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355
- 閱讀權限
- 4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3897
- 活力
- 11257
- 金幣
- 44043
- 日誌
- 9
- 記錄
- 37
- 最後登入
- 2017-12-9
 
- 社區
- 臺灣
- 文章
- 9422
- 在線時間
- 1428 小時
|
用50萬元賺進3億元的人生奇蹟/抗癌神祕大戶的農夫投資術
5 ?9 J, |3 m+ o5 ~8 n# q7 n) D% J6 k O
- O4 A3 T* {! V) i& _( w- d) ? . [8 Q; V2 E4 r& T0 Q; [
【文/林讓均】
" a. s x' y# T% b& O
8 p7 o- [0 z9 [) M" K. k前言0 r" h. X! G: ^& d
8 Q5 e( i- @! u5 L! ?
陳濟安29歲時罹患淋巴癌第三期,歷經36次化療,奇蹟似地在生死的拔河賽中,贏了死神!病癒後,以「農夫投資術」,每年深耕一檔股票,創造出50萬變3億元的財富奇蹟!而最令人驚嘆的是,15年來,他透過有策略、有計畫的行善,默默認養了62名孩童,並把一個月高達60萬元的房租收益,全數用在孩子身上!這位神祕大戶的傳奇故事,值得您細細品味。
# B4 q, ]% t. N: p9 y1 J# b) g( v, a4 }% K6 k+ k
. v' t# D8 j7 C' _3 R+ [走在路上,你可能不會對擦身而過的陳濟安(化名)多加注意,中等身材、戴眼鏡的他,看來就是一般的上班族。但聽完他的故事,你會發現,「傳奇」兩字用在他身上,真是一點都不為過!
9 ^' G, i1 P R9 C8 G! [* \ t9 g0 x- l. _1 a2 @
! j" {' v9 X3 }6 i
今年五十歲的陳濟安,二十九歲時罹患癌症,他是從閻羅王手上搶回一條命的抗癌鬥士。抗癌成功後,他利用「農夫精神操作法」,成了以五十萬元賺進三億元身家的股市大戶;但鮮為人知的是,十五年來,他一共認養六十二名孩子,是一位默默行善的慈善家。" C% y# j/ J2 K$ @7 D* [2 o
) v) v: \3 |4 N6 L8 [% |- E" [' o; L5 d
好景不常,從家境優渥到一夕負債* W- }# x# H/ ]& m6 m
% U( W6 U# V, }4 C/ F7 D
* Y% A' B0 d2 H; x4 s為了貫徹他「為善不欲人知」的信念,並顧及受捐助孩子們的感受,陳濟安破例受訪,但前提是身分不曝光。1 o) { v4 E1 h
: u H% E7 N6 p$ ~7 @
5 s/ L5 G& W" ]) Y) K; [
陳濟安出生在新北市的一個小鎮。在成長的六、七○年代,正值十大建設、經濟蓬勃發展,原本開小水電行的父親事業平步青雲,最後還成立專包房地產新建案的水電工程公司。當時手上建案滿檔,家中經濟寬裕,陳濟安還念了學費昂貴的私立中學,過著小王子一般的生活。* @$ A8 u) {% e% N
1 q2 g: ?3 ~- ]& |! \: u( g
1 A" _$ U- @6 b8 d5 _好景不常,在陳濟安上初中時,父親意外被倒了一大筆帳,一夕間負債上千萬元,如同天文數字般的負債,讓家中生活頓時從天堂掉進地獄,過著每天醒來,就是看到無數債主上門討債的日子。儘管這段往事已經過了三十幾年,但只要一提起,陳濟安眼眶依舊泛紅。: b( L9 m0 c! L" V4 R3 {# z* P
& Y& }8 Y8 Q7 O! u
