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355
- 閱讀權限
- 4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3897
- 活力
- 11257
- 金幣
- 44043
- 日誌
- 9
- 記錄
- 37
- 最後登入
- 2017-12-9
- 社區
- 臺灣
- 文章
- 9422
- 在線時間
- 1428 小時
|
中石化 治理危機/威京小沈引爆7 j* J4 I" ]. G9 Y# _4 i
; s4 |2 c9 Y. T; N
- S) H3 f( q# \ 【文/劉俞青】! D2 w+ z2 t/ T: `! @. A; K! M) M
2 D* {8 c/ L2 X5 J J前言
. K$ I! D# ~$ R' U) r" T% r' \9 Y
7月20日,好久不見的沈慶京宣布擔任中石化董事長,引發市場一片驚訝;大位還未坐滿4個月,小沈就拍板通過一筆高達300多億元的大陸投資案,初期投入資金100多億元。中石化形同向台灣的公司治理投下一顆震撼彈!小沈僅擁有相對少數股權,卻能掌控董事會,未徵詢最大股東的意見,即進行重大投資,這樣合理嗎?其透過赴大陸投資大舉增資,意圖為何?不僅中石化將面臨一場嚴峻的公司治理挑戰,這也是一堂台灣所有上市櫃公司與投資人都應該上的「公司治理課」!
1 b/ H7 L) o6 i" @" @3 g
+ M, Y' ?% B' h. r8 s+ T' O3 R* v, W% h$ I/ D9 z0 z
花少少的錢,卻能掌握一整家大公司,在台灣資本市場從來就不是新聞;從二○○三年孫道存以不到三%股權掌控太電董事會,到七年前辜仲 以極少數股權拿下開發金,都是著名案例。
$ p4 T/ {2 U3 t% H& x- S8 N$ D8 v; }6 z1 ^" ~) g' _8 B# c
) q) {8 ~, Y7 F而這種老闆最擔心的,就是市場上出現另一派股東,不斷加碼買進股票,持股直逼、甚至超過原本大老闆,我們姑且稱之為「實力堅強的市場派」,為了保住原本的主導權,許多老闆只好絞盡腦汁,使盡各種辦法,此時,許多不符合公司治理的手段,很容易就會產生。8 P# Z8 T' _' E% h, S4 s
! |4 ^0 b4 s$ Y( J
) x$ B! C$ ?) v+ R7 _8 ^& p當公司派遇上實力堅強市場派7 e: e' S; z, v1 g$ w
中石化引爆指標性戰役 主管機關應把關/ w( ~& Q2 G- G
7 M% W1 T$ g8 H$ W* `+ n; Q G2 }' ^3 v' x
回到台灣的資本市場上。七月二十日,在中石化的董事會上,突然宣布換下原來的法人代表馮亨,董事長寶座改由沈慶京接任,引發市場一片譁然。大家都在問:小沈到底想做什麼?
7 Q8 k' g F; M3 q
. [9 P2 t2 J0 b$ G6 ~6 O/ d- g) Y) k! E4 d' [$ J) E8 k8 m& @
中石化是一家股本將近二百億元的大公司,截至今年十月底,共有十萬名股東,目前的董事長是沈慶京,但從?面上看去,其股權不到二%,根據市場訊息彙整,最多也不超過八%,但卻在目前中石化的九席董事席次中,握有六席席次,超過三分之二,等於完全掌控董事會。2 e/ M3 U. |! A4 N5 ]
+ `5 R6 ~+ W- X# _5 E
$ S$ ^# T0 C9 _% |6 a8 ~
不過,就在近三年之內,中石化悄悄出現另一位神祕大股東,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提高持股,今年年中,他已經正式向中石化公司和金管會提出申報,以他為首的同一關係人持股超過四十萬張,換算持股超過二○%,等於直接挑戰沈慶京的經營大權。
/ U3 P6 N# I, w
2 a2 J7 |! }2 K/ `' Q8 ?& T& r* ?" K* O3 j1 A
