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710|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綜合新聞] 大陸挖角咱打薪 工研院快解體

[複製鏈接]

74

主題

23

好友

3451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202
在線時間
673 小時
回到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1-4-21 13:16:16 |只看該作者 |新文章置後
大陸挖角咱打薪 工研院快解體
3 g% V! I7 c' J. a1 T  t0 a& N 更新日期:2011/04/18 09:35 記者陳洛薇、李青霖/連線報導
' G6 I3 I, S' R8 @  {政府打「肥貓」出現盲點,讓台灣陷「人才赤字危機」?行政院最近再祭出「打肥貓條款」,針對公股財團法人薪資設定上限,月薪最高不得超過十八萬。台灣科技研發龍頭工研院首當其衝,要延攬優秀人才卻開不出好薪水,董事會上周發函經濟部及行政院,呼籲政府正視問題。/ y( K2 {* o/ D% R7 p7 v

( L/ e; A* o: {) x行政院最近行文各部會,要求對主管的公股財團法人月薪設上限,董事長或經理人不得超過部長級(十八萬四千九百六十元),研究技術人員薪水不得超過政務次長級(十六萬一千零廿元),包括工研院、國衛院、中央社等財團法人,凡是由政府、公營事業捐助超過百分之五十者,皆須受規範。0 `  `) g" [) H# x9 }2 j. k

+ M- j: w! N$ _( }( Y5 x$ F4 @規範另訂彈性機制,高科技、稀少性或其他特殊研究領域人才,經主管機關認定,薪水最多可達部長級;尖端科技、醫藥、生化、航太工業、藝術等專門領域人才,可不受薪資上限規定,但必須由外部專家學者共同訂定薪資基準,並報行政院核定。
& [" h* Z8 C1 Y+ u
/ v/ R: a' H7 ?工研院董事長蔡清彥抨擊,行政院這種做法嚴重衝擊工研院,「講難聽點,根本是社會主義,打肥貓打到人才流失,工研院都快解體了!」' s$ q# ?" Z  D0 ~

$ W) C1 }: d' h; J1 j0 e他指出,工研院一名經理日前被大陸民營企業挖角,這名經理及眷屬在台灣的年薪約一百五十萬元,對方大手筆砸下一百五十萬人民幣(將近新台幣七百萬元)挖角。
, c& k9 c3 k; t- G) B/ t% R, n7 g" S) {$ ~
一名工研院退休的一級主管,年紀六十八歲,最近接獲大陸工研院邀約,除高薪利誘,更開出「兩年後送一棟別墅」的優渥條件,希望借重他在科技產業界的長期人脈,介紹更多人到大陸工作。大陸挖角風吹進工研院,不少組長級員工已蠢蠢欲動。& O. v- M# d& P- h# {/ E$ i
1 ^- z4 [! v2 H) G3 C0 E- {
工研院人員說,台灣優秀科技人才面臨斷層,員工會留下來,多少對國家社會有責任感、對研究有熱情,研究機構想辦法留住人才都來不及,政府卻再祭出不合理的「打肥貓條款」,讓他們很不平,「有機會,就走人」。
, H* _" c& o; S. t  p4 m; t1 D) O) r2 v! m- Q
---8 W: B6 L& V0 q
大陸挖角「複製工研院」 薪水四倍起跳
$ t4 [6 f. m4 V  y6 y7 u. g( z 更新日期:2011/04/18 09:35 記者陳洛薇/台北報導
9 ^" X/ A( A" B3 m7 }8 W大陸挖角戰全面啟動,從二○○六年六月底,台大國企系教授巫和懋、台大經濟系教授朱家祥、政大金融系教授霍德明三位名教授出走北大。台灣學界、科技界、醫界等專業領域人才陸續西進,一位曾被挖角的學者指出,「大陸重金挖角,薪情至少四倍起跳」。: B5 m# d9 E) [% m3 C1 ]( |
/ M0 G$ |4 x' k" k+ V
學者說,與自己同期在美國任教的優秀學者,有些被大陸挖走了,有些則到新加坡、香港任教,大陸不只祭出重金,還有彈性機制,大陸教授十五年前就可組顧問公司,不會被綁在象牙塔裡做研究。1 K2 y" ?8 h( U% K8 v( N/ @

# \4 M. [1 D( X為強化產業科技研發,中國大陸近來在卅八個省市複製台灣工研院模式,設置地方級的工研院,並向台灣的工研院高階主管招手,先挖高層主管,希望他們率領團隊及現成人脈「帶槍投靠」。
& j& r2 f( y+ W; J9 e2 ?5 g  c5 a4 g) A$ j* j
一位工研院組長說,工研院的精華在產業人脈,大陸砸錢挖角毫不手軟,薪水相當有彈性,至少是台灣的四、五倍之多,還提供房子,保證生活無虞。他憂心一旦高階主管被挖走,勢必也會挖走產業人才,產業菁英都跑走了,台灣能留住什麼?0 b* h4 F7 P9 Y8 }
6 ]5 `+ w" |! I. |* {- ^
全世界打人才戰,台灣人才流失,也吸引不到國際人才;一家高科技公司業者說,他本來要聘用一位優秀的越南僑生,但是勞委會規定僑生畢業的底薪至少須達四萬七,他提供不了這麼多,最後也留不住人才。6 b4 g1 w" O0 V& W
% Z) O0 O4 e" N& q
另一家知名公司的老闆表示,想延攬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哈佛的畢業生來台工作,但勞委會規定外籍人士須有兩年工作經驗才能聘用,結果也沒成功爭取到人才。6 S( M. N0 x* }6 ]6 J1 J
5 A' Y0 d- y$ b
經建會分析台灣在各種世界競爭力評比,拉低競爭力平均分數的就是勞動市場的僵固,台灣排名都在九十名以後,因此,經建會最近也建議勞委會檢討現行制度。% A" Q7 n0 g- R6 r

9 i& e3 M" b* U! W國際爭人才,台灣吸引國際人才的制度僵化,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梁啟源認為,不同的財團法人要有彈性,爭取人才不能僵化,打肥貓對吸引人才不利,用「肥貓」字眼太沈重,應視其生產力、貢獻決定薪資,而不是一體適用。0 E7 l  i+ q  H, Z" Y' z1 b# q3 }9 a
: y" f; y& i- t" }+ i
他強調,政府對公股財團法人薪資雖然有彈性機制,但既然實際操作有困難,是否應該檢討?「大家搶人頭、獵人才時,限制薪資會讓人才流失,政府要省小錢,可能損失更大!」+ Z0 ~; V6 `+ E+ _' h1 p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文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論壇之立場,本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由於本論壇是以「即時留言」運作方式,所以無法完全監察所有留言內容,若您發現有某篇留言可能有問題,請通知本站管理員處理。

Copyright © 2009~2020 iBeta 愛北大. 保留一切權利

回頂部