$ N/ C9 C/ I2 Z; p( A: m" V所幸,有姑姑及時伸出援手,陳濟安得以在私立學校完成課業。畢竟,家中仍舊有龐大的負債,所以,陳濟安上高中後,就開始半工半讀,寒暑假在火車上賣便當與零食。接受採訪時,陳濟安還可以琅琅上口當時叫賣的絕活「菸、魷魚、牛肉乾、蠶豆、豆乾、牛奶糖,趕快來買喔!(台語)」,賣完便當後再趕去工地當水泥工。能夠想得到的賺錢方式,他都做過,不放過賺取生活費的機會。所以,儘管有能力上國立大學的他,當時因為經濟因素,選讀有建教合作,可拿獎學金的理工學院。
' n' n1 @8 k i7 h( ^
+ W" Z1 ~8 ]0 ~! l) }: _9 }- N# _% V2 v# V- E: ~
這筆負債還了十多年,一直到陳濟安結婚前才還完,這一段經歷深刻地烙印在他的心中,並許下「我以後絕對不要過負債的生活」的願望。「我要娶我老婆之前,還叫她剪掉岳父給她的信用卡副卡,不然我多沒面子啊!」陳濟安笑說。9 { q+ T5 S1 ~" Y% N
* B% l; U) E/ L$ X# j
* Y. _: i9 [2 E# ^8 M# Y
其實,陳濟安很擔心,從小過著如同千金小姐生活般的太太,如果花錢沒節制、還不起卡債時怎麼辦?但是,婚後為了給老婆每個月至少買一套新衣服,還有希望家中盡快有儲蓄,任職電子公司的他,每天下了班還去補習班教電腦,多賺取一個月約一萬五的講師費;而且,他連一個字五毛錢的稿費都要賺,逮到機會便投稿。就這樣,當時底薪才三萬元的小工程師,一個月收入可拚達五萬元。/ ^0 H$ s9 x' E! N7 x* K
$ W% |2 @& n5 B! D. E3 V, Q
+ U8 z$ }" m9 f+ S: a
在小夫妻勤懇打拚的日子裡,幸運之神眷顧他,很快來了一筆意外之財!一天,下班後的陳濟安途經一座橋頭,好心買了一位阿婆賣剩下的八張愛國獎券,回家後發現八張都是同一個號碼,根本沒指望會中獎。沒想到,隔天陳濟安老婆一通電話打到公司,緊急告知「出事啦」,要他立刻回家!他回去後才明白「原來,中了二獎!一張五十萬元,八張就是四百萬元!」扣完稅,實領了三六○萬元!這對民國八十年左右,全球經濟陷入石油危機的時期來說,是多麼龐大的一筆數字。
% U- D- e6 f* U2 q' b
7 d2 Y8 O* S" T9 J$ u$ _9 G. l0 a3 R! C
跌至谷底,中大獎後就發現罹癌
8 Y: u3 m8 z) N8 C: t( s
, w* V" s9 X6 P' p, S# n: {! }4 Q3 ^0 n+ z
中了大獎的隔年,陳濟安常常覺得肚子不對勁,但想要拚命多賺一點錢,也就不在意肚子痛的問題。直到有一天,他終於受不了而上醫院檢查,竟然發現罹患淋巴癌,而且已經第三期!當時他才二十九歲,這天起,人生從雲端跌落深淵,他不知道未來該怎麼辦。沒想到,幸運之神眷顧了陳濟安的同時,死神也找上了他。
x3 I# S1 b1 A, I% e* I1 x
! S$ d2 {. D. H' ?0 K! f! Q* C0 Z2 R' \) K. S' }
「那時候萬念俱灰,好想出去找一輛賓士車、一頭撞死,至少家人還有高額保險費可以拿!」陳濟安現在想來,眉頭依舊糾結。他說,生病時一個月開銷近十萬元,薪水卻只有三、四萬元,入不敷出的日子,要怎麼過?愛國獎券中獎的錢,多少發揮了救命作用,但在生重病的那三年期間,也全部消耗殆盡。而在一次次戰勝死神的過程中,躺在病床上,最讓陳濟安掛念的,不是自己的病,而是一雙不到五歲的年幼子女。拖著病體的他,滿腦子想的都是「如何搶時間賺錢」,才能夠讓兒女不再如同他童年一般,辛苦過日子。
, h* a0 K# U" r, D" X9 |2 ^) w. G% o' Q8 w+ u0 o- ~" V! ?6 h
2 Q: [* \, w+ j% e$ i因此,看到投資股市幾乎成了全民運動的陳濟安,本來沒有理財觀念的他,決心投入股市,找尋賺錢機會。
6 H6 {7 P# U7 Q4 o3 N c4 k( Y7 N+ G
在一次次回院做化療的住院期間,他苦讀了二十多本股票書籍,大多是以技術分析為主,並趁著病情穩定的靜養期上號子看盤,增進對股票的了解。對這名股市新手而言,股票漲跌間的紅紅綠綠,依舊充斥著太多問號。
