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8108
- 閱讀權限
- 40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2116
- 活力
- 4476
- 金幣
- 9849
- 日誌
- 29
- 記錄
- 188
- 最後登入
- 2020-5-11
  
- 文章
- 1308
- 在線時間
- 526 小時
|
+ U/ z- N( |( C
中廣新聞網更新日期:2011/04/27 14:25
3 s- Q5 ]1 D& q6 d2 a0 q" U
& O2 b$ p" a% i" ^5 G& Z7 b 五一勞動節將到,許多勞工朋友忙於工作,常會忽略疲勞。雖然疲勞只是一種感覺,但醫師提醒,如果找不出原因的長期疲勞,要特別小心!尤其是病理性疲勞,更可能是身體出現疾病的表徵。
8 V8 I* m) k: p9 N/ j7 N% ]/ b: H0 P6 L% H
(龐清廉報導), \, U8 G) O+ \. L
/ u9 l, k0 y, C8 U4 z 嘉義縣一名中年男子近來身體感覺很容易疲累,原以為只是單純感冒,但感冒好了,疲累狀況卻持續存在,經常躺在床上爬不起來,食慾變差,小便顏色也變深,到醫院接受檢驗,才發現肝指數竟上升一百倍,證實得了猛爆型肝炎,目前仍住院接受治療。9 F. o+ c; i4 c1 M. R
9 J& J" _7 T9 ? |6 n) f" B6 x
- A% q/ G: n# V; ~6 m- t 大林慈濟醫院職業醫學科主任賴育民說,生理性的疲勞發生在劇烈的體力和腦力活動之後,經適度的休息即可改善,但病理的疲勞是無法解釋的長期性、持續性或復發性的疲倦感,如果持續超過半年,便可診斷為「慢性疲勞症候群」。
& |- w h7 B$ ?9 {& J& B5 |$ E m8 l2 @5 r+ {" W/ v t. _$ w& ^* x
' k. i x( H/ p) V9 t7 C
另外,身心疾病也會引起疲勞感,包括病毒感染,尤其是EB病毒感染、感冒,還有一些慢性心肺疾病如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心臟衰竭、肝腎疾病、內分泌失調、新陳代謝的問題如糖尿病、憂鬱症、血液疾病及惡性腫瘤等,因此長期感到疲勞時,千萬不能輕忽,應就醫做詳細檢查。) p0 o" i, ~3 L
! Y/ ^4 b% |0 E* l1 K7 \5 |( ~/ R/ p3 i7 X+ @, N2 H2 ]7 t/ A
醫師進一步指出,慢性疲勞患者除了有身體及精神上的倦怠外,還合併有多發性的肌肉或關節僵硬痠痛、失眠或整天想睡的睡眠障礙、健忘或注意力不集中的精神症狀。8 e9 ]7 p2 ^, U
8 x' u% G, g# X' G( i& |
- a+ q0 B6 L/ t4 y* G H' A 想要擺脫過度疲勞?除了改善睡眠品質,適當持之以恆的運動如游泳、體操、瑜珈、太極拳都是很好的選擇。中醫科醫師阮膺旭說,藉由太陽穴、合谷穴、足三里穴等按摩,每次10至20秒,也可幫助改善疲勞症狀;其他像溫泉浴及腹式呼吸等自我放鬆的活動,效果通常都不錯,但以不增加現有的疲勞為原則。 `. c3 \5 w( x1 Z9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