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355
- 閱讀權限
- 4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3897
- 活力
- 11257
- 金幣
- 44043
- 日誌
- 9
- 記錄
- 37
- 最後登入
- 2017-12-9
 
- 社區
- 臺灣
- 文章
- 9422
- 在線時間
- 1428 小時
|
台股低成長,只有A+企業更亮麗
6 u$ k, u& N A+ w9 j; t( {1 a, n4 Y7 l& k7 |' D7 J
* M( d4 l5 L& X0 H W c9 S L) m. ~! P! U! q% x
- @# E% ?: d- m4 ^【作者:彭杏珠】
, S9 F2 ~+ b: O5 H0 J5 t8 d
# h' p' Y- u) [2012年是內憂外患雙重夾擊的一年。對企業來說,經營面臨到挑戰,對投資人而言,則是難以獲利的年代。這一年來,歐債危機餘威未減。而台灣連動緊密的中國,經濟成長也趨緩,上證綜合指數頻頻破底,從2011年12月底的2808.7點跌至2012年12月19日的2162點,跌幅23%。
! q3 }4 M, m- L' _5 a) r- }+ G3 h4 q2 v# m8 G# x
* x$ }0 B: F& ^ k$ \+ A
不畏歐債、國內外利空消息不斷
1 A5 c- e5 j. d& ^% ^7 |79家抗震A+企業出爐
+ K' X; u7 s% ^. p2 F" ]! ~2012年是內憂外患雙重夾擊的一年。對企業來說,經營面臨到挑戰,對投資人而言,則是難以獲利的年代。這一年來,歐債危機餘威未減。而台灣連動緊密的中國,經濟成長也趨緩,上證綜合指數頻頻破底,從2011年12月底的2808.7點跌至2012年12月19日的2162點,跌幅23%。
5 v7 {5 f/ K. H8 q
+ G* F' d- C* |( S6 n y: }- y7 f外有歐債與中國影響,對內則是政策帶來的利空襲擊。從油電雙漲到課徵證所稅等議題,讓台股從3月的8170高點跌至最低點6857點。儘管台股已從2012年11月23日開始反彈,但是累計2012年元月至11月30日,台灣仍僅有7.18%的成長。表現遠低於泰國、菲律賓的29%;德國、印度的25%,以及香港(19%)、新加坡(16%),美國NASDAQ也有15%的成長。
8 t8 k; i3 U! T* c" N' b: m5 ]: l1 G9 |+ I3 F4 E7 f4 K
連成交量都來到歷史新低,台新投顧經理黃文清根據2010年以來股市的月成交量分析,發現最低的前十名中,有九個落在2012年。6月的總成交量跌至1兆3674億餘元,還不到2010年12月最高成交量的一半,僅為43%。儘管過去一年環境嚴峻,仍有企業通過考驗,交出亮麗成績單,甚至讓投資人荷包滿滿。
; }4 L: _1 b7 v: T3 b5 Z3 r$ K [' Y- J6 ]3 p- B0 n# J# P& B
6大門檻,篩選出Top 79
& v/ K: X3 |: u1 X《遠見》今年仍延續去年以股價報酬方式來篩選抗震的A+企業,而股價表現穩健也意味著企業的經營績效獲肯定。$ T" E6 }+ j$ k) ~# j1 h6 x2 g
% W4 K' I/ s3 d3 [, R今年指標共有6個門檻,第一個是從2012年元月至11月30日以來的股價報酬率(還原權值)必須≧35%,相當於大盤指數報酬率7.18%的4.88倍,也是定存年息的25.36倍。
% _1 I% c2 B" w; h( S0 p: h
+ g/ @: a+ W9 t還有2010、2011年的EPS≧1.5元,2012年前三季EPS≧1元,負債比率≦60%,以及250日的成交均量(截至2012年11月30日)≧300張。
% g, Q7 X. z# Q% Y0 O
- ?# m7 I) j5 G( M/ m這次列出負債比的指標,是確保企業有較健全的財務體質,雖然產業屬性不同、負債比各異,例如金融、業營建會偏高,已衡量過整體產業狀況,因此設定在60%。. r4 o% W; u- r2 k* d& ~
" a$ ~( D0 ]4 B1 Z1 y
另外,第一次被列入指標的是日平均成交量。台新投顧經理黃文清指出,如果成交量低於一個水平,代表流動性不足,股價表現再活絡,如果買賣不容易,將增加投資的風險。總計從1434家上市櫃公司中,篩選出符合上述6個條件的79家企業。其中實收資本額達100億以上的大型股有2家;50至100億的中大型股9家;10至50億的中小型股37家,10億以下的小型股有31家。4 F- L! T/ }! G. T
7 k$ u& f- Q$ a$ i( }1 G
電子業占近七成,其餘傳產和服務5 }( L" S2 k5 F# q
群益證券研究部副總裁吳東陽指出,2012年以來,大型股表現不如小型股活蹦亂跳,除資本額大,股價不易大幅上漲的因素外,因為2012年3月以後股市成交量低迷,沒有足夠量能推升股價,對大型股更為不利。因此台達電、台積電還能拿下高報酬,相對不易。
) s4 L0 k7 P! U: g. c2 H
8 M s0 [7 S1 j; v
8 T i" M+ D1 n6 r p1 q5 L6 i' [經得起考驗才是A+,最高累計報酬率440%
L$ C2 v" M" X* X9 e& c- p- L* \: \$ Z
1 T$ ]& \) q: o" n: v% Y6 J% I8 R$ R# N3 R( G
" X4 t. J9 M8 E9 `. z/ t: L
【作者:彭杏珠】, X; u& M# q% ]# Y
! x5 T& j; L. B! Y7 N6 J# y+ kA+企業是否耐得住考驗?《遠見》深入分析前四屆A+抗震企業,經過多年的震盪,累計股價報酬率表現更是優異。+ d% H: m) h0 p
8 w7 P3 F) e2 G- J' p. B# W2 a5 b! f, l% Q
《遠見》雜誌一年一度「A+企業」的製作專輯,已經邁入第五屆,每年都會根據一些指標篩選出優質企業。經過多年以後,這些企業是否還經得起考驗呢?
