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8836
- 閱讀權限
- 40
- 精華
- 0
- 威望
- 2
- 貢獻
- 1494
- 活力
- 3782
- 金幣
- 17588
- 日誌
- 262
- 記錄
- 6
- 最後登入
- 2015-4-9
- 文章
- 2716
- 在線時間
- 596 小時
|
本帖最後由 tracytsao 於 2012-11-17 20:36 編輯 # o; } K/ A8 N' S$ p6 n* m( L( w
( q4 }0 S# {$ i0 B# t) L7 X資料來源:CANON網站(網址:http://www.canon.com.cn/specialsite/canon_portrait/1.html)
' j% f* ^8 e; ]* V# ] f一、 臉部印象和背景隨著焦距的不同而改變
+ Q5 M( N. {- D9 q1 s3 A+ v鏡頭焦距的差異會讓照片的氣氛為之一變--被拍攝者的大小沒有發生變化,但是背景範圍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隨著焦距趨向遠攝區域,視角變得狹窄,於是背景的範圍也漸漸變窄。另外,鏡頭的焦距不同,被攝體的形狀也會發生變化。
8 t; Z' a0 ?. l: D# U使用廣角鏡頭時,由於它有著近大遠小的特性,所以人臉的形狀發生了扭曲。和焦距較長的鏡頭相比,使用廣角鏡頭時的拍攝距離較短,所以相對距離鏡頭較近的鼻子和臉頰部分就像是突出來一樣,發生了膨脹。相反,在使用焦距較長的遠攝鏡頭拍攝時,拍攝距離變長,臉的各部位的距離差隨著拍攝距離的變長而相對縮小,和廣角鏡頭相反的臉部成像效果逐漸呈現出來。
) T5 K7 F% v- d! [, A" ^如上所述,拍攝時使用的鏡頭焦距不同,拍出人物的印象就會發生很大變化。究竟使用怎樣的焦距拍攝出來的才是標準成像,這隨拍攝者的主觀喜好有很大不同。如使用的是35mm全畫幅相機,拍攝者本人相對喜歡50-70mm左右的帶有輕微變形的照片。適當的變形強調出了立體感,突出了被拍攝者臉部的抑揚感,看起來更加精緻漂亮。但是,也不能單純地說焦距越長越好,因為在使用遠攝區域拍攝時,臉部整體會給人很平坦的感覺,有時還會讓人看起來顯胖。所以應該仔細觀察被拍攝者臉部的特徵,選擇最合適的鏡頭。* C' @( |6 x! x( J* m0 H3 o
" j+ p4 W l1 d二、 焦距越長、拍攝距離越近、光圈越明亮,虛化效果越強) O1 w' |: y: ^2 `# H
1、瞭解虛化產生的理論就能將拍出更優秀的人像照片3 f; h" Y! T e6 U; n; C" @
在人像攝影時受到大家喜愛並被頻繁運用的背景虛化和所使用鏡頭的焦距、光圈的明亮程度(光圈值)以及拍攝距離(相機到被攝體的距離)有著密切關係。當使用鏡頭的光圈值不變時,焦距越長,則越容易發生背景虛化現象。當然,如果焦距相同,則光圈越明亮的鏡頭越容易產生虛化效果。另外,背景虛化程度還會隨著拍攝距離的不同發生變化。拍攝距離越短,越靠近拍攝,虛化效果就越大。因此,若想得到大幅的虛化效果就應該選擇最近拍攝距離較短、光圈較明亮、焦距較長的鏡頭。只是在進行人像攝影時,先決定鏡頭焦距,構圖完成後拍攝距離也就固定了,所以在掌握更長、更近、更明亮的這一虛化的基本原則的同時,還需要把握鏡頭焦距和拍攝距離的關係。
! t& }0 P+ {" U @2、把握人像攝影時的焦距和拍攝距離
% @1 ^+ Z& p' g1 S/ ^+ @; z焦距 臉部特寫 胸部以上特寫 上半身 膝部以上 全身