這位神祕的大股東就是好樂迪前董事長、知名壽司店「海壽司」負責人盧燕賢。! S2 X. b4 v, H4 b
. a7 f$ k6 `2 _$ E/ n- C$ B
/ g D; E. W5 I* |; @6 M沈慶京與盧燕賢,一位是當年股市四大主力中,至今唯一仍活躍市場上的,人稱「威京小沈」;一位是台灣娛樂事業的前輩,兩個原本八竿子打不著的人,卻在中石化這場攸關十萬名股東權益的改選裡,碰上了。
; C8 _% M; S! d$ j" @8 A, Y
* ~( {$ K: P; d
- {( ?# }/ x; x( s( r) I0 M二十比八,看起來是一場懸殊的競賽,盧燕賢很可能在明年中石化的董監改選中,一舉扳倒小沈,終結掉沈慶京自一九九四年民營化以來,十七年的主導地位。
& Q6 e2 {6 Q/ U& ~9 j' H7 J3 Z4 I2 P+ e; K) P o7 M: Q! V" k
; A' L) M2 L7 ^* n小沈遇上了「實力堅強的市場派」了嗎?看來答案是肯定的。/ g4 g+ ~+ f: p) a' O. Z: O4 w. `
( v1 }2 ]4 m/ g* r
1 r# D6 S; l' D6 c% i, U( M回到先前的問題,小沈想做什麼?十一月二十八日中石化的董事會,才剛剛坐上董座大位滿四個月的他,不顧二席董事的反對,表決通過大陸轉投資案,未來要投資大陸共計三四○億元,而第一階段將先投資共一一五億元,占中石化目前淨值大約三成,但即使將過去五年中石化的獲利加總,也不過一七二億元,而整個計畫的投資額更占目前淨值將近九成。: k- X( g- }( }7 R
" d! s0 _! X7 e Q( p; _) M& v2 T
" k# f. `0 y! W1 H# F, d市場對公司接二連三的大動作,反應如何?股價會說話。
% m' l/ c' [2 E+ `, W& Q$ F6 b, ]5 H& Y8 T4 J
9 z. c" j, ]) c; l+ H1 W無論是從小沈當上董座,或者是大陸投資案的宣布時點起算,中石化的股價跌幅與同時期的塑化類股指數相較,都還要更慘,顯然市場對中石化近期的表現,並不滿意。8 X0 X- d) @$ o! p9 Q! y
" b7 d) U& ?; d( y
# V5 ~0 X0 p9 O; l! V, O2 R! l
曾經當選二○一○年亞洲最佳分析師的元大證券石化產業分析師何耀仁,甚至在大陸投資案表決過關後出具報告表示:其實「於台灣擴產或許是較佳的選擇」,形同直接投下反對票。
+ S! B5 o9 p `- Z/ z. L. b* u2 y5 b
+ A- D" Q3 \5 ~$ _( ~+ W2 _但在董事會握有六席、超過三分之二的絕對優勢支持下,小沈仍堅持進行。由於重大投資案只要董事會通過即可,因此根據中石化發言人彭普明表示,該案目前已經準備送進經濟部投審會,等待審查通過後,就將以部分自有資金、不夠的部分將以發債,或赴海外融資等方式籌措資金,正式進行投資。) N( P1 c8 a: v( s
8 o/ @% s: d( `3 x
6 Q' A2 v9 z3 R. q6 N; U
如果這只是兩派股東之間的較勁爭鬥,那麼倒也僅止於宮廷內的恩怨而已,但如今看來,不僅中石化的戰爭幾乎一觸即發,一場公司治理的保衛大戰,已經硝煙四起,關乎十萬名小股東權益的搏鬥,絕對需要市場緊密釘梢。而如果這場今年最具指標性的戰役,主管機關未能幫小股東的權益嚴密把關,台灣公司治理恐將從此沉淪,而影響的,恐怕就是千萬個如你我的小股民了。
# v0 n: Q% c" E! B
1 o' ^$ C# `/ z, E; t
' s) \2 L! ~3 M5 V+ \治理危機一:小股領導9 }6 X4 ?3 U0 c3 }2 @8 c
小股權經營者與大股東易產生衝突( `4 K' L' n: W7 _3 \
, o5 G8 |2 _* Z9 y5 v5 E/ L
. S* R6 G+ K. j( s9 z中石化目前的關鍵問題在於:現有的董事會結構已經和現實脫鉤,不足以代表目前的股權結構。因此當翹翹板失衡,就會發生問題。! A6 T" _ H5 \! L6 D3 z
