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57
- 閱讀權限
- 2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345
- 活力
- 3
- 金幣
- 717
- 日誌
- 0
- 記錄
- 0
- 最後登入
- 2018-6-13

- 文章
- 133
- 在線時間
- 87 小時
|
從塑化劑風波 重新認識環境荷爾蒙
_+ r, f! D% P; W+ L9 q& V8 Q L" d+ d: X) O* T# B
作者:詹嘉紋(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i G4 K1 @8 M
+ j5 P( `* O3 m6 c+ }# Y; M6 }2 c2 u在昱伸香料公司出售含違法塑化劑DEHP的起雲劑事件爆發前,環境荷爾蒙早已全面入侵你我生活,舉凡食衣住行育樂、柴米油鹽醬醋茶都難逃其魔掌,雖然不時會有專家報告指出某某產品含有危害健康的化學添加物,但每當過了媒體浪頭,這些隱形殺手就又安穩地躲匿起來,廠商繼續製造,健忘的讀者/消費者繼續從超市、超商貨架取下商品,放進購物推車中。而這次引發軒然大波的塑化劑,只是環境荷爾蒙的其中一類。究竟環境荷爾蒙是什麼?對生態環境、對人體造成怎樣的威脅?為什麼我們必須嚴陣以待?
5 h; h1 b# W, q( A; A1 o* a8 A! k6 w, ^8 ~& L
環境荷爾蒙以假亂真 生態、人體皆受害! q0 u6 W" \. c. x3 T, f
/ |/ N" _. v; n: |2 E
環境荷爾蒙又稱「內分泌干擾素(Endocrine disrupter substance簡稱EDS)」,一些人造化學物質污染環境後,透過食物鏈回到人體(或其他生物體內)。它可模擬我們體內的天然荷爾蒙,進而影響我們基本的生理調節機能,例如:模仿人體荷爾蒙的作用(如女性動情激素)、改變體內分泌荷爾蒙的濃度 、改變體內分泌荷爾蒙活性物的濃度,改變生育能力。0 c) I3 A( S. F
4 t8 Q t5 F8 N/ |" i& S環境荷爾蒙對人體或野生動物之影響,會隨年紀或性別而有所差異,一般而言,對胎兒和新生兒影響最鉅。在胎兒發育階段,其將影響生殖系統發育及動物性別表現,亦會影響中樞神經系統發展,造成孩童學習能力低落、無法集中注意力等問題。對成年個體而言,環境荷爾蒙會降低人體免疫力,引發甲狀腺癌,亦會影響男性或女性生育能力,增加男性攝護腺癌、女性乳癌、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發生機率。
% X7 U, t4 C# O+ {& v( B
. M8 ]& g" A8 W常見的環境荷爾蒙有:
3 y" D9 H: T W* ~4 R% J' d
8 F# E8 i: _: r' H$ @& b& v1. 戴奧辛(Dioxins)4 f& z/ J' w, Z3 q2 t
& w' t+ d; M9 `7 w8 Z2 s" `. ~) Q
又稱「世紀之毒」,主要來源為製造工業化學藥品時的副產品、或透過燃燒廢五金、電纜、輪胎塑膠袋、垃圾等產生,而除草劑、發電廠、造紙業、水泥業、焚化處理設施、車輛廢氣、火災等也會製造戴奧辛毒氣。2 Y0 G* ~# M& S q) g+ g, J
! Z A! U8 ?$ `; m: q+ ]: ]其特色為無色、無味、耐酸鹼、抗熱,難溶於水且可燃性低,但具脂溶性,故易溶解、累積在生物體的脂肪組織中。因此一旦形成,只會不停累積,透過生物鏈進到人體內後,幾乎難以排除,同樣地,也幾乎無法於自然環境中分解。. q8 S' \ W, t8 h+ H1 z5 A
5 h5 _; E/ j/ Y h% S. q
對人體可能造成致癌、破壞免疫系統、干擾內分泌、影響生殖能力,與造成幼兒生長與學習遲緩等傷害。引發社會關注的重大新聞事件如2000年台鹼安順廠污染事件、2005年彰化線西鄉毒鴨蛋事件、南極企鵝體內殘留超標戴奧辛等。
9 a* Y+ i5 y$ K2 T# W9 N; r4 Z' @
6 A1 f b5 O* j! V# v# \2. 二氯雙苯三氯乙烷 (Dichloro Diphenyl Trichoroethane,DDT)% w% u7 T# T' f/ n( \9 X