$ E/ |. x7 q3 c" x16mm(10mm) ※1 35釐米 50釐米 70釐米 1米6 O: D+ |( w: g. A# V$ b
24mm(15mm) ※2 55釐米 70釐米 1米 1.4米
/ x+ T& s+ j9 U8 g/ F0 T35mm(22mm) 45釐米 60釐米 80釐米 1.25米 1.85米
" d8 v3 `0 w: ^0 l6 N% w# d8 U9 j7 d50mm(31mm) 55釐米 80釐米 1.1米 1.80米 2.6米
' C/ H$ x. l3 C" Y1 U6 X85mm(53mm) 1米 1.4米 1.9米 3.1米 4.5米; Q0 p9 L" d& D0 A# `2 Y5 C' @& N
100mm(63mm) 1.15米 1.7米 2.3米 3.7米 5.1米
, \3 p E$ b8 ~$ n4 p/ G135mm(84mm) 1.5米 2.15米 3米 4.6米 6.9米
b/ `6 M2 e! y4 [- X200mm(125mm) 1.95米 3米 4.1米 6.8米 9.95米
2 Y* k: ]/ f1 W" Y# C+ e※:小於拍攝時使用鏡頭的最近拍攝距離,不能拍攝。
3 Y+ x- i2 w1 d- m※:使用35mm全畫幅相機拍攝。括弧內表示在相同條件下使用APS-C規格相機拍攝時需要的鏡頭焦距。- U6 u) ~4 O; W* `6 \
3、用數值來把握焦距和拍攝距離的關係,在拍攝現場加以靈活運用6 B$ q) v1 B. A# S' I8 E7 c# }3 ?
被拍攝者在照片中的大小和拍攝距離的關係如上表所示。焦距越長,為了在畫面上保持被拍攝者是同樣的大小,拍攝距離就越長。如果被拍攝者的身高為167釐米,想要拍攝胸部以上特寫的話,使用16mm鏡頭時的拍攝距離短到幾乎快要接觸到人物,而使用200mm鏡頭時距離肯定要在3米以上。如果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記住這個數值,就很容易把握拍攝現場該使用何種焦距的鏡頭。特別是在室內拍攝的時候,絕大多數情況下沒法和模特保持一定的拍攝距離。如果想要拍攝全身照片,除非是體育館這麼寬廣的場所,不然使用200mm焦距以上的鏡頭幾乎是不可能的。掌握好鏡頭焦距和拍攝距離之間的大體關係,就不會在選擇鏡頭時猶豫不決了。
! v) n6 N2 `3 k% b/ {1 R4、觀察實拍圖像,把握焦距、拍攝距離和光圈值(光圈明亮程度)帶來的不同虛化效果
& r" q4 L0 q9 v8 V& d' i R/ c/ d鏡頭焦距16mm、拍攝距離50釐米時虛化效果的變化:即使是被認為難以產生虛化效果的廣角鏡頭,在光圈足夠大、拍攝距離較近,被攝體和背景相隔較遠的情況下也會產生一定的背景虛化效果。但是在最大光圈時,已經有了一定的景深。光圈在F4左右時背景已經顯得比較清晰。從圖片的效果來看,到F5.6為止還能感覺到一定的虛化效果,更小光圈拍攝的圖像就類似于泛焦效果了。如果背景和被拍攝者再靠近一些,開始能夠感覺到虛化的光圈值還會更小,也許在F4左右都很難拍攝出虛化效果。3 @+ A' l% H. Q# g, f
鏡頭焦距35mm、拍攝距離85釐米時虛化效果的變化:焦距變為35mm之後,雖然仍是廣角鏡頭,但是景深還是變小不少。光圈為F2.8時的虛化效果比16mm時要大,從圖例中感覺到的虛化的類似於使用50mm鏡頭拍攝時F4和F5.6之間的虛化效果。與16mm鏡頭相比視角發生了變化,虛化的效果和50mm鏡頭比較類似,但是因為視角的差異,照片的印象也稍有不同。' R) k, ^+ z1 V X
