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1555
- 閱讀權限
- 30
- 精華
- 1
- 威望
- 5
- 貢獻
- 942
- 活力
- 358
- 金幣
- 1847
- 日誌
- 4
- 記錄
- 0
- 最後登入
- 2023-2-28
 
- 文章
- 292
- 在線時間
- 142 小時
|
營養學博士告訴您快樂是吃出來的
' b2 i+ {! G7 _3 R' X- @8 {) t: O以下這十種食物都是在生活中垂手可得的,輕易就能安排在每天的飲食計畫中,吃對食物心情自然會變好。 6 C1 }9 D- {) v. C+ i
‧麥片
/ A j6 U$ \ f5 V5 P) N麥片是我們早餐的好朋友,即方便又營養。一般對麥片的印象就是當中的水溶性纖維可以降膽固醇,但是不知道麥片更有很多幫助腦內神經傳導物質的營養素。 0 f- P1 T$ S0 J' ?
像所含的豐富維生素B6,能幫助合成快樂荷爾蒙「血清素」、有鬥志的「去甲腎上腺素」,以及讓我們有戀愛感覺的「苯乙胺」等等多種神經傳導物質。吃麥片實在好處多多,從早餐就來碗麥片,帶著一天的好情緒迎向挑戰。
* m# P: g7 b: ?9 Z5 O! j‧黃豆
2 E9 I. }- {! N1 y黃豆實在是一種非常神奇的食物,它除了可以磨成豆漿、做成豆腐,我們更鼓勵大家多多利用它來入菜,如黃豆燉飯、黃豆蒸魚等。 " v+ ]6 D1 t( V, y; P" Y4 `7 d
黃豆不但能提供豐富的植物性蛋白質,它豐富的卵磷脂更是腦細胞膜的重要成分,而且卵磷脂可以代謝成「乙醯膽鹼」,這是讓我們思考清晰、有衝勁的神經傳導物質。 N+ U7 ^9 c/ f. t, M
此外,黃豆更含的豐富色胺酸、維生素B6、菸鹼素,是合成快樂荷爾蒙「血清素」的絕佳食材。黃豆亦是含麩胺酸(Glutamine)數一數二的食物,可以在體內代謝成γ-氨基丁酸(GABA),幫助心情放鬆不焦躁。 % H+ l3 }+ A8 _ d2 r$ f
由此看來,黃豆能讓我們快樂、放鬆,有機會就多喝喝豆漿、吃吃豆腐,或以烘乾的黃豆當零食,都是不錯的選擇。
7 D; R6 ]# @7 o2 N4 r‧鮪魚 $ E1 O* O6 G2 S! {% y# K
鮪魚是人們常吃的魚類,鮪魚罐頭更是常見。它最為人所知的便是富含深海魚油EPA及DHA,而DHA也是我們腦細胞膜合成不可缺少的原料。
' H5 X S0 P% J' }& }6 @此外,鮪魚也含合成快樂荷爾蒙「血清素」所需的重要營養素,如色胺酸、維生素B6、菸鹼素等。常常聽說多吃鮪魚會讓腦袋瓜變聰明,其實還會讓情緒變好喔。
: z, u6 Q( `) ?‧小魚乾 & ?+ ]- E) k' T# @
小魚乾實在是一種便宜又營養的食物,拿來燉稀飯、熬湯、煮莧菜,甚至當零食都很好。小魚乾富含的鈣質,是神經系統要傳導,或是神經傳導物質要釋放時不可缺乏的營養素。此外,它豐富的精胺酸、鎂、鈣,都有助於一氧化氮的合成,可以幫助學習力及記憶力。
, E( U) z, b2 J此外,小魚乾含有非常豐富的苯丙胺酸,是合成多巴胺的重要原料,多巴胺可以讓人產生戀愛的感覺。雖然我不認為吃小魚乾時會有戀愛的感覺,但是裡面的確富含許多營養素能放鬆心情。
- f( p& C$ q4 w+ m" c‧菠菜
+ y# ^8 B$ D P2 g7 G; I' ]' o! X/ s" `根據研究發現,如果體內的葉酸不足會有憂鬱的現象,其實這和血清素、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的合成不足有關,因為上述三種神經傳導物質,對情緒都有正向的影響。
