),出動大軍,包圍店仔口(台南縣白河鎮),阮振率領同志再次拒捕,終被擒處死。! Z3 W+ g! O+ s8 K( }' h( j2 L

/ |+ v4 E5 n' [$ q5 ^
: s$ j2 J! H) r0 I; b; J8 V2 i阮振被招撫後,同儕或是一般民眾對此事的看法,心知肚明,是非曲直,盡在人心。及後,阮振重返金山,繼續當他的「山寨主」,仍了悟日人招降把戲,即時煞車,幸運的沒像「一九○二年五月四十五日,日人在斗六廳舉行所謂歸順式,會場周圍埋伏機關槍隊,張大猷等抗日同志二百六十餘人被誘殺。同時在林圮埔、崁頭厝、西螺、他里霧、內林頭厝,亦舉行此式,每會場均有數百人抗日志士,竟皆在無抵抗中,飲恨被戮,無一倖免。」死得不明不白,最起碼,阮振死得很有尊嚴,堪稱台南縣抗日英雄也,《台南縣志》有其小傳傳世。

19

主題

0

好友

715

積分

國中生

Rank: 4

文章
351
在線時間
115 小時
7
發表於 2016-12-30 20:07:00 |只看該作者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213000902-260109
% k# y; P: W* G+ W1 N& g  O* R
  X4 o8 a* S* F5 T, j熱門話題-莫忘日本在台的大屠殺! q2 x( n( a1 h
2013年12月13日 04:09 林明正/文化大學博士生0 N. I+ m: |) p/ X' B. `7 e
摘錄
, Y' O9 z& }# m1 I
$ h/ J. v5 P' ]2 x! R牡丹社事件即以「放火燒屋、一舉殲滅」對待台人,在〈進攻風港口之概略〉中說「出四重溪……放火焚燒爾乃社所有民宅。」等到甲午戰後日本要占領台灣時,遭到台灣義民奮力抵抗,在今天的三峽鶯歌一帶,又進行報復性大燒殺,史稱「三鶯走廊大屠殺」,在《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中說「屠殺敵人三、四百,傷者無算,燒毀家屋一千以上」讓「三角湧(三峽古稱)附近方圓數里不見人影」。
+ {. I& N) t8 R' c" @9 A) Z& O; ^
% |) O- H2 R/ i, S0 I類似的燒殺見於全台各地,雲林大屠殺的慘絕人寰更讓外國人無法視而不見,在《香港日報》即有洋人投書說「日本人正採取殲滅所有台灣人的策略……台灣人的收穫破壞、家園燒毀,祖先墳墓挖掘、婦女遭凌辱,憤怒到極點。」在安平鎮記載「第二天我軍前去偵查,只見遍地死屍」,在埔里「埔里社、集集街等地……全街遭到燒毀」,在宜蘭「舉動不穩者悉予槍殺」等等。
! x8 p* `1 J* N7 p9 B
- Z! |+ j) d& x0 r* X, {, I

19

主題

0

好友

715

積分

國中生

Rank: 4

文章
351
在線時間
115 小時
8
發表於 2016-12-31 15:26:38 來自手機 |只看該作者
120年前雲林大屠殺 有誰還記得?) K1 B, e! _$ W# a
分享分享分享留言# e" a* P+ P8 ^6 I) Z+ U5 P% ]
2016-06-10 02:34( W( V3 u$ M7 Z
聯合報 黃樸/文字工作者(台中市)" A5 B% c- V' d  H
6 C! W, n/ x1 v, Y4 G; t

: \6 t: ]. V% t: o. p1 E% R2 }& tWhatsApp
# _' P4 V2 k  {+ D% R, {2 ~+ Z  p一百廿年前的鐵國山抗日行動,雲林發生了一場大屠殺,死亡人數高達上萬人。不過,有幾個台灣人會關心呢?4 T! ^  T8 \" Q2 `( i# P
8 y, @- p4 A( ?
一八九六年六月十日,簡義、柯鐵等人率領義軍襲擊日軍駐守的斗六街。十六日起,日人為了報復,連續七天掃蕩鐵國山一帶,到處焚毀民房,屠殺百姓,斗六街及石龜溪莊最為慘重,後人稱「雲林大屠殺」。當時英國報紙以野蠻苛酷形容這一滅台策略。) c8 W, k: U5 ~* V; T2 ]4 K6 |

