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355
- 閱讀權限
- 4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3897
- 活力
- 11257
- 金幣
- 44043
- 日誌
- 9
- 記錄
- 37
- 最後登入
- 2017-12-9
 
- 社區
- 臺灣
- 文章
- 9422
- 在線時間
- 1428 小時
|
洪寶山:留下什麼
. L/ _/ X* l; Z& |
, p: ^; m- B3 v G* R
. z0 @" a9 l* Q+ ?4 K+ K n# x1 t) o+ `% x1 `4 a7 s% @) u0 x3 ]
在剛出爐的書店10月份書籍排行榜中,有關賈伯斯的書就有5、6本,這是第一次我看到在一個人去世後,能在出版界同時引起這麼多的迴響,賈伯斯地位之不同由此可見。
' b4 m9 v' p4 h& t& ^7 K" q% U5 \8 O9 Z/ G( p
在賈伯斯唯一授權的《賈伯斯傳》中,作者華特.艾薩克森提到,賈伯斯的聰明不只是異於常人,他是個天才,其跳躍式的想像力是本能的。我最喜歡書最後的那一段,來自於賈伯斯在生命的最後所吐露的真言:「即使人死了,還是會留下一些東西。畢竟,累積那麼多的經驗,或許再加上一點智慧……我真的希望相信,人死之後會留下一點什麼,也許你的意識是不滅的……」我們可以看到賈伯斯留下了什麼,不管是有形或是無形,他的創新帶來了人類社會很大的改變,這些在歷史上都會留給他一定的位置。我們不是賈伯斯,但我們和賈伯斯一樣公平的擁有「生」和「死」,一樣要在這世上走一遭,你是否也曾想過,要留下一點什麼東西在這世上?
0 v0 q' r/ e, {8 k9 n8 q
: S) F7 \9 ]+ p; S7 C1 D0 W在日本,有個專事臨終關懷的護士將他與1000個病患互動的經驗寫成《臨終前會後悔的25件事》,其中有一個是:「沒有留下自己生存過的證據」,如徐志摩在「再別康橋」詩中所說:「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即使如此瀟灑豁達的徐志摩,也留下了諸多膾炙人口的作品供後世欣賞。/ h1 f# M! M% e Y
$ E% c- h& p1 Z# `% l/ f
不要讓自己留下遺憾,就要在來得及的時候做點什麼,是可以留下來的。創辦一個企業、發明一項商品、寫一本書、教出一個好孩子……。尤其在網路時代,從以往的匿名制轉變到現在的實名制,網友是用真實的身分透過Facebook、Twitter、Plurk等社群網站,分享生活點滴,在好友間留下「我曾經活過」的痕跡,變得相當容易。但要從「活過」到「活得有意義」,就在於你所做的事情能否對他們有所幫助。 I2 J' i5 C2 D2 k
0 z: x/ h$ ~0 o# z8 i8 A! E7 E
陳樹菊雖只是一個菜販,但用她一生的可能去幫助他人,留下了有意義的事蹟;曾雅妮用高爾夫球桿打出了台灣之光,其奮鬥的精神也一定寫在歷史中;《海角七號》、《賽德克.巴萊》導演魏德聖,創造出不朽作品,參與演出的工作人員應該也此生無憾。 6 N5 d, d* U; i( n; l
$ E" ^) M/ B; U9 @/ s3 P
賈伯斯的創新成就,我們大概都做不到,要期許自己雖不必然成為賈伯斯,但能為自己的人生留下點事情,不要成為遺憾,這是我們一定可以做到的。《理財周刊》 - t% y4 Q4 X/ H- ^ \
& v8 p4 H* Z$ b4 [2 C8 f: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