7 y2 T+ ]0 B G; `1 w, o; C* a4 R g/ i- t2 Y* V5 d
以這次通過重大投資案為例,據透露,召開這次董事會前,公司高層並未與持股二成的大股東盧燕賢針對此案,有過任何說明溝通或接觸。換句話說,這雖然是一件董事會通過的投資案,但並不能代表多數的股東都同意。
. J/ i' d0 O2 i8 f. B; U+ n; ^
4 \1 [5 {! K8 T) Z# b
" B: h; _$ A4 ~% f- H過去最有名的案例當屬○三年時,孫道存不斷減碼手上的太電持股,最後僅以不到三%的持股,卻能完全掌控太電的董事會,比當時其他大股東包括政府四大基金、國華人壽的持股都還少,但孫道存為了保住經營權,各種取巧手段傾巢而出。果然,不久之後,就爆發孫道存掏空太電一七一億元的重大社會事件,是當時台灣市場上最大的掏空案。/ c3 A* }: T' M) S- i9 r
而今年年中頻頻登上新聞版面的億光入主泰谷案,也是一例。5 n+ ~" [/ ^2 u9 K4 J: R' |
/ Z) S( V4 h/ b% ~6 Q
# z! ]& y% a2 n4 C原本億光加上晶電,是泰谷當時舉辦私募增資時引進的大股東,但沒想到,日後億光與晶電的泰谷持股加總,竟然超過泰谷董事長劉騰隆,為了抵制兵臨城下的入侵者,泰谷不惜使出「不舉辦董監改選」等各種招數,泰谷的股價因此一路下跌,所有小股東一起蒙受損失。最後,億光董事長葉寅夫跳出來召開臨時股東會,正式入主,才結束這場紛爭。' C/ t c: S( e) f5 ~ L
0 F. F" h; \4 s1 A4 p9 [
8 O2 U" `# _- L0 [& h
現任金管會委員、也是國內公司治理專家葉銀華表示,小股領導大股,本來就不是公司治理所樂見的狀況,如果現行董事會已經如此,那麼最好的方法,就必須與主要大股東保持通暢的溝通管道。
: t/ D# C- I% _9 F9 S8 E, `& X \& h) q Z; h: I% x: u
5 O3 V5 C8 ~; |# I5 ?$ [# s
葉銀華舉例,當年金鼎證與開發金也是經典戰役,當時開發金擁有金鼎證過半股權,卻無法在董事會上取得相對應過半的席次,兩造衝突的程度,已經到了股東會上發生嚴重肢體衝突,這絕對不是小股東所樂見;因為遇到這種董事會結構,取得領導地位的小股經營者,為了繼續維持領導的地位,有可能損及其他股東的權益。
% I, E" d, u) T S4 Y
& z) e- t4 p: V, k+ {0 F' a z& \# J( [: j& H+ J: y: E
「其實兩造都可以『現金收購』的方式,以持有過半股權,提前結束這場競賽。」葉銀華進一步提出建議。他說提前結束比賽可以減少股東之間的紛爭時間,不啻為一種好方法,而除了現金收購,握有多數股權的一方,「召開臨時股東會」,進行提前改選,也是良方。* C5 k( F9 Q+ c: l) L
1 r4 l# F( i- m0 @% w4 f
$ n! b2 X6 _ L& H A治理危機二:海外增資. V; ^) D8 H h7 I. W
發行海外可轉債認購對象模糊化 恐開巧門 ~/ d0 y' E8 N% D
0 f! t6 h$ |" O$ E9 q; E/ [
1 @% }6 t; x. h7 R% t6 f B為了籌措這筆一一五億元的投資金額,根據彭普明表示,中石化確實在規畫海外融資計畫等籌資管道。而根據本刊詢問外資圈,近期中石化確實已經在探詢發行海外可轉債(ECB)的計畫,金額大約三億美元,日前有一家大型美系外資券商曾認真評估過,對公司前景雖然放心,但最後據說因為對公司高層的疑慮下,決定放棄。但這位美系外資也表示,依照中石化的基本面,要找到一家券商發行ECB,「不是困難的事」。1 O; I# f7 T& |. A+ G8 |
$ Y8 Y3 Z/ p/ x* w8 m
6 ], b. g, c6 e1 H# G2 g3 b, _+ J
利用發行ECB籌資有什麼好處?國內一家大型券商承銷部副總說,這恐怕是目前所有籌資管道中,「認購對象『模糊化』的最佳管道了」。) i6 t3 j' M" y