7 x: O- b) k) m; z蔡總統就別說了,即使是馬總統還在位,恐怕也不會紀念這段悲劇。一百廿年就是兩甲子,無論中外,這都是回憶歷史的難得時機。從前年開始,甲午戰爭、馬關條約、乙未戰爭等事件,都勾起集體記憶,國家元首理應帶領人民緬懷先人的傷痛與義舉。
/ h1 D5 Y* w) z( O. x' h4 Z! ]) [4 h9 q! O+ X/ \- L
馬前總統當然知道,選擇的卻是低調處理。去年的抗戰勝利暨台灣光復七十周年紀念講詞上,他表彰當年的抗日義舉。遺憾的是,歷史記憶的建立,是龐大艱辛的點滴工程,一、兩次的「包裹式」回憶收效不彰。同樣地,把日治改成日本殖民統治這樣的課綱微調,即使實施學生也不會理解當時高壓的可怕。
  b- S* w7 ?: @& ~8 C8 {. G
' T$ X/ e+ p: I, w) l德國人很清楚這個道理,所以會不斷利用各種場合與機會回憶,特別是關於二戰的罪行。除了大大小小紀念碑與博物館之外,總統、總理與國會也會在特別的日子演講與默哀紀念。不僅此也,媒體的深入報導尤其功不可沒,觀眾至今仍然三天兩頭就能看到反省納粹暴政的節目。
& \4 M0 _, b" B' z9 y3 s3 T, z/ q# ~3 ]4 y
馬總統的顧慮,可能出在不願得罪深綠族群及避免引發反日嫌疑。因此,去年的余清芳事件百年與霧社事件八十五周年,都不見府方的盛大紀念(馬總統去了霧社獻花,但是格局太小了)。這八年來,所謂「天然獨」持續受到杜正勝以來的歷史教育洗腦(其實是「人工獨」),就算是兩蔣時代出生的人也越來越心虛:八田與一的貢獻那麼大,你中國人來「光復」什麼?5 \' [8 d) N. G
/ y( }: [* d6 h% Z+ r9 D
馬總統的溫良恭儉讓,使得台灣社會的歷史記憶成了海砂屋,如今連鋼筋都腐朽不堪。許多人只知道二二八與白色恐怖,因此也相信:國民黨最壞!它自己成了第一個受害者。蔡政府推動針對性的不當黨產與轉型正義立法,其正當性正是建立在被扭曲的社會認知之上。: @9 L7 m1 C- T/ z

' W9 V* V" J. n  l; f台灣人對殖民國的寬宏感恩,舉世罕見其匹;紀念雲林大屠殺不是為了仇日,而是回歸真相,這樣的道理難懂嗎?+ Z3 V6 h7 M; E. ], {1 N7 z: [