. B( @; Q' I, f W9 E }- ^
! I* J6 e& l+ ]
) G% e: Q2 n( H! _' @, }0 K( ?' J4 I「每天我都學書上那套來分析股價走勢,什麼KD值、RSI都看,但怎麼股價都不照我想像的在走!問別人,人家才告訴我那是高、低檔指標鈍化的現象!」陳濟安苦笑說,他真的完全不懂什麼是鈍化,只好拜託營業員教教他,誰知道營業員沒好氣回他:「如果我知道,我就不會在這裡當營業員啦!」- \: w1 a- q, ~/ J
8 J f: _3 R$ ^* ^4 T! L* l5 K
% U7 Y s' a% a! P! t0 h苦尋不著門道的陳濟安,硬著頭皮再請營業員推薦號子裡最會賺錢的「大戶」,只見他隨手比向一位隱沒在人群中的老伯伯。
: v' z& p( q* C% F7 t0 \1 A) O# \/ i# d' `! x; i Q5 n
9 }6 l9 z/ ^$ a8 r$ v+ n這位當時七十多歲的老伯,原來是一位身價上億元的退休公務員。在陳濟安多次買點心、飲料噓寒問暖之後,老伯終於丟了一句話給他:「像農夫一樣就好」。
% _( p- W2 n( O9 V9 [0 X; A' F. S5 w2 Y1 `+ T! R
7 F6 D; B7 u( s! k& y! i3 e; ~「像農夫一樣?是要先去種田嗎?」老伯說:「不是啦,傻小子。農夫不都是依照四季時節去播種、收成嗎?按著這個道理去做股票就對了!」原來,老伯正在傾囊相授縱橫股海多年的「一精神、三要點」心法。這位不起眼的老伯,竟是陳濟安日後的一盞股海明燈。老伯提點的簡單原則,不但讓他得以啟航,也指引他找到豐饒的獲利漁場。
, C y7 g8 B1 N& c7 _
5 ]# E$ O3 \1 u
) o$ o! N' B- S- o% M而老伯口中的「一精神」,指的是「農夫精神操作法」,依照農夫「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農事節奏,來布局股票投資。* S8 `* \2 s i2 [. n
3 K( Y$ N/ P( Q
陳濟安進一步解釋,所謂的「農夫精神操作法」,就是在前一年的第四季,也就是冬天,開始研究並挑選股票,等到第二年的第一季下單,接著春、夏兩季股票都放著不動,等到秋天,也就是第三季,再找適合的點賣出、獲利了結。" S8 o, t$ o! L* @5 |+ [& m
0 ]5 j r# J. `0 B1 k8 z h
% D" r/ H" l+ C1 @" F u
至於老伯所謂的「三要點」,則是運用在選股上的心法。首先看產業趨勢,找出正在崛起的明星產業;二是找出明星產業中的龍頭股;第三,挑選出明星產業中龍頭公司的基本面、本益比,找出相對便宜的個股來投資。所謂相對便宜的股票,「通常會以本益比十倍為基準。」陳濟安說。: S# {$ p4 R5 o" x
9 B+ Y$ R3 \' s* \. d1 ~; \
* o# t1 O" }- q# [第一桶金,五十萬會錢買台積電賺二倍6 u* i& s, ~ p4 W1 A4 C
& j( `$ h1 G% O4 t- I
3 ^# o0 W! ? ]+ @
「簡單來說,如果這家公司夠大、是正派經營,所處的產業又正要開始成長,而且本益比低於十倍,現金殖利率還比定存利率高,那就是一檔好股票!」陳濟安補充,如果產業已經進入成熟期,那就會買在高點,所以一定要密切注意產業趨勢,才能在股價才剛要起漲時就切入。
( Q3 E# {1 }. c; _! Q9 v' x9 e. Z) B1 `* V# @
" t/ J& F+ s8 C- t4 s5 `0 t; W但買點實在難判斷,老伯因此提醒陳濟安:「不要期待一定可以買在最低點、賣在最高點,只要價格算起來合理,你就買下來放著等!」有了老伯這套錦囊妙計,陳濟安如同漢朝張良獲得黃石老人的《黃石公書》一般,選股功力大增。但實戰成果如何?