9 Z6 d- c) U! n; v8 T. S中譯名為「滴滴涕」,為有效的殺蟲劑和著名的合成農藥。20世紀上半葉大量運用於防止農業病蟲害,減輕瘧疾、傷寒等蚊蠅傳播的疾病危害。但1960年代,瑞秋.卡森所著《寂靜的春天》一書,喚醒了公眾對化學毒物的危機意識,而科學家發現DDT與戴奧辛一樣,在環境中非常難分解,其蓄積於動物脂肪內,對鳥類、魚類危害甚深,如美國國鳥白頭海鵰幾乎因此而滅絕。
! o1 D j! J5 Z1 Y8 }7 H8 c' T6 F0 `4 ~7 b
從1970年代後,多數國家明令禁止或限制生產和使用DDT,但因價格便宜,許多第三世界國家仍為了對抗瘧疾等蚊蟲傳染病,至今仍在使用DDT。
# C1 J+ @ ]" K- |3 G% p$ n# x$ y, S
' {- `# c8 H- l j3. 多溴聯苯醚 (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PBDEs)
Z$ T- S* O0 s% x" L% q! m( v
1 G Q) s3 ?2 u6 u( ?5 @多溴聯苯醚(PBDEs)多作為阻燃劑,廣泛地運用於各種民生用品、建築材料及電子產品上,包括建材、電器、家具、汽車、飛機、塑料、聚氨酯泡沫,和紡織品等。多溴聯苯醚類物質也具高脂溶、低揮發性,不易代謝。已有文獻指出,由於多溴聯苯醚與甲狀腺素之化學結構相似,可能會使人體甲狀腺內分泌失去平衡。' A& X, D* K" u- S' J
8 E. d, O! @( d" r
今年(2011)5月,斯德哥爾摩公約會議中,多溴聯苯醚的禁用與否也成為討論議題之一,台灣雖已將其列為毒性化學物質,但仍准許作為阻燃劑使用。
& p& G0 U0 | O) Z# n$ z. K% c- a& s! I& X3 @- U, W
4. 雙酚A(Bisphenol A)6 b+ z! T4 [( ^% Y1 o) t" e3 k
. p( g& I }8 D! |2 r
即酚甲烷(Bisphenol A,BPA),在塑膠製品的製造過程中,添加雙酚A可以使產品具有質輕且不易碎的特性。從1923年由德國ALBERT公司開始工業化生產至今,已廣泛運用於製造嬰兒奶瓶、兒童玩具、塑膠水壺水杯、微波食品容器、罐頭內層附膜(環氧樹脂)、補牙填充劑等生活日用品,甚至連手機、iPod中都含有雙酚A。
. v' C" u7 W# [9 ]0 y. B. b N3 o* v4 w
雙酚A最大的問題在於材質本身會釋出有毒素物質,某些高效清潔劑會把聚碳酸酯中的雙酚A溶出來,當容器表面刮傷時,雙酚A會因此溶進食物裡。而尿液中雙酚A濃度高的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是濃度低者的3倍,罹患糖尿病的機率也將近2.5倍;除此之外,雙酚A還可能導致兒童大腦及荷爾蒙系統出現發育上的問題。: o/ I- Z/ t4 W+ g) G
1 C! e+ U' G; ^/ `
加拿大於2011年全面禁用雙酚A、而歐盟及中國則分別於2011年6月及9月,禁止銷售雙酚A奶瓶。台灣方面,環保署雖在2009年7月將雙酚A公告為第四類毒性化學物質,但截至目前為止並未採取任何禁止措施。) C! J& x& t7 u& n" J
9 Q9 b. F. ~9 g6 D* W
5. 多氯聯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s)8 {7 v$ x# V9 T7 M! j5 Z9 v/ j& h9 T
/ m8 J5 x, i, e8 I* M8 c$ H多氯聯苯耐熱性及電絕緣性能良好、化學性質穩定、不溶於水,易溶於有機溶劑及脂肪,常用作加熱或冷卻時的熱載體、電容器及變壓器內的絕緣材料,也常作為塗料及溶劑使用,應用範圍很廣。其易致癌,常累積於脂肪組織,造成腦部、皮膚及內臟疾病,並影響神經、生殖及免疫系統1979年,台灣發生多氯聯苯毒油事件,震驚社會。. z+ a! ?, H* `- s4 L5 q. ^+ Y
! H+ A, q. {! Y* R9 B0 B V) E3 S# Q
6. 鄰苯二甲酸鹽(Phthalates)
1 {: A6 Q, |9 ^4 b/ y8 o
n1 Q% B% A. d v即此次塑化劑污染事件主角DEHP,添加塑化劑可以使其物理性質變為較為柔軟,易於加工。依使用功能、環境不同,製造成擁有各種韌性的軟硬度、光澤的成品,其中愈軟的塑膠成品所需添加的塑化劑愈多,如保鮮膜、塑膠袋等,而香水、指甲油等化粧品,也常以鄰苯二甲酸酯類作為定香劑。目前環保署將DEHP列管為第四類毒性化學物質。1 o5 s% w* h& X/ \# t L
* @; z* c2 {$ a7 T6 h
DEHP的可怕之處在於?