鏡頭焦距50mm、拍攝距離1.25米時虛化效果的變化:焦距增長到50mm之後,虛化的程度進一步增強,和16mm以及35mm鏡頭的成像氛圍明顯不同。最大的變化體現在收縮光圈時,即使光圈縮小到F22,景深還是較小,讓背景始終沒有泛焦效果。使用廣角鏡頭時想要虛化背景很困難,而在使用焦距50mm以上的鏡頭時則很難以拍出照片整體都合焦的泛焦效果。拍攝者應該理解鏡頭特性的差異,在適當場合使用適當鏡頭,讓它們能夠自然發揮出各自的性能。* q2 Q0 ~( ?! [3 z. p
鏡頭焦距85mm、拍攝距離1.95米時虛化效果的變化:85mm已經屬於中遠攝鏡頭的領域,其成像和50mm鏡頭有著較大差異。就像是有一個肉眼不可見的分界線,把兩者區別開來。景深很小,F2.8時針對眼部合焦,頭髮前部的一部分已經被虛化,手臂也有很明顯的虛化。而使用50mm鏡頭時,頸部和頭髮前面的蓬鬆部分都在景深之內,顯然差距是較大的。
, m6 ]4 M5 R. S: F$ Z* B! [4 x鏡頭焦距135mm、拍攝距離2.85米時虛化效果的變化 :虛化效果和85mm鏡頭比較近似,但是視角變得更窄,所以照片給人的印象也有些差異。拍攝距離較長,比起使用85mm鏡頭時更加容易控制焦點。雖然這樣的拍攝距離還不至於只要針對臉部整體進行對焦就大功告成,但是比起85mm鏡頭來確實對於焦點的控制要求不那麼嚴格。虛化大小看上去大了一圈,虛化的效果也具有遠攝鏡頭獨有的氣氛。被拍攝者和背景的分離更加明確,使得被拍攝者整體都在畫面中突顯出來。
4 l4 H' N7 j& g9 Q9 ~0 S鏡頭焦距200mm、拍攝距離4米時虛化效果的變化:200mm焦距時實際上對虛化起到主要支配作用的是鏡頭的焦距,將光圈從F2.8縮小到F4,虛化效果也沒有使用其他焦距的鏡頭時那樣明顯的變化。即使將光圈收縮到F22,也不可能拍攝出整體合焦的泛焦照片。拍攝距離相應變長,所以不僅是臉,被拍攝者全身都處於同一個合焦面內,即使使用F2.8拍攝,身體各個部分也都位元元於合焦範圍內。臉部各個部位之間沒有合焦點位置的差異,不管是對睫毛還是對鼻子進行對焦,合焦面幾乎是統一的。
3 \8 c* u- u \5、實拍測試證明瞭資料的正確,拍攝者還需要注意背景距離和色彩6 A: ^/ F# q h0 Y% j2 g- z
焦距、拍攝距離、光圈值和虛化的關係可以算出。但是,實際上拍攝起來就會發現背景的形狀和顏色也會左右整張照片給人的印象,所以這也是一個複雜的問題。另外,被拍攝者和背景之間的距離也和虛化有關。: L) `0 X9 `' e1 S* T6 j/ e& S! j; Z
如果想要較大地虛化背景,應該盡可能使用焦距長、大光圈的鏡頭,同時還應該慎重選擇背景的色調和形狀。為了增強虛化的氛圍,可以嘗試著在虛化中加入高光部分,它能讓整張照片看起來更加明快,更有利於利用虛化效果。% l4 ] ?1 O+ X9 [$ J
從控制合焦點位置的角度出發,使用比最大光圈收縮幾級的光圈拍攝,可以獲得較大的景深,拍攝起來比較不容易失敗。然而,鏡頭的光圈值會給虛化帶來很大的影響,所以使用最大光圈附近的光圈值拍攝是獲得較強虛化的基本原則。鏡頭焦距越短,虛化就越容易直接受到光圈值的影響,在使用這樣的鏡頭時哪怕收縮一級光圈也會帶來明顯差異。而使用遠攝鏡頭主要是利用長焦距創造出虛化效果。但是,多用於拍攝人像的50-85mm焦距的鏡頭實質上是光圈值支配著虛化效果。
v' E- W$ x- E4 O- [" M6 d# t0 c/ e" t- u4 v" C# s( L
三、 結合不同被攝體思考鏡頭的高度
3 c, k% n7 ]' ^1、根據拍攝者和被拍攝者的關係來決定相機高度
- |+ Y: j( D% ?4 U& C人像攝影中,相機的高度有著重大的意義。這是因為相機從不同的高度拍攝,被拍攝者的臉會有很大不同。如果從臉部以下的位置拍攝,就會把鼻孔拍進照片,所以在拍攝女性人像時特別要注意相機的高度。拍攝者還應該考慮自己的身高,結合自己與被拍攝者的身高差來決定相機高度。