3 J/ Q8 H c! ?' I7 [
1 r3 M, U2 E6 T
5 r9 p: c& y8 A一九九六年底,做了許久功課的陳濟安,把妻子標會得來、原本打算拿去還房貸的五十萬元當作本金,一古腦兒買進台積電。# d( O% h% e t1 u% I5 z
) ?7 ]1 z- g4 M3 g) u/ G: R5 ^# W- X. D. `; Y9 X- p. w
「那時台積電買在五十元,以五十萬元買了十張,隔年過完年就漲了五○%。我太太一直叫我賣,還好我堅持農夫精神操作法,等到第三季才收割,最後賣在一五○元,一口氣賺了兩倍!」陳濟安說,第一檔股票之所以選台積電,是因為半導體產業正在崛起,而當時股價每股五十元的台積電可配息四到五元,本益比差不多十倍,殖利率也比當時四%的銀行定存利率高,完全符合老伯傳授的「三要點」。' G9 Y2 E+ ~ v# j$ @* I
( N4 {" Z8 n. \" O, V4 B) o
. a$ V6 y7 K2 |( g6 J三十五歲、第一次買股票就賺了一百萬元,這是陳濟安在股市中賺到的第一桶金。儘管成果不錯,但當初為何敢把僅有的五十萬元資金全押在股市,而且還只有一檔股票?陳濟安笑說,當時因為重病纏身,真的有點「豁出去」的「憨膽」。其實,老伯曾叮囑陳濟安,買股票最好拿閒錢,不可拿急用。 Z: w, o8 }( c- Z
2 I$ O6 Y" x4 h
- J: A' u+ V* D& v8 k; V
雖然初登場拿的是救命錢,但接下來,陳濟安買賣股票十多年來,總是謹守老伯交代的箴言:「股票交易不宜炒短線,最好是像放定存一樣長線投資!」, I% n' t' b) C- X- F
" ~+ P3 x: R: k
% O- ^7 E* A8 Q ]
康復之後,本來是課長的他,很快一路晉升,年薪破百萬元,才四十多歲就當上總經理。
2 r, p, t4 {. ?" g& L
m) h8 u1 ]3 A+ Q. U$ @! R/ B M5 C5 P6 f! ?5 A
開始投資股票的前幾年,陳濟安會把從股市賺來的資金,再全部投入股市,而且一年只買一檔,通常一抱就是三季。「我一年只買進一次、賣出一次,營業員都抱怨一年只能賺我兩次手續費!」為什麼只押一檔股票?「好股票一檔就夠了,不用多!」陳濟安笑說。
+ f; q8 E' U3 b# d+ {
3 c- B% B1 V/ K6 I$ W; E
W- U1 e0 X5 k4 i' z5 V資產分散,將股票資金轉至定存與地產' f- m! t# ^6 y4 x x* Q
/ Q( b" ?* O$ D& o, k& a
0 V a+ w6 f7 i( i0 H0 O$ k- A- t此外,他買賣股票,大約都利用一周的時間進貨、出貨,「這樣才不會對個股股價帶來影響!」這樣的進出模式,他到現在都還這麼操作著。% }' ~' T. y4 H3 _
+ M1 W" W# G# a4 o
s+ ~, C: [$ Q" j, u y# y! U不過,只押一檔股票的原則,在一九九八年底打破了。由於當時投入的資金部位高達二千萬元,又只看好光碟片產業,因此當年度陳濟安把資金一拆為二,各投入一半買進中環與錸德。8 Y$ g% [6 j/ z
9 K8 d9 V% B" x5 r3 M( e