19

主題

0

好友

715

積分

國中生

Rank: 4

文章
351
在線時間
115 小時
9
發表於 2016-12-31 15:51:00 來自手機 |只看該作者
本文章最後由 Gogotalk 於 2017-1-2 12:56 編輯
" z% ~3 d) f% I# I  j* b) P$ G; A7 p- P/ z1 m' X+ Z5 d$ y$ D
維基百科
  G, Q$ |' |" n# h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BE%9C%E9%A1%AF%E6%A6%AE1 _2 P, J1 Z2 p1 Z) \$ O
編輯監視此頁面使用其他語言閱讀
  I4 G" Q+ l+ B  b. J' y辜顯榮
; W; U! o- E% T! p辜顯榮Ko͘ Hián-êng( a& L  {7 Q% l4 j4 O4 P
Koo Hsien-jung.jpg& r+ O( S' D" \, V
出生        1866年2月2日, e' u3 a6 [  K* Z1 ~
清治臺灣臺灣府彰化縣馬芝堡鹿港街(今鹿港鎮)
2 }( `4 H7 G0 v逝世        1937年12月9日(71歲)' c) D9 W  P. H9 S& ^" n
大日本帝國東京府東京市
$ `% c. }1 i( y2 c8 e" S6 }國籍         清治臺灣
4 N; m* Q  {7 ?+ IFlag of Japan (1870-1999).svg 日治臺灣, w; q' Q( Q6 V2 o1 d0 Q
大日本帝國" y; j' c, s8 O. \; T, W
民族        漢族
/ W, D& l+ K" Z8 {( v' G職業        商人、日本貴族院議員4 g+ Q7 K6 W2 e& ~
兒女        辜振甫、辜寬敏
) W9 _* k8 ?2 B4 C. ?& c# O1 t辜顯榮(1866年2月2日-1937年12月9日),字耀星,彰化鹿港人。台灣日治時期商業鉅子,以甲午戰爭後代表艋舺士紳迎接日本軍進入臺北城而聞名;受日方賜予敘勳六等、授「單光旭日章」。後任台灣公益會會長、日本貴族院議員。贈從五位。, [/ L- T) \+ S  R- s+ j, J
2 R+ z( o  R8 D( k' ]* a( {
其歷史地位評價不一。他是臺灣政商聞人辜振甫與辜寬敏的父親。其家族被稱為「臺灣五大家族」之一的「鹿港辜家」。+ C# v. T" K" f2 ]5 [. Z6 g

7 O$ y& y# L; M& q: I, a值得一提的是,辜顯榮的曾祖父辜禮歡是南洋檳城(馬來亞)商人、華僑領袖。而清末名儒辜鴻銘則與辜顯榮為從祖兄弟(皆為辜禮歡曾孫)[1]。鹿港辜家也與清末實業家盛宣懷、福州嚴復家族以及臺灣板橋林家等為姻親關係。
3 N* g3 E% _% o6 f
0 S0 T" V1 ]3 B: }4 ^. b生平        編輯9 o5 m4 A$ u* x$ u
4 [3 ]. D5 K9 F
1866年2月,辜顯榮生於鹿港,是福建泉州惠安移民的第二代。曾祖父辜禮歡(馬來西亞檳城第一位華人甲必丹)。自中國福建下南洋,為檳城富商及僑領。早期因反抗滿清而輾轉逃到暹羅及馬來西亞檳城,辜禮歡次子辜安平,清道光年間得進士,在職林則徐幕僚後又調職台灣官至道台;辜安平獨子辜琴妻室薛面,辜琴傳二子辜顯忠早逝,辜顯榮。父親辜琴長年病臥在床,不久即病逝,由母親薛麵一手養大。少年時期,追隨進士黃玉書讀過漢學。原為鹿港一名浮浪子,因不容於鄉里而浪跡於台北,當苦力、轎夫,而後在臺北城中開設了雜貨店「瑞昌成號」。
$ T: w/ l* U' ?6 c- E- L- Q+ f' l* _4 X, I6 _+ f9 X
1895年甲午戰爭後,依照《馬關條約》,清廷將台灣割讓予日本。台灣民主國不敵日軍,首任總統唐景崧倉惶內渡,根據部分史料記載其時台北城內亂兵、遊民則伺機四出騷擾劫掠。辜顯榮和士紳商賈李春生、白其祥、吳文秀、李秉鈞、吳聯之等人迎接日軍進入臺北城,當時民政局長水野遵予以接見。[2]6月11日,日軍順利進入台北城。同年8月,辜隨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率領的近衛師團南進,協助剿殺抗日台灣人民有功,以台灣紳士的名義,跟水野遵到東京,受日警界人士接見,日方賜予敘勳六等、授「單光旭日章」,蒙受破格的光榮。自此辜氏由默默無名邁向平步青雲之坦途。辜顯榮繼而被日人委以重任擔任「台北保良局長」,時年方值三十一歲。其進而創立保甲總局,在保甲內實施連坐法以阻止抗日軍,並組織壯丁團,以討伐抗日軍。1923年,以林獻堂為首所領導的「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蓬勃發展之際,以辜顯榮為首組成所謂「公益會」,成為該運動的對抗團體。1924年更召開「有力者大會」,在東京各大報紙刊登廣告,指陳林獻堂等人領導的議會請願運動並非真正台人的意願,以對抗如火如荼的民族運動。前述種種親殖民政權之作為,辜氏亦因此被當時島內人士批為「漢奸」。[3]
# A5 t' h+ j' f& c! z
0 D5 e) ]3 d( {6 X6 D! B5 B臺灣史學者王世慶根據「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的檔案指出:「日後辜氏帶領日軍南下攻城之舉,臺人死傷甚多,這是世人不能諒解辜氏之處。」《臺灣總督田健治郎日記》亦顯示在一九二○年代臺灣人的反殖民運動中,辜顯榮又站在殖民當局這邊,主動充當總督府的打手,打擊臺灣反殖民運動。[4][5]# @! o$ y: D- h3 r! d9 c6 J  C

