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3985
- 閱讀權限
- 10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5
- 活力
- 0
- 金幣
- 161
- 日誌
- 0
- 記錄
- 0
- 最後登入
- 2011-12-8

- 社區
- 台北縣三峽鎮文化路93號四樓(彰 ...
- 文章
- 63
- 在線時間
- 6 小時
|
每天按壓後溪穴 肩頸痛不上身
[4 \! Q. d% |2 |6 J5 }1 s ) x% D! `/ @& T+ V
- ]' k/ Y# _+ v5 M7 R5 t6 z
4 \0 |1 i% u; |' S U# a: o, z不常運動、伸展筋骨的民眾,即使進行一個普通的動作,甚至睡得太熟,肩頸姿勢固定太久,也可能出現疼痛,肌肉緊繃等症狀。北市聯醫中興院區中醫師王惟德說,肩頸僵硬或感到痠痛時,時建議可按壓手腕附近後溪穴,紓緩不適;後溪穴在手掌側邊,小指指節後的遠側掌橫紋頭處。 " `* t- D e* q4 ^
, i: g3 [5 |- J7 A+ j9 B/ m
中醫師王惟德表示,按壓後溪可改善肩頸循環。不少肩頸經常痠痛的患者,平常多無溫和運動習慣,身體較僵硬,若動作太突然、快速,很可能馬上感受疼痛;尤其身體較僵硬的民眾,運動時還是要循序漸進,不小心發生任何扭傷,情況嚴重時還是要馬上就醫,平日覺得有點緊繃的民眾,不妨多按後溪等有助紓壓的穴位。
! M0 D/ c( _& V6 y1 }( c, U4 u) b% R* C5 ^' r Q( x
古人稱後溪穴通於督脈,常按壓此穴,可以幫助消除情緒壓力,讓任督兩脈暢通增強能量,也可舒緩一天的肌肉酸痛,迅速平衡身心靈。此外,泡個熱水澡也是簡單的方法,有助於消除壓力、放鬆肌肉、入眠,睡個好覺才能有體力迎接新的一天。 5 O( K* i+ b' K8 D! e5 q
) Z& f% P8 }+ M. R; T0 ~
王惟德醫師曾收治一名年輕的車禍受傷患者,胸肋兩側延伸往下的部位出現疼痛,經針灸後康復。他指出,患者除有挫傷外,頸部、膝蓋有較明顯的傷勢,但胸肋兩側往下的脅肋部位未見明顯傷口,推測脅肋與車禍產生的緊張、驚嚇有關,由於判斷患者氣鬱不順,針灸列缺穴後疼痛已消失。醫師指出,脅肋痛未必是外傷所致,中醫認為受驚嚇、緊張,生氣的病患也常會有脅肋痛等症狀。
& p& {% o( W/ e- l
8 W' [* H, Z7 b& P4 s" j- W中醫臨床上常見精神抑鬱,胸肋兩側附近或往下處感到脹悶、疼痛,舌色淡紅微暗,舌苔薄等的患者都偏向肝氣鬱結的體質,中藥常以柴胡疏肝湯為主方,但具體用方仍需諮詢醫師。肝氣鬱結的患者還常見意志消沉、喜猜疑,胸悶,善嘆息,口苦咽乾,咽中有異物感等表徵。
0 p' i# y: ~4 _# P% K. F
q( b. _, q; M L中醫認為此型患者多自我要求高,易驚嚇、易生氣、經常熬夜,導致肝氣鬱結、氣機不暢。臨床上多見到生氣後出現脅肋脹痛,胸悶不舒,飲食減少,臍腹兩側悶痛。原因是經絡的肝經循環有經過肛門並沿身體兩側而上行至頭頂,肝主疏泄,可以調整協調體內的氣血循環,但因情緒不穩、容易生氣,導致氣不上行而往下降,很多時痔瘡還會因此而出。針灸常選用陽陵泉、支溝、內關等穴位,達到疏肝理氣,解鬱的作用。
8 D8 P# ~& {2 I4 E& g9 v6 r
, |2 V8 ?( ?) S( M/ T7 ~2 {; Z後溪穴的功效 後溪穴是小腸經上的一個穴,把手握拳,掌指關節橫紋的盡頭就是該穴。這個穴是奇經八脈的交會穴,通督脈,能瀉心火,壯陽氣,調頸椎,利眼目,正脊椎。臨床上,頸椎出了問題,腰椎出了問題,眼睛出了問題,都要用到這個穴,效果非常明顯。它可以調整長期伏案或在電腦前學習和工作對身體帶來的一切不良影響,只要堅持,百用百靈。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
本文章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