5 ~2 i* P) N' T/ N+ `因此,我們應該要多吃一些葉酸充足的食物。蔬菜中的菠菜是葉酸含量最高的。菠菜內的高草酸含量會抑制鐵的吸收,所以並不是補鐵最好的蔬菜,但卻是補充葉酸的好蔬菜。想讓情緒變好,正向思考,不要忘記在飲食中常吃菠菜。 / ?* N# L- Y" T5 h2 w* ?# U
‧芭樂 & }7 V1 F3 d4 q+ ~% u6 ~) w
維生素C是身體合成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等神經傳導物質不可缺乏的營養素。多巴胺讓我們有自信、快樂的感覺;去甲腎上腺素能產生向上的動力。
) E }+ [+ h* Z& O此外,維生素C可以讓壓力賀爾蒙「皮質醇」的濃度下降,過多的皮質醇會讓人莫名焦慮,同時本身也是腦細胞殺手,所以多補充維生素C真的對情緒有正向的幫助。 2 D. f4 K: L0 Q$ J- Y
芭樂算是本土水果中維生素C含量最豐富的水果,也是肚子餓或嘴饞時最佳零食。多吃芭樂不但能有好皮膚,也會有好心情、好氣色。 7 r5 Z/ c: Y0 ]6 b9 Q" S; R1 T* d( d
‧黑芝麻 6 u7 d$ o+ U3 Y# d! r, t7 X* w2 h
我們常推薦素食者喝豆漿時可以加上黑芝麻,主要原因是豆漿的鈣實在遠不如牛奶,加上黑芝麻就可以把鈣質補起來,三分之二湯匙的黑芝麻與半杯牛奶所含的鈣質量是一樣的,而鈣質是放鬆心情不可缺少的營養素。 9 h. o1 ~5 W6 _. X& U% w3 h
黑芝麻也富含很多合成去甲腎上腺素的營養素,如苯丙胺酸、葉酸、菸鹼素、銅等,讓我們有衝勁、神清氣爽。 6 u% n/ b3 l+ x4 H
黑芝麻無論是當零食、加入飲料、或是入菜都很好,不但能提味,也補充了讓我們情緒正面的好食物。
6 \7 n2 r/ a1 e" R5 V( ^‧葵瓜籽 ; S. W) ^) a3 y! s/ s
葵瓜籽是所有堅果中維生素E含最高的。維生素E的抗氧化力可以保護腦細胞。此外,葵瓜籽也含豐富的鎂,能夠幫助代謝壓力荷爾蒙皮質醇,讓我們比較不焦慮。葵瓜籽也含豐富合成快樂賀爾蒙血清素的營養素,如色胺酸、維生素B6、菸鹼素等。 $ k+ S8 ?# ~( K# J+ h' P; F
在早餐麥片或午晚餐的沙拉裡撒上一些葵瓜籽,就像在飲食中撒入快樂的種子。
6 @* N2 n9 v! I" q‧小麥胚芽
! u# \0 g9 |+ H" [4 J5 J小麥胚芽算是比較不普遍的食物,不過現在有機食品店也很容易買得到。小麥胚芽的維生素E含量也頗高,這種油溶性抗氧化劑對保護腦部的細胞膜很有幫助。
& r3 t! p# i( U6 K! K' h4 k% ]. `# B$ D小麥胚芽所含的營養素,能幫助色胺酸、退黑激素、去甲腎上腺素等神精傳導物質合成。 6 B% D- i! ?# x K% T. t
胚芽是種子未發芽時,營養集中的精華所在,是讓一顆小小種子能「突破困境」長成樹苗的能量泉源,因此多吃一些小麥胚芽,能讓我們的生命充滿能量。 # c0 U( E- Q" ^6 @# N
‧低脂奶 : _9 K5 ? a A$ O) t2 l, z! R: o
研究顯示,體內鈣質濃度較低的人比較容易緊張、焦慮、暴躁,因此補充鈣質不是只是為了預防骨質酥鬆,也為了能有好的情緒。
3 x( r! Q5 r7 |2 W" ~) k4 W1 i最新的飲食指南建議每日可以喝兩杯低脂奶,除非有宗教因素、體質過敏或是環保方面的考量,喝低脂奶來補充鈣質是一個有效率的方法。 ' A" { t/ s1 J: c
現代人攝取油脂的機會太多,不需要喝全脂奶。喝牛奶會拉肚子的人,可以考慮喝優酪乳或是吃起司。+ l( c% r- A3 [( l; x
吃對澱粉,選對肉類,陽光下的幸福 ' Y, {9 A: K; u
各位本身或是身邊朋友是否有時會莫名地想哭,為一些小事情易怒,事後又覺得後悔;以為甜食能讓自己感到好過些,但吃完不快樂的感覺還在??這種情緒在女性經期前七至十天特別明顯,屬於「經前症候群」的一種。