6 ~7 z$ i6 S. o3 o2 ~( a0 u次年,辜被任命為台北保良局局長,同時取得臺灣總督府所給的鹽和樟腦等專賣特權,奠定辜家富裕的經濟基礎。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時,日本海軍獲知俄國波羅的海艦隊將繞道航行通過台灣海峽;當時辜顯榮即奮勇挺身率領戎克船,參加鵝鑾鼻和菲律賓間、台灣和中國福建之間兩個海峽的偵察活動。8 l9 |- {! H! e4 s

5 I# |+ z) [' ]; u. T0 a# ]# G1 b5 Z8 r& N
辜顯榮(中立者),左為林熊徵,右藍高川
% D5 Z  x) L% z+ H5 \4 c8 |% U/ Y台灣日治時期曾有一首流行於台北艋舺的酒場間的歌:「日本上山兵五萬,看見姓辜行頭前,歡頭喜面到台北,毋管阮娘舊親情。」[6]3 X$ P: J+ _: Z5 n" a$ @% ^% j$ W
$ J7 r8 F4 m  e! j  L  V7 k2 r8 A
1909年,被選為臺中廳參事,獲得鴉片經銷權。1923年7月,辜顯榮在台中公會堂演講「時事談」時提到:「台灣今日之設施,非常發達;假使二十年前,哪有這公會堂,哪有此整然的台中市?由天理而言,今日支那各省不但民不得安,而官亦不得安穩啦。所以凡事不可錯辨為第一。今日二十八年整頓如此江山,比較支那,民國至今十二年還不息兵亂;這樣事由,良心可以忘記嗎?其次,就是我對警察官的意見。警官之中,難免有無品格之警官,然亦不可無視他們;他們是有資格,不可與他爭辯了。」[7]11月8日,辜顯榮與知日派商人板橋林家的林熊徵等人組織「台灣公益會」,協助日本壓制「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等民權運動。1924年,辜顯榮在《台灣日日新報》發表聲明書,指請願運動並非所有台灣人的意思。日本檢察官三好一八在治警事件時期曾讚賞他是「顏智」(印度聖雄甘地的台語音譯)。台南詩人謝星樓曾寫一首詩諷刺他:「辜顯榮比顏智,蕃薯籤比魚翅,破尿壺比玉器。」
$ p* k. ]5 P+ S: J6 u& y1 d( Q  F- N$ v
辜氏曾獲得大正天皇邀請在御苑聚會(春天有「觀櫻會」,秋天有「觀菊會」)的台灣三巨頭之一,另兩人是林熊徵與藍高川。
& i4 y2 ~) I) }) B
+ `, h: N+ w0 h: x# H- g1934年,辜被昭和天皇敕選為貴族院議員,為台籍第一人[8]。1937年,辜赴東京出席貴族院臨時會議時,因宿疾復發病逝,靈柩以船運返台灣,安葬在彰化快官(今彰化市內)。其子辜振甫承接台中墾地6000甲、鹽田350甲,以及其餘大量房地產。
' o: u5 j1 w$ P0 L; i$ A. W0 `/ c/ b' f
1945年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軍戰敗,中華民國接管臺灣,辜家收購《辜顯榮翁傳》並予以焚燒,以逃避國民政府對「漢奸」責任的追究。
% ?. N2 X6 g& Y' _' {4 ?! Q7 x
2000年台灣政黨首次輪替,幼子台獨大老辜寬敏出資重新排版印行《辜顯榮翁傳》,時任陳水扁政府之國史館館長的張炎憲為新版《辜顯榮翁傳》寫序,序文中仍將簡大獅、柯鐵虎、林少貓、余清芳、羅福星、莫那魯道、蔡清琳....等台灣人先烈抗日之歷史地位『定位』為「盜」,為「匪」,以全其先父辜顯榮之歷史名聲,引發爭議。" `6 z3 F& J* ~$ I6 n9 B+ S