, x3 O" w/ V" v: H1 v0 A- W. Z7 U
以股價的單年投資報酬率來看,每一屆的A+企業超越大盤指數的家數,約在三成至五成間,其中,第一屆表現最佳,超過大盤家數的占比,更高達到70%。如果是以累計報酬率來看,表現最優異的A+企業,包含精華、聯詠、台灣大與可成,這四家企業不僅連續進榜四屆,而且不管從哪一年進場,累計至2012年11月30日的報酬率都是正數。: f* \. h* e8 U8 X
' n; `- m5 |5 U7 t$ D3 N
只要買對時間點,累計報酬更為驚人。以精華為例,如果讀者閱讀了《遠見》第一屆的A+企業報導,從2008年12月1日投資該檔股票,抱滿一年至2009年11月30日賣出,還原權值的報酬率為90%,如果是放到2012年11月30日再出脫,報酬更高達4.4倍,足足是定存年息的318.9倍,顯示透過層層關卡篩選而出的A+企業相對經得起景氣考驗。
3 Q: n- A# U8 U6 D9 F' P* O8 s. M! C Y% B5 Y' h. f
台新投顧經理黃文清說,具有優越核心競爭力的企業愈拉長時間,愈能顯示出其真正的實力。
9 p. k& _& c6 I0 p$ T$ r# i8 c9 T) a) \" u5 F
單年報酬率,五家逾兩倍
1 r4 ~/ D6 ^3 M3 G先就單年的投資報酬率來看,《遠見》是在2008年12月進行第一屆的A+企業報導,如果讀者12月1日就根據所報導的企業去投資,一年後再賣出,73家企業中,還原權值後的股價表現超過大盤指數(70%)的有51家,占比達七成。而且有31家的投資報酬超過100%。甚至有五家高達兩倍以上,依序是旺矽(251%)、萬潤(241%)、聯詠(230%)、胡連(221%)以及霖宏(213%)。
( }* {. M: Z# p9 _# d, M& }
& ?. _( d: q- @) _. [: u. X# V2 W2010年1月所報導的第二屆69強A+企業,同樣抱股一年,報酬超過大盤指數(10%)的有20家,占比29%,有兩家超過100%報酬的是宏達電(170%)與精華(111%)。6 `5 C2 T, Y' t# r, e7 J- Z
+ h7 U* M p- [$ U1 e# D$ [2011年1月推出的第三屆A+企業,69家當中,單年報酬率超過大盤指數(-21%)的是30家,占比43%,這一年由於受到歐債危機的影響,全球股市普遍表現不佳,表現較好的前五名是鈊象(36%)、可成(32%)、台灣大(30%)、奇偶(19%)、陞泰(10%)。8 m% o& {5 w$ A4 }! r O4 Q
+ t5 a8 `. @8 W
2011年12月製作的第四屆A+企業,77強當中,年報酬超越大盤指數(10%)的是45家,占比58%,超過100%的有葡萄王(117%)與裕日車(104%)。
1 A7 p! L. @( b ]4 ~. I: Y" H
! o8 E" h& z8 }) Y6 ?) qA+的常勝軍,進榜三屆或四屆的企業,股價報酬又呈現什麼樣的變化呢?分析結果發現,連續四年都入選的企業,以可成與台灣大的表現最優異,如果當年就買進,抱持一年的報酬都是正數,可成四年單獨的報酬是77%、24%、32%、9%。如果是連續進榜三次的企業中,每年報酬都是正數的是聚陽與中碳。
3 |& l- K1 ?% H* {: j$ X8 k, l
/ \( V6 o: h- w( V3 x" N9 x累計報酬率,精華、聯詠破400%
; x4 q) w6 R% W- t' w再來看A+企業長期投資的累計報酬表現。如果根據《遠見》當期報導的時間點去投資,並長期持有,直至2012年11月30日再賣出,有哪些企業的投資報酬會勝出呢?
' D' K/ a, q5 U# `
4 ]* s5 g. I! I7 T; p+ R, a% P全文詳見遠見官網 * Z" }+ q( i! A: g
: i! w. E' f" J
|
本文章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
總評分: 金幣 + 2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