/ X; [# U) Z2 R: E還有一些人,到了秋冬情緒就莫名盪到谷底。一般而言,有這些不快樂情緒的人常常伴隨想吃甜食、體重增加、睡不好的狀況。
$ n; z/ Z6 f7 B% r其實這些負面情緒都和腦部中「血清素」濃度過低有關,飲食上必須注意,因為缺少色胺酸、維生素B6、葉酸、維生素B12等營養素,都會使得血清素無法順利合成。 - s E3 x7 B" X) z' [, f' A0 X
油脂的種類攝取不對,也會影響到血清素在腦細胞間的作用情形。此外,整天關在室內不見太陽,也容易憂鬱,因為缺少維生素D也是造成憂鬱的原因之一。 ( {3 F7 S. ~: R6 e- T$ V
●導致憂鬱的飲食行為大盤點 J1 b( D2 x: i4 E0 c# q4 f
感到莫名憂鬱時,有些人歸咎於天生的個性,任憑心情變差,也有些人只想求助藥物。其實有一件事可以先做,就是靜下來檢視自己的飲食。 2 i/ q' F t! H
因為腦部所需的營養素,都來自於我們吃的食物,要有快樂的情緒,吃對食物將有莫大幫助。 . q8 w7 Z1 |, ?0 a
接著就來看看,到底是哪些飲食習慣能讓我們憂鬱/快樂?
) x! U' P/ [) V8 H一、心情不好找「甜食」慰藉
5 s5 Y' e% y$ s1 y! m9 m% m腦部的「血清素低」和「愛吃甜食」兩者間的關係,有點是「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可說是一種惡性循環:當我們飲食不當整天只吃一些垃圾食物時,便無對的原料合成足夠的血清素,此時,身體會開始感到不快樂,本能想要去吃一些含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 s" |" O( r, c4 n3 c因為當我們吃這些食物時,血液中有一群「支鏈」的胺基酸會跑到肌肉中,而造成另一群「環狀」構造的胺基酸如「色胺酸」較有機會往腦部跑,就有較大的機會製造出快樂荷爾蒙血清素了。 * G8 q) y/ t D6 Y6 i( d) e
但如果攝取的碳水化合物的種類是精緻甜食,例如蛋糕、麵包、糖果、巧克力糖等,這種「效果」不會持續太久,因為血糖急升驟降,一切來得快去得快。 # m/ S4 f, t& k" g" B. o3 r
另外,如果太依賴這種精緻甜食,自然的我們飲食中不會取得足夠色胺酸、維生素B6、葉酸、維生素B12等營養素,而無法讓血清素的製造維持在正常範圍,憂鬱心情一樣揮之不去。而且長遠來看,所連帶引起的體重焦慮,恐怕也會間接導致不快樂。 5 d4 K( w$ r/ G- x- S% G7 }
吃對「全榖」不憂鬱
4 h. k( N6 d6 [現在我們知道了,要增加血清素,碳水化合物能幫助不少,但種類選擇很重要,我們要選能讓血糖慢慢增加,血清素得以緩緩合成的。相對於沒有營養價值的精緻甜食,最好的碳水化合物種類就是「全榖類」。
& t' e3 O" f( S6 _「全榖類」絕對是碳水化合物中的優等生,它們就是最接近食物原態的穀類,沒有經過太多加工,還保留了足夠的色胺酸、維生素B6、葉酸等。
, v% o7 m5 }) r以稻榖而言,最接近食物原態的就是糙米,而精白米幾乎只剩碳水化合物了,纖維素、維生素、礦物質全部被「剝光光」。
6 s( B# n( U4 O% ^" r( n+ v, E0 D因此,不妨試著把我們的主食,從精白米改成糙米或五榖米,把白麵包改成全榖麵包,早餐如果原先吃的是白米煮的稀飯,改成麥片粥。 $ V3 S' B! b% ]$ p1 Y
這樣不只可以增加食物中的纖維素,同時還能穩定血糖,而且這些全榖類本身就含有幫助血清素合成的營養素。
4 W' d5 M2 G1 @1 o二、完全「素食」的飲食