- \7 p: s1 V& F" j2 u: h2 C年表        , f5 {/ [3 r2 d1 v

9 I5 c5 [% s! r, k7 y家族       
# Y5 b! b# a% A3 `, A
+ f; p" n) T9 H5 O4 I榮譽        6 y; i) l2 B' F* l3 u1 Z

" C/ M  y0 C8 _+ b; k: [評價        " M& t+ y* S/ O" Z- N$ o
9 R( S- `/ c" r9 b, ^' v/ w
參見        5 P. }* c6 f3 J3 R8 Q& w; |
+ d" d8 m  M- d3 Y+ G
參考文獻與註解       
. g3 z% A/ Z! v/ Q9 w3 D+ L. T2 V) x# {3 D2 g
外部連結       
+ ]2 Q9 F" \3 F! X+ o
# S% o2 {  ^4 V) u/ K6 J最後一次編輯於 3 天前由 Outlookxp5 \8 Z: i7 K9 N( d4 `9 n: A0 y- h
相關頁面
- z5 m: I* p  b4 \2 l. b& Q+ G6 N鹿港辜家' [$ D$ g( w( x* P
辜姓. r) b3 z7 \0 J3 n3 X
辜偉甫
- r% r$ ]: h* O! q* h- A' TWikipedia®
; v3 j+ U* x9 K" \
$ o: U9 b2 G0 @; Q除非另有說明,否則頁面內容均使用 CC BY-SA 3.0 授權條款。

6

主題

3

好友

2559

積分

大學生

Rank: 6Rank: 6

文章
919
在線時間
286 小時
10
發表於 2016-12-31 17:37:30 |只看該作者
本文章最後由 johnshuetw 於 2016-12-31 17:45 編輯
8 c4 p1 \1 V+ M8 h% q0 {8 t' h- ^7 N+ d; R# q% p& r, I
http://blog.xuite.net/peggyss/20 ... 2%EF%BC%81%E3%80%91
2 o) d, d4 A/ S! M* B$ X, `; |5 G7 a, R" `( v" k
不能說的秘密 - 蔡英文的父親蔡潔生的發跡史!% @; f6 c( F8 l. M2 Z- \
要怎麼告訴別人,我的爸爸曾經在中國大陸幫日本皇軍修理戰鬥機,幫著日本皇軍攻打中國轟炸中國人!
7 Z  C+ l; x0 `要怎麼告訴別人,日本人戰敗要離開時為什麼會留下土地和株式會社給我爸爸!
: }0 \9 q5 y* S) I/ {要怎麼告訴別人,我家會這麼有錢是因為我爸爸當〔漢奸!日本走狗〕幫著日本人欺負台灣人!1 t, p1 p9 a" c- q, ~  x
有個人叫做蔡潔生,出生在屏東楓港菜市場後的矮房子裡,在二次世界大戰時被派到日本皇軍支那戰區滿洲國修理皇軍的戰鬥機!
) |" c* J* K% q  o" _/ ?戰爭接近尾聲,蔡潔生回到台灣,在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現在的老爺酒店的旁邊(晶華酒店正前方)開設了汽車修理廠,靠著幫駐台美軍修車讓他賺錢,開始買地投資賺大錢成了地產商!
% b+ ?) |4 }) H: y& t) o3 u; o8 h這就是台灣最窮的在野黨,很有錢的黨主席蔡英文的父親蔡潔生的發跡史!( l( T5 }  x" w
------------------------------------------------------------------------
  i2 ]8 @3 s* w$ Y5 C. r另一方面,蔡同志的民X黨,當然也有不同的版本...
" p" c: i5 K0 {0 f6 g1 ]9 ]
& L& h+ c' r! ]! M8 [1 I- g蔡英文父親蔡潔生被貼上漢奸標籤,起因在於蔡潔生18歲時為了躲避日本軍徵召南洋作戰,前往中國東北機械學校學修飛機,當時東北是由溥儀稱帝的滿洲國,之後蔡潔生也曾到日本,戰後回台灣開汽車修理廠。外界種種推論,歷史學家解讀,蔡家在日治時代應該是望族或經濟能力不錯,才能選擇不去南洋,而去東北,在當時相當普遍,因此冠上漢奸是放大解釋。- J; w9 w# v* H

