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355
- 閱讀權限
- 4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3897
- 活力
- 11257
- 金幣
- 44043
- 日誌
- 9
- 記錄
- 37
- 最後登入
- 2017-12-9
 
- 社區
- 臺灣
- 文章
- 9422
- 在線時間
- 1428 小時
|
全職家庭主婦 靠吸血鬼變身四十億富婆/《暮光之城》作者史蒂芬妮‧梅爾% |1 }% ]( k$ j, y1 m5 }
w- i- J7 }2 L
& k8 ^8 g3 r, I 【文/乾隆來】) K8 u5 L. {1 `/ r t
5 G0 [8 \: Y6 I" h4 x3 ?# W
前言
, z$ { Q; w5 m u* a8 D6 o
7 Y1 f6 k' n3 n1 G在全球影迷期待下,《暮光之城》第四集《破曉》十一月十八日上映,全球票房上看百億元,《暮光之城》作者史蒂芬妮從平凡家庭主婦成為暢銷作家,創造出龐大商機,簡直就是《哈利波特》作者羅琳的翻版。: v0 d! W2 i; c4 a( H9 P/ u" r2 f0 }
0 q: Q$ s& C3 E) C% G
, V( i; H, I2 `有一位很乖的美國女孩,她不抽菸也不喝酒,在學校認真念書,二十一歲就嫁給男友,連續生了三個小孩,成了全職的家庭主婦,唯一做過的工作是地產公司的接待員。
6 x, ? z; T1 [$ t' W- {- y( T7 i3 ]) \& y7 h8 ]" S6 |# F
4 g) b; p: ?6 O e
三十歲那年,乖女孩作了一個夢:單純、沒有企圖心的小女孩,愛上了一個吸血鬼,這個吸血鬼很帥,也很愛這個女孩,但總想要吸她的血。乖女孩決定要寫下這個故事,三個月後,她的第一本小說《暮光之城》(Twilight)出爐,然後,這本小說以及接下來的三本續集,總共賣了超過一億二千萬冊,電影公司拿她的小說拍片,拍了三部電影,票房賣出十八億美元、超過新台幣五百四十億元。3 I, S# e; ]" r3 b$ ^
5 P. X( B4 Y/ X: |( N& z( F
6 q, X' D1 R# |, m' A乖女孩今年三十七歲,她變成非常有錢的成功婦女,《富比世》估計她的身價超過一億三千萬美元(新台幣四十億元),她的吸血鬼小說《暮光之城》,創下美國小說界多項紀錄,《暮光之城》的第四部電影《破曉》即將於十一月十八日在全世界同步上映,可能創造另外一次新台幣百億元的票房。5 B; r* @! M; t* _$ @6 `4 T+ N
$ ^0 ^- q' B/ g
; U0 V9 ~. W) L% j8 \這位名叫史蒂芬妮‧梅爾 (Stephenie Meyer)的美國女孩,是當今最令人稱羨的灰姑娘傳奇,大家拿她與《哈利波特》的作者羅琳(J. K. Rolling)相提並論。( s5 C! t' h. r0 z u6 M; a( M
5 g$ S9 |: `# i' @/ q/ b0 N0 x: n/ o, W8 J3 r- {, V. z% r, @8 Y7 u0 \
一九六五年出生的羅琳,人生比史蒂芬妮更戲劇化,羅琳大學畢業七年後,成為離婚、失業、還拖著一個小孩的單親媽媽,被逼到絕境的羅琳全力創作《哈利波特》,三十歲完成第一部小說,接下來幾年,《哈利波特》小說大賣超過四億本,電影拍了七集,總共創下七十七億美元、新台幣兩千三百億元的票房紀錄,羅琳本人也在《富比世》的富人排行榜,以逾十億美元身價,成為英國第三十大富豪。
- ~+ {5 B: a; m& I) j8 a
6 y6 g. C- e1 Y
0 O) t0 ]' r7 H- Y; G% n7 \: U) n摩門教徒 不菸不酒不看限制級電影, P! h0 \% B3 R7 ]; h
# u$ v& g7 ~" U: G3 X; B" n: M, K
- h4 l6 |' y8 ^史蒂芬妮的《暮光之城》,小說、電影的數量,乃至個人的財富累積,雖然都不及羅琳的《哈利波特》,卻一點也不折損史蒂芬妮的傳奇性。一位原本只是單純家庭主婦的創作者,在企業化的行銷與包裝之下,創造出的財富與影響力,值得急於打造文化創意產業的台灣參考學習。2 i- J6 Z( Y" ?; q |
/ M7 q6 k. D' ]( l. N' O1 x4 |
- i3 y. u/ A# I5 [2 @# v/ b" z當然,史蒂芬妮更以自身的經驗證明,成功的女性小說家不一定要反叛社會、不一定要憂鬱、不需抽菸酗酒、更可維持美好婚姻。
3 J( G# F$ } \! i
5 a2 x4 \( Z0 |/ B n$ y. n" e8 S/ D
史蒂芬妮出生美國東北部新英格蘭的康乃狄克州,後來父母親搬家到亞利桑那州的鳳凰城,她的家庭是摩門教的信徒,因此高中畢業後,史蒂芬妮就進入摩門教聖地鹽湖城的楊百翰大學就讀。她堅守摩門教戒律,不抽菸也不喝酒,不看限制級的電影,連打打殺殺的片子都讓她覺得不舒服。
! n; M7 R' V* ]8 T4 ]* i
! _$ f! A; D) \6 q! V$ ]
. ?5 T. X) w# w2 t; C i史蒂芬妮不只不看限制級電影,嚴格說來,她連吸血鬼小說都沒看過。大學念的是英文系,喜歡的是珍奧斯汀的小說,她說自己「從小就喜歡讀小說,越厚的書讀得越起勁,而且每年都情不自禁地將珍奧斯汀的小說重讀一遍!」所以,當她在二○○三年寫出第一本《暮光之城》,男主角雖然是吸血鬼,但是整部小說其實是一本現代版的古典羅曼史。她的小說沒有劇烈衝突、沒有性愛場景、男女主角都不喝酒,用台灣人熟悉的語言來說,就像當年瓊瑤小說,說的是青澀少年純純的愛。) H# F$ E0 B% ?