. t- g" s8 E' B: r除非基於宗教信仰或是環保的堅持,否則以營養的角度看,全素不見得就是最健康的,尤其是血清素的合成方面,全素飲食確是比較沒有效率的。
0 u& B& U ~+ F. P5 V因為合成血清素的原料——色胺酸的確是存在於動物性食物較多,吃全素的人,必須要非常注意全榖類、豆類、堅果類間的相互搭配,才能免於色胺酸不足的危險,所以吃素的人不要只吃精白米及加工豆製品。再次強調,愈加工食品,營養成分愈少,多吃食物的「原態」才容易達到營養均衡。 9 l Y D2 G; {2 q$ @- h" T$ y5 c
有研究發現,憂鬱症患者體內維生素D的濃度有比一般正常人低的情形。而吃全素的人就有維生素D缺乏的隱憂,因為植物性飲食原本就有缺乏維生素D來源的危機,如果本身是虔誠的信眾,長時間在室內打坐、念經,更會缺乏讓身體自行合成維生素D的機會。所以建議全素者平日一定要找時間出去曬曬太陽。
7 M) [4 c+ `# v+ a3 a. ]吃對「肉類」不憂鬱 ( K8 K, ` P2 _; H0 |' ]
在此絕對不是要教大家大口吃肉,而是要「選對肉類」吃。各位都知道多吃「紅肉」對心血管健康有負面的影響,它除了含有較多的飽和脂肪酸、膽固醇,亦含有較多n-6脂肪酸,會在體內產生較多的發炎物質,而這些慢性的發炎反應是許多慢性病的禍原。
/ d5 U0 l ]7 X' ?) ?( D# |因此,我們提倡每餐少吃一些紅肉,多吃一些深海魚肉,因為這些優質的肉類除了含有製造血清素的原料色胺酸之外,亦含有較多的n-3脂肪酸(如EPA、DHA),這些脂肪酸都是合成腦部細胞膜的重要物質,若腦細胞缺少這些n-3脂肪酸,神經傳導物質也無法順利運作,接著就會有一些情緒問題出現了。
. q2 V4 E) s+ T7 x$ I |也有研究發現,如果母親在懷孕時能多吃一些深海魚肉,孩子長大後得到憂鬱症的機會將大大減少。 1 m9 A& J7 O: E
增加維生素D不憂鬱 ! J; _# {7 r9 [4 v P
不管我們是不是全素者,都不能讓自己體內的維生素D太低,不但對骨骼系統不好,也容易有憂鬱症上身。不是吃素的人,平常可以吃一些肝臟、蛋黃、深海魚肉、營養強化的牛奶或奶油,來補充維生素D。
8 Y9 s6 m) \ c若是吃素的人,則建議每天一定要記得出去曬曬太陽至少十五分鐘,而曬太陽時不要因為愛美而擦滿過厚的防曬乳,最好的方式是選擇陽光和煦適中的時段,一來不怕皮膚受傷,也能合成維生素D。憂鬱的人千萬不要再躲開陽光了。 Y& g1 y% }& G- L% O
三、減肥時胡亂吃 * u9 k: h; Y( g7 W' W
有許多人用很激烈的手段減肥,完全不吃澱粉,或完全不吃肉類,或滴油不沾。這些不正確的減重飲食,很容易造成減不下去或者不停的復胖,卻又留下憂鬱的情緒。
$ m0 d& w! s7 W, S! Y" s不吃任何澱粉是大家慣用的減重方式,也是大錯特錯的一種,不但容易造成體內的肌肉流失,造成身體的新陳代謝率下降,種下復胖的禍根。
5 a' k" Z) ~1 [- S- Y而且在不吃任何澱粉的情況下,很難提高腦部血清素的水平,自然憂鬱纏身。完全不吃肉類的減重方式,則容易造成色胺酸不足,影響血清素合成。 2 ?) d# }. r2 Q: ^: I- p# H& ~/ d4 Q
滴油不沾則容易造成腦部細胞膜的功能無法活躍運作,不只憂鬱,各類的情緒問題也可能慢慢出現。 " m) R/ t& _2 b3 K( ~7 O
吃對減重飲食不憂鬱 - r; d7 N: w8 H2 m) h' ]1 z, B
減重時不該將任何種類的食物從飲食中剔除。減重時還是要注意「均衡」,只要聰明挑食物,不容易胖也不容易憂。
& f) D7 L7 N% `6 F* a* K# w$ V H例如,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從「全榖物」而來,而非精緻甜食;蛋白質食物,應該來自魚肉、未加工的豆類、低脂奶、蛋類,而非加工過的香腸、火腿等;油脂類不需要特別去找來補充,但我們鼓勵大家吃一些堅果,除了補充好的脂肪以外,也是礦物質非常好的來源,裡面含許多合成「快樂的神經傳導物質」不可缺乏的重要元素。