, @: _. p) A, |% H) Q) n+ s, B! E7 }/ w" t
它是目前使用最為普遍的塑化物,不少民眾以為塑膠袋、保鮮膜、塑膠碗盤,只要不裝熱湯、熱食就不會溶出有害物質,事實上,因為DEHP屬親脂性物質,只要碰到油脂就容易溶出。
* w1 C7 U' s N7 V6 q% f. s' v
$ `; g% {( K, M4 L: q9 y雖塑膠製品中的DEHP釋放至環境中所含濃度並不高,但在自然界分解機制所需時間可能長達數年,再經由食物鏈濃縮,人體無意間所攝入的濃度,就比環境中高出很多倍。其生物毒性主要屬雌激素與抗雄激素活性,會造成內分泌失調,阻害生物體生殖機能,包括生殖率降低、流產、天生缺陷、異常的精子數、睪丸損害,還會引發惡性腫瘤、造成畸形兒等。
# A- P6 T z* S, t! b f$ r
7 D/ m& m, T& Q塑化劑大軍壓境,如何因應?/ D n' v$ k# V M0 ?/ D% | N( M
& P/ v' k4 W$ J8 Q: m0 f) o: S
這次塑化劑污染危機再次讓我們瞭解環境荷爾蒙的可怕,而面對生活周遭滿是塑化製品的四面楚歌之境,我們又該如何自保?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林杰樑教授提出幾點建議,謹列出如下,供讀者參考:' r; ^, g4 M5 S4 ~( d
" c: o Y9 B3 m2 K* D1、衛生主管單位請速訂定食物容器、塑膠袋及保鮮膜的塑化劑含量。目前衛生署草案中預定限制DEHP小於1.5ppm,DBP小於1.3ppm,應儘速實施,以保障全民健康。
0 |# |9 |/ M# N/ U5 A! w# m% n A( n2 H0 w
2、外食族請量少購買塑膠餐盒便當食用,避免加熱。如選用紙餐盒便當食用,只加溫但避免加熱,微波時間越短越好,可把規定微波時間減半。
) j4 w7 N4 l4 s
! d# {; e5 y) A- R4 p/ K6 o3、微波加熱食物時,儘量避免使用保鮮膜。萬一不得以要使用保鮮膜,記得留三分之ㄧ空隙,保鮮膜距離食物最少2公分以上。
" l9 U- @. @) o, x
6 d' |$ t* p; U9 r4、含有油質的食物如:肉類、剩菜、起士(Cheese)等,即使在室溫下,儘量避免以保鮮膜直接接觸。
' H/ E2 W9 A0 e% U8 |% A4 x% \" U0 b3 B ^+ ^9 k# m
5、任何PVC材質加熱,其塑化劑都會揮發出來,可能被吸入或留存在地板上變成家庭灰塵,可能使誘發孩童氣喘病發作。因此,常常使用吸塵器清潔屋內灰塵。1 D. h" Y4 E2 Y0 Y: N `! _5 A
. }( Q% n' I6 _. p- H; Q8 |6、高油脂食物如:油炸、肥肉、家禽的皮或是內臟類食品,應避免食用,以防過度攝取經由食物鍊累積的塑化劑或其他環境賀爾蒙。
6 T5 \& d2 N9 t. v; M) }. n
7 M/ w* r, T' T# d) M" |' m7、孕婦及孩童為塑化劑的高危險群,更要注意避免暴露任何的塑化劑。
' z h- q% i2 h( u& Y1 E: X9 c9 v0 Y+ r, E3 x2 y, w
8、孩童使用玩具避免一邊使用一邊吃東西,最好使用完再用肥皂洗手。避免使用含PVC塑膠擦(plastic eraser) 。 z4 s# C0 i% a
7 e& U' A' O; D6 v% y6 T% G" u
9、孕婦避免化妝或使用香味十足的保養品或個人清潔用品,嬰幼兒也應該避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