6 _# X X$ M7 \8 s9 o6 D
: M( N, g9 { m$ ]! |$ M3 h《暮光之城》的對象就是十幾歲的少女。女主角貝拉(Bella Swan)是個再平凡不過的女生,她對自己缺乏信心,而且是個「麻煩事吸鐵」(a danger magnet),倒楣事如影隨形跟著她,與離婚的父親住在偏僻的華盛頓州福克斯小鎮時,遇到大帥哥愛德華(Edward Cullen)。愛德華非常神祕,住在人煙罕至的森林,貝拉愛上了愛德華,而且意外發現愛德華全家都是吸血鬼;還好,這個吸血鬼家庭以動物的血來代替人血。
. |% ~, e/ j, J% A/ k7 v7 T
0 F7 O. s4 v* s5 b: ]* S1 D# [( G3 O0 w$ M# f; U) P( d4 c
史蒂芬妮打造出與眾不同的吸血鬼帥哥,英俊、善體人意、有特異功能「讀心術」,而高瘦的身軀、炯炯有神的目光、極為蒼白的膚色、配上紅潤而薄如刀片的嘴脣,很快擄獲成群少女的心。愛德華的形象,後來也成為全球影視產業模仿的對象,這幾年台灣著名男星如邱澤、周渝民等人,都有愛德華的影子。
3 I- P( T b8 c% ]9 G( g; H3 M# y P0 ~
. E3 U2 M( }1 U3 z, ^' H5 J% A古典小說變形吸血鬼 七十五萬美元簽約+ ?: ]; F- W$ }9 j+ q7 T
5 x+ _2 ?' J2 [0 x% X0 a9 }0 I3 H9 I+ I: M, R
熱愛小說的史蒂芬妮,把她讀過的古典小說安插到吸血鬼創作裡,前後四本的《暮光之城》系列小說,第一本有珍奧斯汀的《傲慢與偏見》影子,第二本《新月》猶如《羅密歐與茱麗葉》的吸血鬼版本,第三集《蝕》是艾蜜莉伯朗特的《咆哮山莊》,而完結篇、也就是正要上演電影的第四集《破曉》則有莎士比亞巨作《仲夏夜之夢》的影子。史蒂芬妮說,我的小說「是生命,不是死亡;是愛情,不是情慾」。二十一世紀的新作家,回到古典小說,套上了吸血鬼的外衣,擄獲千萬少女的心。+ q% G4 C# ]4 J
& _, J% T; T. J1 G( n. t+ C5 e" r3 D
4 N2 H; ?9 r$ ~但是,光有文筆與熱情並不足夠,是現代的文創行銷將史蒂芬妮引領到了無可想像的人生高峰。( d2 m5 g5 n( r% B
% F% D! {6 ^. G. |. G7 H
7 l: |. X- s( F/ b# Y英國的《哈利波特》從一九九七年問世之後席捲全球,美國的小說界與電影界因此熱烈地尋找美國版哈利波特,一本以青少年為對象、卻能夠吸引各個年齡層的讀者與觀眾,沒有色情與暴力,卻充滿奇情幻想、滿足人們對於神話故事的期待。
% Y- [; x1 ?" Z! Q% B
+ T/ c9 y! \ ?6 L0 s3 `% A* h# Y( q8 t
史蒂芬妮的小說草稿出爐前,美國出版業已像雷達般不斷向既有的作者掃描,史蒂芬妮登錄「作家市場網站」(WriterMarket.com)向十五家版權經紀人投稿,十四家拒絕或沒有回覆,但是作家出版社的黎曼(Jodi Reamer)給了她正面回應,黎曼與史蒂芬妮簽約之後,就向各大出版公司進行版權招標,在黎曼的行銷推介下,吸引八家出版公司競標,到了二○○三年十一月,出版商力特布朗(Little, Brown and Co.)得標,拿了七十五萬美元簽約金,簽下史蒂芬妮三部小說合約。
* Y; L, Y3 D; a7 ?) b& A5 @2 ]) d/ H
4 A/ y* S1 R: I史蒂芬妮在○三年三月作了吸血鬼大夢,六月寫出第一章草稿,十一月拿到七十五萬美元(新台幣二二五○萬元)簽約金,前後只花了八個月時間。當然,七十五萬美元簽約金要與黎曼分帳,但是從零到第一桶金的過程,已經可以看到美國文化產業經營的威力。$ b8 g& D- a! |* L9 `5 T
. J9 k4 R4 i% K& y" O0 Z, ?& I
/ X: _1 s3 f$ q- |7 {: Q
接著我們看到出版商力特布朗強大的行銷能力,這家公司是媒體巨擘華榭(Hachette Book Group, HBG)的子公司,總部在法國的母公司是法國數一數二的媒體集團。正如同大多數的美國企業,力特布朗也有一長串的合併歷史,公司一八三七年成立,經過多次合併,仍維持創辦人力特與布朗(Charlie Little and James Brown)的名字 ■《今周刊》
8 ^( e7 W r; T2 _ |
本文章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