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518|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圖文轉載] 不讓孩子「成年」只會累死父母

[複製鏈接]

227

主題

60

好友

1萬

積分

校友

Rank: 9Rank: 9Rank: 9

文章
3873
在線時間
1430 小時
回到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1-5-13 10:36:03 |只看該作者 |新文章置後
是否提早學習--->提早挫敗--->提早放棄
' H5 d2 ~& t/ _3 i現在的國一英文 已經有此現象了
; ]) o4 L  a% K& P' g+ F7 e% n/ W中國成語 揠苗助長 不正是古有明訓嗎?
; C+ Q2 f2 S* Z作者:洪蘭
) u7 N3 z3 g% _6 u一位朋友響應政府就業輔助計劃請了兩名年輕人,但是這兩個人遲到早退,遇事則推,而且擺明了反正是短期就業,「我不想學」,令他大搖其頭。另一位朋友說他兒子國立大學畢業四年了,還沒有正式工作,每次去上班就抱怨工作跟他志趣不合、跟同事合不來,動不動就辭職,說「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處處不留爺,爺爺家中住」,也令他煩惱不已,完全是張岱在《自道小康》中所說的: ) f; c! {5 t5 }  J: n  ?4 A
「功名耶,落空;富貴耶,如夢;鋤頭耶,太重;忠臣耶,怕痛;之人耶,有用沒用。」
$ c8 d" H" S6 d- b/ u假如國家栽培出來的學生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企業界不能用,我們要這些學生做什麼?為什麼現在有這麼多年輕人沒有上進心?最近有研究指出現在幼稚園教得太早,在孩子大腦還未發育好之前,教以前一年級才學的東西,使學習變成挫折。 4 q1 K1 T7 j% e. K1 V3 S

$ F) Y% K- M, P  p  t是否 提早學習--->提早挫敗--->提早放棄 6 D. k# F/ t7 c5 q
    W; {& d; x+ K9 ~9 G4 Z" N; L
的確,任何事情超越能力就變成壓力,既然是壓力,當然不會主動去做,逼急了,孩子會採取逃避的態度,就像大人碰到壓力會逃避到酒精中,孩子碰到壓力便逃避到電玩中,恐懼學習的孩子就愈來愈多了。 9 |+ b8 V) ]5 @! @1 q; N2 i# I! G% D

: @! S& N. }6 i尼采曾經寫過一篇論文談主控力(the will to power),其實,人都想控制他的環境,連兩個月大的嬰兒都希望做他自己命運的主人。
0 Q" m' P' T- P9 P! y  S  
. L$ L$ B! I& M& P實驗者在嬰兒搖籃上裝了一個動作感應器,他只要頭一動,搖籃上的走馬燈就會動,嬰兒發現這個祕密後就會不斷的轉動他的頭,看著會動的燈高興的咯咯笑;控制組嬰兒睡同樣的搖籃,也有著同樣的走馬燈,只是沒有感應器,不能自己控制走馬燈的動,但是走馬燈仍會動,設定好了每一分鐘轉一下。結果這組嬰兒就安安靜靜的躺著,不會去動他的頭,也不會笑。 , w! _6 p5 |7 ^7 [& V7 u
; h% ]( H2 c0 I* L  d7 N* K' M0 C
因此主控力是個強烈的動機,驅使孩子去探索。如果什麼都是別人安排好了,自己不需用大腦,只要跟著做就好的話,孩子會很快失去動機,變成叫一下,動一下的木頭人。我們看到凡是注重學業成績和升學率的國家,如日本、韓國,都有很多啃老族的青年,對人生不抱希望,也沒有自主謀生的動機。
8 B9 b) o2 j8 t5 I( r5 e 8 ~* U$ L$ O& q. B' q$ n) c
孩子並不會長大就自然變成大人,他需要教導與角色模範,如果每天把孩子關在補習班,他是沒有機會學習這些的。上週我去台東的太麻里,發現香蘭部落的孩子做完功課後會去一間中間可以升火的小木屋,是部落提供男孩們談心的地方。在那裡,孩子透過部落的其他男性角色模範,學習如何做大人。
# k6 G5 |2 K$ t( [' L 8 b: w! d5 _" `5 z
「成年」在所有動物中都是大事,遲遲不讓孩子「成年」只會累死父母。目前的教育好像愈來愈不符合時代的需求,我們該認真審慎的去思考,為什我們的教育會製造出不知人生目的為何的大學生呢? 4 H! v- l7 k( g" d9 L) y
& ~6 }" I; }* B$ z& J2 B
想 起 一 句 老 前 輩 的 話  :
( K6 K4 X) N1 I7 w
' @+ ]" C3 w9 z+ u  v5 n* M" A( Z「當孩子大時,父母要學會三個心─不要太關心,不要好奇心,不要太熱心。」孩子都希望有自己的空間,父母太侵入,孩子就會逃避。 8 _3 }: l1 `& V( e

. w( i: b0 o' J# C! S1 h' V# H給聰明年長者幸福十誡/ D3 I( N% }$ k, _9 q. r
一、不要再替成年子女操心,才不會碎碎唸。
* q4 m5 f* H' S; i$ d, B; O1 d4 {- g, M, b) k4 _7 `
二、不要再將成年子女當成未成年來「監護」,以免顧人怨。
& Q: S4 s: H$ L5 V4 [
0 C0 [/ `! k8 o8 v三、不必事事都「非知道不可」,尊重已成年子女的隱私權、自主權。
) o$ R6 R& E; h' P- g" r$ G" C
9 k$ J% W5 ?, K6 z! v5 `四、不要再以兒、孫為生活重心,尋找自己的園地,才不致天天望穿秋水。
$ J$ }& h9 x" h* h8 d: ~0 c* h. s% @$ e8 r- Y( k4 j3 e: G) F
五、不要逢人就訴苦,寧可寫作、畫畫、練功、唱歌,以藝術、創作昇華情緒。3 ]2 }7 }* m! F' _1 X
5 t/ P9 B6 h! ~+ }( f0 `
六、不要凡事抱怨,多欣賞、感謝別人為取悅你所做的努力。4 {& F  o1 i' j) H1 ^- Q
9 q. H0 h5 W1 k" f
七、不要因孫輩和子女媳婿爭執衝突,這樣只會惡性循環,害了你的孫輩。
6 K* {! L! i$ T- I% B/ ~
8 S0 i" t7 _- u6 ]4 {* _" l八、不要因病痛而唉唉叫,有病要治病,領了藥要服藥,治不好的要忍耐。+ h8 @5 F* p, P, r
7 S5 b" c' S0 i, [% R
九、不要疑心病太重,要感激還願意留在你身邊的人,免得最後連他也走了!
! p1 o8 }: L( Z
% G0 `8 Z* T6 r2 F十、要多多培養宗教情操,有堅定的信仰,對未來抱著開心、樂觀的態度。
0 c% L" T. K) c如果以上十點,每一點是十分,祝福各位聰明的老人,都能幸福一百分。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FB : 宇宙的真實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文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論壇之立場,本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由於本論壇是以「即時留言」運作方式,所以無法完全監察所有留言內容,若您發現有某篇留言可能有問題,請通知本站管理員處理。

Copyright © 2009~2020 iBeta 愛北大. 保留一切權利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