/ [1 `$ ]# V2 r+ H
, l) K% G! Q# }7 }! @. ]. d根據現行《公司法》第二七八條規定,發行ECB的增資額度只要在原本登記的資本額額度內,董事會通過即可,不須經股東會同意,對有心人來說,非常「便利」。
0 b- a+ L1 l$ B. z+ c* d/ y# C; T( j* S" {7 s; j0 M) |9 g
/ B9 d6 I3 ?6 o& `而一旦海外法人認購完畢,等轉換期一過,可轉債轉換成普通股,就可以達到稀釋大股東股權、增強自己實力的「反購併」(anti-takeover)目的了。
8 _2 {6 e9 Q* q: g) S2 A! t# }/ c
4 k3 A/ ^, M( _* A
; A; D8 b$ M9 L4 h( m" J. X葉銀華表示,在反購併的過程中,引進白衣騎士(white knight)(意指不具敵意的策略性投資人)作為新增資的對象,在國外的購併案中其實很常見,國內如當時金鼎證為了抵抗開發金,和環華證金等進行四合一的合併案,也是一例。+ O1 a6 e( T& w
1 k3 D" Y5 U. n& y9 y! R( I5 f5 B2 w; v- Z- K* C( n
但在「反購併」的過程中,不該出現違反公司治理的行為,例如後來金鼎證的四合一案因故破局,就是因為過程有瑕疵。! D6 q! J$ C' l6 d, ]
2 ^3 L0 R6 ^1 B% J
, @8 ], l; a/ L" [# ?同理,如果回到中石化議題上,公司選在敏感的改選前夕,突然進行重大投資、繼而需要投資資金,因此可能透過海外籌資管道進行籌資,最後可能達到模糊新股東身分、稀釋對方股權的目的,這或許就是在小股領導之下,為了繼續維持目前的領導局面,不待全體股東同意所執行的一連串反購併策略。
7 f- _. T2 g: H/ d2 h, i- t0 v( u% x6 h7 e, x5 ~% S
$ W% c' I6 _' j1 y0 H3 P! a i
如此一來,對所有股東權益是公平的嗎?答案似乎已經呼之欲出。
) V) X8 r: _1 H4 ], }
5 V! s- x( x5 w# }3 A: v" K7 Z
- C2 T2 t, H/ p: W# D/ b政治大學法律系教授劉連煜則表示,事實上,在哪裡增資都一樣,股東身分查與不查,都是看主管機關的態度,公司治理的最高原則「其實就是看主管機關的執法力而已」。
# g* L" ]0 J% F以中石化為例,如果真要以發行ECB來達到稀釋股權的目的,法人估計,大約要擴充六十到八十億元的股本,大約占增資後二三%到二八%的股本,對公司股權結構足以產生極重大的變化。$ f1 c: p5 S0 P' r* W
3 p; r; f1 F6 S5 X% u4 g) R1 Y5 d$ i3 N+ Z" i2 S7 S
例如去年原本要私募增資,引發許多股東不平,因此增資案擱置的老牌家電廠大同,今年三月,就改採發行海外可轉債的方式增資,如果債券全數轉換成普通股,新股東將占有近一成股權,對素來有經營權紛爭的大同而言,影響力不容小覷。! ?3 B8 \. y3 O4 ?
+ d$ W" i2 V R! H9 l8 K" u" K
$ {1 D/ O5 f5 f) ?+ R/ ~0 N0 F. G
但是,對一家公司的長期發展而言,增資是何等大事,相當股權比率以上的增資甚至可能一舉扭轉原來的經營權,然而此等大事卻可能不須經全體股東同意,只要董事會通過即可,台灣的《公司法》似乎有再檢討的空間。
! H. _* i" c. `4 X
4 a( A8 v' f. U( u
/ n0 x; } }1 `3 e9 U+ V% H Z而葉銀華也表示,「這個議題確實值得再思考,一定比率以上的增資,或許可以採更嚴謹的審查制度進行審核」...【■《今周刊》
. }3 x/ S% E4 F1 n7 p. d0 q1 G |
本文章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