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3261
- 閱讀權限
- 40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2818
- 活力
- 3445
- 金幣
- 15500
- 日誌
- 0
- 記錄
- 8
- 最後登入
- 2024-6-8
  
- 文章
- 3211
- 在線時間
- 1497 小時
|
劉軒
: B0 O5 ^/ B/ `8 n2 x
; I2 S) q# f1 e9 g2 b5 t我的好友最近跟我分享了一個好笑的故事:
6 r4 C! m6 e3 H: Y$ L, b; M8 S8 a# F% P$ w0 [& d! z2 m4 j; p. \3 o' |) M
有天早上,當他跟老婆趕著出門的時候,三歲小女兒問:「爸爸…你跟媽咪為什麼要上班?」5 {7 A# F0 S7 \7 c* K+ |
" X! X0 K6 V7 S& u9 Z X+ ^
「這樣才能賺錢,我們才能買飯吃啊!」他回答。
- p6 P) i) C" w" {" f' m/ E* e- Q3 e* A( S/ k
女兒眼睛轉了一下,說:「喔,那你們陪我在家好不好……我們可以不吃飯,我們喝水!」+ J: H! t4 K8 ~
' q( ?7 h8 d; q8 q I6 B) R7 `
這樣的童言童語,把我朋友逗樂了一整天:「聽起來不對,但你要怎麼回?她的邏輯沒錯啊!」
: }5 v* A1 r) y( i% p8 ^6 V* j& b: P) G& h
我自己也有個一歲半的小女兒,我必須說養小孩很累、很耗時又很花錢,但那些溫馨時刻也實在無價。我最珍惜的,除了每天看到娃娃可愛的模樣,就是觀察她如何探索這個世界。
% u2 Q- \# M7 J0 o g
; s, v+ |% B- N! f觀察孩子讓我學到不少,舉個例子:我女兒是「把握當下」最好的典範。她整天都在學習,而且樂在其中。當電視傳出音樂,她會立刻跟著扭。看到一個球從身邊滾過,她會開心地尖叫,連吹肥皂泡都能讓她陶醉得手舞足蹈。而當她要一樣東西時,那種全力以赴的樣子,好像天下沒有更重要的事情了,但是當下一個吸引她的目標出現,她又把剛到手的東西甩開。
7 Q/ x5 m, x3 E; V- F6 _
' ?. k4 T. v' _; j看她追完東又去追西,我老婆有點憂心,說這娃娃長大以後會不會沒恆心?我則認為這麼小的娃娃,大腦的前額葉還未開發,不懂得計畫。既然沒計畫,就是活在當下,當下能快樂,不是很好嗎?
2 i7 \* g1 e$ {( `
. e$ \8 ~ R% c, ]8 D( z/ |. n最近在自然歷史雜誌上讀到,人類學家推算早期的猿人,只有現在六歲以下小孩的智商。他們不懂計畫未來,應該都很快樂。就算有些恐懼,也沒什麼煩惱,因為只有對未來憂心,才會產生煩惱。
+ n* ?+ _, d" q! E% k8 S, j( @" C( v( w. H. g9 z& g7 T% ^5 @
相對的,我們沒什麼恐懼,卻有一堆煩惱。小學一年級就要做是非題,不是對就是錯。接下來做選擇題,就更是選了這個就不能選那個。一堆考試,也就一堆計畫。那些都是必要的生活條件沒錯,但長久下來,有多少人因為只把眼光放在未來,而錯過了當下的機會?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憂多了卻連什麼是快樂都不知道了,憂多了逐漸變成憂鬱症。2 o; J+ A* @( @- R/ ^3 P
& j- U7 f1 ^7 s) X( b$ u: r
最近看到了一個很妙的漫畫:一個人在樹林裡遛狗,一副怡然的樣子,但主人腦袋裡想的是城市的壅塞喧擾,只有狗狗腦袋裡的畫面跟當下的景象一樣。底下的標語是「Mindful, or mind full?」這句雙關語是現在很熱門的心理觀念Mindfulness,也就是「用心法則」,提醒人們要回歸「當下」,享受生活每一刻,以孩童般的好奇心面對世界。這麼說來,小孩應該個個都是mindfulness的大師了!
/ T4 u+ r; j; m* h. ~8 U2 f$ O- [1 h) N% h6 J2 x, a; m6 V
小孩,多單純哪!就是無爭,就是放空。讓我想到禪宗的冥想,據說一天只要靜坐三十分鐘,就能有比睡眠更好的放鬆效果。可不是嗎!當你什麼都不想,就是活在當下。
' b0 k S# v3 b2 S+ Z1 }' L' B* p5 ~; \- Y4 a/ i1 A/ H
人生苦短,我們都像隨波逐流的葉片,無常!與其在乎短暫的存在,不如跟小孩一樣陶醉在人生的美好。既然活著……就要把握眼前!
2 I) \' W+ w8 H1 b/ z! ?% C' }8 h
0 [& @6 t; M: G% [9 [. c* u' F$ M7 L# i) @1 j' X: t+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