% S) X& z5 f- m7 @$ s1 d& }) ~$ z蔬菜更是減重的好夥伴,除了熱量低,更富含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是啟動合成快樂神經傳導物質的要角。減重一定要吃對,才能瘦得健康,瘦得快樂。
$ c! ^) Q4 w v6 Q小 知 識 * C1 {! p3 [+ Q+ T
血清素Serotonin 9 |9 l6 G: ~! F) B1 M* W% I
濃度適量:幫助情緒放鬆、心情好、好入睡
2 p4 g. ^% K4 u( M6 h0 M濃度太低:沮喪、憂鬱、焦慮、睡不著、易怒、頭痛、強迫症
$ ~0 E: ^0 t. D3 i& E, b/ `濃度太高:整天昏睡 8 I' i) F' p6 J$ o9 Z% p l) x
● 什麼是血清素? 1 ^* Q3 {" L: E# O* U% t
談到與情緒有關的神經傳導物質,我想大家最熟習的應算是『血清素』了,它是一種『單胺類』的神經傳導物質,不是只有侷限在腦部的神經工作,在我們身體中很多地方都可以發揮作用:例如作用於腸道,可以調整腸道蠕動的速度;如果是作用於血管系統,就可以調整血管的收縮及血小板的凝集。 7 h/ H% _3 s( B- }# B$ X& b
想當然耳,它一定是作用在腦部的中樞神經,當血清素在腦部工作時,可是會影響情緒的喔! 8 t0 \0 y& ^) N6 K d6 Q
●血清素對情緒的影響? ( |$ n |+ }* i' v, j, J9 r, |+ b* C; C! f
基本上,『血清素』都被認為是主要調整情緒的重要物質,雖然它的構造完全不像荷爾蒙,但它卻有『快樂荷爾蒙』的稱號。
v$ E1 t$ z+ p! y" w它和心情好壞、睡眠、食慾、學習、記憶,甚至疼痛的感覺息息相關;如果身體中血清素的濃度太低,我們可能會覺得心情沮喪、焦慮、失眠、偏頭痛、或是對疼痛的敏感度增加,大家一定想不到,以上這些不當的情緒反應,非常有可能因為飲食不當而引起,而不是你天生就是註定要這種負面的個性。
& O3 }$ d/ I7 @6 _1 a●與血清素合成有關的營養素
! ^: L$ C" G" a. O) J, C, F$ U血清素在身體的多寡,和你吃得對不對,絕對有密切的關係!因為血清素是由一種叫做『色胺酸』的胺基酸(tryptophan) 作為『原料』代謝而來的,而偏偏我們人體不會合成這種胺基酸,『必須』要從飲食中獲得,所以,我們稱『色胺酸』為『必須胺基酸』。
! g9 d6 P' }, e' |色胺酸這種胺基酸存在於食物的蛋白質中,因此若我們可以多吃一些富含『色胺酸』的食物,身體就有比較多製造血清素的本錢囉! ( s# T6 l+ N9 {3 G: B# A
但是光有這種『原料』是不夠的,其中必須有其它的營養素擔任『催化劑』的角色,像如果要從『色胺酸』變成『血清素』,其實還必須要有維生素B6的幫忙,如果維生素B6缺乏,體內的『色胺酸』還是沒有辦法合成足量的『血清素』,此時,人還是一樣會不快樂、會沮喪,因此,除了飲食中要有足量的色胺酸之外,飲食中還要有足量的維生素B6、葉酸、維生素B12等營養素,才能順利的合成『快樂的荷爾蒙』--血清素!1 n$ N% x" G- v! r2 G2 b
吃素的人,建議每天一定要記得出去曬曬太陽至少十五分鐘,最好的方式是選擇陽光和煦適中的時段,一來不怕皮膚受傷,也能合成維生素D。
0 j$ {& Q( u# v7 _ |
-
總評分: 金幣 + 3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