. x( b/ R+ |: C1 G決定相機的高度時應該以被拍攝者的身高、而不應該以拍攝者的視平線高度(眼高)為基準。當拍攝者和被拍攝者身高差距很大的時候,應該上下調節相機高度,尋找出符合拍攝意圖的角度。在這裏使用不同焦距的鏡頭分別以200釐米、155釐米(被拍攝者眼部的高度)、100釐米(被拍攝者肚臍的高度)和50釐米(被拍攝者膝蓋的高度),拍攝了被拍攝者的全身照片。一起來觀察從不同角度拍攝的成像特徵吧。
& _- G a; d2 ^( z: G' O2、觀察不同鏡頭高度和焦距帶來的全身人像的變化
% q) F3 i. u, B9 b# h; H I*16mm的鏡頭會產生強烈的透視感。改變相機高度會給照片帶來完全不同的印象。從高角度拍攝時極端的變形會讓頭顯得很大。而從低角度拍攝的優點是腿會顯得很長,但是鼻孔也會被拍得很清楚,這點需要注意。另外,廣角鏡頭的特殊成像效果讓畫面四周看起來向外側拉伸,於是被拍攝者的頭或腳會比實際看起來要大,拍攝者應該在理解廣角鏡頭成像特性的基礎上進行拍攝。3 n+ X U1 t% D" H- M2 ]
*使用50mm廣角鏡頭拍攝,沒有16mm鏡頭那樣強烈的透視感,成像很自然。所以改變相機位置並不會有16mm鏡頭那樣強烈的印象差異。即使從最高的位置拍攝,被拍攝者的頭部也並沒有顯得很大,看上去很自然。被拍攝者和相機之間拍攝距離也正合適,可以說這是比較容易控制的焦距。另一方面,透視感雖然輕微但依然存在,所以從被拍攝者臉部的高度拍攝的話,會讓腿看上去顯得有些短。
8 S: s3 J) Z* L*使用85mm中遠攝鏡頭拍攝,可以說不管從什麼高度來拍攝,被拍攝者的成像幾乎都相同。背景的變化和16mm鏡頭相比也相對安定,不會發生驟然不同的現象。成像特性和50mm鏡頭相似,但是變形更小。拍攝時被拍攝者和相機的距離也正合適。這樣的距離使拍攝者和被拍攝者能夠用語言交流,拍起來也更輕鬆。這種平衡也是85mm鏡頭被稱為人像鏡頭代表的原因之一。% }/ |5 d Q& I- ^# I
*使用200mm遠攝鏡頭拍攝時,視角有所變窄,被拍攝者和相機的距離也離得更遠。所以,相機高度差帶來的拍攝角度差異也更小,背景的移動也較小。被拍攝者的成像和相機的高度也幾乎沒有關係。總的來說,相機的高度差異帶來的整體印象變化很小。如果想要拍攝全身清晰的照片,使用焦距較長的鏡頭會較為方便。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使用遠攝鏡頭在拍攝時和被拍攝者的交流會有所不便。. o. \* Q8 h' g# R5 p5 q
3、人像攝影沒有定規,應該重視感覺自由拍攝
9 ~) N: j/ p' ^. D) Y照片中被拍攝者的印象會因使用的鏡頭和拍攝時相機高度的不同而發生很大的變化。鏡頭焦距越短,這樣的變化就會越明顯。只是提高到200釐米左右的高度拍攝,照片的印象也會迥然不同。
0 n3 r F k. s) j5 l在拍攝人像的時候,一般強調的都是光圈和背景虛化方面的技巧。但是如果能夠理解拍攝時相機高度和被拍攝者的關係,就更容易拍出想要的效果。在實際拍攝中也考慮這一要素,並結合之前解說的曝光和對焦等要素,就能拍出得意的作品。拍攝者首先要考慮展現被拍攝者的哪一面,再選擇合適的鏡頭,然後決定拍攝的高度,確定照片的整體氛圍。人像攝影並無定規,拍攝者的感覺非常重要。在掌握了典型拍攝方式的基礎上,充分理解鏡頭特性,再對拍攝角度下一番工夫,就能拍攝出別具一格的人像照片。
6 f9 l! P( W; J5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