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8108
- 閱讀權限
- 40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2116
- 活力
- 4476
- 金幣
- 9849
- 日誌
- 29
- 記錄
- 188
- 最後登入
- 2020-5-11
  
- 文章
- 1308
- 在線時間
- 526 小時
|
. N5 C4 B8 ?7 o( L) [# _# L
【聯合報╱李寬容/清華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教授(新竹市)】 2011.06.07 02:44 am E4 U) s5 t, X' ^0 {# ^
* O% ?) T/ @6 [. Y0 ~
- |# ~0 l' X& F' k3 d) ^ P
這次塑化劑事件,消費者及食品業都得到教訓。即便如此,筆者體認到部分食品業不會有真正反省的能力,指望少數不肯從良的業者反躬自省是緣木求魚,不如嚴格把關,修法加重罰款與刑責,否則這次塑化劑事件結束,加上消費者健忘,又將故態復萌。, q9 w# E# J% K5 K" v3 R0 U: z
9 D: e4 `- C8 W% \% q除了塑化劑,台灣食品安全死角還很多。大家都記得常有食物被黃麴毒素、戴奧辛、重金屬等汙染的報導,防腐劑和人工色素也不當使用。筆者呼籲食管局:乳製品和保健食品也是超級大死角,要列為長期加強檢驗、長期抗戰的項目。
& w0 C" @; w" G# q/ _# R C7 C( F) f$ S$ A& g. Z6 {5 k. f6 E0 o( p
先講被大家忽視、屬於心血管(或肝腎)毒物的固態「氫化植物奶油」,俗稱乳瑪琳,以下簡稱氫化油。選用氫化油主因是避免攝取到動物奶油所含的膽固醇,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講究健康的家庭都以氫化油塗三明治,殊不知效果正好相反。: `3 q( S9 D7 E8 Y- j4 i0 V
z' E1 I/ p2 W! M' C( x植物油氫化的過程會將部分天然的順式不飽和脂肪酸,變成反式不飽和脂肪酸。反式不飽和脂肪酸因為無法正常代謝,所以漸漸累積在肝臟或血管壁,久之就加速心血管疾病的形成。二○○三年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勿超過總攝取熱量的百分之一。紐約市二○○六年通過禁止使用反式不飽和脂肪酸。( t# B" ?; A4 K4 h- Y4 ]
) I. h3 a( s: X$ |& r. m. F9 ?( I2 ^氫化油的使用範圍包羅萬象,是大多數烘焙製品、蛋糕、餅乾、冰淇淋、冰品和乳製品的成份。脂肪酸代謝異常可能會引起神經發育的問題(或智育遲緩)。市售氫化油所含的反式不飽和脂肪酸大約占百分之八至四十,視氫化過程的溫度、壓力及反應時間而定,只要超過百分之十就嚇死人了。, R# x, j& R3 F. k; \# c. E' S
+ }4 ]! b0 S. y' V' I$ M; B" [
我建議食品藥物管理局仿效紐約市,禁止使用反式不飽和脂肪酸,而且製造商應該立刻提出食品內不含塑化劑,以及明確標示反式不飽和脂肪酸的重量百分比,不要隨便四捨五入寫個「○」。食管局應增加預算或動用預備金,趕緊查緝食品中的塑化劑、反式不飽和脂肪酸、黃麴毒素,以及超過含量、各式各樣千奇百怪的防腐劑。" U- {- T) t; j# g# f& _0 ^
3 O5 W. z9 M1 W: T* m$ U
筆者曾建議兩點:一、食品安全及標示要重新規定,成份說明一定要符合一般消費者理解的程度。尤其是限制性添加物。例如:「苯甲酸」應當仿照外國,明白標示用途或性質,標示為「苯甲酸(防腐劑)」,就像香菸標示「吸菸有害健康」一樣。畢竟大部分消費者不知道什麼是苯甲酸。二、據實標示食品含有多少反式不飽和脂肪酸。目前一些標示零公克的食品,是否大包化小包、化整為零?或者是儀器太差?
9 r: V3 I7 g: s, R7 R. B
( p7 `; }, S* ?. G" ^我也要向消費者說明:市售大多數動物來源、宣稱有效的保健食品(酵素、激素或荷爾蒙類)是未經證實有生理活性的。如果有活性就應該由醫生指示使用。消費者花大錢得到的營養價值可能比一顆雞蛋還不如。
8 m5 G& u- O: `, V4 _. l: e4 t' D' w
對於講得天花亂墜的廣告,我建議消費者存疑,凡事要經過政府公信單位以及專業素養的醫師來驗證。一顆雞蛋孵化出來的小雞,其雞肉及羽毛就是蛋白質所構成,骨骼就是由含鈣的磷酸鈣所構成;生物個體的養分都具備了。雞蛋的營養應該比你們所買的保健食品更多。 3 k8 I% j3 p! s0 i( v& D
【2011/06/07 聯合報】@ http://udn.com/
0 k, f0 M4 w5 x' V3 J$ k' l3 l 3 R& N5 C9 M" g" L, ?2 x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