0 G- }' Q9 s9 I- ~$ c8 k四十多年過去,老員工對蔡老闆經營有道印象深刻,蔡潔生家大業大,就連過世後蔡潔生的墓園還曾因佔地1712平方公尺遭到開罰,眼尖的網友發現,為何蔡潔生墓碑未列明祖籍福建,而是寫屏東楓港,網友繪聲繪影,難道蔡潔生冠上日裔?民進黨發言人王閔生對此回應:「願意在台灣這塊土地在地生根,他寫上這個不違人情事理。」蔡英文曾說,寫楓港是家族開會後決定,代表對台灣的認同,種種傳聞甚囂塵上,歷史真相靜待時間說明。8 N3 g( @7 ?& y
----------------------------------------------------
* b2 y0 c. K2 [9 {+ Z  B奇怪的很,人類都是算講究自已的血緣,台灣人的墓碑,應該沒人會未列明自已祖籍吧?尤其有錢人,更是會講究才對.所以個人比較相信科學式推測--蔡家是日裔
3 _  {1 }+ \. r, X/ Z----------------------------------------------------$ I6 J4 j  E4 @
墓碑未列祖籍,蔡潔生是日裔?(轉貼)蔡英文的父親蔡潔生是日人之後?; [! J0 B" D9 C) B. B" o" F0 `
http://city.udn.com/50415/4829546
" \9 u4 g, s( ]
, w, c+ D  W2 ?( s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94%A1%E6%BD%94%E7%94%9F# ?  n4 f7 |* H" v1 `' S8 k
蔡潔生/ O4 T! k7 V: ]& k" w2 L8 J

: A9 F, e6 }/ v0 W# Q# c4 K他有4個配偶,每個都管的很好,很有錢,這也算是多元家庭吧.蔡同志從小就有錢生活,未曾聽過和男性有任何感情生活,據報載只有一件他自述在英國留學期間,交往,但結果和其他假愛情故事人,男主角因故死亡,不了了之.但留學期間到現在,都有一位極好的閏蜜,生活和工作全都掛在一塊,家裏電話他接,住所只有他能進,所以很多人推測這是他的同居女性伴侶.這也是真的不得不讓人連想到南韓總統女朴槿惠、崔順實的閏密案。如果朴XX早早學蔡同志,把崔XX留在身邊給職位叫女秘書,便可正大光明干政了." w2 {$ P% F2 h* Y7 ^: n
是不是這些和他全心全意把推同志修法擺在國政之先,為同志發聲,支持多元成家有關?
5 D- E  T7 S4 A, K9 {1 M
, e, i+ {8 C0 e我無能無力去查證什麼是真實,但以他人科學推理,種種十分不合常理的事,比照連家、辜家,發生在蔡家身上,實在很有道理.: t+ k* `' Q# ]+ G$ H9 x8 d
, l  w. g& R. H# I' f& P  w5 [
1 o7 V9 k$ p2 v5 A. ?& c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文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論壇之立場,本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由於本論壇是以「即時留言」運作方式,所以無法完全監察所有留言內容,若您發現有某篇留言可能有問題,請通知本站管理員處理。

Copyright © 2009~2020 iBeta 愛北大. 保留一切權利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