% K9 Z: ^5 b/ ?5 c6 }. Z4 j! N3 O: ?9 m「錢那麼多,再只集中一家,如果出事就完蛋了。講白一點,就是如果一家失火了,那還有另外一家撐住,而且會有轉單效應,股價會更好!」這樣的風險意識,來自於他服務的公司曾經慘遭祝融肆虐,營運出現青黃不接,這才讓陳濟安在股票投資上,有了分散風險的概念,盡量不要再「押孤支」,獨押一檔股票。
' \4 G0 P N% e$ K. _) f0 \
$ l) g3 Z4 j1 a1 d7 c; g$ m! y1 ?4 \' d8 i
可惜,他並未堅持當初的規畫。二○○○年,他判斷DRAM產業大好,準備海撈一票,所以賣掉中環、錸德股票,獲得的八千萬元資金,以每股三十多元的價位,全押在茂矽一檔股票上。買進後,茂矽果不負期待,股價一路漲到九十多元。儘管股價漲了三倍,但他認為,依照「農夫操作法」的賣點還未到,就想把股票放到第三季再來賣就好。
1 p' K; [% Y" o: W4 i8 x$ `6 B! L# ?7 p" f) c
/ Z! i( p. O, S! u+ X沒想到,等到第三季準備收割時,茂矽股價已經從九十多元跌回到三十多元,陳濟安不但沒賺到錢,還倒賠手續費!這也是陳濟安投資股票以來,最接近失敗的一次。
+ W r, m% P4 l$ k8 n5 a
( v: w) b) J9 {! m+ G% x- T
2 k: I0 r5 V, S7 b8 ?+ s# M' Q- Y+ v「我當時賭阿扁上任、五二○之後盤勢會再拉上來,誰知道股價一路走跌,差點跌死!」陳濟安說自己是貪念來了,居然把資產百分百押在單一個股,而且金額高達八千萬元!雖然那次只賠掉手續費,但差點沒嚇死的陳濟安,重新審視整體的資產配置,並把資產拆成三等份:兩千萬元購置房產、三千萬元投入當時有五%至六%利率的銀行定存,另外三千萬元再投回股市。, }/ i" j, x# }# Y
' L, B5 l @: o5 V
" T+ D) i2 M9 v! z2 n( R陳濟安坦承,在陳水扁主政八年期間,他在股市的獲利不如預期。但採行上述「農夫精神與三要點」的投資心法,他儘管每年只押一、兩檔,至少會有三○%的年報酬率。: ` e+ ?0 H+ r+ c+ ]! F. `
) _8 [; ^9 O/ c& F3 F, v; m( k! M
! i+ p6 G6 `, T& I* N9 X
獨鍾科技,看好本夢比轉為本益比潛力
( [, b, @# e! O& ~$ Q( c4 V2 F+ j" L4 u$ ^) O& P, Y7 l) c5 C$ f2 {
5 c# B. [! g9 D1 S投資股市迄今從未失敗過的陳濟安,曾經投資做LED照明的「東貝」,讓他的年報酬率創下高達四.八倍驚人紀錄。東貝在○八年底、金融海嘯期間,股價一度跌破票面,○九年元月重新站回十元後,陳濟安隨即進場買進一千張東貝股票,直到○九年底才在五十八元的高點出清,獲利四千八百萬元...(精采完整內文請見《今周刊》748期,各大便利商店及連鎖書店均有銷售)
4 d: P- f% x$ a- P1 G; q" ~
4 y% w" I E K! s, Q
9 X( F7 `- ?. T6 B6 R) E: M7 ]# S(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